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4)
2023(12845)
2022(11229)
2021(10738)
2020(8911)
2019(20623)
2018(20388)
2017(39799)
2016(21413)
2015(24109)
2014(24047)
2013(23867)
2012(21936)
2011(19597)
2010(19826)
2009(18579)
2008(17292)
2007(15289)
2006(13696)
2005(12124)
作者
(61003)
(50159)
(49946)
(47707)
(31982)
(24349)
(22890)
(19580)
(19321)
(18124)
(17414)
(16887)
(15746)
(15731)
(15524)
(15421)
(14804)
(14676)
(14476)
(14292)
(12435)
(12291)
(12094)
(11522)
(11246)
(11155)
(11137)
(11108)
(10137)
(9890)
学科
(84489)
经济(84300)
管理(60623)
(59605)
(50282)
企业(50282)
方法(37864)
数学(31581)
数学方法(31169)
中国(29268)
(27146)
金融(27143)
(25729)
银行(25695)
(24778)
(24202)
(23616)
地方(21947)
业经(20713)
(19110)
(18283)
农业(16407)
理论(16278)
(15624)
财务(15552)
财务管理(15518)
企业财务(14785)
(14630)
(14547)
贸易(14533)
机构
大学(298049)
学院(296625)
管理(118672)
(116777)
经济(114028)
理学(102162)
理学院(100993)
研究(99320)
管理学(99262)
管理学院(98728)
中国(79937)
(63747)
科学(61280)
(55448)
(49872)
中心(47090)
(46087)
研究所(45163)
财经(44177)
(43454)
业大(42720)
北京(40780)
(40218)
(39951)
师范(39900)
(36365)
(35621)
农业(35619)
经济学(34780)
财经大学(32876)
基金
项目(201815)
科学(158402)
研究(150015)
基金(145820)
(125917)
国家(124808)
科学基金(107320)
社会(94618)
社会科(88849)
社会科学(88818)
(78613)
基金项目(78135)
自然(69132)
教育(68285)
自然科(67528)
自然科学(67517)
自然科学基金(66271)
(66103)
编号(62341)
资助(59911)
成果(51241)
重点(45026)
(44360)
(43095)
课题(42499)
(41800)
创新(38871)
项目编号(38613)
科研(38517)
教育部(38300)
期刊
(129616)
经济(129616)
研究(91158)
中国(57585)
学报(45493)
管理(42746)
(42604)
科学(42571)
(42008)
(39631)
金融(39631)
大学(34561)
教育(34386)
学学(32324)
农业(28713)
技术(24327)
财经(21537)
业经(20825)
经济研究(19477)
(18316)
问题(16867)
图书(16544)
理论(16112)
实践(14784)
(14784)
科技(13836)
(13813)
技术经济(13621)
现代(13333)
(13127)
共检索到445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小光  
社会融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资规模的差异,二是融资结构的差异。Goldsmith(1969)指出,金融发展就是融资结构的变化,突出强调了融资结构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在研究融资差异化问题中,主要侧重于对融资结构差异的研究。融资结构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及环境的差异,同时不同的融资结构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影响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质量。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省(市)融资结构明显不同,深入分析该地区不同省(市)融资结构差异的成因,并进一步探讨这种融资结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元凯  
本文试图建立一套计量中国省域金融资产的指标体系,并据此比较研究了安徽、江苏、浙江、上海2006年与2009年的金融资产总量及其结构变化。在时间维度上,三省一市金融相关率提高,金融资产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水平上升。在空间维度上,三省一市金融发展水平依次提高,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平行关系;安徽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江苏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象  李新伟  
自主创新是长三角地区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跨越的一道门坎,党和国家正在举全国之力,推行我国的自主创新战略,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理应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排头兵,但调查表明,该地区的自主创新氛围虽然强,但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融资难是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的最大障碍,尤其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问题更加困难。文章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融资难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秀梅  黄春晓  陈奇放  
以长三角核心区为例,基于1994—2019年"杰青"、1999—2017年"长江学者"以及1955—2019年"两院院士"获得者名单,通过履历分析法构建共计1 878名人才履历数据库,并运用空间分析法从城市尺度展现区域内部高端人才社会空间演变规律,探究人才集聚机制。结果表明:(1)高端人才空间分布遵循行政等级秩序,逐渐沿长江连绵化,空间格局从"一主两副"演变为"一带两点"。(2)一线城市"辐散",新一线城市"辐合",且中心集聚度下降,外围集聚度上升。(3)高端人才社会特征分异显著。女性"高端缺席"现象突出、女性比例打破行政等级秩序;两院院士"年轻化",长江学者与杰青"年长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学科领域丰富度最高;高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最强,空间分布格局与高校分布格局相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庆华  王文平  
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而一些学者否认产业同构现象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学者则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异现象。关于产业同构问题的成因则有经济发展水平观、行政管理体制观、区域资源禀赋观、市场开放程度观等。关于产业同构现象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对策措施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磊  王前锋  
本文以2007年长三角地区中小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纵向、横向社会资本与企业特有的关系资本方面,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中的政府关系资本、企业横向社会资本中与客户的关系资本和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对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多体现在企业短期贷款水平上;企业的横向资本社会中,与关联方面的关系网络对企业债务融资没有显著影响;而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中,与银行的关系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有一定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夙鹏  
文章针对长三角地区因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阻碍创新的问题,建立DEA模型,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投入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有近一半的城市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正向关系,城市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部分城市大量创新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协调配置,注重创新资源结构优化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夙鹏  
文章针对长三角地区因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阻碍创新的问题,建立DEA模型,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投入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有近一半的城市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正向关系,城市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部分城市大量创新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协调配置,注重创新资源结构优化调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邱风  张国平  郑恒  
长三角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视,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的那样严重。随着产业的细分和时间的推移,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趋于下降,这是市场力量促使该地区产业互补推进的结果。而恶性竞争主要表现在由政府控制投资的领域,这是由我国特殊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决定的。因此,该地区的产业协作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政府要为此提供政策环境。破解恶性竞争须从供给性制度变迁入手,促进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敏  闵义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先行板块,是我国三大经济圈中的首位经济区。2014年长三角两省一市的G D P、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20.24%、21.3%和22.1%。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长三角也成为区域经济转型阵痛的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毅  徐明棋  
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相关数据,本文首先运用DEA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实证考察了该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水平和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方法对该地区25市的金融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整体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水平较高,但其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聚类结果看,25市的金融生态系统分成5类特征最为显著,且上海市无论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还是发展水平均为最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  曹永峰  
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层次有待提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以及产业同构等问题。建议采取竞争合作策略,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整体做大做强的飞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樊士德  周睿  
相比全国而言,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政策更为宽松、灵活,制度创新更为多元,但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缺乏相关制度约束、行政壁垒明显、应对流动人口复杂结构的政策滞后等。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以下建议:发挥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域间的协同效应;积极落实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不断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基础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集聚区域的管理和服务;依托现代"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才斌  熊祥梅  
长三角地区经济处在全国领先地位,研究长三角地区碳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对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和国内产业升级具有示范作用。本文选取2006-2020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引入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绿色信贷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存在异质性,绿色信贷发挥正向调节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