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7)
2023(3600)
2022(3402)
2021(3298)
2020(2773)
2019(6433)
2018(6445)
2017(12756)
2016(6819)
2015(7558)
2014(7641)
2013(7658)
2012(7231)
2011(6725)
2010(6722)
2009(6244)
2008(6114)
2007(5636)
2006(5076)
2005(4330)
作者
(18774)
(15901)
(15811)
(15050)
(10012)
(7705)
(7287)
(6249)
(6033)
(5801)
(5378)
(5305)
(5191)
(4983)
(4945)
(4654)
(4648)
(4633)
(4547)
(4533)
(3963)
(3870)
(3802)
(3698)
(3561)
(3538)
(3501)
(3436)
(3211)
(3191)
学科
(35032)
经济(34887)
管理(20691)
(18187)
(15837)
企业(15837)
方法(13865)
地方(10652)
数学(10404)
数学方法(10307)
(9489)
(8900)
中国(8772)
业经(7913)
(6505)
(6374)
农业(6325)
国家(6233)
地方经济(6144)
(6083)
理论(5967)
(5902)
(5061)
财政(4877)
关系(4849)
工作(4508)
技术(4490)
人事(4304)
人事管理(4303)
(4300)
机构
大学(97832)
学院(96695)
(40971)
经济(40105)
管理(38121)
研究(35007)
理学(33140)
理学院(32690)
管理学(32190)
管理学院(31996)
中国(24737)
科学(20517)
(20223)
(20034)
(17655)
研究所(15874)
中心(15448)
(15433)
财经(15417)
(14760)
(13923)
(13896)
师范(13812)
业大(12993)
北京(12583)
经济学(12410)
(12349)
(11909)
农业(11568)
财经大学(11360)
基金
项目(65391)
科学(52266)
研究(49016)
基金(48537)
(41930)
国家(41542)
科学基金(35563)
社会(34143)
社会科(31026)
社会科学(31014)
基金项目(26148)
(24390)
教育(22643)
自然(21744)
自然科(21272)
自然科学(21268)
自然科学基金(20927)
(20920)
编号(19601)
资助(19061)
成果(17034)
(15368)
重点(14646)
(14147)
国家社会(13664)
课题(13562)
教育部(13531)
(13460)
人文(12931)
(12667)
期刊
(49328)
经济(49328)
研究(29824)
中国(21403)
(15993)
(15046)
科学(14528)
学报(14443)
管理(14062)
教育(11440)
大学(11278)
学学(10610)
农业(9648)
财经(8082)
(7515)
金融(7515)
业经(7368)
技术(7334)
经济研究(7300)
(6965)
问题(6534)
(4849)
论坛(4849)
世界(4767)
(4752)
(4718)
资源(4685)
(4670)
社会(4391)
科技(4317)
共检索到149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巩丽娟  
长三角地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质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这一地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转型,即实现了从统治型支配向管理型关系的转型,政府的管理化逐渐走向成熟。当前,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浪潮的激荡下,作为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地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又有了新的特征,在自觉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与社会间的管理关系有了合作的内容。在合作治理中,政府角色将会实现从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转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晓燕  
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长三角地区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主要包括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目标性不明确,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多元供给机制不健全以及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共享机制还未形成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华辉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第六大城市群,这一仅占国土面积1.1%的区域,经济总量却占到全国的22.5%,存贷款增量和财政收入则分别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属的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相互联系十分密切,对我国经济社会和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初现端倪,但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却在联动的潮流中显得相对滞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秀梅  黄春晓  陈奇放  
以长三角核心区为例,基于1994—2019年"杰青"、1999—2017年"长江学者"以及1955—2019年"两院院士"获得者名单,通过履历分析法构建共计1 878名人才履历数据库,并运用空间分析法从城市尺度展现区域内部高端人才社会空间演变规律,探究人才集聚机制。结果表明:(1)高端人才空间分布遵循行政等级秩序,逐渐沿长江连绵化,空间格局从"一主两副"演变为"一带两点"。(2)一线城市"辐散",新一线城市"辐合",且中心集聚度下降,外围集聚度上升。(3)高端人才社会特征分异显著。女性"高端缺席"现象突出、女性比例打破行政等级秩序;两院院士"年轻化",长江学者与杰青"年长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学科领域丰富度最高;高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最强,空间分布格局与高校分布格局相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慧丽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当前该地区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转折点,产业西移成为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本文基于该地区产业西移的实践,探讨产业西移过程中政府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方  陈凯  
基于中间选民理论,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长三角地区20个地级政府在城市绿地供给上的策略互动。结果显示:邻近城市的绿地供给对本市的绿地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间选民收入和城市绿地价格对本市的绿地供给的影响不显著;虽然样本城市的自然环境禀赋得到有效利用,但是各城市存在参考邻近城市的绿地供给规模来提供本市绿地的标尺竞争行为,这种标尺竞争行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原则,可能导致城市绿地供给处于非最优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阳  朱云鹃  朱学星  
基于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利用区域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以安徽省相关城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为背景,计算了归入泛长三角地区的安徽六市与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联系隶属度。根据计算结果,对安徽六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了安徽六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双圆模式"以及与其他城市进行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辛悦  李学迁  
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行动规划指导下,探寻贸易与环境间的协调机制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1998—2016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2SLS回归估计,研究贸易开放度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将会加重雾霾污染水平,且出口开放度的影响效应大于进口,"污染避风港假说"在该区是成立的。此外,长三角地区人均收入和雾霾污染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针对上述结论,文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从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公众意识等方面提出有关雾霾治理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左学金  王红霞  毛新雅  
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在带来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关系的新变化。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相对欠发达城市与相对较发达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互动发展的圈层分化现象在加剧,长三角城市区域正逐步走向扁平化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小光  
社会融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资规模的差异,二是融资结构的差异。Goldsmith(1969)指出,金融发展就是融资结构的变化,突出强调了融资结构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在研究融资差异化问题中,主要侧重于对融资结构差异的研究。融资结构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及环境的差异,同时不同的融资结构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影响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质量。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省(市)融资结构明显不同,深入分析该地区不同省(市)融资结构差异的成因,并进一步探讨这种融资结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广阔  郭毯  吴世昌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区域性的生态失衡问题;在政府着力"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生态补偿手段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该文利用长三角各省份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VAR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生态补偿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生态补偿在不断增加,但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生态补偿具有反向作用,即产业结构的优化会减少生态补偿,提升经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承云  张婷婷  
本文旨在探讨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规律和研发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特性,揭示地理临近与产业网络形成及研发产业在城市体系间的内在关联。基于实地调查和R&D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GIS制图等方法,以区位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为理论依据,探讨了长三角地区16城市研发产业的空间演化过程,分析了研发产业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影响研发产业的主要因子依次为: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产业竞争力因子、经济结构支持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研发活跃度因子等6大类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集聚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单极空间模式。之后发展到2007年,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研发产业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空间上表现为由单极集中转向多极分散的趋势。研究认为:今后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区域差异格局将逐步形成,呈现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区域内部的三角形格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庆华  王文平  
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而一些学者否认产业同构现象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学者则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异现象。关于产业同构问题的成因则有经济发展水平观、行政管理体制观、区域资源禀赋观、市场开放程度观等。关于产业同构现象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对策措施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饶宝红  徐维祥  陆央央  沈阳松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在我国经济、技术和社会整体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提出了将城市化分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城市化的全面评价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模型,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和广东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了测算与比较,最后指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