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2)
- 2023(15803)
- 2022(13523)
- 2021(12625)
- 2020(10647)
- 2019(24424)
- 2018(24017)
- 2017(46179)
- 2016(25048)
- 2015(28431)
- 2014(28624)
- 2013(28129)
- 2012(25856)
- 2011(23151)
- 2010(23043)
- 2009(21091)
- 2008(20902)
- 2007(18796)
- 2006(15949)
- 2005(14268)
- 学科
- 济(105248)
- 经济(105131)
- 管理(69788)
- 业(65862)
- 企(54068)
- 企业(54068)
- 方法(48634)
- 数学(42799)
- 数学方法(42200)
- 中国(28824)
- 农(27327)
- 财(26564)
- 业经(23155)
- 地方(23155)
- 学(23132)
- 制(18549)
- 贸(18097)
- 贸易(18088)
- 农业(17873)
- 易(17479)
- 务(17197)
- 财务(17126)
- 财务管理(17076)
- 理论(16832)
- 企业财务(16005)
- 技术(15286)
- 和(15267)
- 环境(14991)
- 银(14942)
- 银行(14894)
- 机构
- 学院(359077)
- 大学(357408)
- 济(142455)
- 经济(139256)
- 管理(135534)
- 研究(121191)
- 理学(116927)
- 理学院(115504)
- 管理学(113124)
- 管理学院(112472)
- 中国(89808)
- 科学(78555)
- 京(76500)
- 农(64557)
- 财(64244)
- 所(62230)
- 研究所(56817)
- 业大(56806)
- 中心(56745)
- 江(55134)
- 财经(51582)
- 农业(51167)
- 北京(47307)
- 范(46849)
- 经(46782)
- 师范(46240)
- 院(44191)
- 州(44047)
- 经济学(43860)
- 技术(40171)
- 基金
- 项目(245726)
- 科学(192319)
- 基金(177871)
- 研究(172820)
- 家(157517)
- 国家(156258)
- 科学基金(133392)
- 社会(108246)
- 社会科(102733)
- 社会科学(102703)
- 省(97233)
- 基金项目(94375)
- 自然(89376)
- 自然科(87380)
- 自然科学(87350)
- 自然科学基金(85734)
- 划(82307)
- 教育(79863)
- 资助(73541)
- 编号(69055)
- 重点(56059)
- 成果(54906)
- 发(53209)
- 部(53048)
- 创(50785)
- 课题(48215)
- 科研(47942)
- 创新(47594)
- 计划(46847)
- 大学(45121)
- 期刊
- 济(151957)
- 经济(151957)
- 研究(98769)
- 中国(67936)
- 学报(61561)
- 农(56620)
- 科学(54785)
- 财(51484)
- 管理(48309)
- 大学(45640)
- 学学(43029)
- 农业(38290)
- 教育(35073)
- 技术(34216)
- 融(28657)
- 金融(28657)
- 业经(25563)
- 财经(25163)
- 经济研究(24609)
- 经(21814)
- 问题(21687)
- 业(21124)
- 图书(18462)
- 统计(18411)
- 版(18307)
- 技术经济(17507)
- 策(16559)
- 商业(16400)
- 科技(16389)
- 资源(16022)
共检索到520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淑芬 朱佳翔 钟昌宝
利用聚类、探索性空间数据和σ收敛性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空间关联格局。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已形成"一心三极多点"的空间布局形势;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经过集聚发展到非显著性离散,目前呈随机分布格局,体现了快速发展之后的收敛效应,是现有物流技术条件下达到的一种均衡;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的扩散效应较明显的城市是上海和南京,上海扩散到苏州、嘉兴、南通、泰州等,南京惠及安徽多个城市。最后从提升物流技术、促进业态创新,加强区域规划、整合基础设施,实施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等角度提出策略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褚岚翔 黄丽
以我国31个省域为空间观测单元,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方法 ,从时空演变和空间关联性两方面对我国2000-2015年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的集中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在缓慢减小;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多的地区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多的地区相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少的地区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少的地区相邻;区域之间存在溢出效应。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区域间的联系,重视国家政策的作用,避免盲目建园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伟 刘牧鑫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83-2007年FDI在我国各省区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演变进行了研究。Moran’sI指数揭示了长期以来FDI地区分布整体正向空间相关的特征,具有相似FDI水平的地区在地理上趋于集聚,而不是随机分布。Moran散点图显示了FDI在东部地区高水平集聚和西部地区低水平集聚的空间格局。局部空间联系指标进一步评估了局部空间相关的形式和显著性程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曾晖 杨平 朱建君
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中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考察南京市住宅小区均价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得出各期数据的Moran'sI指数及其变化趋势、各住宅小区均价局部Moran'sI指数、住宅小区均价LISA聚类图,证明住宅小区均价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小欣 高伟 盛小丰
本文基于2006-2015年的省级数据,构建探索性空间数据模型对我国省域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的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国人均Moran’sⅠ值反映出商贸流通业呈现集聚型结构,分地区的商贸流通业空间演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除广东外其他省份的变化不大,均位于商贸流通业的集聚区;中部地区省份分化较大,2015年山西、广西和陕西仍位于萧条区和孤岛区;西部地区内蒙古一直位于集聚区,而其他大部分省份位于萧条区和孤岛区。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省域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的对策。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空间布局演化 探索性空间数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思源
土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价格杠杆调控是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地价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量化反映城市地价信息,及时掌握城市地价的变化动态。在城市地价分布信息的统计中,传统统计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样本独立与大样本,因地价信息空间位置的相关性和样本数量的有限性,往往得不到实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于一定的数学基础上,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有很好的考虑;同时,其对样本的数量要求不多。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下,以江苏省镇江市为研究区,对商业用地市场交易样点进行选择,通过逐步比较得到最优插值方法,提取地价分布信息,生成商业地价等值线。结果表明,镇江市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秀芝 刘玥 李朝旗
将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县域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分析,以广东省88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8项经济指标数据,对2012年广东各县区经济空间相关性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空间差异的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很明显,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都处于珠三角地区,而经济实力较弱的都集中在山区;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经济发达的县域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环 于亚申
本文利用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创业活动及其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间的创业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明显;(2)区域创业储备、区域人力资本、购买力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及失业率对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域风险投资水平对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通过计算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发现,区域创业储备、区域人力资本、区域风险投资水平、购买力水平及失业率等变量溢出效应显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晓熠 裴韬
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城乡之间的较大尺度上的空间差异研究已经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对经济发展迅猛的特大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等)内部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现象有可能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因此,正确认识特大城市内部的经济差异及演变趋势,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北京市18区/县的人均GDP作为评估标准,分析了北京市18区(县)在2001-2007年,即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间的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均GDP的空间分布自2005年后开始有向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发展的趋势,暗示北京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局部分异正在逐渐拉大,并显示由过去的南低北高的经济发展差异格局逐步转变为中心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激扬
利用CNRDS数据库公布的2000~2019年城市级发明专利授权数据,考察了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1)2000~2019年期间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的总体差异呈逐渐下降趋势,安徽省内创新发展差异最大,江苏省内创新发展差异最小;(2)省际间差异是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差异的最主要来源,约占据了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总体差异的70%;(3)收敛机制分析显示,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具备典型的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特征;总体样本具备显著的σ收敛特征,但是分省样本σ收敛特征不明显。研究结论对于缩小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的空间差异,推动长三角地区创新集聚发展的扩散及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远平 谢蔓 郑心怡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该研究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综合评价指标,测算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水平.在考虑空间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研究我国省域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布、聚集模式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水平整体较低,形成不同的趋同俱乐部,出现俱乐部之间趋异的现象.KIBS创新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核心—边缘"结构,创新扩散遵循着地理距离衰减效应.在时间演进上呈"单峰-多峰"的动态演进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呈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模式,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和环渤海心脏地带(北京和天津),而大西南和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则属于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丹 张京祥
交通网络体系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有重要作用,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也将发生深远的变化。引入可达性的概念,以现状2010年与规划2020年的长三角综合交通设施网络为基础,选取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加权平均最短旅行时间为度量指标,分析了高速铁路系统的发展对长三角区域空间格局未来演化的影响,揭示了高速铁路将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可达性水平,大大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通过都市圈、经济轴带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化空间结构的形成。另一方面,虽然高速铁路将推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但对城市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在新的高铁格局下应探析符合自身特...
关键词:
长三角 高速铁路 可达性 空间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倩 董会忠 曾文霞
本文基于2008-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数据样本,运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与扩散趋势并存,区域物流一体化布局尚未实现,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集聚现象明显;人均GDP、社会消费水平、人力资本、政府宏观调控从高到低依次对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江 张馨之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04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式及其变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应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筱雅 刘志强 王俊帝 洪亘伟
论文以我国建制市为样本单元,基于空间相关性分析视角,利用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1996—2016年我国市域单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从全局自相关看,市域单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增强趋势。(2)从局部自相关看,市域单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集群变动主要依赖于空间邻近性;HH集聚型主要集中在东部,LL集聚型多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间差异依旧显著。(3)从冷热点看,市域单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冷热点空间分布规律极强,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开始向中西部延伸;冷点区由中部向东北转移,集聚程度进一步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