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1)
2023(12155)
2022(9748)
2021(8956)
2020(7524)
2019(16801)
2018(16939)
2017(31846)
2016(18137)
2015(20335)
2014(20589)
2013(19688)
2012(18158)
2011(16445)
2010(16938)
2009(15754)
2008(15518)
2007(14290)
2006(13007)
2005(11968)
作者
(54804)
(45344)
(45195)
(43099)
(29000)
(21651)
(20617)
(17655)
(17545)
(16590)
(15624)
(15358)
(15103)
(14819)
(14763)
(14212)
(13653)
(13351)
(13316)
(13125)
(11562)
(11548)
(11457)
(10656)
(10411)
(10271)
(10173)
(10078)
(9499)
(9307)
学科
(69459)
经济(69374)
管理(50424)
(45696)
(36771)
企业(36771)
方法(27276)
数学(23685)
数学方法(23160)
中国(22457)
(22113)
(17781)
(16826)
业经(16674)
(16556)
地方(15493)
农业(14222)
(13447)
理论(13182)
(12624)
银行(12574)
(12133)
(12091)
(11835)
贸易(11828)
(11628)
金融(11621)
(11470)
(10139)
及其(10116)
机构
学院(252762)
大学(251225)
(98091)
经济(95672)
研究(94762)
管理(90111)
理学(75796)
理学院(74887)
管理学(72994)
管理学院(72554)
中国(71474)
科学(60245)
(55272)
(51004)
(50201)
(48177)
研究所(45448)
(42483)
中心(42411)
业大(40480)
农业(40210)
财经(35974)
北京(35025)
(34947)
(34477)
师范(33985)
(33118)
(32501)
(32496)
技术(30901)
基金
项目(165207)
科学(128142)
研究(118643)
基金(116484)
(104311)
国家(103434)
科学基金(86198)
社会(71944)
社会科(67932)
社会科学(67913)
(66393)
基金项目(59044)
自然(56794)
(56667)
教育(55702)
自然科(55501)
自然科学(55475)
自然科学基金(54453)
资助(49341)
编号(48666)
成果(41370)
重点(38531)
(36475)
课题(36470)
(35382)
(33562)
计划(31624)
科研(31408)
创新(31392)
(29646)
期刊
(116743)
经济(116743)
研究(78680)
中国(59849)
(48088)
学报(46304)
科学(40154)
(36987)
管理(36654)
教育(35927)
大学(34269)
农业(32216)
学学(32188)
(27024)
金融(27024)
技术(23975)
业经(19283)
经济研究(18734)
财经(17934)
(17128)
(15567)
问题(15148)
(13418)
统计(13027)
业大(12324)
图书(12279)
(12187)
科技(12001)
技术经济(11816)
(11754)
共检索到40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京辉  
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长三角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的发展态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长三角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长远和近期任务,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力争为长三角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成龙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的目标要求为指引,深入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内涵、属性以及投融资特点,是新时代做好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关键。从多维度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丰富内涵基础设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关键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敏  李晋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绩效的合理评价是进行科学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对长三角25个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建立了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9年截面数据采用组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首先使用超效率DEA、熵权TOPSIS、因子分析三种方法得出各自结果下的排名,在验证了各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采用模糊Borda综合评价法得出各城市的最终排名。组合评价方法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得到更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为有关城市和部门把握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和未来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学贵  施洁  
笔者基于2001年~2011年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和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别测算了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共90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工业效率值;随后,在空间技术溢出理论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三大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及其外溢效应对工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基础设施对工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不同基础设施的效应在三大区域之间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洁  史学贵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2001-2010年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共90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和工业效率值,接着在空间技术溢出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三大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及其外溢效应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工业效率的提升,同时,在相邻地级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分项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及其外溢效应的分析结果,在三大区域之间的表现并不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伟涛   汪慧  
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物质支撑,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实基础。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要素配置效率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约束下,数字基础设施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效果更强,对东北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效果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呈空间正溢出效应;此外,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城市化水平、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程度不一的相关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芝网  俞佳立  
本文首先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公路、港口、物流园区等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指标进行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就各指标来看,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已建成的公路里程数、港口码头泊位数、大型物流园区数等都相对靠前,经济欠发达城市相对靠后。接着运用极差率和变异系数对20112015年长三角城际间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差距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构建了人均GDP与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的面板数据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差距呈现出先拉大后缩小的趋势,后期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差距依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芝网  俞佳立  
本文首先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公路、港口、物流园区等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指标进行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就各指标来看,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已建成的公路里程数、港口码头泊位数、大型物流园区数等都相对靠前,经济欠发达城市相对靠后。接着运用极差率和变异系数对2011~2015年长三角城际间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差距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构建了人均GDP与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的面板数据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差距呈现出先拉大后缩小的趋势,后期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差距依然客观存在。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弹性系数一般大于经济发达地区,说明经济欠发达地区正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福象  沈浩平  
长三角城市群通过各种优质要素的集聚提高城市群要素空间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造中,发挥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蒂伯特选择"机制的用脚投票功能,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区际互动,助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蕾  陈雯  宋正娜  
针对空港经济区相关研究一直依附于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现状,在分析空港经济区与临空经济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空港经济区概念,提出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方法:①紧邻机场区域的建成区形成与否是判别空港经济区是否形成的依据之一;②参照国内外成熟空港建设经验,对5 km半径范围和15分钟时间覆盖区域分别进行圈层划分,进而计算各圈层内部各类临空指向产业比重,由此确定空港经济区所在圈层;③根据企业空间布局,对基础圈层进行一定变形,并结合实证地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同心圆圈层分析与时间半径分析结果,以确定空港经济区最终范围。对长三角枢纽机场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已经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外延2km的空港经济区,可达性分析表明,这一范围大致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6分钟车程内的高可达性地区。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无锡硕放国际机场由于周边区域产业的临空指向性较弱,尚未形成空港经济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蕾  陈雯  
以长三角不同规模的四大枢纽机场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研究围绕经济总体特征、临空指向特征、产业组织特征分别构建相应指标并展开评估,研究表明:①经济总体特征方面,随着机场规模增大,空港经济区服务经济特征逐渐强化,传统服务业引领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于该过程,除机场规模外,空港经济区与城市的区位关系也深刻影响了产业结构演进;②临空指向特征方面,临空指向度首先逐步增强,而后进入相对稳定阶段;③产业组织特征方面,航空运输产业组织有序化,产业链逐步延长;受航空客货流空间扩散差异的影响,航空货运产业引导了空港经济发展,航空客运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长三角空港经济区存在现代服务业份额较低、临空指向度较弱等问题,航空运输产业链有待拓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明浩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经济的现代化、城市社会的现代化、城市文化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现代化是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城市现代化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概括起来是:具有运转的系统性和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服务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年华  王飞  
提出南京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六大指标体系,即道路交通快捷化、公用设施优质化、邮电通讯信息化、住宅设施舒适化、排水防洪标准化、城市环境生态化并提出相应的临界值。选择其中十项具有典型意义的指标,建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南京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进程可分三个阶段:1999~2013年为基本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阶段;2014~2020年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中级阶段;2021~2030年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高级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应从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市场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