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7)
- 2023(13288)
- 2022(11691)
- 2021(11001)
- 2020(9197)
- 2019(21105)
- 2018(20987)
- 2017(40351)
- 2016(21960)
- 2015(24597)
- 2014(24587)
- 2013(24263)
- 2012(22181)
- 2011(20014)
- 2010(19932)
- 2009(18416)
- 2008(17939)
- 2007(15693)
- 2006(13914)
- 2005(12388)
- 学科
- 济(86683)
- 经济(86560)
- 管理(68403)
- 业(62102)
- 企(52943)
- 企业(52943)
- 方法(38074)
- 数学(32358)
- 数学方法(31972)
- 财(23575)
- 农(22986)
- 中国(22143)
- 业经(20454)
- 地方(20028)
- 学(19891)
- 制(19647)
- 农业(15359)
- 理论(14721)
- 技术(14691)
- 务(14535)
- 财务(14467)
- 环境(14443)
- 财务管理(14433)
- 贸(14424)
- 贸易(14414)
- 和(14360)
- 易(13931)
- 企业财务(13685)
- 体(13528)
- 划(13352)
- 机构
- 大学(315278)
- 学院(311628)
- 管理(125278)
- 济(121123)
- 经济(118298)
- 理学(108855)
- 理学院(107533)
- 管理学(105683)
- 管理学院(105116)
- 研究(104333)
- 中国(76082)
- 京(67607)
- 科学(65517)
- 财(57494)
- 所(51898)
- 农(47794)
- 研究所(47265)
- 中心(46815)
- 业大(46107)
- 财经(45617)
- 江(45447)
- 范(42773)
- 北京(42429)
- 师范(42419)
- 经(41331)
- 院(38027)
- 农业(37216)
- 州(37053)
- 经济学(35736)
- 师范大学(34731)
- 基金
- 项目(217106)
- 科学(171655)
- 研究(159175)
- 基金(158515)
- 家(138038)
- 国家(136938)
- 科学基金(118143)
- 社会(100409)
- 社会科(95107)
- 社会科学(95084)
- 基金项目(85419)
- 省(83973)
- 自然(77333)
- 自然科(75528)
- 自然科学(75513)
- 自然科学基金(74136)
- 教育(72664)
- 划(71027)
- 编号(64899)
- 资助(63726)
- 成果(53159)
- 重点(48403)
- 部(47847)
- 发(45558)
- 创(45327)
- 课题(44392)
- 创新(42294)
- 制(42213)
- 教育部(41219)
- 国家社会(41053)
- 期刊
- 济(134546)
- 经济(134546)
- 研究(93182)
- 中国(59578)
- 学报(49176)
- 管理(46309)
- 科学(46174)
- 农(43649)
- 财(43616)
- 大学(37306)
- 教育(35306)
- 学学(34926)
- 农业(30034)
- 技术(26093)
- 融(25218)
- 金融(25218)
- 财经(22124)
- 业经(21464)
- 经济研究(20221)
- 经(18766)
- 问题(17624)
- 图书(17532)
- 科技(15985)
- 理论(15671)
- 业(15077)
- 技术经济(14496)
- 实践(14428)
- 践(14428)
- 现代(14417)
- 版(14261)
共检索到454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语杨 谷人旭 王腾飞 毕学成
区域创新有赖于不同知识的流动和组合,而知识守门人对区域间知识流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利用2001—2015年专利合作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知识守门人及其贡献率演化特征,进一步构建固定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在主体层面,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知识守门人中数量占比逐年增加,但知识守门人贡献率仍由高校主导;在空间层面,长三角知识守门人较多的城市集中在"沪宁合杭甬"发展带,知识守门人贡献率分布则呈现"核心—边缘"结构。(2)城市外部联系对城市知识更新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守门人对城市知识更新的作用机制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具有专业化知识基础的城市更加依赖以守门人为中介的外部联系。研究结果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了"因城而宜"的区域知识更新的政策依据,可更好地推动区域实现以知识溢出为动力的内生增长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钰 林爱文 朱弘纪
通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运用空间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区域差异缩减;大多数城市人居环境类型保持稳定,向上转移的城市数量多于向下转移的城市数量;人居环境适宜度表现出较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由浙江东部向江苏梯度递减的态势。最后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发
关键词:
人居环境适宜度 空间格局 长三角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钰 林爱文 朱弘纪
通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运用空间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区域差异缩减;大多数城市人居环境类型保持稳定,向上转移的城市数量多于向下转移的城市数量;人居环境适宜度表现出较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由浙江东部向江苏梯度递减的态势。最后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根据不同区域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和缩小人居环境区域差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居环境适宜度 空间格局 长三角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学良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秀梅 黄春晓 陈奇放
以长三角核心区为例,基于1994—2019年"杰青"、1999—2017年"长江学者"以及1955—2019年"两院院士"获得者名单,通过履历分析法构建共计1 878名人才履历数据库,并运用空间分析法从城市尺度展现区域内部高端人才社会空间演变规律,探究人才集聚机制。结果表明:(1)高端人才空间分布遵循行政等级秩序,逐渐沿长江连绵化,空间格局从"一主两副"演变为"一带两点"。(2)一线城市"辐散",新一线城市"辐合",且中心集聚度下降,外围集聚度上升。(3)高端人才社会特征分异显著。女性"高端缺席"现象突出、女性比例打破行政等级秩序;两院院士"年轻化",长江学者与杰青"年长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学科领域丰富度最高;高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最强,空间分布格局与高校分布格局相似。
关键词:
高端人才 人才集聚 时空格局 长三角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牧人 于斌斌
本文探讨长三角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问题所在和机制创新,指出了该地区人才发展亟需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创新人才机制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菊红
长三角地区尽管发展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但其公共服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与其经济实力相比,还有一定提升的空间。本文从长三角地区的公共服务现状出发,实证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服务发展程度,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以及建设公共服务的协调机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公共服务 协调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谢家艳 曾刚
知识基础是技术变革和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已有研究也证明了不同知识类型的价值具有差异。然而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常常因知识的质量难以量化而将研究停留在知识投入-产出的数量层面。论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该地区41个城市的专利数据,对城市和技术的知识复杂度和多样化水平进行量化,并分析城市-技术知识网络的空间格局和网络结构。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知识复杂度存在空间异质性,最复杂的技术仅由少数城市生产;从知识库的多样性和知识复杂度2个维度对城市进行类型划分,获得创新型、赌博型、后进型和锁定型4种区域知识库类型,并基于区域知识库异质性提出针对性的区域发展建议。
关键词:
知识复杂度 空间特征 地方知识库 长三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磊 欧向军
在经济极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长三角1990-2010年的经济极化趋势进行测度,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过程;其次,选取1997、2001、2006和2010年这4个典型年份,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过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其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从极化指数的动态演变过程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水平在1990-2010年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极化的初始定义对上述论断进行了验证;②从极化理论的两大效应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极化效应在研究时段内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过程,而其扩散效应在研究时段内是逐渐增强的;③从经济极化的空间格局来看,长三角地区在近10多年的时间里呈现出"箭头"型—"Z"字型—"M"字型—"区"字型的变化过程,未来借助相关基础设施束扩散效应的增强,本地区空间格局有望向网络型转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菁 徐慧琳 靳诚
从等级视角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并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等级变化概率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上海市周边地区及沪宁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江苏北部地区以及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处于劣势地位。在2000—2009年和2009—2018年两个时段中,大部分市域单元的等级没有发生变化,但2009—2018年变动较2000—2009年变化更为频繁,优势区域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旅游经济等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较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平稳性。周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当邻域单元旅游经济发展较好时,旅游经济等级向上转移概率较大,反之亦然,存在着正向或负向的溢出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琪 曹卫东
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分析了三大效益的差异变动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在整体上不断提升,且城市间发展逐渐均衡;环境效益在整体上不断降低,且城市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效益在整体上先降后升,且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呈显著的空间相似性集聚特征,而环境效益自2006年起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散分布特征;经济效益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箭头"形、小"Z"形、大"Z"形,且逐渐由单中心极化发展向多中心均衡化发展的格局转变;社会效益的集聚格局大致与经济效益相似,而环境效益的"破碎化"分布格局逐...
关键词:
泛长三角地区 城市效益 时空格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金丽 张落成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格局演变表现出"四化"特征,即重型化、高新技术化、集群化、相似化。1999-2010年间,长三角地区重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58%上升到71.4%,霍夫曼系数下降趋势明显;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份额明显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结构中的比例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产业出现相似化,但如果从制造业产品结构分析,产业同构现象并不明显;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已经形成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采用区位熵研究发现,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业集聚程度越来越高,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应该做大做强具有传统优势的先进制造...
关键词:
长三角 格局演变 制造业 优势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时朋飞 乔若宸 黄荣娟
文章从共建富裕、共享富裕、共生富裕、共联富裕4个维度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0—2020年该地区41个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并对其时空特征、动态演进趋势及前因组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观察期内该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城市间差异明显“,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格局长期维持,且形成从单核心与多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空间格局;(2)研究期内该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主要以“H-H”“L-L”集聚类型为主,同时城市共同富裕水平受空间溢出效应影响,体现出俱乐部趋同和空间依赖特征;(3)该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可归纳为“创新-绿色-开放”三元交织型“、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多因素协同型“、开放-共享”二元交互型3条主导路径。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时空演变 组态机制 长三角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鱼鸿杰
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至2010年第三产业相关数据,本文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讨,认为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在总体上存在显著正全域空间自相关性。局域自相关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别是沪宁一线体现出显著高值空间集聚特征,苏北地区存在显著低值集聚特征,浙江大部分地区具有空间分散特征且不显著。
关键词:
长三角 第三产业 空间结构 集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镜 杨德才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板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是中国经济最具成长性的地区。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市场机制差异逐渐加大。文章选取2001—201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政府行为、经济主体、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四个方面的市场化指标体系,测度了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指数,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进行对比,寻找导致这种市场机制差异的内生原因。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滞后于长三角地区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因此,东北地区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加快其市场化进程,缩小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机制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