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2)
2023(16988)
2022(14091)
2021(12931)
2020(10497)
2019(23467)
2018(23024)
2017(43324)
2016(22911)
2015(25629)
2014(25483)
2013(24903)
2012(23209)
2011(21056)
2010(21324)
2009(19914)
2008(19822)
2007(17857)
2006(16180)
2005(14878)
作者
(65310)
(54988)
(54575)
(51647)
(35052)
(26285)
(24603)
(21151)
(20850)
(19630)
(18727)
(18308)
(17707)
(17457)
(17271)
(16747)
(16235)
(15943)
(15771)
(15697)
(13885)
(13353)
(13287)
(12574)
(12248)
(12186)
(12167)
(12107)
(11119)
(10811)
学科
(100030)
经济(99904)
管理(73990)
(73152)
(60086)
企业(60086)
方法(33032)
(32283)
中国(31143)
地方(27451)
业经(27192)
数学(26483)
数学方法(26147)
(24429)
技术(23949)
(23708)
农业(20591)
(19374)
贸易(19355)
(18708)
(18618)
(18611)
银行(18590)
(18008)
(17879)
金融(17875)
理论(17150)
(16189)
产业(15865)
环境(15587)
机构
学院(332096)
大学(327669)
(141289)
经济(138376)
管理(126956)
研究(115777)
理学(107946)
理学院(106740)
管理学(105192)
管理学院(104552)
中国(88751)
(69935)
(67232)
科学(67016)
(57503)
(52707)
中心(52696)
财经(51580)
(51523)
研究所(51366)
(46556)
(44871)
业大(44868)
北京(44564)
师范(44457)
经济学(43120)
(42435)
(42314)
农业(39610)
经济学院(38540)
基金
项目(215541)
科学(171733)
研究(164963)
基金(154263)
(133205)
国家(132014)
科学基金(113902)
社会(106692)
社会科(101177)
社会科学(101159)
(86516)
基金项目(81097)
教育(75380)
(71435)
自然(69239)
自然科(67631)
自然科学(67619)
编号(66722)
自然科学基金(66431)
资助(60564)
成果(54738)
(52064)
(50102)
重点(49423)
课题(48190)
(47510)
创新(46027)
(45037)
国家社会(44192)
发展(42494)
期刊
(169739)
经济(169739)
研究(105466)
中国(76750)
管理(52641)
(52140)
(49993)
科学(45755)
学报(45516)
教育(43542)
大学(36129)
(34424)
金融(34424)
农业(33996)
学学(33795)
技术(32480)
业经(29886)
经济研究(26622)
财经(26174)
(22862)
问题(22038)
(18553)
技术经济(17917)
科技(17693)
(17378)
商业(16017)
(15835)
论坛(15835)
世界(15747)
现代(15668)
共检索到524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乃华  
传统制造外包和现代服务外包对技术分布和技术转移的影响不同,发展以信息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应当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可以用"四化"概括: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以外包化实现创新"融合"和合作共赢;以园区化引领服务集群和产业升级;以一体化推动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就制度安排而言,关键是要处理好发挥比较优势和创造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章良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长三角地区以专利申请量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有差异,其中江苏省的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显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每增长1%的FDI就会促进0.5898%的专利申请量的增加;上海和浙江省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不显著;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人力资本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科技活动人员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红岩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文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与AMOS软件对模型与假设进行了检验,找出了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显著正向驱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相比较,企业的精神文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最大,并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建议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与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辅助,配合以制度文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正向驱动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巧  尹晓波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优化能源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会造成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在长期对能源消费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是逐步增强的,而能源消费自身的惯性作用则不断减弱;在长期中,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自身对能源消费的变动影响最大,技术创新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永红  吴江涛  
1.重新界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功能及产业分工定位在各中心的功能定位上,上海可定位为综合性的经济中心,未来以服务业为主;南京则可定位为以重化、化学原料、机械、电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杏村   杨阳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3)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性和异质性的特征。其中,核心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但间接效应并不显著;扩容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间接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杏村   杨阳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3)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性和异质性的特征。其中,核心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但间接效应并不显著;扩容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间接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申俊喜  杨若霞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从影响因素、时间序列以及增长方式等维度对2007—2015年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项进行研究,并利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方程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主要源于技术效率降低,产业总体呈现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低的低端化发展倾向;从产业高端化的两个维度,将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分为3种不同类型——高效增长型、粗放增长型、悲惨增长型,不同类型企业增长方式差异显著,即应采取适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欣  韦柳馨  
RCEP是推进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解读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探究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及实践路径。研究显示,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区域协同发展与要素动态优化配置及增长模式变革。RCEP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能通过推动制度联通、优化区域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四个渠道,将现有开放秩序更新为适应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模式,但仍需在发展进程中把握区域产业链面临两侧挤压、双向开放存在堵点、国际合作中风险防范三个关键问题。最终认为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推进协定生效准备、构建国内外产业循环格局、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及加强风险防范等具体路径,促成地区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文  林高榜  
近年来,我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持续上升,但大部分流入了沿海开放地区。本文尝试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数量如此之大的原因,以求从中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另一影响因素——产业集聚,从而为如何吸引外资、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森林  鲍涵  郝均  曾刚  
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复杂且有争议的议题。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科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动态演变;其次,借鉴可拓展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深入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环境规制和绿色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绿色发展水平从东南向西北,呈现圈层式递减态势,而环境规制强度重心经历了由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演变。(2)总体上,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抑制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3)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即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约为50.1%。因此,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来制定本地的环境规制,并重视提升本地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顾真溶  蒋伏心  
为探明地区创新能力对于地区技术市场交易效率将产生何种影响及如何产生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4个省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效率评估两步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发明类型专利和地区科技人员投入增加形成的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技术交易中介交易效率存在促进作用,而由实用新型类型专利提升导致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交易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促进地区技术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进而更好地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颖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三方面组成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此对上海,江苏,浙江的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上海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要慢于江苏和浙江,一些优势已经被江苏和浙江取代。江苏由于产业结构较好,其制造业创新能力已经领先上海和浙江。浙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很快,在一些指标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文章最后针对上海、江苏、浙江的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元秀  徐长乐  
为全面认识长三角地区近年来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文章依据现代化的发展诉求,构建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两个评价指标:转型发展水平和转型发展指数,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长三角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横向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尤其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方面;纵向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总体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但是各领域的转型尚不够协调,主要是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进展较慢,今后需要加大转型力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月凤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迅猛发展,但各城市严重存在各自为展,缺乏合作,竞争无序的现象。因此,开展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联动发展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供长三角相关部门决策,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业相关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的合理布局、错位经营、有序发展,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参与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