- 年份
- 2024(9762)
- 2023(13963)
- 2022(12128)
- 2021(11138)
- 2020(9254)
- 2019(21451)
- 2018(21191)
- 2017(40016)
- 2016(22123)
- 2015(25355)
- 2014(26059)
- 2013(26018)
- 2012(25161)
- 2011(23213)
- 2010(23832)
- 2009(22297)
- 2008(22424)
- 2007(20698)
- 2006(18836)
- 2005(17694)
- 学科
- 济(111273)
- 经济(111157)
- 管理(59079)
- 业(56086)
- 企(43607)
- 企业(43607)
- 方法(38696)
- 数学(33065)
- 数学方法(32642)
- 中国(31354)
- 地方(29860)
- 农(29058)
- 学(24275)
- 业经(23422)
- 财(23238)
- 制(20634)
- 农业(19572)
- 贸(18736)
- 贸易(18717)
- 易(17992)
- 银(17841)
- 银行(17789)
- 地方经济(17274)
- 融(17231)
- 金融(17229)
- 行(17132)
- 理论(15807)
- 和(15695)
- 环境(15386)
- 发(15104)
- 机构
- 学院(333538)
- 大学(332335)
- 济(141618)
- 经济(138354)
- 研究(126159)
- 管理(116599)
- 中国(97390)
- 理学(96719)
- 理学院(95457)
- 管理学(93648)
- 管理学院(93031)
- 科学(78382)
- 京(73662)
- 所(68009)
- 财(65853)
- 农(63252)
- 研究所(60871)
- 中心(56780)
- 江(56314)
- 财经(49937)
- 业大(49672)
- 农业(49443)
- 北京(48049)
- 范(46283)
- 师范(45750)
- 经(44771)
- 院(44757)
- 州(44524)
- 经济学(43737)
- 省(42601)
- 基金
- 项目(202593)
- 科学(155459)
- 研究(147814)
- 基金(141093)
- 家(124281)
- 国家(123138)
- 科学基金(101778)
- 社会(90455)
- 社会科(85448)
- 社会科学(85423)
- 省(81427)
- 基金项目(73270)
- 划(68514)
- 教育(67898)
- 自然(64520)
- 自然科(62883)
- 自然科学(62859)
- 自然科学基金(61686)
- 编号(60938)
- 资助(59856)
- 成果(51724)
- 发(49861)
- 重点(47060)
- 课题(44857)
- 部(43755)
- 创(40962)
- 发展(39682)
- 展(39035)
- 科研(38399)
- 创新(38393)
- 期刊
- 济(177695)
- 经济(177695)
- 研究(108757)
- 中国(78445)
- 农(58867)
- 学报(55559)
- 财(52144)
- 科学(49528)
- 管理(46038)
- 教育(41500)
- 大学(40851)
- 农业(39256)
- 学学(38109)
- 融(36471)
- 金融(36471)
- 技术(31257)
- 业经(28107)
- 经济研究(28104)
- 财经(25757)
- 问题(23347)
- 经(22445)
- 业(21339)
- 贸(18638)
- 技术经济(18137)
- 图书(17401)
- 世界(16585)
- 国际(16539)
- 统计(16284)
- 版(16089)
- 商业(15783)
共检索到546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寿建敏 王荣华
长三角沿海地区之间海洋资源既存在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由于长三角海洋经济各自为政,其发展产生了诸多问题。长三角范围内的海洋资源主要集中在港口、海上旅游资源、渔业、滩涂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进大出和资源的粗放式利用、海洋科技的支撑水平不高、海洋经济发展尚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支撑体系等。文章根据长三角海洋资源分布和特点,通过剖析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世界性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对长三角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断,并得出了长三角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潜力,即资源开发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以产品为导向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高技...
关键词:
长三角 海洋经济 海洋资源 产业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一
一、长三角和珠三角现状比较(一)区域范围和区位条件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陆地面积9.9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郇亚丽 徐长乐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潜能的改变。经济潜能模型可以形象地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文章在研究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时引入经济潜能模型。文章选取了嘉兴、苏州、无锡、镇江、常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普通列车和动车组列车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下这些城市的经济潜能的情况。结果得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
关键词:
长三角 交通一体化 经济潜能 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明
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概念出发,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的损失,以较为合理的方法评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为199737.16亿~320335.57亿元,平均值为214150.1亿元。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潜力 价值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传胜 刘志彪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实现国内其它很多地区都难以实现的制造业的大量集聚与良好发展,是因为有上海相对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支撑。发达的生产者服务,通过降低区域交易成本、新型资本深化、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培育产业竞争优势,以及增强地区创业与创新能力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极大地催生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大量集聚与突出表现。迫于跨国公司自带生产者服务的竞争压力和长三角产业成长的迫切需求,上海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适当的组织、制度安排和创造性改革与政策措施,进一步挖掘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从而更加强有力地支撑长三角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 制造业 集聚 发展 长三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久文 姚永玲 文余源 赵霄伟 彭芳梅
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地角色。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与环境要素成本不断地上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加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步伐,即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经济转型的界定、长三角地区为什么需要转型、区域经济如何转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具体探索了经济转型的界定、转型与升级的关系、长三角经济转型重大问题识别、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等问题,最后从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总体战略构想、方向与路径、政策建议等方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长三角地区 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永庆 徐淑英
长三角已经具备总部经济发展条件: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长三角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长三角城市体系日臻完善;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迅猛;长三角产业分工和配套体系逐渐完善等。同时,总部经济能加快长三角产业转移,城市功能转型,现代服务业发展。长三角已初步形成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和空间价值链,长三角以七大产业构成带有城市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是总部经济空间价值链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长三角 总部经济 价值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象 孙玉美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产业在全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长三角地区在发展海洋产业过程中,各自为政,无序发展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形成协调发展,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文章在对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联动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等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五种支柱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联动理论 海洋产业 长三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资源退化和海洋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概念出发,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损失,以较为合理的方法评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是指海洋资源用于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具体计算时,应为海洋资源总价值扣除生态环境灾害造成损失后的价值。收益还原法是评估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的基本方法,对于不同的海洋资源潜力的评估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本文分别核算了海洋渔...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潜力 价值量 收益还原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 蒋伏心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与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功能。进入21世纪后,两个三角洲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在经济体制、增长方式、工业化路径等方面深化认识,对促进两个三角洲健康发展是极有意义的。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长三角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该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长三角的发展重点及定位进行论述,指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
长三角经济 现状与特点 发展战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子玉 卢海宁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三大需求关系更趋协调等。当然,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也存在着其特有的矛盾,但这也是长三角在融合、发展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展望"十二五"的发展,长三角将为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经济 “十二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萌 谷人旭 高士博 许树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迈入"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该文以长三角经济圈内的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专业化指数以及产业合作潜力模型等多种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测度、分析了长三角经济圈二省一市(江苏、浙江和上海)内25个地级以上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区域间的专业化分工强度、不同区域及城市的产业相对发展水平及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潜力。研究表明:在长三角经济圈内部,不同区域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先扩大后缩小,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则持续缩小;区域产业集聚度明显...
关键词:
长三角经济圈 产业分工 产业合作潜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娜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焦点。长三角海洋经济区作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达。但海洋经济作为陆域经济的延伸,行政区经济仍较为明显,各地区协调性较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以长三角沿海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进行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并从产业结构和行业优势等方面分析长三角各地区海洋产业发展态势。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格局,即"三角两翼一带",加快海陆统筹、区域协调、江海湾联动发展,促进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整合 长三角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永庆
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为两翼,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因此,深刻分析作为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龙头的上海经济发展态势,正确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对于相关省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上海 长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