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1)
- 2023(5066)
- 2022(4255)
- 2021(3935)
- 2020(3150)
- 2019(6769)
- 2018(6742)
- 2017(12299)
- 2016(6711)
- 2015(7690)
- 2014(7844)
- 2013(7450)
- 2012(6371)
- 2011(5685)
- 2010(5638)
- 2009(5193)
- 2008(5146)
- 2007(4684)
- 2006(4193)
- 2005(3820)
- 学科
- 济(25842)
- 经济(25815)
- 管理(20947)
- 业(18901)
- 企(16188)
- 企业(16188)
- 方法(10181)
- 财(9036)
- 数学(8514)
- 数学方法(8221)
- 中国(8149)
- 农(7745)
- 地方(7251)
- 务(6598)
- 财务(6577)
- 财务管理(6560)
- 学(6498)
- 业经(6291)
- 企业财务(6219)
- 制(6174)
- 发(5361)
- 农业(5323)
- 银(4566)
- 银行(4557)
- 发展(4402)
- 展(4391)
- 环境(4312)
- 理论(4263)
- 行(4242)
- 策(4000)
- 机构
- 学院(93321)
- 大学(91469)
- 管理(34100)
- 研究(32387)
- 济(32348)
- 经济(31348)
- 理学(28748)
- 理学院(28375)
- 管理学(27543)
- 管理学院(27393)
- 中国(26058)
- 科学(21702)
- 京(20863)
- 财(16736)
- 所(16666)
- 农(15839)
- 中心(15629)
- 江(15395)
- 研究所(15092)
- 业大(14536)
- 北京(13175)
- 财经(12727)
- 范(12432)
- 院(12379)
- 农业(12362)
- 州(12289)
- 师范(12244)
- 经(11437)
- 技术(11394)
- 省(11332)
- 基金
- 项目(63913)
- 科学(49975)
- 研究(45586)
- 基金(45474)
- 家(40432)
- 国家(40094)
- 科学基金(34251)
- 社会(27882)
- 社会科(26394)
- 社会科学(26387)
- 省(25831)
- 基金项目(23491)
- 自然(22975)
- 自然科(22429)
- 自然科学(22424)
- 自然科学基金(21959)
- 划(21936)
- 教育(21002)
- 资助(18851)
- 编号(18759)
- 成果(15270)
- 重点(14957)
- 发(13835)
- 课题(13580)
- 部(13229)
- 创(12935)
- 计划(12379)
- 科研(12217)
- 创新(12135)
- 项目编号(11607)
共检索到144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清宇 黄耀志
城镇水网系统具有承载居民休闲活动和发挥自然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也具有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压缩能耗和吸收温室气体的特殊功能。长三角城镇水网系统的健康调控方法,以水网系统的生态安全分析与健康评价为基础,从生态技术层面提出保证生态健康的调控方法与相应的控制指标体系;从政策体制层面剖析了当前制约水网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政策体制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水网系统 健康 方法与途径 长三角城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靖鲲鹏 宋之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打造科技创新环境,建立健康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软实力。本文在"高技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螺旋结构下,对正交投影法进行优化,运用Sigmoid函数进行数据归一化,采用考虑跨期的熵权法,对京津冀及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进行研究,计算其进化动量。结果表明:京津冀及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安徽、河北、天津仍处于非健康状态;从进化动量看,京津冀地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有扩大趋势。因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优化区域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投入创新资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彬彬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该区域以上海市及其浦东新区为核心,江苏、浙江为南北两翼,具有独特的区位、充足的劳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达的教育体系、雄厚的科研实力、完善的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晓珊 魏蔚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工业2010—2019年的碳排放量和碳汇的测算,以两者的差值记为该地区的碳超载量,再用碳超载率(碳超载量/碳汇量)来代表碳锁定程度,探究长三角地区的碳锁定情况,然后,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碳锁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碳锁定问题一直存在,且程度一直在加深。(2)规模经济的产生和沉没成本的投入对碳锁定都有促进作用。(3)能源碳排放强度对碳锁定影响程度最大,降低能耗水平、减小对高碳技术的依赖对碳锁定有很强的抑制作用。(4)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额、能源碳排放程度、煤炭消费量这4个变量在长期和短期的效应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晓珊 魏蔚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工业2010—2019年的碳排放量和碳汇的测算,以两者的差值记为该地区的碳超载量,再用碳超载率(碳超载量/碳汇量)来代表碳锁定程度,探究长三角地区的碳锁定情况,然后,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碳锁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碳锁定问题一直存在,且程度一直在加深。(2)规模经济的产生和沉没成本的投入对碳锁定都有促进作用。(3)能源碳排放强度对碳锁定影响程度最大,降低能耗水平、减小对高碳技术的依赖对碳锁定有很强的抑制作用。(4)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额、能源碳排放程度、煤炭消费量这4个变量在长期和短期的效应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维侠 赵永存 黄标 廖菁菁 王志刚 王洪杰
农业土壤环境中硒(Se)的缺乏或过量都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在203个土壤采样点的基础上,利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如皋市农田土壤环境中Se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土壤中Se的空间分布与长寿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如皋市土壤环境中总Se及水溶态S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3 mg/kg和2.16μg/kg,研究区处在相对低Se的土壤环境中。总Se的空间变异性不大,其空间分布比较均一;但水溶态Se的空间变异性较大,主要受成土条件及土壤母质、土壤类型及地形地貌等结构性因子的影响。水溶态Se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也比较敏感,特别是速效磷、有机...
关键词:
土壤环境 硒 空间变异 人类健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苏伟忠 杨桂山 董雅文 万荣荣 李宗尧
长三角区域目前处在人口、产业进一步向城市集聚的重要时期,但土地集约利用、水环境整治、生态维护等仍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约束因素。在区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要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主要调控途径: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实施相对宽松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实行土地利用分区管制,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设定土地利用投资门槛;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确保江河湖库饮用水源安全,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跨区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协调途径;划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实施生态保护分区管制。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资源环境 约束 调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志冬 黄健元
基于系统理论,在城镇化质量评价中引入耦合协调度,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了2006-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状况;并建立VAR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动态分析了耦合协调度与城镇化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存在时空收敛效应,凸显了部分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滞缓"的潜在问题;与自身冲击相比,耦合协调度对城镇化质量的最大正向效应出现期数晚、持续时间长,且贡献程度逐期提高。据此认为,注重系统间的均衡发展关系对保持城镇化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段进军 成涛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浩 兰振东 葛洪磊
港口物流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社会就业岗位的创造等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为探索如何加快构筑与国际港口都市圈相适应的物流外包服务体系,运用"DRCO-钻石"模型,围绕长三角区域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关心的港口物流供应链中的服务外包业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合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港口物流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运作模式,对推动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服务外包业迅速发展、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社会就业、推动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等具有积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港口物流 服务外包 长三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芳 史慧敏 陈群
长三角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转型重点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长三角已进入绿色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构建绿色城镇化水平指标系统,选用熵权-TOPSIS法计算长三角绿色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内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绿色城镇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以及各维度水平发展差距较大的特点;2)在长三角绿色城镇化一级指标中“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调度水平在研究期间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属于高度耦合状态,但是其内部呈现“东强西弱”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协调成为制约长三角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因素;3)在对长三角绿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的影响因素中发现,一级指标关联度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排名依次为:绿色潜力>绿色协同>绿色公平>绿色效率>绿色质量>绿色增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芳 史慧敏 陈群
长三角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转型重点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长三角已进入绿色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构建绿色城镇化水平指标系统,选用熵权-TOPSIS法计算长三角绿色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内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绿色城镇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以及各维度水平发展差距较大的特点;2)在长三角绿色城镇化一级指标中“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调度水平在研究期间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属于高度耦合状态,但是其内部呈现“东强西弱”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协调成为制约长三角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因素;3)在对长三角绿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的影响因素中发现,一级指标关联度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排名依次为:绿色潜力>绿色协同>绿色公平>绿色效率>绿色质量>绿色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史欢欢 林影 毛丹
在汇总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资本、技术水平、消费水平和产业结构共6个中介因素构建了含有8个潜变量、21个观测变量的PLS—结构方程模型。然后,以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martPLS3.0工具对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模型的运行结果,得到以下研究结论: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主要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资本、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这5个中介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影响效应,其效应程度依次为0.162、0.145、0.145、0.097、0.313,贡献度依次为18.8%、16.8%、16.8%、11.3%、36.3%;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这一中介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认为产业结构这一因素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研究中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城镇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谦 杨凯健 黄耀志
乡村空间格局反映了乡村地区真实的人地关系。本文借鉴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保护和更新乡村空间的有效途径。将长三角水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提炼乡村空间构成要素并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水系网络为主导因素归纳出长三角水网地区典型的8种乡村空间类型,并通过其演变机制及进程的分析,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引导水网地区乡村空间在图底格局、城乡关系、聚落之间以及聚落内部关系等方面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水网地区 乡村空间格局 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