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4)
- 2023(18040)
- 2022(15663)
- 2021(14654)
- 2020(12288)
- 2019(28428)
- 2018(28397)
- 2017(55225)
- 2016(30333)
- 2015(34186)
- 2014(34738)
- 2013(34459)
- 2012(32506)
- 2011(29587)
- 2010(30038)
- 2009(27754)
- 2008(27453)
- 2007(24668)
- 2006(21847)
- 2005(19633)
- 学科
- 济(130619)
- 经济(130486)
- 管理(84675)
- 业(82013)
- 企(65619)
- 企业(65619)
- 方法(55059)
- 数学(47684)
- 数学方法(47137)
- 中国(37645)
- 农(37107)
- 地方(32408)
- 财(30558)
- 业经(28835)
- 学(27805)
- 农业(24716)
- 贸(24000)
- 贸易(23985)
- 制(23504)
- 易(23181)
- 银(20421)
- 银行(20363)
- 环境(20074)
- 理论(20039)
- 和(19776)
- 行(19520)
- 融(19442)
- 金融(19439)
- 技术(19212)
- 务(18274)
- 机构
- 学院(437989)
- 大学(437967)
- 济(177999)
- 经济(173860)
- 管理(169918)
- 研究(153509)
- 理学(145488)
- 理学院(143789)
- 管理学(141359)
- 管理学院(140558)
- 中国(114661)
- 科学(95547)
- 京(95086)
- 财(81232)
- 所(79029)
- 农(75562)
- 研究所(71645)
- 中心(69340)
- 江(67155)
- 业大(65895)
- 财经(63857)
- 北京(60720)
- 范(60006)
- 师范(59465)
- 农业(59153)
- 经(57785)
- 院(55457)
- 州(54311)
- 经济学(52827)
- 师范大学(47795)
- 基金
- 项目(289518)
- 科学(226203)
- 研究(212255)
- 基金(206957)
- 家(179921)
- 国家(178370)
- 科学基金(151993)
- 社会(131672)
- 社会科(124659)
- 社会科学(124624)
- 省(114104)
- 基金项目(110031)
- 自然(98529)
- 教育(97328)
- 自然科(96160)
- 自然科学(96133)
- 划(96061)
- 自然科学基金(94354)
- 编号(88094)
- 资助(85700)
- 成果(72547)
- 发(65142)
- 重点(64914)
- 部(63546)
- 课题(61413)
- 创(59255)
- 创新(55301)
- 科研(54775)
- 教育部(53915)
- 大学(53128)
- 期刊
- 济(202777)
- 经济(202777)
- 研究(132672)
- 中国(87380)
- 农(69229)
- 学报(68256)
- 科学(63423)
- 管理(61904)
- 财(60755)
- 大学(50790)
- 教育(50775)
- 学学(47605)
- 农业(47316)
- 融(41517)
- 金融(41517)
- 技术(38535)
- 业经(34374)
- 经济研究(31646)
- 财经(30555)
- 问题(28038)
- 经(26172)
- 业(24813)
- 图书(23463)
- 技术经济(22125)
- 理论(21060)
- 科技(20528)
- 现代(20380)
- 商业(20361)
- 贸(20338)
- 版(19867)
共检索到661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辉 徐强
长三角城市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实力和潜力的地区,其产业发展在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上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存。本文试图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其发展对策,从而使长三角能够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早日实现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的梦想。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圈 产业发展 SWOT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单静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实施要求一体化向更高质量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解析了其内涵,并从这五个方面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产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解读,相应地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通过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问题研究,有助于长三角突破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瓶颈,作为国家强有力后盾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 曹永峰
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层次有待提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以及产业同构等问题。建议采取竞争合作策略,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整体做大做强的飞跃。
关键词:
长三角 电子信息产业 对策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谷波 赵定涛 魏玖长 贾瑞跃
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可用梯度表示,其中产业梯度是区域经济梯度最直接、最本质的体现。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区位商计算分析了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2005年38个工业部门的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该三省市工业产业发展取向差异,据此提出了该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协调和周边省市产业承接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 工业产业 差异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世翔 霍佳震
现代物流产业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重点发展的产业。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目前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提出了基于价值工程思想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发展的决策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价值工程思想的有资源约束的产业发展决策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基于SWOT分析结论和价值工程的社会效益决策方法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世俊 焦华富 王秉建
从城市成长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成长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成长能力的评价模型,计算出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成长能力指数,并以16个城市成长能力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反"K"型发展模式和网络型发展态势,以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成长能力 空间态势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中起 张伊娜
交通对经济扩散具有重大影响,可利用经济距离来分析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圈层结构。基于目前的交通轴与经济扩散圈层的关系,长三角仍是“之”字型点轴系统结构;该点轴系统结构的进化将趋向于网络系统结构;因此,应构造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广域交通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象 孙玉美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产业在全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长三角地区在发展海洋产业过程中,各自为政,无序发展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形成协调发展,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文章在对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联动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等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五种支柱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联动理论 海洋产业 长三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仰东 安琴 祖立新 李岱素
本文阐述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并指出促进珠三角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意义。通过对珠三角高技术服务业的SWOT分析,提出了通过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来推动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康娟 王娟
区域内城市群经常被提到,但尚无区域城市网络的研究。本文论证了区域城市网络形成的动因,提出了城市网络表达的内容。对长三角16城市的首位特征与产业集聚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以城市为节点、企业关联业务为边、联系程度为权重的有向边权网络,通过复杂方法的测算,得出长三角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证明长三角城市已经互动发展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络关系,区域内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州和杭州等为关键枢纽,以常州等为次级节点和以镇江等为新兴市场的网络格局。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网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熙 胡玉莹
城市群内物流网络的形成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了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比照,讨论京津冀城市群的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协调发展情况。借用了产业经济学中的赫芬达尔指数来衡量城市群内物流产业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并且用回归分析法探究了现代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物流 城市群 京津冀 长三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海洲 陆林
会展业是当前我国都市发展的新要素和明星产业。利用TOPSIS法从城市规模、外贸经济、对外交通、城市环境、旅游发展和会展业发展6个方面综合评价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26个成员城市的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借助Arc GIS软件分析空间格局,进而探讨影响因素和协调机制。结果显示:(1)等级分布上,京津冀城市协调分布较为均匀,长三角呈现"沙漏状"两极化聚集的层次分布。(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为"一轴(宁、常、锡、苏、沪)两点(杭、甬)"优良协调、北部和中部失调的空间格局;京津冀为核心(京、津)优质协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海洲 陆林
会展业是当前我国都市发展的新要素和明星产业。利用TOPSIS法从城市规模、外贸经济、对外交通、城市环境、旅游发展和会展业发展6个方面综合评价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26个成员城市的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借助Arc GIS软件分析空间格局,进而探讨影响因素和协调机制。结果显示:(1)等级分布上,京津冀城市协调分布较为均匀,长三角呈现"沙漏状"两极化聚集的层次分布。(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为"一轴(宁、常、锡、苏、沪)两点(杭、甬)"优良协调、北部和中部失调的空间格局;京津冀为核心(京、津)优质协调、协调度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协调机制是会展业子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同向发展过程,通过会展业子系统与相关子系统进行协调互动,优质协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廉水,周彩红
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定位及一系列发展战略的确立,对于加强江苏沿江与上海之间的联动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长三角都市圈联动发展,既要充分利用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方面的优势,紧紧把握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又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长三角合作中的磨擦冲突,积极促进产业分工和技术合作,推动长三角的持续协调优质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孙建军 程慧平 熊航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分别运用区位熵指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对2003-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证发现:①北京、浙江信息产业的发展分别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内起到了示范作用;②区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地区信息产业总体发展差异的根源。③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差异逐年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