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4)
- 2023(12074)
- 2022(10234)
- 2021(9034)
- 2020(7270)
- 2019(16405)
- 2018(16215)
- 2017(30263)
- 2016(16450)
- 2015(18799)
- 2014(18816)
- 2013(18651)
- 2012(17107)
- 2011(15491)
- 2010(15739)
- 2009(14653)
- 2008(14514)
- 2007(12973)
- 2006(11838)
- 2005(11265)
- 学科
- 济(74867)
- 经济(74760)
- 管理(49999)
- 业(44551)
- 企(35621)
- 企业(35621)
- 中国(27535)
- 地方(23988)
- 方法(22131)
- 农(20842)
- 业经(19128)
- 数学(18881)
- 数学方法(18693)
- 财(18342)
- 制(18209)
- 学(14492)
- 银(13941)
- 银行(13921)
- 环境(13886)
- 农业(13723)
- 融(13538)
- 金融(13536)
- 行(13526)
- 发(12988)
- 地方经济(12341)
- 体(12207)
- 贸(11898)
- 贸易(11883)
- 易(11388)
- 技术(11322)
- 机构
- 学院(238957)
- 大学(235319)
- 济(99651)
- 经济(97328)
- 研究(89099)
- 管理(87161)
- 理学(73054)
- 理学院(72073)
- 管理学(70975)
- 管理学院(70523)
- 中国(67992)
- 科学(53722)
- 京(52085)
- 财(48685)
- 所(45146)
- 研究所(40471)
- 中心(40012)
- 农(38900)
- 江(38893)
- 财经(36795)
- 范(33662)
- 师范(33357)
- 北京(33274)
- 经(33098)
- 院(33030)
- 业大(32767)
- 州(30969)
- 经济学(30444)
- 农业(29889)
- 省(28758)
- 基金
- 项目(155686)
- 科学(124072)
- 研究(114723)
- 基金(112278)
- 家(97722)
- 国家(96908)
- 科学基金(83550)
- 社会(74731)
- 社会科(70959)
- 社会科学(70943)
- 省(62394)
- 基金项目(59874)
- 自然(52559)
- 划(52346)
- 教育(51325)
- 自然科(51287)
- 自然科学(51278)
- 自然科学基金(50306)
- 编号(45012)
- 资助(44058)
- 发(39633)
- 成果(36594)
- 重点(36296)
- 部(33688)
- 课题(33647)
- 制(32937)
- 创(32601)
- 发展(31896)
- 展(31366)
- 国家社会(30902)
- 期刊
- 济(122464)
- 经济(122464)
- 研究(78277)
- 中国(55577)
- 财(36904)
- 农(36858)
- 科学(34491)
- 管理(34426)
- 学报(34126)
- 大学(26276)
- 教育(26263)
- 融(25722)
- 金融(25722)
- 学学(24801)
- 农业(24704)
- 技术(23303)
- 业经(21049)
- 经济研究(19142)
- 财经(18319)
- 问题(16963)
- 经(15821)
- 业(13043)
- 资源(12404)
- 发(11862)
- 现代(11681)
- 商业(11300)
- 贸(11298)
- 科技(11296)
- 技术经济(10877)
- 世界(10642)
共检索到382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定 曹卫东 范娇娇 朱胜清 杨迎
基于城市物流的投入产出指标,借助数据包络分析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2—2011年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的总体演化趋势、结构和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以及演化机制。分析表明:12002—2011年间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总体效率不断上升,但生产要素存在着较大的挖掘空间,物流业投入仍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2各个城市物流发展效率表现出差异化特征,城市物流发展的效率高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未能一致。3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空间异质性增强,但沿海港口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均呈现出较高的物流发展效率。研究认为:区位优势、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投资、技术的进步共同促进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的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焦华富
以泛长三角为研究区,采用修正的DEA模型测度2000—2012年城市发展效率;综合利用地统计分析、R/S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转型期泛长三角城市发展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总体上城市发展效率呈现出提升的态势,且城市集约化发展取得一定进步;城市发展效率空间格局演化存在空间集聚,各效率在空间上均表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形成了较为相似的集聚演化格局;未来城市发展各项效率将会表现不断增长趋势;人口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及市场因素等驱动力共同作用于泛长三角城市发展效率时空格局演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忠华 李书萱 杜雪君
研究目的:基于2008—2019年长三角城市地价数据,实证分析地价增长及空间分异格局、机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地价历经复苏增长、相对企稳、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4个阶段;(2)城市间地价差异整体缩小,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性;(3)不同层级城市地价受到核心城市地价变化影响而呈现出相似变动和关联特征;(4)长三角区域地价空间关联格局成因主要是要素流动聚集效应与市场联动。研究结论:当前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地价一体化效应还不强,应进一步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土地要素流动、土地市场整合与地价协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江 李秀伟 江俊丽
文章以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从时空二维视角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子系统的时序耦合动态演进规律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耦合协调度看,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系统总体上处于拮抗阶段,以失调衰退类型为主,耦合系统劣化,核心城市总体处于较高的发展层次,安徽省西部、北部总体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层次;从相对发展度看,长三角约66%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远超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约12%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于经济发展所需,耦合系统退化,约22%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与其经济发展同步,耦合系统优化。总之,长三角城市发展总体呈现不平衡性,需进一步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和优化,以加强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匹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小妮 管卫华 张惠 吴连霞
区域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动态把握两者时空格局演变和耦合发展态势对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测度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耦合度模型,运用熵权法、SBM模型和Tobit面板模型揭示了200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格局、两者耦合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和高质量发展年际变动呈现出同步的波动中上升趋势;前者宏观格局逐渐呈现出“南北”差异,而后者的“东西”差异逐渐明晰;(2)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及以上时期,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省市两者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动;两者宏观格局差异显著,但均呈现出高值区向核心城市及周边收缩的特征,“东南-西北”向差异显化;(3)经济基础、政府干预、城镇化率及产业结构对耦合协调度具有促进作用,碳排放强度则具有负向约束作用。最后,在推动两者协同互促、加强区域间协同互动及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倩 董会忠 曾文霞
本文基于2008-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数据样本,运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与扩散趋势并存,区域物流一体化布局尚未实现,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集聚现象明显;人均GDP、社会消费水平、人力资本、政府宏观调控从高到低依次对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加伟 袁丰 吕卫国 王桂玲
在华FDI的区域差异及其区位选择的演化过程与机制,受企业属性、产业特性及来源国和承接国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虚拟与实体经济波动、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国家宏观政策新导向等内外部因素不断重构在华FDI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与机制。基于路径依赖、外部冲击等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从总量、行业与区位选择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FDI的时空演变过程;其次通过计量模型对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演变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后泛长三角FDI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转变遵循路径依赖动态演化模式,主要表现为原有演化路径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伴随市场环境、生产要素成本、创新环境、集聚经济和沉淀成本、制度环境等内外生因素影响,FDI总量、行业与区位选择的演化趋势也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琪 曹卫东
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分析了三大效益的差异变动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在整体上不断提升,且城市间发展逐渐均衡;环境效益在整体上不断降低,且城市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效益在整体上先降后升,且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呈显著的空间相似性集聚特征,而环境效益自2006年起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散分布特征;经济效益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箭头"形、小"Z"形、大"Z"形,且逐渐由单中心极化发展向多中心均衡化发展的格局转变;社会效益的集聚格局大致与经济效益相似,而环境效益的"破碎化"分布格局逐...
关键词:
泛长三角地区 城市效益 时空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四友 赵媛 许昕 宋永永 文琦
综合运用修正后的开发指数、差异指数、空间分析相关方法及地理探测器等对2005—2016年泛长三角城市群开发程度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2005—2016年泛长三角城市群开发程度的差异指数呈下降态势,表明城市开发程度的相对差异趋于缩小。(2)开发程度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冷点区与热点区局部空间格局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的演变过程。(3)开发重心在118. 519°~118. 895°E与30. 854°~31. 127°N之间变动,有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开发程度大体呈"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4)影响开发程度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发生明显变化且存在空间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对城市群开发程度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对外贸易开放度和国内贸易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伟林
通常,经济学家研究的或是资源配置和宏观景气,或是经济制度及其运行;城市经济学家则侧重研究企业或居民的选址,与空间建立了联系。到目前为止,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领域,关于经济转型与空间演变的图像尚不清晰。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概念分析,通过讨论政府竞争和企业选址的动机,以及人地矛盾和信息冲击,揭示要素流动及其空间分布的背后机制,透视长三角城市群将可能怎样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经济与空间 演化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翀 冯昊
文章选用2008—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物流业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各城市物流业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化机制,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物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物流业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自相关性日益显著;经济密度、零售贸易业发展对物流业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对物流产业集聚程度则呈制约作用;溢出效应方面,物流业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工业化进程和政府干预也能正向带动相邻地区物流业效率提升。研究结论可为长三角城市群及其他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曹景帆 娜仁
文章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性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模糊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9—2020年,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达10.94%,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过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其中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起点相对较高,安徽省在2011年之后呈现出迎头赶上之势,2018—2020年浙江省呈飞快上升的态势;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不够高、R&D经费支出不足和总资产贡献率相对较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进
采用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2003-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PM10年均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PM10年均浓度的平均水平,将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划分为低浓度、较低浓度、较高浓度和高浓度4种类型,分别计算了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有扩大趋势,并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低浓度类型和高浓度类型趋同的稳定性相对较大;短期内各地区大气污染类型发生跨级转移的可能性极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格局演化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受邻域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邻域污染水平等级越低,大气污染类型向下转变的概率越大,反之越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金亮 鲁嘉颐 戈大专 孙东琪
流空间成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重要内容,而如何识别城市群流空间结构特征,揭示其对城市群实体空间的影响,是当前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采用1992、2001、2010、2019年企业异地投资数据,构建长三角地区城市联系网络,借助复杂网络分析、K-means聚类等分析方法,探究区域经济网络整体特征演变,分析网络空间组织结构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1992~2019年长三角地区城市联系强度大幅提升,城市节点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离散和不均衡程度在不断缩小。城市经济网络“小世界”特性逐渐显著,无标度特性在逐渐弱化。(2)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网络从早期的“V型”结构转向核心城市相互连接的多边形网络结构;网络联系从核心城市间相互联系向外拓展至核心城市与其周边相邻城市之间的联系,空间邻近性网络联系特征开始显现;网络体系中参与城市从核心城市逐步扩展至全域,南京、杭州、合肥等核心城市形成相对独立的对外辐射网络体系。(3)长三角地区城市等级体系已经形成金字塔结构,以上海市为核心城市地位最为突出;杭州、南京影响力次之;宁波、合肥、绍兴、苏州、无锡、嘉兴等城市再次之。(4)长三角城市经济网络的发展演化从初始发育阶段、等级化阶段逐步走向网络化阶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园园 宋炳良
采用塞尔指数测度了2003-2012年长三角地区25城市物流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十年间长三角区域物流总体发展差异较小,但呈现扩大趋势;两组分类的内部差异变化区别较大;短时间内这种态势将会维持下去。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物流发展差异 塞尔指数 物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