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7)
2023(12120)
2022(10311)
2021(9296)
2020(7702)
2019(17040)
2018(16570)
2017(31175)
2016(17386)
2015(19271)
2014(18983)
2013(18638)
2012(17068)
2011(15608)
2010(15589)
2009(14584)
2008(14613)
2007(12744)
2006(11400)
2005(10265)
作者
(54522)
(45754)
(45307)
(42913)
(29012)
(21987)
(20446)
(17578)
(17337)
(16115)
(15791)
(15477)
(14946)
(14637)
(14422)
(14082)
(13599)
(13460)
(13270)
(13150)
(11579)
(11222)
(11125)
(10609)
(10252)
(10179)
(10092)
(9896)
(9220)
(8967)
学科
(66451)
经济(66337)
管理(53959)
(47014)
(38279)
企业(38279)
方法(27144)
数学(23575)
数学方法(23271)
中国(20152)
(19681)
(18872)
(17352)
(17251)
业经(15424)
地方(13657)
环境(12969)
农业(12233)
(12127)
贸易(12119)
(11745)
(11646)
财务(11619)
财务管理(11589)
(11559)
(11527)
银行(11474)
企业财务(11018)
(10901)
(10735)
机构
大学(256517)
学院(253671)
(100786)
经济(98546)
管理(93708)
研究(93235)
理学(81288)
理学院(80229)
管理学(78669)
管理学院(78228)
中国(69064)
科学(61279)
(55080)
(52918)
(48747)
(47664)
研究所(44849)
业大(44139)
农业(42109)
中心(41745)
(39001)
财经(37697)
(34327)
(34077)
北京(33845)
(32847)
师范(32332)
经济学(31022)
(30007)
(29553)
基金
项目(179758)
科学(141510)
基金(133427)
(121316)
研究(121131)
国家(120406)
科学基金(101458)
社会(79057)
社会科(74950)
社会科学(74932)
基金项目(71535)
自然(68921)
(68732)
自然科(67328)
自然科学(67303)
自然科学基金(66107)
(60373)
教育(54496)
资助(52822)
编号(45214)
重点(41951)
(39322)
(37926)
(37288)
计划(36138)
成果(35652)
(35258)
创新(35218)
科研(35147)
国家社会(34008)
期刊
(108583)
经济(108583)
研究(71983)
学报(50073)
中国(49878)
(46923)
科学(44630)
(36674)
大学(36665)
学学(35237)
管理(33961)
农业(31337)
(21282)
金融(21282)
教育(20313)
技术(19067)
财经(18594)
经济研究(17056)
业经(17000)
(16937)
问题(16035)
(15930)
(14556)
业大(13941)
资源(13442)
科技(13149)
农业大学(11627)
现代(11569)
技术经济(11135)
(10735)
共检索到372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中浩  孙诗萌  高峻  
城镇化的推进加剧资源消耗,水—能源—粮食(Water-Energy-Food)作为核心资源,是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构建WEF系统压力指数,揭示1990—2018年间长三角城市群WEF系统压力的演变特征,探讨城镇化推进对WEF系统压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2010年后,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WEF系统压力明显加大,其中粮食压力猛增、水资源压力稳定、能源压力有所下降,但能源供应仍存缺口。各省市WEF系统压力及其变化特征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相关。城市空间扩展、人口集中、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显著影响长三角城市群WEF系统压力。因此,WEF系统管理应立足不同要素演变特征,同时加强不同部门及区域的协同管理,共同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伟林  
通常,经济学家研究的或是资源配置和宏观景气,或是经济制度及其运行;城市经济学家则侧重研究企业或居民的选址,与空间建立了联系。到目前为止,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领域,关于经济转型与空间演变的图像尚不清晰。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概念分析,通过讨论政府竞争和企业选址的动机,以及人地矛盾和信息冲击,揭示要素流动及其空间分布的背后机制,透视长三角城市群将可能怎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进  
采用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2003-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PM10年均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PM10年均浓度的平均水平,将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划分为低浓度、较低浓度、较高浓度和高浓度4种类型,分别计算了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有扩大趋势,并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低浓度类型和高浓度类型趋同的稳定性相对较大;短期内各地区大气污染类型发生跨级转移的可能性极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格局演化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受邻域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邻域污染水平等级越低,大气污染类型向下转变的概率越大,反之越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许理  
文章以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边界效应形成机制以及运用β收敛模型,在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趋同性分析的基础上,参照重力模型并运用Barro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边界效应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β收敛和一体化边界效应时间分析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差距减少,经济趋同性明显,一体化发展态势良好,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边界呈现显著的中介效应;从省际城市间边界效应分析看,其中上海、江苏9城市和浙江9城市间边界呈现显著的中介效应,而安徽8城市与上海、江苏9城市和浙江9城市间边界效应不显著;从中心—外围城市边界效应分析看,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边界屏蔽效应显著,而分阶段分析表明这种屏蔽效应自2017年后有所弱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严  陈雨玮  刘程军  
通过重构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化的指标体系,对其绿色化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城市群绿色化水平的演化特征及其门槛效应影响.发现:城市绿色化水平整体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区域内差异程度日渐缩小,省市绿色化水平依次排序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城市群绿色化表现出“核心高,边缘低”的特点;长三角区域绿色化水平全局空间呈现出集聚增强的特征;资源禀赋对绿色化水平具有显著的“U”型双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斗斗  王凯  王龙杰  方远平  
伴随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产业生态效率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法,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度了城市群内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大部分城市产业生态效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其中苏州、上海表现最好也最为稳定。(2)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区域城市扩散效应不断增强,"东部独大"特征显著,局部城市空间差异明显,核心区域差异逐渐减弱,整体空间自组织效应增强。(3)各城市产业生态效率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永生  李玉龙  郑绍杰  
文章以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交通流、信息流和技术合作角度构建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三重网络中城市的节点位置、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三重网络主要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外围形成以苏州、无锡、宁波、合肥等为次级核心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通常具有较高的中心度,体现了其作为交通枢纽、信息高地和创新中心的功能角色。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类型化特征,经济发达城市或同一省份内的城市间更容易构成子群。QAP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上的邻近性和工资水平等因素会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网络关联强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娜  
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空间结构不断演化。基于长三角城市群85个市辖区和县级市地域单元,文章以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6年为时间序列,采用总量指标和效益指标,从时空角度探析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规律。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由行政等级结构布局转向扁平式布局,由极化发展向泛化发展,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扩展转变等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黄平  黄震方  徐冬冬  施雪莹  刘欢  谭林胶  葛军莲  
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2—2014年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特征及驱动机制展开分析。研究表明:①2002—2014年,耦合度呈"上升—稳定—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协调度保持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中部高南北低,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趋势;②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形成了以苏南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以皖北为核心的冷点区;③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等,且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黄平  黄震方  徐冬冬  施雪莹  刘欢  谭林胶  葛军莲  
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2—2014年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特征及驱动机制展开分析。研究表明:①2002—2014年,耦合度呈"上升—稳定—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协调度保持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中部高南北低,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趋势;②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形成了以苏南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以皖北为核心的冷点区;③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等,且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谭俊涛  王长建  
区域性、持续性的雾霾污染对城市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外商投资、旅游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研究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可为雾霾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依据。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雾霾污染的演化规律及其时空跃迁机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局部空间结构较稳定,空间依赖效应较弱;空间格局的演变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整合性;城市雾霾污染的类型更趋向于保持不变,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较少;调控—经济制约、投资—外资驱动、调控—结构制约三种驱动/制约模式呈现出自北至南由同向发展向同向制约分布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谭俊涛  王长建  
区域性、持续性的雾霾污染对城市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外商投资、旅游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研究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可为雾霾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依据。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雾霾污染的演化规律及其时空跃迁机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局部空间结构较稳定,空间依赖效应较弱;空间格局的演变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整合性;城市雾霾污染的类型更趋向于保持不变,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较少;调控—经济制约、投资—外资驱动、调控—结构制约三种驱动/制约模式呈现出自北至南由同向发展向同向制约分布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嵇娟  陈军飞  邓梦华  顾岩  阎晓东  
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下水-能源-粮食-生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经济发展情景下长三角地区2020—2035年资源供需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并设置优化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以保障经济可持续和绿色增长为目标,长三角地区经济应保持中速增长。(2)长三角地区资源供需指数逐年递减,水资源和粮食基本保持供需平衡;能源供需不平衡是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且随经济发展愈发严峻;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3)资源节约和科技创新是平衡资源供需的重要路径,环境保护路径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最优,协调发展路径对资源供需和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四条路径,且推动水-能源-粮食-生态呈稳中向好态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王云云  
以市场一体化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相对价格法等方法测度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商品、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加权获得市场一体化总指数,进一步分析总体市场一体化及其分维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和总体市场一体化指数都呈现“M”型波动上升态势,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2010-2019年,上海商品市场一体化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都较低,而资本市场一体化和总体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2019年较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商品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一体化和总体市场一体化指数呈现空间集聚效应,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这些结论对于加快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群芳  陆玉麒  颜敏  孙汉群  
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60年里的各类统计年鉴和1980—2015年土地利用、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明晰城市化进程特征。根据城市化率、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等指标,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波动发展时期(1949—1978年)、快速发展时期(1979—2003年)和加速发展时期(2004年至今)。伴随城市化发展呈现5个方面显著特征:(1)城镇数量呈现高速度增长、高密度集聚的特点;(2)城市等级显著提高,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群体系;(3)城市用地面积急剧扩张、建筑空间快速向高空方向延伸;(4)城市建设投资迅速增加、市政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5)城市化促进人口、经济和谐发展,城市经济规模持续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