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8)
- 2023(13613)
- 2022(11480)
- 2021(10375)
- 2020(8348)
- 2019(18710)
- 2018(17991)
- 2017(33930)
- 2016(18709)
- 2015(20361)
- 2014(20347)
- 2013(20255)
- 2012(19097)
- 2011(17737)
- 2010(17874)
- 2009(16219)
- 2008(15959)
- 2007(14117)
- 2006(12754)
- 2005(11521)
- 学科
- 济(87137)
- 经济(87045)
- 管理(49445)
- 业(48468)
- 企(35588)
- 企业(35588)
- 方法(32380)
- 数学(28390)
- 数学方法(28126)
- 地方(26940)
- 中国(25506)
- 农(25319)
- 业经(19548)
- 学(18691)
- 农业(18056)
- 财(16705)
- 贸(16374)
- 贸易(16361)
- 易(15709)
- 地方经济(15588)
- 环境(15109)
- 融(13755)
- 金融(13753)
- 制(13593)
- 发(13446)
- 银(13390)
- 银行(13330)
- 行(12950)
- 技术(12627)
- 和(11691)
- 机构
- 学院(275367)
- 大学(274248)
- 济(113216)
- 经济(111027)
- 研究(103917)
- 管理(99557)
- 理学(86164)
- 理学院(84953)
- 管理学(83276)
- 管理学院(82799)
- 中国(76274)
- 科学(67713)
- 京(59178)
- 农(57577)
- 所(55253)
- 研究所(50813)
- 财(48469)
- 业大(46183)
- 中心(45554)
- 农业(45530)
- 江(42202)
- 范(39436)
- 师范(38911)
- 财经(38706)
- 院(37396)
- 北京(37181)
- 经(35133)
- 经济学(34634)
- 州(33938)
- 省(33027)
- 基金
- 项目(189573)
- 科学(148771)
- 基金(136979)
- 研究(131520)
- 家(123566)
- 国家(122512)
- 科学基金(102575)
- 社会(85370)
- 社会科(80899)
- 社会科学(80881)
- 省(75065)
- 基金项目(73086)
- 自然(67208)
- 自然科(65669)
- 自然科学(65646)
- 自然科学基金(64458)
- 划(64399)
- 教育(59536)
- 资助(54382)
- 编号(50934)
- 发(46878)
- 重点(44012)
- 部(40770)
- 成果(40220)
- 创(39622)
- 创新(37149)
- 计划(36822)
- 课题(36680)
- 发展(36510)
- 科研(36407)
- 期刊
- 济(129921)
- 经济(129921)
- 研究(79568)
- 中国(57926)
- 农(52781)
- 学报(52187)
- 科学(47265)
- 大学(37945)
- 管理(36377)
- 学学(36161)
- 农业(36070)
- 财(33620)
- 教育(29303)
- 融(25463)
- 金融(25463)
- 业经(22897)
- 技术(21574)
- 经济研究(21240)
- 业(19303)
- 财经(18666)
- 问题(17029)
- 经(16170)
- 资源(15019)
- 版(14520)
- 商业(14474)
- 科技(14138)
- 业大(14099)
- 技术经济(13278)
- 贸(13168)
- 世界(12326)
共检索到415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沛思 贺灿飞
以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3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利用LMDI方法对3省市1995~2007年的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分析,得到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能源消费形势严峻,并较多地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上海和江苏的能源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发展,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工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能源强度降低,而江苏却正好相反。近年来,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该省工业规模扩大,能源强度有所升高,但是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降低能源强...
关键词:
长三角 能源消费 区域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洋
文化转型下的城镇化发展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和空间层次构造上的变化和迁移,具体表现为各个要素向城镇空间集聚。以往研究中较少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本文收集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随机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对其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验证了所提出的6个理论假设。结论显示,城镇化发展在邻近都市中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是影响文化转型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度对城镇化程度有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城镇化程度受人均GDP和金融服务影响并不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志飞 宋伟轩 王捷凯 陈艳如 熊烨箐
在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案例,运用熵值法计算长三角地区2008—2018年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城乡融合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高低高”结构向“Σ”转变的空间演变特征,空间融合发展水平和社会融合发展水平的高值区大致呈现出“Σ”的空间分布特征,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高低高”的圈层结构特征,生活融合发展水平大致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地理探测器模型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高级化、财政支农支出比例、财政分权有助于城乡融合的发展,经济发展的速度、产业结构偏离、城乡基本建设支出比例不利于城乡融合的发展;从时间变化上看,政府力量在逐步减弱,市场力量在逐渐增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洋
文化转型下的城镇化发展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和空间层次构造上的变化和迁移,具体表现为各个要素向城镇空间集聚。以往研究中较少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本文收集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随机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对其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验证了所提出的6个理论假设。结论显示,城镇化发展在邻近都市中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是影响文化转型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度对城镇化程度有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城镇化程度受人均GDP和金融服务影响并不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春玉 夏梦凡 董战峰 杨玉文
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各省份的能源平衡表,采用排放因子法,对长三角地区2000—2014年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应用LMDI法对长三角地区历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及其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为了定量分析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量与人口、富裕度、技术进步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岭回归模拟后发现,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每变化1%,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量将分别发生3.12%、0.0068%、-0.45%、0.49%的变化。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设置8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未来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发展趋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吴先华 郭际 胡汉辉
本文以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为基础,选择劳动力工资水平、市场容量、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制度变迁和进出口商品总值等关键变量,利用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面板数据对这些变量与FDI的流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简要推断了FDI的类型,得出了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家军 任怡
文章从长三角地区电力资源需求现状入手,在回顾了相关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Panel Date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我国长三角地区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关于我国长三角地区电力生产的长期规划和电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伟 吴群
在探讨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内涵后,利用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系统研究了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城镇化、产业、政府管理等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多数城市2003年前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处于上升状态,2003年后出现一定程度下降;2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和江苏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差异程度呈增大趋势,2003年之后浙江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差异逐渐缩小,并且长三角地区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于建设用地配置的不均衡;3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和政府影响力能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土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产生负向影响,土地城镇化过快是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徐亮 徐海东 倪鹏飞 徐晓辰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区域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借助社会网络分析、QAP模型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省域产业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总体以省内转移为主,虽然存在区域内跨省产业转移,省际协同性仍有不足;安徽省内城市间产业相互转移数量最多,合肥是中心节点城市;上海是产业转出的中心城市,与江苏的产业转移联系紧密。(2)农林业转移中安徽内部相互联系较为明显;制造业转移中江苏和安徽的集团化特征较为显著;服务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网状特征。(3)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间的邻近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房价差异,不同行业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亚莉 刘友兆 龙开胜
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强度的表征指标,运用GIS软件和经济计量模型,探讨了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明显,并且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形成了以上海、杭州为中心的高强度地区,这与目前长三角经济增长极相吻合。同时,经济增长、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之间显著正相关,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短期内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土地管理政策的影响尚不显著。今后,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政策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元秀 徐长乐
为全面认识长三角地区近年来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文章依据现代化的发展诉求,构建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两个评价指标:转型发展水平和转型发展指数,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长三角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横向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尤其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方面;纵向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总体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但是各领域的转型尚不够协调,主要是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进展较慢,今后需要加大转型力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月凤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迅猛发展,但各城市严重存在各自为展,缺乏合作,竞争无序的现象。因此,开展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联动发展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供长三角相关部门决策,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业相关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的合理布局、错位经营、有序发展,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参与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关键词:
长三角 会展业 联动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亮
身心健康是保障科技工作者进行高效、持续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之下,文章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883名科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基于健康促进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的理论框架,对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调查结论,系统地提出了提升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洁 张新乐 陈海波
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度,阐述了人口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静态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集聚通过城镇化这一机制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抑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厘清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施因城而异的人口政策,充分发挥人口集聚的经济质量提升效应,为调整优化人口政策和人才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人口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