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1)
2023(6342)
2022(5684)
2021(5165)
2020(4636)
2019(10964)
2018(10856)
2017(21645)
2016(11999)
2015(13885)
2014(14315)
2013(14492)
2012(13519)
2011(12257)
2010(12231)
2009(11429)
2008(11506)
2007(10570)
2006(9052)
2005(8190)
作者
(36047)
(30554)
(30413)
(29215)
(19302)
(14898)
(14066)
(11894)
(11451)
(10886)
(10305)
(10270)
(9698)
(9643)
(9633)
(9621)
(9559)
(8982)
(8908)
(8780)
(7623)
(7513)
(7495)
(7008)
(6925)
(6868)
(6831)
(6772)
(6282)
(6281)
学科
(56520)
经济(56457)
(30793)
管理(29368)
方法(27105)
数学(24747)
数学方法(24527)
(21597)
企业(21597)
(17900)
(15962)
地方(15100)
中国(14601)
农业(12449)
(10989)
收入(10198)
业经(10090)
(9888)
贸易(9885)
(9528)
(9226)
地方经济(7838)
(7481)
(7436)
银行(7413)
(7336)
金融(7333)
环境(7321)
(7116)
(7033)
机构
大学(178730)
学院(178178)
(76855)
经济(75270)
管理(66502)
研究(62338)
理学(57336)
理学院(56622)
管理学(55599)
管理学院(55265)
中国(45920)
科学(39159)
(37780)
(34390)
(34330)
(32848)
研究所(29973)
中心(28852)
业大(28088)
(27555)
财经(27307)
农业(27145)
经济学(24892)
(24670)
(24205)
师范(23978)
北京(23595)
经济学院(22813)
(21706)
(21633)
基金
项目(118344)
科学(91968)
基金(85420)
研究(84993)
(74943)
国家(74331)
科学基金(62265)
社会(54119)
社会科(51165)
社会科学(51146)
(46094)
基金项目(45753)
自然(39684)
(39090)
教育(38993)
自然科(38711)
自然科学(38697)
自然科学基金(37989)
资助(35301)
编号(34792)
成果(28376)
重点(26998)
(26739)
(26585)
课题(23902)
(23580)
科研(22950)
教育部(22578)
国家社会(22507)
创新(22196)
期刊
(83838)
经济(83838)
研究(51612)
中国(32346)
(31570)
学报(29333)
(26656)
科学(26640)
大学(21522)
管理(20934)
农业(20772)
学学(20429)
教育(15648)
(14934)
金融(14934)
技术(14859)
经济研究(13690)
业经(13662)
财经(13581)
问题(12121)
(11705)
(11339)
统计(9921)
技术经济(9556)
(9109)
资源(8967)
(8869)
商业(8755)
(8579)
理论(8440)
共检索到260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光  罗建兵  
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演变,分别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倒U"型假说检验、收敛性等多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光  
文章运用2000~2007年间统计数据,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分别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收敛性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考察期间都是扩大的;"倒U"型假说通过检验;δ-收敛证明了可支配收入的离差是扩大的,绝对β-收敛证实了其存在收敛性;在加入反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经济结构变量和产权结构变量后,三个模型检验都证明了其存在条件β-收敛。且二产占GDP比重和三产占GDP比重与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之间正相关,而国有单位职工占总人口比重值则与其增长速度存在负相关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桂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职工人均工资两个指标都是反映人均收入的"晴雨表",可谓是社会各界热议的统计指标。但由于社会公众对两者在统计口径、统计范围、调查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不甚了解,因此常出现将它们直接对比,或者将它们反映的数据与自身收入情况进行比较,常常引发"统计数据不准确""我的工资怎么没有涨"等质疑声,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熊华平  陈凤丽  田勇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1985-2011年我国房屋年竣工面积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房地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这种作用很明显;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海燕  
本文对我国37个大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有16个城市两者的聚类结果不一致,其中东部城市9个,东部城市总体上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差距要高于西部地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东部城市引入外资比较成功,其GDP中外商经济所占比重较高,外资企业的高利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蕾  
2009年7月29日,一位网友在其博客上创造了一个"被增长"的新词,意思是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个人感受不同。其实这也正常,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本来就不是个生活名词。它不是我们常常谈到的工资、奖金,不是月收入也不是年薪,而是为国民经济核算GDP服务的专业术语,里面包括了5大项13小项和数不清的细项,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越了社会一般理解的收入概念。"被增长"虽然可能存在平均数掩盖真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文伟  刘维学  
文章构建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休闲体育资源的因素指标体系,以灰色关联公理为基础按照求解步骤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以10个省市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休闲体育资源因素指标的关联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娜娜  符晓燕  
消费、投资、进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后危机时代,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探讨了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一步证实了收入与消费间的协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当期消费不能摆脱过去的消费习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思思  金占明  
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并对各省区进行工业化程度定位,研究了各省区人均GDP、三次产业占比、农村人口比重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各因素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净收入及转移净收入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各省区农村人口比重越低,第一产业占比越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越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越高;农村人口比重越低,三次产业GDP中第一和第二产业占比越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越高,工资性可支配收入越高;第三产业占比越低,经营性可支配收入越高;第一产业占比越低,财产性可支配收入越高。目的是通过剖析各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内部构成,找出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键环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章达友  
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和年涨幅度多少应考虑到多种因素 ,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承受能力应是制定高教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 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 5854元 ,农村人均年收入为 2 2 10元。按学费占家庭年收入的 2 5%计算 ,1999年我国城镇三口之家的年收入为17562元 ,可负担学费约为 4 390元。农村四口之家的年收入约为 884 0元 ,可负担学费约为 2 2 10元。二者平均可负担学费为 330 0元。显然 ,我国今年高校学费平均达到 4 0 0 0~ 50 0 0元 ,近 50 %上涨幅度超出了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的国民经济数据的收集,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建立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研究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类特征分别进行分析引导,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海涛  
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以我国1978-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动态数据为样本,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引起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误差修正项符合反向修正作用,误差修正系数反映了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具有较强的调整力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峰  
作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新引擎,文化消费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圈,其文化消费状况及城乡差距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民生状况将直接对全国产生示范作用。文章将对长三角地区城镇、农村文化消费状况及城乡差距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出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消费协同改善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