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8)
- 2023(16074)
- 2022(13523)
- 2021(12687)
- 2020(10562)
- 2019(24292)
- 2018(24140)
- 2017(46270)
- 2016(25533)
- 2015(28449)
- 2014(28787)
- 2013(27918)
- 2012(25615)
- 2011(22966)
- 2010(23198)
- 2009(21366)
- 2008(20824)
- 2007(18391)
- 2006(16549)
- 2005(14741)
- 学科
- 济(97499)
- 经济(97381)
- 管理(71315)
- 业(66234)
- 企(54485)
- 企业(54485)
- 方法(40440)
- 数学(33727)
- 数学方法(33214)
- 农(29033)
- 中国(28582)
- 财(24738)
- 业经(23408)
- 学(23003)
- 地方(21383)
- 制(20081)
- 农业(19109)
- 理论(18591)
- 贸(17197)
- 贸易(17187)
- 易(16669)
- 策(16037)
- 银(16021)
- 银行(15975)
- 和(15630)
- 行(15299)
- 融(14920)
- 金融(14912)
- 环境(14838)
- 务(14735)
- 机构
- 大学(354965)
- 学院(354829)
- 管理(138097)
- 济(136412)
- 经济(133158)
- 研究(123332)
- 理学(118316)
- 理学院(116951)
- 管理学(114763)
- 管理学院(114110)
- 中国(91859)
- 科学(77289)
- 京(77126)
- 财(64980)
- 所(62243)
- 农(58922)
- 研究所(56602)
- 中心(55238)
- 江(54434)
- 业大(52470)
- 财经(50762)
- 范(50376)
- 师范(49881)
- 北京(49032)
- 经(46039)
- 农业(45979)
- 院(45349)
- 州(43850)
- 师范大学(40102)
- 经济学(39501)
- 基金
- 项目(239222)
- 科学(187436)
- 研究(177221)
- 基金(171359)
- 家(149266)
- 国家(147969)
- 科学基金(126398)
- 社会(109354)
- 社会科(103387)
- 社会科学(103362)
- 省(93863)
- 基金项目(90183)
- 自然(81852)
- 教育(81503)
- 自然科(79904)
- 自然科学(79883)
- 划(79075)
- 自然科学基金(78394)
- 编号(73742)
- 资助(70624)
- 成果(61336)
- 重点(53567)
- 部(51874)
- 课题(51650)
- 发(51385)
- 创(49048)
- 创新(45620)
- 科研(45167)
- 项目编号(45111)
- 教育部(44217)
- 期刊
- 济(155766)
- 经济(155766)
- 研究(107436)
- 中国(71987)
- 学报(56863)
- 农(54494)
- 科学(52216)
- 管理(51564)
- 财(48258)
- 教育(46332)
- 大学(42919)
- 学学(39892)
- 农业(37377)
- 融(32511)
- 金融(32511)
- 技术(30944)
- 业经(26490)
- 经济研究(24360)
- 财经(23932)
- 经(20470)
- 图书(20446)
- 问题(20414)
- 业(19083)
- 科技(16931)
- 理论(16826)
- 版(16795)
- 现代(16037)
- 技术经济(15983)
- 实践(15472)
- 践(15472)
共检索到53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蓓琦 史明珠 陈享尔 楼嘉军
选取876份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政策文件,运用量化统计分析、语义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政策类型、政策主体、政策主题和合作网络四个维度,对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政策文本的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政策的数量逐年增多,类型愈加丰富;政策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主体部门之间合作逐渐紧密,有效形成了政策合力;政策主题多元化,有效促进了产业融合和联动,突出了旅游为民的特点;长三角城市间旅游合作网络关系愈加密切,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泰 席建超 葛全胜
高铁正成为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关键性因素,已有高铁旅游影响研究普遍存在供需分离的系统化视角缺位问题。立足多目的地-多客源地交互的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利用GIS集成方法和旅游系统引力模型研究了有无高铁网络两种情境下的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格局,分析了高铁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的具体方向、程度和意义。结果发现:(1)高铁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增强,扩大了旅游竞争力、出游力等级差异,带来逆向均衡一体化效应;(2)高铁强化了长三角区域旅游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地区非高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进一步被削弱,而核心高铁城市上海的中心性仍在增强;(3)高铁开通后,边缘地区新增开高铁城市的旅游格局变化最大,但固有劣势使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整体的非均衡发展态势;(4)高铁时空压缩在削弱空间距离因素影响的同时,促进了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本位回归,规避旅游供给的同质化竞争、强调差异化发展是发挥高铁旅游一体化联动效应的根本路径模式。最后,指出高铁开通可以为边缘地区城市提供相对公平的交通发展平台,是防止边缘地区城市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必要条件,进而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铁 区域旅游一体化 影响分析 长三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兆峰 邱梦真
客观审视区域一体化对旅游产业效率的作用,对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显著。采用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超效率SBM模型,依次测度2008~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效率,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水平指数从2008年的0.304增长到2020年的0.490,整体呈现稳健上升趋向;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态势,且具有显著的“高—高”“低—低”簇状集聚演化特征。(2)旅游产业效率值呈现小幅度波动下降态势,谷值出现在2020年;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两翼低”的格局,高效率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并向东南方向拓展。(3)区域一体化水平对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政府调控、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对本地旅游产业效率均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对邻地旅游产业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政府调控、交通便利程度则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婉怡 张珊 舒伯阳 吴文秀
一体化是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依托共生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文章在探讨旅游一体化共生内涵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制度机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营销宣传和区域联系5个维度构建区域旅游一体化共生水平评价体系,对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旅游一体化共生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旅游合作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共生的作用。研究发现:(1)合作能缩小制度距离、促进要素流动、提升旅游一体化共生水平,但合作主体间的要素集聚也会降低同其他主体间的要素交换,影响共生网络平衡,产生“合作阴影”现象。(2)上级政府的权力介入对合作与旅游一体化共生呈正向调节作用,有助于弱化行政边界限制、压缩制度距离、提升合作效率并促进旅游一体化共生发展。(3)在促进与阴影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合作可以调和在多维邻近关系下一体化共生发展的溢出效果,增强旅游一体化对地理邻近地区的辐射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清
未来的城市旅游竞争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即区域之间的竞争。随着区域旅游合作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以有中国旅游"金三角"之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探讨了区域旅游城市化、城市旅游区域化、区域内核心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等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多核心+网络化",并从旅游发展理念互动—利益共赢、旅游体制机制互动—区域协作、旅游产品设计互动—整合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互动—"同城"效应等角度,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南京、杭州的城市旅游互动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蓉 刘乃全
长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演进凸显出城市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和区域内地区间差异缩小两个方面实证考察了城市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演进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过程中城市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城市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蒋丽芹 张丹 张丹丹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国内旅游业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高速铁路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高铁网络和格局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呈现,且高速铁路是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城市一体化、休闲一体化的基础和依托。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应抓住我国高铁网络格局完善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强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区域旅游业深度一体化发展,提升长三角区域旅游形象和旅游吸引力,促进区域旅游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学钢
欧盟的一体化发展走在了世界其他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前面,其旅游一体化进程与模式也值得参考和借鉴。本文立足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通过分析欧盟的旅游一体化状况,启发长三角旅游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分别从区域机构与政策环境、社会发展基金、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素六个方面予以了详细阐述,并提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欧盟一体化 “长三角”地区 旅游联动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协同联动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促进长三角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进长三角文化遗产区域协同保护利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颖 崔玉平
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更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其先后经历了萌芽、全面推进和逐步展开、快速发展、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四个阶段,动力源自国家政治领导力、区域经济一体化驱动力、区域社会网络及文化聚合力、国际成功实践带动力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生变革动力。现阶段应树立并强化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功能主体区理念,创新发展机制,以"一极三区一高地"为目标,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协同路径,持续推动一体化发展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颖 卢敏 胡丽珍
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近代以来,长三角职业教育历经“曲折探索、循迹模仿、孕育萌芽、快速推进、全面发展”五个阶段,最终建立起以“共融与互补为逻辑起点、协同与共享为意蕴内涵、创新与发展为价值向度、示范与开放为时代使命”等实然特征明显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引下,未来长三角地区应循着高质量与高水平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职业”与“大产业”相结合、共同体与联合体相结合“四个相结合”的基本路径,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李秋梓
基于新形势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和长三角1999~2018年的GDP、资本形成总额、储蓄(住户)存款总额等数据,使用经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easible Generalize Least Squares, FGLS)修正的Feldstein-Horioka方法测度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程度,并由此分析2010年国家政策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影响,还分别测度了三省一市的金融一体化程度,得出了长三角地区需要更高质量金融一体化的结论,提出了要在加强金融开放合作、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建设、金融风险防控、金融协调发展,构建并完善制度安排和组织框架,推进金融要素市场一体化、地区特色金融发展助力金融一体化等领域进行长三角金融深度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杰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基于2009年至2019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全国的面板数据,实证评估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建设规划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房价存在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房价的内部联系和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以2014年作为政策实施起点,发现2014年以前长三角房价与全国均值存在显著的平行趋势,2014年以后两者差值显著增加,并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了该政策对不同地区房价存在的异质性影响。回归发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该地区房价存在显著正效应,且内部影响不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金木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优惠的政策、优异的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态进一步向好,已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的一体化发展也成为讨论的议题。其中,城商行由于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独特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体化发展外部条件相对成熟,其一体化发展被寄予热切期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
构建一体化的土地利用管理机制是切实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基础。长三角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面临不同的发展需求和用地需求。梳理分析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人口、产业分布现状和用地特征,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求,建议通过在省际间、城乡间、城市内3个层级构建一体化的土地利用管理机制,打通土地要素在这3个层级内的流通和转化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节约水平,实现空间优化布局。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土地利用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