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4)
2023(16780)
2022(14551)
2021(13505)
2020(11120)
2019(25531)
2018(25408)
2017(48849)
2016(26610)
2015(29572)
2014(29830)
2013(29534)
2012(27539)
2011(24844)
2010(25094)
2009(22848)
2008(22428)
2007(19926)
2006(17690)
2005(15957)
作者
(78039)
(64679)
(64225)
(61151)
(41336)
(31087)
(29190)
(25245)
(24463)
(23286)
(22007)
(21984)
(20762)
(20733)
(20221)
(20032)
(19038)
(18865)
(18623)
(18475)
(16117)
(16106)
(15671)
(14763)
(14606)
(14499)
(14393)
(14284)
(13141)
(12802)
学科
(114550)
经济(114445)
管理(74172)
(73299)
(59574)
企业(59574)
方法(46103)
数学(39092)
数学方法(38657)
中国(32776)
(31178)
地方(29941)
业经(26709)
(25516)
(24468)
农业(21417)
(20387)
贸易(20371)
(20272)
(19704)
(18216)
银行(18165)
理论(18034)
技术(17752)
(17664)
(17623)
金融(17622)
(17467)
环境(17125)
地方经济(16844)
机构
学院(376349)
大学(376214)
(152979)
经济(149634)
管理(146277)
研究(134509)
理学(125580)
理学院(124102)
管理学(122042)
管理学院(121348)
中国(99387)
科学(82881)
(81930)
(68981)
(68658)
(63388)
研究所(62395)
中心(59800)
(56954)
业大(55779)
财经(54591)
北京(52191)
(51787)
师范(51281)
(49554)
农业(49405)
(49160)
(46288)
经济学(45221)
师范大学(41421)
基金
项目(253444)
科学(199051)
研究(185472)
基金(182134)
(159450)
国家(158090)
科学基金(134933)
社会(116157)
社会科(110173)
社会科学(110147)
(99622)
基金项目(96392)
自然(87384)
自然科(85364)
自然科学(85346)
教育(84693)
(83837)
自然科学基金(83822)
编号(75436)
资助(75058)
成果(61782)
(57794)
重点(57292)
(55310)
课题(53235)
(52527)
创新(48962)
科研(47827)
国家社会(47386)
教育部(47102)
期刊
(174188)
经济(174188)
研究(115412)
中国(77333)
学报(59682)
(58248)
管理(56602)
科学(55888)
(50998)
教育(45821)
大学(44761)
学学(41910)
农业(40466)
(34908)
金融(34908)
技术(32998)
业经(29449)
经济研究(28027)
财经(26269)
问题(22659)
(22638)
(21677)
图书(20204)
技术经济(18510)
科技(18398)
理论(17650)
现代(17499)
商业(17360)
(17139)
(16749)
共检索到570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保全  任优生  
加快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提高增长质量是推动长三角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生产率的提升是其核心。文章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测度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研究表明: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滑趋势;前期呈现出"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低端化趋势;后期分别呈现"低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轻技术创新"的低端化趋势。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申俊喜  杨若霞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从影响因素、时间序列以及增长方式等维度对2007—2015年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项进行研究,并利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方程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主要源于技术效率降低,产业总体呈现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低的低端化发展倾向;从产业高端化的两个维度,将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分为3种不同类型——高效增长型、粗放增长型、悲惨增长型,不同类型企业增长方式差异显著,即应采取适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艳杰  
国际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引起广泛重视,承载着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多项重要功能。长三角地区发展到现阶段已面临较明显的资源、空间、成本等制约,迫切需要转型发展。目前长三角一些新兴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内外部环境总体利好。近期宜进一步细化和聚焦重点领域,分类加大政府扶持或完善市场环境,加快技术创新占领产业链高端,制定行业标准并实施动态监测,深化分工合作实现区域共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军伟  王剑华  
本文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数据,应用DEA方法,将金融支持作为投入要素,对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测度、评价及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情况。从结果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率呈现出较大的省际差异,技术因素与效率显著相关。同时,金融体制机制运行和管理效率、金融发展的规模效应以及金融发展环境也是影响因素。金融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长三角地区都出现了冗余情况,而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出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其成长能力的不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放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但是鉴于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整合对接强势市场资源,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安徽省利用长三角市场资源的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长三角市场资源整合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并不仅仅依赖创新产品的先进程度,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创新产品迎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程度和渠道商的控制力。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受到创新产品渠道商的市场势力、运作效率、用户或消费者对于创新产品的偏好程度等因素影响。然后,利用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数据,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任志成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与大学组建研发团队和成立研发公司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较为普遍的合作模式。通过构建数量模型我们发现,在监督不可行的情况下,企业与大学采取组建研发团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比成立研发公司的合作模式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但是,在监督可行的条件下,企业与大学采取成立研发公司的合作模式,比组建研发团队的合作模式,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其后利用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与理论研究是相一致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俊喜  杨若霞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先测算了2007—2015年间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接下来,运用混合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产业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呈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低的低端化发展趋势;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政府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企业员工素质不高、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都使得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低端化发展的趋势,而股权集中度适中、成长率较高的企业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宾建成  
国际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必将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的格局。我国已经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要素和条件,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抓好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以争夺未来世界经济和产业的主导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新东  牛少凤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日、欧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培育发展既可促进科技创新、又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上来。文章介绍了美国、日本、欧盟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主要做法,归纳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个方面的主要异同点。最后,分析了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澜  林泽梁  梁正  陈玲  周源  王玺  
本文从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主体和发展格局等五个角度系统考察了世界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分析美国、欧盟各国、日本、韩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国家的产业发展状况。之后,归纳了各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和针对性政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的五点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洋  
本文利用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空间矩阵的非嵌套检验方法,对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在1990—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效应"三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研究方法上弥补了已有的文献中"缺乏对于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应用"以及"缺乏对于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模型的设定与甄别"的不足。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在1990—1998年间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情况,"产业发展战略向着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方向进行调整",是实现区域内部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指出,三大区域各城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凡丰  董金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学术研究的深度对接。长三角各地政府、企业积极联合高校创办研究院,以期将相关学科的研发力量汇聚成"联合体",实现创新链的完整。基于长三角的实地调研,分析了高校研究院的理想模式(实现"接口"与"集聚"的作用)与实际运行情况。指出,产学合作的转型将使我国研究型大学争创一流的建设工作与服务地方的工作得到有效结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丹丹  邵洪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核心技术为基础,包含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经济中相关产业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引领一国的科技战略以及科技发展方向,对改善民生以及经济长期发展意义重大的新兴产业。文章以辽宁为例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辽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虽然在某些领域具有先天优势,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在产业现有基础上成功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辽宁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文波   余翔  
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的演化规律有助于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识别技术机会,推动新技术涌现。本文采集中美欧3个经济体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分别构建3个经济体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二级子技术的融合网络,综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层次结构树分析方法对中、美、欧的技术融合变化情况进行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和空间维度上的横向比较,分析中美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趋势的相似性并进行显著性检验。中美两国都抓住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但技术融合方向上存在区别;中国应该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的规律和趋势,避免产业发展方向判断失误;要鼓励通过技术融合开发出新的技术路线和新的商业模式,要借鉴美欧成功的技术融合方向,发挥高融合广度产业的引领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