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2)
2023(11876)
2022(10163)
2021(9669)
2020(8376)
2019(19711)
2018(19543)
2017(37202)
2016(20201)
2015(23187)
2014(23340)
2013(22985)
2012(21423)
2011(19045)
2010(18979)
2009(17434)
2008(17242)
2007(15521)
2006(13234)
2005(11203)
作者
(57474)
(48511)
(48082)
(45885)
(30963)
(23499)
(22220)
(18914)
(18510)
(17484)
(16716)
(16249)
(15388)
(15216)
(15195)
(14947)
(14878)
(14268)
(14182)
(14136)
(11910)
(11891)
(11855)
(11320)
(10985)
(10812)
(10775)
(10701)
(9841)
(9739)
学科
(86333)
经济(86252)
管理(58326)
(55632)
(45371)
企业(45371)
方法(41707)
数学(37268)
数学方法(36800)
(24321)
地方(23594)
(22795)
中国(21249)
业经(17800)
(16446)
农业(16283)
(14808)
贸易(14799)
(14651)
(14275)
(14242)
财务(14189)
财务管理(14150)
企业财务(13353)
(13042)
环境(12813)
技术(12549)
理论(11989)
(11553)
金融(11549)
机构
学院(281472)
大学(280922)
(113494)
管理(111761)
经济(111060)
理学(96702)
理学院(95607)
管理学(93894)
管理学院(93344)
研究(91479)
中国(68679)
(58638)
科学(57452)
(52224)
(48090)
(47082)
(45739)
中心(45023)
业大(43284)
研究所(41652)
财经(41227)
农业(37649)
(37545)
(37390)
师范(37123)
北京(35319)
(34540)
经济学(34230)
(33279)
经济学院(31131)
基金
项目(195101)
科学(153316)
研究(141788)
基金(140793)
(122508)
国家(121481)
科学基金(104801)
社会(88945)
社会科(84183)
社会科学(84156)
(78286)
基金项目(75536)
自然(68999)
自然科(67369)
自然科学(67350)
教育(66543)
自然科学基金(66115)
(65005)
编号(57947)
资助(57536)
成果(46260)
重点(44530)
(43363)
(42114)
(40727)
课题(40368)
科研(38141)
创新(38049)
教育部(37097)
大学(36494)
期刊
(121454)
经济(121454)
研究(77222)
中国(55511)
学报(43627)
(43076)
(42278)
科学(39916)
管理(39824)
大学(32894)
学学(30841)
教育(30565)
农业(28312)
技术(27265)
(24195)
金融(24195)
业经(20613)
财经(19851)
经济研究(18735)
(17071)
问题(16295)
(15930)
图书(15139)
统计(14688)
资源(14619)
技术经济(14103)
(13523)
(13428)
财会(12660)
理论(12556)
共检索到413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徐红  徐源  汪峰  
本文在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预算透明度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微观视角构建了公众参与度、公众关注度两个解释性投入变量,并基于宏观视角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控制性投入变量,用以计算长三角地区各省的财政预算透明度建设绩效。研究发现:长三角四个省市的预算透明度效率值差异显著,规模效率是预算透明度建设效率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效率省市间关注度与参与度的配比增效程度较差。本文从着力缩小预算透明度效率值的区域间差距、进一步确定预算透明度建设的有效规模和进一步促进预算关注度与参与度的协同提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雷  王小明  
本文在实际企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中小企业2009年所处的市场环境。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实证的数据表明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出口困难、国内市场不足、生产成本上升、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以及国际化程度较低等困难。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经济危机,本文认为三地政府应该在金融创新机制、税费减收、信息化平台与中介服务等领域推出新的政策举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承龙  张智光  
我国多次作出CO_2减排国际承诺,研究经济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CO_2排放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脱钩是当前急需掌握的客观性要求。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人均CO_2排放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江苏省CO_2排放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浙江省CO_2排放与地区生产总值存在"∩"型EKC,测算可知其分别于2012、2016和2014年出现拐点。然后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模型中引入碳源因子,将CO_2排放驱动因素分为排放结构因子、碳源因子、强度因子、社会富裕因子和人口因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章艳华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主要问题。文章在分析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的经验数据为例,采取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评。研究认为,浙江和江苏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一梯队,上海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二梯队,安徽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三梯队,三者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阳  朱云鹃  朱学星  
基于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利用区域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以安徽省相关城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为背景,计算了归入泛长三角地区的安徽六市与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联系隶属度。根据计算结果,对安徽六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了安徽六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双圆模式"以及与其他城市进行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乐安  吴永兴  顾霖霞  
花卉苗木是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扩张相当迅速的产业。长三角地区花卉苗木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产业发展内在素质的提升相对滞后,核心竞争力仍然较弱。在武进区花卉苗木产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花卉苗木产业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并从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产品经营层次、提高产业化水平、培植优势品牌等方面阐明了花卉苗木产业培育的主要途径,进而提出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虎  曹慧玲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479家农产品流通主体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策扶持对农产品流通绩效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政策扶持的利好作用是较为显著的,同时多元化政策的影响效应带有异质性。其中,财政税收政策和基础设施扶持政策对农产品流通绩效提升的利好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金融政策虽然存在利好,但在信贷规模方面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市场经营扶持政策的利好作用主要体现在网络销售业务方面;创新创业政策的利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艾敏  尹勇  李爱权  滕业龙  
湿地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政府部门也做过很多尝试,可依然收不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从城市生态安全与提升城市生态品位的角度分析常州市湿地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湿地保护与建设的途径,以期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同类型城市湿地保护与建设提供思路。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程园园  田发  
本文以最早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河南,以及2016年度财政透明度得分高于河南且GDP总量第一的广东,透明度得分最低且GDP总量第二的江苏三省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透明度评估样本,基于债务预算管理制度、预算过程及内容、债务规模及风险的横向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公开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制度约束不够严格、具体,现有规定在实际预算实施过程中权威性有限,或有债务监管需进一步明确;二是债务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完整详细,执行进度不透明,债务资金使用的预算约束力度不够,并未全面有效反映债务预算"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学威  
通过实证分析,测算了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量化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安徽省不但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而且技术进步速率也较慢;一产比重的降低和二产比重的提升,带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不同,安徽省带动效应并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论和安徽省经济现状,对安徽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冒袁媛  杨加猛  
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了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制度共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对长三角地区15个国家生态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呈上升状态,其中浙江省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总体上高于江苏省,但后者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的增长潜力更高。在研究期内,比较各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增长幅度,开化县增幅最大(75.02%),磐安县增幅最低,只有11.68%。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县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公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环保意识,以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持续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文兰娇  张安录  
研究目的:测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集体土地市场发育情况。研究方法:加权平均法、调研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化水平分别为0.5571和0.5116;二者对应综合集体土地价格水平分别为2631.99元/m~2和851.17元/m~2。研究结论:(1)从市场培育环境看,珠三角地区治理结构和市场配置更具优势,长三角地区农村土地市场是一种混合层级制的市场形态,而珠三角地区集体土地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形态;(2)珠三角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比长三角地区略高,但是土地综合价格水平却比长三角地区高出很多,珠三角地区农村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雷  王圣君  
从全球化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截面数据,探索了外部社会资本对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的不同影响,研究了两种吸收能力对新产品绩效的不同影响,进而揭示外部资本影响新产品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社会资本是吸收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不同维度的外部社会资本对吸收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即外部结构资本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外部关系资本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而外部关系资本的影响未获验证;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导致不同的新产品绩效,其中实现吸收能力直接改善新产品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奇帆  
一个国家的开放高地,一般具有5个基础条件:一是具有较大的城市群体系,有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腹地优势,连接产品供给和市场、消费地区。二是具有联通全球的交通枢纽(航运、航空、铁路),在国内外经济中发挥枢纽功能。三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既有海关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云浩   程南洋   沈文星  
【目的】构建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水平指数,揭示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空间关联的演化特征,突破以往区域间要素互为独立的壁垒,在空间视角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长期和短期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为差异化城市森林建设、长三角森林城市群统筹建设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熵权TOPSIS法构建城市森林建设水平指数,将城市森林建设的生态效益纳入其中,衡量2006—2019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水平,通过地域相邻矩阵等3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建森林城市等因素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长期和短期的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结果】1)基于空间距离倒数的空间权重矩阵符合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的广泛空间关系,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全局莫兰指数在0.244 3以上,呈现波动上升走势;2)长三角41个地级市城市森林建设在空间上表现出稳定的空间块状集群异质性特征,“高-高”(H-H)值集聚,均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形成沿海往内陆扩散的发展态势;“低-低”(L-L)值集聚,多集中在安徽省,呈先扩散后收缩的走势;3)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0.172左右,短期和长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014 2和0.091 4;创建森林城市短期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但长期为负;人口密度、旅游人数、第三产业占比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影响存在短期降低、长期提升的差异。【结论】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短期内经济发展给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带来压力,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可带动城市森林发展;人口密度和旅游人数、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会迫使管理者注重生态保护,以期望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人均道路面积增加短期内可改善该城市的森林建设水平并辐射带动相邻城市,长期来看反而限制城市森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创建森林城市成功后的一段时间内管理者可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并对周围城市森林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但长期缺乏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