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74)
- 2023(21496)
- 2022(18244)
- 2021(16825)
- 2020(14158)
- 2019(32237)
- 2018(32038)
- 2017(60844)
- 2016(33547)
- 2015(37678)
- 2014(37679)
- 2013(37284)
- 2012(34601)
- 2011(31312)
- 2010(31834)
- 2009(29719)
- 2008(29597)
- 2007(26823)
- 2006(24252)
- 2005(22001)
- 学科
- 济(141455)
- 经济(141224)
- 业(111309)
- 管理(101845)
- 企(91462)
- 企业(91462)
- 方法(58904)
- 农(51307)
- 数学(48087)
- 数学方法(47292)
- 中国(41699)
- 业经(38432)
- 财(37468)
- 农业(34291)
- 地方(32202)
- 学(29968)
- 制(28544)
- 理论(26184)
- 务(24535)
- 财务(24437)
- 财务管理(24386)
- 技术(24134)
- 和(24005)
- 贸(23571)
- 贸易(23549)
- 企业财务(23056)
- 易(22773)
- 银(21781)
- 银行(21718)
- 环境(21201)
- 机构
- 学院(482209)
- 大学(479864)
- 济(191153)
- 管理(187376)
- 经济(186779)
- 研究(166266)
- 理学(159923)
- 理学院(158102)
- 管理学(155052)
- 管理学院(154204)
- 中国(127061)
- 京(104857)
- 科学(104187)
- 农(92218)
- 财(88714)
- 所(85228)
- 研究所(76966)
- 江(76728)
- 业大(75994)
- 中心(75944)
- 农业(71370)
- 财经(69243)
- 北京(66432)
- 范(64783)
- 师范(64112)
- 经(62719)
- 州(61249)
- 院(60311)
- 经济学(55898)
- 省(54394)
- 基金
- 项目(318002)
- 科学(249736)
- 研究(231471)
- 基金(228188)
- 家(200033)
- 国家(198211)
- 科学基金(169764)
- 社会(145382)
- 社会科(137052)
- 社会科学(137005)
- 省(126885)
- 基金项目(119700)
- 自然(110863)
- 自然科(108333)
- 自然科学(108304)
- 教育(106484)
- 自然科学基金(106368)
- 划(105847)
- 编号(95196)
- 资助(94341)
- 成果(77580)
- 重点(71783)
- 发(70495)
- 部(68959)
- 课题(66837)
- 创(66656)
- 创新(61852)
- 科研(60322)
- 国家社会(58895)
- 教育部(58427)
- 期刊
- 济(226041)
- 经济(226041)
- 研究(144764)
- 中国(104370)
- 农(88117)
- 学报(78757)
- 科学(73123)
- 管理(72782)
- 财(69550)
- 大学(60006)
- 农业(59604)
- 教育(59335)
- 学学(56281)
- 融(45610)
- 金融(45610)
- 技术(45081)
- 业经(40169)
- 财经(34084)
- 经济研究(33301)
- 业(31947)
- 问题(30365)
- 经(29362)
- 图书(25445)
- 技术经济(25253)
- 版(24348)
- 科技(23166)
- 统计(22727)
- 现代(22296)
- 资源(21389)
- 理论(21295)
共检索到744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开燕华 王霞 曾铖
城市化进程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格局演变,高效率、集成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得以形成。本文基于PCA-DEA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1993-2014年现代农业发展效率的跨时波动,以及2014年上海和江苏、浙江24个地级市现代农业发展效率的地域差异,从而揭示江浙沪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现代农业发展效率总体呈现出上升态势,DEA有效样本占总体的68.18%,其中在1993-1997年快速提升至有效,1998-2014年则趋于平稳。(2)2014年江浙沪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效率总体不高,DEA有效样本仅占总体的40%;上海相对其他城市具有明显优势,资金投入和人员安排的效率较高,但是对于水资源和农业用品的利用存在过度冗余,有优化空间;(3)区域分布上,表现出以上海、杭州和南京三个城市为极点的扩散态势,空间分异格局显著,虽存在空间扩散作用,但难以形成区域均衡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世帅 曾刚 杨阳 苏灿 陈鹏鑫
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2~2018年的绿色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研究区绿色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绿色创新绩效参差不齐,差距明显;绿色创新绩效整体有所提升,即新的知识技术等促进了绿色经济发展,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说明技术进步仍然是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手段,从2012~2018年绿色创新绩效动态发展来看,更印证了提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追求技术进步和在现有资源禀赋下对技术的利用情况的协调欠佳。(2)城市群城市间绿色创新绩效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整体上“东高西低”。绩效水平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集聚,呈“Z”字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江苏省绿色创新绩效水平整体表现较为突出,安徽省多数城市绩效较差。(3)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较显著,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提升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增强区域间信息的通达性能够带来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生态文明 长三角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群芳 陆玉麒 颜敏 孙汉群
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60年里的各类统计年鉴和1980—2015年土地利用、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明晰城市化进程特征。根据城市化率、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等指标,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波动发展时期(1949—1978年)、快速发展时期(1979—2003年)和加速发展时期(2004年至今)。伴随城市化发展呈现5个方面显著特征:(1)城镇数量呈现高速度增长、高密度集聚的特点;(2)城市等级显著提高,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群体系;(3)城市用地面积急剧扩张、建筑空间快速向高空方向延伸;(4)城市建设投资迅速增加、市政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5)城市化促进人口、经济和谐发展,城市经济规模持续上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康娟 王娟
区域内城市群经常被提到,但尚无区域城市网络的研究。本文论证了区域城市网络形成的动因,提出了城市网络表达的内容。对长三角16城市的首位特征与产业集聚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以城市为节点、企业关联业务为边、联系程度为权重的有向边权网络,通过复杂方法的测算,得出长三角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证明长三角城市已经互动发展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络关系,区域内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州和杭州等为关键枢纽,以常州等为次级节点和以镇江等为新兴市场的网络格局。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网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锦 李胜会
应用DEA模型,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业人员人数、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交通网络密度等指标,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维度,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与广东省其他非城市群城市以及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析,得出珠三角城市群效率较高,但仍有一些城市的效率有待提高,最后指出提高这些城市效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城市群 珠三角 效率 DEA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施建刚 徐天珩
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动态效率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选取1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为研究样本,基于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指标,利用VR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201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情况进行分解动态评价,并定量分析其投入产出要素改善潜力。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在5年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均值为0.600,仅2个工业园区在5年中均DEA有效,且地域差异明显,从效率分解变化来看,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2)从动态时间序列看,5年间工业园区Malmqu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施建刚 徐天珩
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动态效率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选取1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为研究样本,基于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指标,利用VR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201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情况进行分解动态评价,并定量分析其投入产出要素改善潜力。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在5年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均值为0.600,仅2个工业园区在5年中均DEA有效,且地域差异明显,从效率分解变化来看,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2)从动态时间序列看,5年间工业园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效率变化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变化贡献其次,而技术进步变化拖累,说明技术改进的薄弱是影响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核心因素;(3)通过对5年间土地利用DEA无效工业园区的要素投入产出改善途径与潜力分析,发现以税收收入与工业产值不足为核心的有效产出不足为各工业园区DEA无效的主要原因,长三角城市群各工业园区应在保持投入规模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升工业技术效率,同时完善转型升级期间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与税收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玉芳 刘曙华 张婧 王能洲
随着各类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集聚集群以及在地域上竞争与合作的不断推进,协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的发展状况及其协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长三角在推进三大群体协同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根据以上结论并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提出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群 城市群 港口群 协同发展 长三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灿芳 廖森泰 黄红星
通过对珠三角都市农业与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各城市群的功能,对珠三角中部、东岸和西岸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珠三角 都市农业 城市群 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大春 孙明月
高速铁路建成是否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需要从实证角度验证。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运用2006-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人均GDP增长率和城乡差距的影响。单变量分析结果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人均GDP增长率有显著性提高,可能对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双重差分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单变量分析结果:在当前中国经济整体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从短期来看,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高速铁路建成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铁城市城乡差距。基于部分控制变量在统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效应。研究创新:同时运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和分析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经济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传统经济绩效评价方式忽略了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刚性约束和时代对绿色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因而存在一定偏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瑞娟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发展对中国沿海经济乃至整个国家都有重大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各城市之间地区分割比较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长三角服务业一体化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认为:首先各地应该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要撤除各种行政壁垒,促进市场一体化;再次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各城市应该有所侧重,进行分工合作。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现代服务业 一体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张振宇
长三角城市群的社会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及科技创新水平在中国当前社会都是首屈一指的,在我国强国富民的现代化建设中扮演者领头羊的作用。但是,诸多问题阻碍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行政级别划分意识严重,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边界不一致,产业同构严重,招商引资的无序竞争,城市群建设缺乏协调规划,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等问题,对进一步深化一体化进程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阻碍区域经济统一繁荣发展。因此,加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合作可以带动周边几个地区的发展,符合国家对区域一体化的号召,从而达到提高该地区综合能力和影响力的效果。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柴攀峰 黄中伟
利用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从长三角22城市之间的经济能级、经济联系以及产业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评论。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正在逐渐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化模式转变,基本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圈层和以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南京为次核心的多核心圈层结构,总体上可划分为上海凝聚团、南京凝聚团和杭甬凝聚团三大凝聚子团。研究认为,通过组团式协同实现"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是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助推整个城市群系统向更为有序的宏观自组织结构演化。
关键词:
城市群 协同发展 空间格局 长三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