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5)
2023(11326)
2022(9990)
2021(9475)
2020(8128)
2019(19015)
2018(19018)
2017(36290)
2016(19760)
2015(22541)
2014(22938)
2013(22346)
2012(20690)
2011(18550)
2010(18375)
2009(16859)
2008(16656)
2007(14938)
2006(12597)
2005(11089)
作者
(56878)
(47611)
(47596)
(45218)
(30249)
(23131)
(21986)
(18669)
(18151)
(17218)
(16357)
(15950)
(15144)
(14879)
(14873)
(14834)
(14682)
(14113)
(13925)
(13865)
(11738)
(11695)
(11651)
(11053)
(10752)
(10679)
(10630)
(10607)
(9717)
(9525)
学科
(82551)
经济(82467)
管理(58538)
(54088)
(44293)
企业(44293)
方法(41207)
数学(36744)
数学方法(36240)
(22408)
(22401)
地方(19364)
中国(19208)
(17231)
业经(16483)
环境(15796)
(15031)
贸易(15023)
农业(14939)
(14556)
(14551)
财务(14500)
财务管理(14457)
(14431)
企业财务(13658)
理论(12872)
(12817)
(12080)
技术(11612)
(11278)
机构
学院(280786)
大学(278563)
(111679)
管理(109434)
经济(109242)
理学(94618)
理学院(93587)
管理学(91803)
管理学院(91291)
研究(88530)
中国(67203)
(58618)
科学(56406)
(50929)
(46977)
(45660)
(44774)
中心(43445)
业大(42844)
财经(40926)
研究所(40757)
(36913)
农业(36895)
(36496)
师范(36096)
北京(35395)
(35094)
经济学(34229)
(32066)
经济学院(31223)
基金
项目(190841)
科学(149324)
研究(138167)
基金(137520)
(119756)
国家(118754)
科学基金(102221)
社会(86009)
社会科(81427)
社会科学(81403)
(76445)
基金项目(73507)
自然(67580)
自然科(65977)
自然科学(65960)
教育(64787)
自然科学基金(64729)
(63544)
编号(57168)
资助(56995)
成果(45332)
重点(43180)
(42070)
(41045)
(39615)
课题(38982)
科研(37499)
创新(37048)
大学(36004)
教育部(35937)
期刊
(118522)
经济(118522)
研究(75084)
中国(51725)
学报(44189)
(42323)
(41132)
科学(39681)
管理(38085)
大学(33038)
学学(31088)
教育(28976)
农业(27548)
技术(27440)
(22783)
金融(22783)
业经(20355)
财经(19771)
经济研究(18307)
(16920)
问题(16164)
图书(15373)
(15156)
统计(14307)
技术经济(14196)
资源(14126)
(13934)
财会(13545)
理论(13158)
商业(12973)
共检索到403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承龙  张智光  
我国多次作出CO_2减排国际承诺,研究经济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CO_2排放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脱钩是当前急需掌握的客观性要求。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人均CO_2排放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江苏省CO_2排放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浙江省CO_2排放与地区生产总值存在"∩"型EKC,测算可知其分别于2012、2016和2014年出现拐点。然后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模型中引入碳源因子,将CO_2排放驱动因素分为排放结构因子、碳源因子、强度因子、社会富裕因子和人口因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晓燕  
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长三角地区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主要包括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目标性不明确,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多元供给机制不健全以及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共享机制还未形成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林  吴俊锋  任晓鸣  凌虹  
短期突发空气重污染事件已成为我国近年来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我国对于短期突发空气重污染事件的研究和探索起步于"十二五",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空气重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减少突发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空气重污染事件的基础上,探讨了空气重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回顾了发达国家空气重污染事件治理历程及相关经验,梳理了现有空气重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的执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粱凯  李廉水  
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税收环境。本文从税收对经济以及制造业的影响入手,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税收环境进行了剖析,并从税收的角度探讨了外资投资制造业的动因。通过对制造业税收环境的分析,针对完善和优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投资环境的要求,对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章艳华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主要问题。文章在分析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的经验数据为例,采取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评。研究认为,浙江和江苏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一梯队,上海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二梯队,安徽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三梯队,三者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元凯  
本文试图建立一套计量中国省域金融资产的指标体系,并据此比较研究了安徽、江苏、浙江、上海2006年与2009年的金融资产总量及其结构变化。在时间维度上,三省一市金融相关率提高,金融资产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水平上升。在空间维度上,三省一市金融发展水平依次提高,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平行关系;安徽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江苏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家军  任怡  
文章从长三角地区电力资源需求现状入手,在回顾了相关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Panel Date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我国长三角地区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关于我国长三角地区电力生产的长期规划和电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继良  陈炳华  张帅奇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在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产业发展异同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政策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克强  万宁娜  
基于我国大型物流企业长三角地区分支机构的城市联系数据,运用联锁网络模型,从聚合与互锁链接、城市网络距离、城际非对称性联系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联系高度集中在多个中心城市之间,占据了网络的中心位置,外围城市各项指标落后,处于边缘位置;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正在形成多中心辐射、拉动外围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上海市的核心地位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以外的企业倾向于在长三角、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城市门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地企业的落户选择;在长三角五大亚都市圈中,苏锡常、南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海飞  肖明月  
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一个区域来说至关重要。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因此,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用经济实力、企业实力、金融实力、科技教育、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6个一级指标以及GDP、财政收支、消费情况、经济结构等15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模型,并在现实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和浙江3省市25个城市的竞争力,并比较城市间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上海、杭州、南京3城市的竞争力差距明显;上海在金融实力、基础设施和科学教育上明显领先,但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克强  万宁娜  
基于我国大型物流企业长三角地区分支机构的城市联系数据,运用联锁网络模型,从聚合与互锁链接、城市网络距离、城际非对称性联系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联系高度集中在多个中心城市之间,占据了网络的中心位置,外围城市各项指标落后,处于边缘位置;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正在形成多中心辐射、拉动外围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上海市的核心地位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以外的企业倾向于在长三角、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城市门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地企业的落户选择;在长三角五大亚都市圈中,苏锡常、南京都市圈与上海市的联系最为紧密。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孙本芝  代文娟  张冠华  
本研究将FDI的技术溢出渠道划分为六类。以此作为理论依据,选择长三角地区的七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这一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各溢出渠道的不同技术溢出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左学金  王红霞  毛新雅  
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在带来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关系的新变化。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相对欠发达城市与相对较发达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互动发展的圈层分化现象在加剧,长三角城市区域正逐步走向扁平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