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4)
2023(4124)
2022(3544)
2021(3219)
2020(2519)
2019(5758)
2018(5427)
2017(9947)
2016(5315)
2015(5910)
2014(5766)
2013(5616)
2012(5247)
2011(4670)
2010(4876)
2009(4375)
2008(4389)
2007(3667)
2006(3456)
2005(3047)
作者
(15618)
(12992)
(12712)
(12203)
(8725)
(6361)
(6005)
(5093)
(4799)
(4565)
(4531)
(4375)
(4325)
(4286)
(4127)
(3902)
(3836)
(3760)
(3706)
(3686)
(3111)
(3095)
(3042)
(3033)
(2902)
(2882)
(2786)
(2766)
(2630)
(2518)
学科
(23001)
经济(22960)
管理(13216)
(11758)
中国(10511)
(8780)
企业(8780)
地方(7791)
方法(6510)
城市(6095)
(5970)
数学(5684)
数学方法(5542)
(4874)
城市经济(4399)
(4261)
业经(4164)
环境(4050)
(3980)
农业(3913)
(3568)
地方经济(3340)
(3233)
理论(3152)
(3053)
贸易(3049)
(2918)
(2917)
(2891)
(2813)
机构
大学(75134)
学院(73508)
研究(30037)
(29287)
经济(28369)
管理(26945)
理学(22834)
理学院(22433)
管理学(22007)
管理学院(21848)
中国(20881)
科学(18473)
(17561)
(14554)
研究所(13223)
中心(13208)
(12930)
(11972)
(11873)
(11803)
师范(11749)
(11452)
北京(11009)
业大(10259)
财经(10099)
师范大学(9995)
研究院(9284)
(9253)
(9239)
经济学(9117)
基金
项目(52304)
科学(41860)
基金(38881)
研究(36981)
(35591)
国家(34854)
科学基金(29635)
社会(24689)
社会科(23344)
社会科学(23336)
基金项目(20622)
自然(19250)
(19146)
自然科(18834)
自然科学(18828)
自然科学基金(18457)
(17585)
教育(16176)
资助(14944)
编号(13724)
重点(11935)
(11591)
(11092)
成果(11047)
国家社会(10761)
(10444)
课题(10212)
创新(9781)
科研(9675)
计划(9482)
期刊
(34132)
经济(34132)
研究(25716)
中国(16918)
科学(11824)
学报(11358)
管理(10400)
(10054)
(9607)
大学(8596)
教育(8171)
学学(8079)
城市(7437)
农业(6751)
问题(6290)
(5858)
技术(5664)
(5060)
金融(5060)
经济研究(4936)
资源(4839)
财经(4741)
业经(4512)
现代(4333)
(4302)
(4247)
(3846)
发展(3771)
(3771)
科技(3695)
共检索到116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日前,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5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邹勇表示,长三角城市群已纳入首批国家级城市群规划中。邹勇说,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中,长三角区域将有一大批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学鑫  张竟竟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两位数制造业为对象,利用中原城市群9地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及9地市10年间地方专业化指数、资本/劳动比、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贡献率,并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城市群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以下特征: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许多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贡献率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中原城市群地方专业化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较长三角城市群小;地方专业化有一定的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英明  张雷  
进一步提升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本文以长三角二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反映城市间互动作用以及竞争力影响因素间互动作用的二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采用"多维乘数法则"对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对其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异和发展演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长三角二级城市群间综合竞争力的协同增强、进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丽佳  刘程军  黄蕊  
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007年~2016年的数据,分别利用城市功能专业化指数和区位熵指数对城市群层级分工进行测度和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双对数回归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城市功能分工角度看,以上海市为代表,包括南京市、杭州市等在内的7个城市以生产性服务功能为主,但是城市群内部超半数的城市以生产制造功能为主;从产业分工角度看,各地区产业专业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城市功能分工和产业分工分析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层级分工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政府干预和创新水平无论对城市功能分工还是产业分工都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顾朝林  陈璐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首要全球区。该区域城市群发展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正在崛起的全球城市,从国际资本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业及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交通通讯信息平台等方面看,上海的全球城市已具雏形,但与世界主要全球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看,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必须面临相应的城市转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重构和转移、社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扩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韬  郭志仪  
城市空间演化及城市产业升级已成为各国区域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因来自于产业价值链的空间重组、调整和转移。城市、城市群本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也是产业价值链增值的过程,城市空间价值的不断提升也必然会带来产业的升级效应。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空间面板SEM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以上海市为中心的城市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效应显著,城市(群)空间演化符合价值链规律。基于实证研究,建议通过城市价值链推动城市发展,利用价值链的增值原理实现城市的合理分工和产业升级,以提升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栾贵勤  黄敬跃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群,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更是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本文将利用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17个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出1999年到2009年长三角城市群梯度格局的演变进程,确定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与外围,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定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裴梦迪   刘乃全  
城市群作为创新要素资源主要集聚地,是加快绿色创新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载体。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这一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非资源依赖型城市、创新基础较好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中更显著有效。国家级城市群主要通过市场一体化、产业协作化、政策协同化等渠道扩大市场潜力、加快要素流动、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功能分工、增强环境规制,进而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并且,国家级城市群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城市的绿色创新产生辐射带动,对空间和地理邻近地区可能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郑绍杰  
文章以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交通流、信息流和技术合作角度构建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三重网络中城市的节点位置、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三重网络主要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外围形成以苏州、无锡、宁波、合肥等为次级核心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通常具有较高的中心度,体现了其作为交通枢纽、信息高地和创新中心的功能角色。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类型化特征,经济发达城市或同一省份内的城市间更容易构成子群。QAP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上的邻近性和工资水平等因素会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网络关联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凤花  杨白玫  马洪伟  
城市物流系统受到外部环境条件扰动时,由于自身能力和应对措施的差异,因此其产生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文章基于区域经济韧性理论,综合物流经济水平、物流设施与需求规模、教育素质、城市稳定性、创新产出等多元要素阐述区域物流韧性,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自然断裂点法等对长三角城市群2013—2019年物流韧性进行了测算,并对其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韧性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各城市间的物流韧性存在较大不平衡性;在物流韧性提升过程中,只有部分城市利用了空间邻接的优势,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并未全面有效地发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琦  马仁锋  叶持跃  干青亚  
文章以长三角26地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网络复合视角,借用SPSS 22统计分析软件和Ucinet 6.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等级分布,呈现东南强、西北弱的格局,形成自合肥。经上海、杭州到舟山的一条等级较高的旅游廊道。(2)长三角城市群表现出"核心—边缘"结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核心城市"核心极化效应"突出,边缘城市表现出"长尾现象"。(3)旅游中心度分析与旅游网络分析结果对比发现,旅游等级较高的城市其分析结果一致,具有"马太效应"。等级较低的城市其分析结果不一致,存在"短板效应",大力发展交通是其解决"短板"的主要手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运用改进引力模型测度1990—2013年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及凝聚子群3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但以弱联结联系状态为主;上海市的点出度增幅最大,苏州的点入度增幅最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结构相似的4个子群,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及杭州的联系紧密度最高,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它城市的网络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建构;区位条件差异、要素空间流动、交通综合发展及政府政策推动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时空演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志冬  黄健元  
基于系统理论,在城镇化质量评价中引入耦合协调度,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了2006-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状况;并建立VAR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动态分析了耦合协调度与城镇化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存在时空收敛效应,凸显了部分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滞缓"的潜在问题;与自身冲击相比,耦合协调度对城镇化质量的最大正向效应出现期数晚、持续时间长,且贡献程度逐期提高。据此认为,注重系统间的均衡发展关系对保持城镇化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立锋  夏艺瑄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五圈"之一,发挥其在我国内外双向大开放中战略节点的作用,亟需强化亚太开放门户、制造业创新中心、海陆统筹发展等功能特色,构建"一主一副四带"空间构架,加强与上海和周边都市圈外联对接,强化区域内在融合发展,做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娜  
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面临诸多区域性问题,如基础设施对接、人口跨区域流动等。基于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定量判断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层级和联系程度。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等特大城市为副中心的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化布局。据此,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由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三大次级城市群组成,整合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