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3)
2023(15938)
2022(13809)
2021(12801)
2020(10770)
2019(24501)
2018(24239)
2017(46957)
2016(25624)
2015(28732)
2014(28646)
2013(28533)
2012(26758)
2011(24392)
2010(24481)
2009(22697)
2008(22128)
2007(19627)
2006(17639)
2005(15919)
作者
(77380)
(64586)
(64261)
(61179)
(41506)
(30877)
(28979)
(25076)
(24546)
(23070)
(22159)
(21898)
(20833)
(20717)
(20397)
(19907)
(19131)
(18738)
(18659)
(18477)
(16096)
(16059)
(15734)
(14957)
(14523)
(14403)
(14318)
(13943)
(13180)
(12763)
学科
(120496)
经济(120361)
管理(74326)
(68539)
(56056)
企业(56056)
方法(49318)
数学(42706)
数学方法(42234)
(28716)
中国(28420)
(28367)
(27871)
地方(26466)
业经(24365)
农业(19680)
(19263)
(17858)
贸易(17848)
理论(17539)
(17202)
(17119)
环境(16916)
(16331)
金融(16329)
(15909)
财务(15845)
财务管理(15806)
地方经济(15722)
(15454)
机构
大学(380674)
学院(375087)
(157990)
经济(154791)
管理(144824)
研究(135098)
理学(125247)
理学院(123748)
管理学(121588)
管理学院(120902)
中国(97990)
科学(84388)
(81544)
(72569)
(69871)
(65039)
研究所(63873)
中心(58722)
财经(57606)
业大(57405)
(55556)
(52404)
北京(51510)
农业(51192)
经济学(49242)
(49145)
师范(48594)
(48591)
(44230)
经济学院(44135)
基金
项目(255308)
科学(199979)
基金(186643)
研究(182133)
(165123)
国家(163844)
科学基金(138758)
社会(116136)
社会科(109993)
社会科学(109962)
基金项目(98089)
(97816)
自然(90792)
自然科(88657)
自然科学(88631)
自然科学基金(87057)
(83356)
教育(81972)
资助(77755)
编号(71824)
成果(59250)
重点(57757)
(56486)
(54918)
(52101)
课题(49903)
科研(48875)
创新(48787)
国家社会(48536)
教育部(48007)
期刊
(177250)
经济(177250)
研究(115446)
中国(69283)
学报(64987)
科学(58726)
(58586)
(54791)
管理(54027)
大学(48351)
学学(45831)
农业(40444)
教育(36359)
(31214)
金融(31214)
技术(30866)
经济研究(29425)
财经(29242)
业经(25439)
(25145)
问题(22827)
(20819)
图书(19894)
技术经济(19565)
(17727)
理论(17661)
科技(17463)
世界(16836)
现代(16829)
统计(16678)
共检索到558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桢业  金银花  
近10年来长三角的公共投资(分配)过多地流向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导致这些城市人均资本拥有量总体大幅上升,从而引发其边际生产率递减情况的发生。而它们的资本利用效率或者技术创新水平至少是没有明显提升(或是下降),还不足以抵消其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而位于长三角外围边缘的中小城市的资本边际收益正处于上升期却显得公共投资不足以及人均资本存量过低。倾斜式的公共资本分配政策延滞了长三角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桢业  金银花  
近10年来长三角的政府公共投资(分配)过多地流向了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使这些城市的人均公共资本拥有量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其边际生产率递减情况的发生。但它们的资本利用效率或技术创新水平没有明显提升(或下降),不足以抵消其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对这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公共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在数量上表现得不明显,但对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且资本边际生产率呈递增态势的长三角外缘中小城市而言,公共投资却有着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李佳  方和远  杨文武  
[目的] 产业-空间匹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发展与区域优势要素相匹配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达到均衡发展状态。[方法] 本文从水土资源匹配和产业相对优势匹配两个角度定义了农业-空间匹配质量,以长三角为例量化该地区41个地级市的匹配质量,随后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对农业-空间匹配质量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对长三角农业经济增长效应为-0.1464,空间计量模型的空间滞后影响力为0.27。长三角各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总体趋势上表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11-2015年间达到最大值。[结论]水土资源匹配度对长三角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相对优势匹配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增长模型中体现了空间的适应性,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空间集聚。科技、劳动力和城市化都是其主要的驱动力,推动着水土资源匹配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为华  申晓军  
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长三角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质量差异,以TFP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通过TFP对资本积累的冲击响应分析,发现资本积累能否与TFP实现良性互动是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关键;并创新性地选择工业企业效益与进出口贸易这两个视角,探讨了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本文建议,提升市场化水平,推动企业以高质量、讲求效益的投资为决策依据,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道才  陆林  
利用锡尔熵指数和相对熵指数以及半对数经济增长模型,分析长三角FD I分布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变异以及FD I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FD I在长三角地区空间分布上呈现先集中后扩散的趋势;FD I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区际之间效率存在差别。宏观政策在扩大长三角地区FD I的引进规模、利用成效的同时,应优化FD I空间格局,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韬  
城市、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群的兴起,集聚经济的优势产生于"邻近空间"的交互作用中,应该构建包含"空间"维度的逻辑体系、法则和模型。产业结构变迁与产业集聚在创新驱动下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交易、服务等方面的多维度相互作用,最终体现在城市群整体层面的协同发展。基于规模、结构、职能和创新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探析,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05-2015年工业、服务业增加值、FDI、资本存量、人口密度等数据,运用探索性地统计分析、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城市群、产业集聚两大变量组进行了互动因素与强度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结构、创新与服务四类因子,对城市产出效率产生了全面的促进作用;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产业"已形成有效互动。未来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规模、结构效益与各类城市的分工效率,加强产业对城市群发展与繁荣的支撑作用,全面实现城市群内外价值链的多维良性互动,提升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海啸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长三角的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在此基础上,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长三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显示长三角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城市为无锡、绍兴和南通,样本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无约束条件下均低于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测算出的值,主要原因是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亚菲  孙淼  
该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则呈现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亚菲  孙淼  
该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则呈现负向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巫强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津平  许小雨  
本文在揭示长三角两省一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剖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高,但在投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该区域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外商直接投资尽管也会通过技术外溢等途径促进技术进步,但由于其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推动了资本的扩张,因而尚未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显著的效果。实现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进一步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近年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演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应用非参数的生产前沿方法,将投入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相对要素深化三个部分,采用1996-2013年2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它们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解释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近年来都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生产率决定了经济格局;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于资本深化,纯技术效率对资本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纯技术效率和资本深化以及作用于资本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的低下拉开了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无论是作用于劳动的还是作用于资本的技术进步,都限制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近年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演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应用非参数的生产前沿方法,将投入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相对要素深化三个部分,采用1996-2013年2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它们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解释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近年来都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生产率决定了经济格局;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于资本深化,纯技术效率对资本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纯技术效率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近年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演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应用非参数的生产前沿方法,将投入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相对要素深化三个部分,采用1996-2013年2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它们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解释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近年来都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生产率决定了经济格局;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于资本深化,纯技术效率对资本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纯技术效率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艳萍  
通过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长三角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1998-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指数进行测算,并对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及其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效率水平并不高;两省一市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江苏、上海、浙江。地区内部行业之间的比较显示,上海制造业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差异最大,其次为江苏,浙江行业间的差异最小。由此表明,长三角制造业要实现持续不断的增长,除了提高技术进步之外,关键是要改善技术效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