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6)
- 2023(10705)
- 2022(9343)
- 2021(8454)
- 2020(7218)
- 2019(16701)
- 2018(16284)
- 2017(31548)
- 2016(17110)
- 2015(19192)
- 2014(19463)
- 2013(19680)
- 2012(18797)
- 2011(17274)
- 2010(17511)
- 2009(16316)
- 2008(16123)
- 2007(14687)
- 2006(12891)
- 2005(11960)
- 学科
- 济(95436)
- 经济(95358)
- 管理(46163)
- 业(44197)
- 方法(37402)
- 企(34342)
- 企业(34342)
- 数学(33565)
- 数学方法(33278)
- 地方(23309)
- 农(21350)
- 中国(20796)
- 财(20299)
- 学(18922)
- 贸(18656)
- 贸易(18650)
- 易(18122)
- 业经(16711)
- 地方经济(14871)
- 制(14620)
- 农业(14441)
- 出(13028)
- 融(12429)
- 金融(12426)
- 银(11948)
- 银行(11922)
- 环境(11891)
- 和(11686)
- 行(11441)
- 务(11150)
- 机构
- 大学(259809)
- 学院(258322)
- 济(120016)
- 经济(117751)
- 管理(94328)
- 研究(94278)
- 理学(80819)
- 理学院(79823)
- 管理学(78483)
- 管理学院(77999)
- 中国(70421)
- 科学(56897)
- 京(54362)
- 财(52690)
- 所(49294)
- 农(46003)
- 研究所(44742)
- 中心(42183)
- 财经(42002)
- 江(39533)
- 经济学(39396)
- 业大(38103)
- 经(38019)
- 农业(36161)
- 经济学院(35482)
- 北京(34146)
- 范(33413)
- 师范(33089)
- 院(33063)
- 州(31098)
- 基金
- 项目(167467)
- 科学(131296)
- 基金(122619)
- 研究(119805)
- 家(107769)
- 国家(106939)
- 科学基金(90031)
- 社会(78221)
- 社会科(74241)
- 社会科学(74218)
- 基金项目(64553)
- 省(64095)
- 自然(57022)
- 自然科(55703)
- 自然科学(55683)
- 自然科学基金(54690)
- 教育(54363)
- 划(54267)
- 资助(50830)
- 编号(46689)
- 成果(38369)
- 重点(38341)
- 部(37953)
- 发(37655)
- 创(34002)
- 国家社会(33319)
- 课题(32567)
- 教育部(32449)
- 科研(32169)
- 创新(32015)
共检索到393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丽 韩娥 叶民强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长三角地区宏观经济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计算出各省的投入冗余度和产出不足率,并指出DEA无效的原因:一方面是对资源的不合理运用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重复建设造成的。
关键词:
投入冗余率 产出不足率 DEA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程 张亮
以我国2007年省区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情况,编制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12大产业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比较分析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外向程度较高,对其他地区产业的支持力度高于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更加广泛,且物流业产业关联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均较高;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物流业也存在运营效率低下、区域内产业联动有待加强以及垄断势力较强、价格显著偏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程 张亮
以我国2007年省区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情况,编制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12大产业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比较分析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外向程度较高,对其他地区产业的支持力度高于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更加广泛,且物流业产业关联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均较高;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物流业也存在运营效率低下、区域内产业联动有待加强以及垄断势力较强、价格显著偏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元亨 詹宇波 金亮 陈春伍
本文基于我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首次测度了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区域间动态产业关联效应。研究发现:从区域间动态关联情况来看,上海和浙江受到的长三角内部推动力在上升,江苏由依靠沪浙皖推动发展转变为依靠自身发展,安徽受到的长三角内部推动力波动大,增长不明显,且具有封闭发展趋势;在区域间静态关联上,上海和安徽维持了较强的输出能力,而江苏显示出较强的接受能力,浙江则经历了由强接受能力向强输出能力的转变;综合来看,2010—2017年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波动较大,提升也不明显,且区域间三次产业结构关联效应也表现出几乎同样的趋势。研究表明:未来长三角一体化水平的提升需要结合三省一市各自的产业优势,强化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的持续输出能力,提升江苏的推动能力和浙江的产业关联水平,加强江浙沪地区对安徽的推动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磊 欧向军
在经济极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长三角1990-2010年的经济极化趋势进行测度,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过程;其次,选取1997、2001、2006和2010年这4个典型年份,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过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其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从极化指数的动态演变过程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水平在1990-2010年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极化的初始定义对上述论断进行了验证;②从极化理论的两大效应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极化效应在研究时段内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过程,而其扩散效应在研究时段内是逐渐增强的;③从经济极化的空间格局来看,长三角地区在近10多年的时间里呈现出"箭头"型—"Z"字型—"M"字型—"区"字型的变化过程,未来借助相关基础设施束扩散效应的增强,本地区空间格局有望向网络型转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国新
本文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FDI有力地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接着,结合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该地区经济发展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技术转换内生化的能力以及在产业同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FDI 长三角地区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艳 高春亮 李钧鹏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1990~2006年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进行估算并分解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化率、地区GDP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对外经济依存度都会增加生产效率,而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③1992年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1998年之后有显著上升;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决定的,规模效应的贡献几乎为零。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生产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亚莉 杨益均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进口和进出口总额的产出弹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艳杰 王振
2011年在内外多重压力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经济明显减速,"三驾马车"增长速度和拉动效应均不同程度下滑,但总体来看,长三角经济仍在预期目标内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稳中有进。2012年国际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对外贸易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长三角对外经济比重较高,发展挑战加大;我国经济形势审慎乐观,全国经济及宏观调控政策走势将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长三角仍处战略机遇期,但转型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经济减速慢行的趋势还将持续。2012年,长三角地区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支持扩大内需,加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经济形势 分析 展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迅 任小建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中的C2R模型,测度了1999~2005年间西部12省份和东部11省份①经济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包括技术效率(TE)和规模效率(SE);计算出了西部地区1999~2005各年度间的M almqu ist全要素生产力指数(TFP)。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西部地区的综合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太低,且西部地区经济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西部地区TFP在1999~2002年间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逐年减小;从2002年开始上升,并且上升的幅度逐年增大;从时间序列来看,TFP在逐年稳步增长,引起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体现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追赶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久文 姚永玲 文余源 赵霄伟 彭芳梅
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地角色。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与环境要素成本不断地上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加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步伐,即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经济转型的界定、长三角地区为什么需要转型、区域经济如何转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具体探索了经济转型的界定、转型与升级的关系、长三角经济转型重大问题识别、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等问题,最后从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总体战略构想、方向与路径、政策建议等方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长三角地区 重大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学良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国新 李竹宁
近几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在该区域的不断增长,有力的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定量角度分析研究了FDI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分析了FDI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挤入挤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楠 李鑫 康建荣
文章引入空间计量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探索城镇土地经济产出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GDP、总人口与土地资源禀赋是影响长三角城镇土地经济产出能力的主要因素;长三角地区城镇土地经济产出能力与其影响因素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 GDP与总人口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土地资源禀赋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研究结论为区域协同土地调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区域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水平的整体提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艳君
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要素、产业和产出(与生计)三个层面对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要素的差异可以在建立共同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产业差异的存在如果是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产出(与生计)层面上,适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当然,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地区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
关键词:
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长三角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