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7)
2023(10110)
2022(9080)
2021(8618)
2020(7042)
2019(16566)
2018(16591)
2017(32176)
2016(17573)
2015(19703)
2014(19822)
2013(19771)
2012(18017)
2011(16207)
2010(15900)
2009(14466)
2008(13862)
2007(11783)
2006(10301)
2005(8848)
作者
(50596)
(41881)
(41551)
(39686)
(26823)
(20166)
(18927)
(16551)
(16000)
(14868)
(14528)
(13952)
(13217)
(13043)
(12938)
(12717)
(12477)
(12451)
(12013)
(11729)
(10355)
(10087)
(10047)
(9498)
(9283)
(9218)
(9191)
(9183)
(8381)
(8248)
学科
(72335)
经济(72255)
管理(48797)
(45141)
(36911)
企业(36911)
方法(32947)
数学(28706)
数学方法(28383)
中国(20109)
地方(18864)
(18384)
(15986)
(15463)
业经(15159)
农业(12652)
环境(11861)
理论(11742)
(11413)
(11387)
贸易(11380)
(10949)
(10728)
技术(10378)
(9691)
(9686)
财务(9632)
财务管理(9611)
地方经济(9510)
教育(9459)
机构
大学(247731)
学院(245480)
管理(101244)
(93814)
经济(91521)
理学(88528)
理学院(87475)
管理学(85981)
管理学院(85539)
研究(82103)
中国(58221)
(53513)
科学(53179)
(40683)
(40237)
(37831)
业大(37645)
研究所(37496)
中心(36643)
(34206)
(34168)
师范(33894)
北京(33613)
财经(33195)
(30337)
(30195)
农业(29611)
(28683)
师范大学(27739)
经济学(27123)
基金
项目(176658)
科学(138744)
研究(128621)
基金(127916)
(111395)
国家(110504)
科学基金(95246)
社会(79904)
社会科(75602)
社会科学(75579)
基金项目(69642)
(68287)
自然(63115)
自然科(61633)
自然科学(61622)
自然科学基金(60457)
(58169)
教育(58158)
编号(52852)
资助(51750)
成果(42114)
重点(38996)
(38370)
(37600)
(36281)
课题(35849)
创新(33788)
科研(33516)
教育部(32766)
大学(32500)
期刊
(100185)
经济(100185)
研究(71677)
中国(42253)
学报(38647)
科学(36782)
管理(35212)
(33884)
大学(28789)
(28055)
学学(27032)
教育(26971)
农业(23915)
技术(20643)
(16995)
金融(16995)
业经(16285)
财经(15075)
经济研究(14986)
问题(14867)
图书(14287)
(12731)
理论(12569)
科技(12537)
资源(12509)
(11915)
实践(11782)
(11782)
现代(11739)
技术经济(11534)
共检索到345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景思琦  朱道林  
城市地价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笔者认为合理住宅地价水平应与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利用H-P滤波后的个体固定效应方程得到2006年~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3个主要监测城市住宅地价理论"均衡值",引入偏离度概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其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住宅地价水平总体上处于合理水平,住宅地价变化与其经济发展相协调,政策调控对市场发展走向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博文  朱道林  程建  马筠程  李瑶瑶  刘丹丹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揭示城市间住宅地价空间辐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对长三角典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结论如下:"地价辐射"是土地资产市场上个别城市交易地价上涨导致的土地普遍增值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之间的土地需求转移;城市之间存在住宅地价的辐射效应,且不同城市地价之间的互动关系影响力度存在差异;城市之间住宅地价联系的紧密程度与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资本流动、人口迁移有关,而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无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饶宝红  徐维祥  陆央央  沈阳松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在我国经济、技术和社会整体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提出了将城市化分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城市化的全面评价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模型,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和广东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了测算与比较,最后指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秀梅  黄春晓  陈奇放  
以长三角核心区为例,基于1994—2019年"杰青"、1999—2017年"长江学者"以及1955—2019年"两院院士"获得者名单,通过履历分析法构建共计1 878名人才履历数据库,并运用空间分析法从城市尺度展现区域内部高端人才社会空间演变规律,探究人才集聚机制。结果表明:(1)高端人才空间分布遵循行政等级秩序,逐渐沿长江连绵化,空间格局从"一主两副"演变为"一带两点"。(2)一线城市"辐散",新一线城市"辐合",且中心集聚度下降,外围集聚度上升。(3)高端人才社会特征分异显著。女性"高端缺席"现象突出、女性比例打破行政等级秩序;两院院士"年轻化",长江学者与杰青"年长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学科领域丰富度最高;高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最强,空间分布格局与高校分布格局相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永红  吴江涛  
1.重新界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功能及产业分工定位在各中心的功能定位上,上海可定位为综合性的经济中心,未来以服务业为主;南京则可定位为以重化、化学原料、机械、电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刚  范仓海  
农村电商物流网点是我国电商物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激发农村居民电商消费潜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条件。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百度地图,结合POI地理坐标拾取技术,研究农村电商物流网点空间布局的差异性及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农村电商物流网点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空间不平衡性,且这种不平衡性正逐渐加剧。造成这种不平衡性的原因是逐利性导致的,农村电商物流网点在布局时仍然会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活动较密集的乡镇地区,在偏远农村地区分布较少。这种逐利性集聚会加剧乡镇层面农村电商物流服务商的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但长远来看,农村电商物流仍需进一步下沉,赋能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亮  张立新  朱道林  陈庚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价格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产生的长期综合收益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现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比值在不同城市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且城市内部的价格比值也存在较大波动;相比住宅用地而言,工业用地的出让能够产生更多的长期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在调整工业用地价格时,应综合考虑土地出让收入、税收及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不宜盲目提高工业用地的价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钰  林爱文  朱弘纪  
通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运用空间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区域差异缩减;大多数城市人居环境类型保持稳定,向上转移的城市数量多于向下转移的城市数量;人居环境适宜度表现出较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由浙江东部向江苏梯度递减的态势。最后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琪  曹卫东  
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分析了三大效益的差异变动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在整体上不断提升,且城市间发展逐渐均衡;环境效益在整体上不断降低,且城市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效益在整体上先降后升,且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呈显著的空间相似性集聚特征,而环境效益自2006年起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散分布特征;经济效益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箭头"形、小"Z"形、大"Z"形,且逐渐由单中心极化发展向多中心均衡化发展的格局转变;社会效益的集聚格局大致与经济效益相似,而环境效益的"破碎化"分布格局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钰  林爱文  朱弘纪  
通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运用空间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区域差异缩减;大多数城市人居环境类型保持稳定,向上转移的城市数量多于向下转移的城市数量;人居环境适宜度表现出较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由浙江东部向江苏梯度递减的态势。最后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根据不同区域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和缩小人居环境区域差异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海飞  肖明月  
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一个区域来说至关重要。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因此,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用经济实力、企业实力、金融实力、科技教育、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6个一级指标以及GDP、财政收支、消费情况、经济结构等15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模型,并在现实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和浙江3省市25个城市的竞争力,并比较城市间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上海、杭州、南京3城市的竞争力差距明显;上海在金融实力、基础设施和科学教育上明显领先,但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余源  
文章以长三角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利用空间计量学方法对其1991-2008年的FD I区位决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来长三角城市FD I区位决定因素及其作用发生了动态变化,一些传统因素如市场规模、城市化水平、产业发展、工资水平、与上海距离等影响不再显著或有弱化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外资集聚经济和工资效率因素上升为主导地位,其作用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因素影响日趋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邻域空间关联效应一直是影响长三角城市FD 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城市吸引FD I不仅取决于自身区位条件,还受周边城市FD I聚集的影响。上述发现对于长三角各城市利用FD I和跨国公司投资都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玮  伍青生  
本文在城市品牌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从城市目标受众(旅游者、居民、投资者等)感知而非资源禀赋优势的角度出发寻找城市品牌定位的依据。由于旅游地品牌研究较多,本文将选取长三角地区8个城市为实证样本,以潜在投资者为例给出从目标受众角度进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的过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贾艳青  张勃  张耀宗  唐敏  马彬  王国强  刘秀丽  罗正明  
论文利用长三角地区65个气象站1960—2014年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并比较了大城市站、一般城市站和乡村站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对大城市站和一般城市站各极端气温指数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气温暖指日数明显增加,冷指日数明显减少,极值指数呈微弱上升趋势。暖指数城市站比乡村站增加趋势明显,冷指数城市站比乡村站减少趋势明显。除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外,其他极值指数变化趋势在城市、乡村间差异较小。大城市站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暖)昼日数和月最低气温极小(大)值城市化影响显著,一般城市站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和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城市化影响显著,城市化对极端气温影响明显的是长三角北部、江苏南部和浙东南的部分城市站点。冷昼日数城市化效应在冬季较明显,暖昼(夜)日数城市化效应在夏季较明显,春季、夏季、冬季城市化对极值指数的影响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贾艳青  张勃  张耀宗  唐敏  马彬  王国强  刘秀丽  罗正明  
论文利用长三角地区65个气象站1960—2014年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并比较了大城市站、一般城市站和乡村站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对大城市站和一般城市站各极端气温指数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气温暖指日数明显增加,冷指日数明显减少,极值指数呈微弱上升趋势。暖指数城市站比乡村站增加趋势明显,冷指数城市站比乡村站减少趋势明显。除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外,其他极值指数变化趋势在城市、乡村间差异较小。大城市站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暖)昼日数和月最低气温极小(大)值城市化影响显著,一般城市站冰冻日数、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