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62)
- 2023(20938)
- 2022(18140)
- 2021(16785)
- 2020(14173)
- 2019(32744)
- 2018(32421)
- 2017(61905)
- 2016(33792)
- 2015(38140)
- 2014(38455)
- 2013(38112)
- 2012(35714)
- 2011(32575)
- 2010(32777)
- 2009(30436)
- 2008(29956)
- 2007(26807)
- 2006(23803)
- 2005(21469)
- 学科
- 济(151116)
- 经济(150958)
- 管理(94713)
- 业(90591)
- 企(73795)
- 企业(73795)
- 方法(62199)
- 数学(53709)
- 数学方法(53008)
- 中国(41248)
- 农(39060)
- 地方(35176)
- 财(33940)
- 学(33664)
- 业经(32204)
- 农业(26499)
- 制(25985)
- 贸(25738)
- 贸易(25719)
- 易(24808)
- 理论(23103)
- 和(22237)
- 环境(22062)
- 银(21952)
- 银行(21875)
- 融(21364)
- 金融(21359)
- 行(20961)
- 技术(20783)
- 务(20607)
- 机构
- 大学(492544)
- 学院(490998)
- 济(199271)
- 经济(194730)
- 管理(186532)
- 研究(174575)
- 理学(159960)
- 理学院(158007)
- 管理学(154961)
- 管理学院(154085)
- 中国(129525)
- 科学(110292)
- 京(107159)
- 所(90592)
- 财(89406)
- 农(86762)
- 研究所(82438)
- 中心(77976)
- 业大(75566)
- 江(74733)
- 财经(70880)
- 北京(68256)
- 农业(68089)
- 范(66576)
- 师范(65848)
- 经(64135)
- 院(63346)
- 州(60263)
- 经济学(59770)
- 经济学院(53460)
- 基金
- 项目(327186)
- 科学(254943)
- 基金(234818)
- 研究(234043)
- 家(206912)
- 国家(205182)
- 科学基金(173982)
- 社会(145531)
- 社会科(137745)
- 社会科学(137706)
- 省(128404)
- 基金项目(124123)
- 自然(114904)
- 自然科(112202)
- 自然科学(112168)
- 自然科学基金(110108)
- 划(108799)
- 教育(107989)
- 资助(97876)
- 编号(95354)
- 成果(78020)
- 重点(74104)
- 发(72414)
- 部(71141)
- 课题(67093)
- 创(66599)
- 科研(62716)
- 创新(62222)
- 教育部(60186)
- 计划(60183)
- 期刊
- 济(228034)
- 经济(228034)
- 研究(146763)
- 中国(98354)
- 学报(82504)
- 农(78849)
- 科学(75058)
- 管理(70008)
- 财(68372)
- 大学(61418)
- 学学(57799)
- 教育(54682)
- 农业(53840)
- 技术(44103)
- 融(43310)
- 金融(43310)
- 业经(36388)
- 经济研究(36245)
- 财经(34851)
- 问题(30418)
- 经(29963)
- 业(28597)
- 图书(25930)
- 技术经济(24925)
- 版(23566)
- 统计(23068)
- 科技(22838)
- 贸(22711)
- 理论(22414)
- 资源(22251)
共检索到742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中起 张伊娜
交通对经济扩散具有重大影响,可利用经济距离来分析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圈层结构。基于目前的交通轴与经济扩散圈层的关系,长三角仍是“之”字型点轴系统结构;该点轴系统结构的进化将趋向于网络系统结构;因此,应构造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广域交通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亦杨 谢守祥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构建有系统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世界五大著名都市圈相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还明显存在着传统和自然发展的痕迹 ,特别是因其属于三个省级行政区管辖下的经济区 ,所以某些政治地缘关系还制约着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因此系统思考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协同发展问题 ,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是促进大都市圈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秀晶 宁越敏
大都市区是城市群的增长极核与辐射源,城市群又是其所在区域的增长中心,研究大都市区的溢出效应及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特征有助于为区域发展决策与战略研究提供经验借鉴。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在"六普"分县人口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等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以及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人口等要素资源向长三角城市群集聚现象显著,但在城市群内部大都市区外围区县形成新的集聚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在影响经济空间格局的各因素中,除要素投入、政策、集聚经济等因素外,区位条件也有重要作用;是否邻接大都市区这一虚拟变量通过了检验,除了说明区位条件具有重要影响力以外,也进一步证实了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明扬 沈健 刘希平 黄士力 王奇 杨湘宁 夏建勇 徐钦福 陈国良 张珏 严正广 茹惠祥 严新乔 何鹏程 王秀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积极推进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牵头,江苏、浙江两省教育行政部门及研究机构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通过跨区域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实证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本刊特选登主报告及分报告的核心内容,以飨读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晔 王佳妮
相关经验表明,某一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与周边区域、城市乃至更远地区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如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等活动),以便提升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依托国际五大城市群发展模式的研究,从相关运营主体的发展模式、市场载体演进路径、政策导向及其制度框架三个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长三角地区技术扩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长三角产业集群合作的目标达成情况良好,但存在着主体之间技术转移力度较小,有效资源禀赋缺乏,短期利益导向,缺乏企业内生驱动能力的培育等问题。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集群良性互动,应从主体角色的发展机制建设、市场载体的发展机制建设、政策导向及制度框架的发展机制建设等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泗薪 孙敏
文章基于2013—2021年长三角地区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面板数据,先构建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再通过新冠疫情前后数据计算,分别对每个都市圈机场群与城市群发展指标总贡献、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比较分析,据此精准判定三大都市圈每年的耦合协调等级。实证发现:从空间上看,上海都市圈无论是耦合度还是耦合协调度,都始终高于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从时间上看,上海都市圈近九年来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状态,而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在遭遇疫情冲击后,耦合协调等级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后两者的机场系统和城市系统亟待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同时应高度契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路径嵌入并提高发展韧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雯雯 武谨 胡安
数字经济作为实体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中国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力量。但随着数字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数字化变革是否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核算指标体系是什么,实现路径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学术界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分析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作为范例,其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发展规模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排名靠前,可以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思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战略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若愚 霍伟东 张莹
本文通过构建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将金融集聚促进区域技术扩散的融资支持、信息传递、风险分散三大机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利用2006—2018年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层面数据,实证分析并比较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六大都市圈技术扩散的促进机制与成效差异。结果显示:上海大都市圈金融集聚促进技术扩散主要体现为融资支持机制,宁波都市圈主要体现为融资支持和信息传递机制,苏锡常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作用机制全面且成效显著,南京和合肥都市圈内技术扩散成效不显著;从金融子行业集聚来看,银行业集聚在各都市圈技术扩散中起主导作用,证券业集聚对苏锡常和杭州都市圈的促进成效突出,保险业集聚的技术扩散成效不显著;在各都市圈中心城市构成的Z字型辐射带域中,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对所处都市圈的技术扩散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立军,朱海就
上海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由苏浙沪三地共建才能实现。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是多极的,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极;应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联度而不能仅从地理、交通来考虑上海大都市圈的外延,一些距离上海相对较远,但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亦应纳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应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志锋 杨少丽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特征,这在我国三大外商投资密集区——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都市圈之间同样存在。文章利用三区域代表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198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FDI对其经济增长以及公共服务、产业聚集、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比较,并将结论进一步扩展到三大都市圈。进而分析了FDI对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检验了文章所提出的传导机制中FDI对公共服务、产业聚集以及对外贸易的影响效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世翔 霍佳震
现代物流产业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重点发展的产业。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目前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提出了基于价值工程思想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发展的决策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价值工程思想的有资源约束的产业发展决策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基于SWOT分析结论和价值工程的社会效益决策方法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德铮 高汝熹
文章以空间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考察了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1981年至2010年间区域集聚扩散功能的演化,并将影响该功能的潜在动因划分为城市空间效应和总体经济增长效应。随后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证明,在过去近三十年间长三角都市圈呈现明显的经济扩散效应,这种扩散效应既是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存在空间竞争效应和空间补充效应的结果,也是部分城市存在空间总体经济增长效应的结果。
关键词:
长三角都市圈 积聚扩散效应 空间计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黎娟 王佳妮
相关经验表明,某一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与周边区域、城市乃至更远地区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如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等活动),以便提升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文章依托国际五大城市群发展模式的研究,从相关运营主体的发展模式、市场载体演进路径、政策导向及其制度框架三个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长三角地区技术扩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技术扩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技术扩散 跨区域产业集群 长江三角地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军伟 王剑华
本文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数据,应用DEA方法,将金融支持作为投入要素,对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测度、评价及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情况。从结果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率呈现出较大的省际差异,技术因素与效率显著相关。同时,金融体制机制运行和管理效率、金融发展的规模效应以及金融发展环境也是影响因素。金融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长三角地区都出现了冗余情况,而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出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其成长能力的不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泗薪 樊舒琪 胡琬晶
在危机经济时代背景下,以中国重点区域京津冀为研究对象,从机场群和城市群的界定入手,构建京津冀机场群与城市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16—2020年京津冀地区机场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机场群与城市群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整体来看,近5年来京津冀地区机场发展与城市发展两系统始终保持高度耦合和优质协调状态,北京作为大都市,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及波动状态影响最大;但从各区域看,北京的强中心发展与周边区域机场、城市的发展存在明显失衡现象,天津、河北区域的协调程度仍处于良及以下水平,说明首都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不强烈,大都市圈效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从大都市圈发展视角设计了危机经济时代的四大对策,为加快京津冀机场群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战略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