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5)
2023(16370)
2022(14132)
2021(13237)
2020(11073)
2019(24802)
2018(24634)
2017(46825)
2016(25625)
2015(28554)
2014(27809)
2013(27365)
2012(25015)
2011(22541)
2010(22160)
2009(20252)
2008(19777)
2007(17425)
2006(15126)
2005(13217)
作者
(75123)
(62636)
(62237)
(58885)
(39900)
(30277)
(27977)
(24470)
(23782)
(22267)
(21270)
(21031)
(19989)
(19643)
(19222)
(19155)
(18762)
(18678)
(18043)
(17893)
(15755)
(15137)
(15132)
(14214)
(13999)
(13825)
(13775)
(13745)
(12719)
(12316)
学科
(100061)
经济(99959)
管理(75848)
(74891)
(62621)
企业(62621)
方法(46232)
数学(39912)
数学方法(39490)
(27363)
中国(26478)
(24887)
业经(23236)
技术(23092)
(22404)
地方(21443)
(18974)
贸易(18958)
农业(18575)
(18358)
(17953)
理论(17047)
(16022)
财务(15950)
财务管理(15926)
环境(15828)
(15562)
银行(15491)
(15322)
金融(15320)
机构
大学(359637)
学院(358392)
管理(143441)
(142022)
经济(139052)
理学(124861)
理学院(123460)
研究(121560)
管理学(121326)
管理学院(120691)
中国(89448)
科学(77491)
(76596)
(64476)
(62376)
(61571)
业大(58586)
研究所(56484)
中心(55050)
(51932)
农业(50940)
财经(50696)
北京(48018)
(46288)
(46011)
师范(45441)
(43861)
经济学(42265)
(42220)
技术(39265)
基金
项目(252785)
科学(198014)
基金(182925)
研究(180017)
(162274)
国家(160951)
科学基金(137472)
社会(113085)
社会科(107254)
社会科学(107223)
(99644)
基金项目(98051)
自然(91609)
自然科(89526)
自然科学(89500)
自然科学基金(87941)
(84267)
教育(82367)
资助(74036)
编号(72026)
重点(56885)
成果(56498)
(56368)
(54718)
(53895)
创新(52058)
课题(49710)
科研(48380)
计划(47263)
大学(46588)
期刊
(151276)
经济(151276)
研究(102341)
中国(69748)
学报(63028)
(57286)
科学(56478)
管理(53122)
大学(46697)
(46618)
学学(44275)
教育(39963)
农业(39479)
技术(32261)
(30565)
金融(30565)
业经(25345)
财经(24895)
经济研究(24454)
(21616)
(21341)
科技(20689)
问题(19618)
技术经济(18761)
图书(17660)
(17259)
理论(17044)
业大(16748)
商业(16230)
现代(15614)
共检索到518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顾真溶  蒋伏心  
为探明地区创新能力对于地区技术市场交易效率将产生何种影响及如何产生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4个省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效率评估两步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发明类型专利和地区科技人员投入增加形成的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技术交易中介交易效率存在促进作用,而由实用新型类型专利提升导致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交易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促进地区技术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进而更好地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章良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长三角地区以专利申请量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有差异,其中江苏省的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显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每增长1%的FDI就会促进0.5898%的专利申请量的增加;上海和浙江省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不显著;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人力资本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科技活动人员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颖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三方面组成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此对上海,江苏,浙江的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上海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要慢于江苏和浙江,一些优势已经被江苏和浙江取代。江苏由于产业结构较好,其制造业创新能力已经领先上海和浙江。浙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很快,在一些指标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文章最后针对上海、江苏、浙江的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夙鹏  
文章针对长三角地区因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阻碍创新的问题,建立DEA模型,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投入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有近一半的城市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正向关系,城市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部分城市大量创新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协调配置,注重创新资源结构优化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夙鹏  
文章针对长三角地区因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阻碍创新的问题,建立DEA模型,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投入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有近一半的城市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正向关系,城市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部分城市大量创新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协调配置,注重创新资源结构优化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巧  尹晓波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优化能源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会造成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在长期对能源消费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是逐步增强的,而能源消费自身的惯性作用则不断减弱;在长期中,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自身对能源消费的变动影响最大,技术创新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柳  
以往国内的研究在评估FDI技术外溢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时,往往忽视了本土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这可能使得FDI的技术外溢被高估了。本文对长三角地区1987-200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本土创新能力这一因素之后,FDI技术外溢不再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面作用;而本土创新能力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却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长三角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该依靠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外资利用应该注重实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瑜  谢富纪  
以长三角地区的25个城市为观测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2005—2014年长三角地区创新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呈空间锁定现象,且其空间分布不均衡;创新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及其相邻城市;远离这些创新中心城市的创新则不够活跃。Moran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愈加紧密,但是强弱分化也非常明显。时空跃迁测度结果显示,创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层性,且空间分布格局不易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瑜  谢富纪  
以长三角地区的25个城市为观测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2005—2014年长三角地区创新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呈空间锁定现象,且其空间分布不均衡;创新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及其相邻城市;远离这些创新中心城市的创新则不够活跃。Moran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愈加紧密,但是强弱分化也非常明显。时空跃迁测度结果显示,创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层性,且空间分布格局不易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瑜  谢富纪  
以长三角地区的25个城市为观测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2005—2014年长三角地区创新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呈空间锁定现象,且其空间分布不均衡;创新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及其相邻城市;远离这些创新中心城市的创新则不够活跃。Moran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联系愈加紧密,但是强弱分化也非常明显。时空跃迁测度结果显示,创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层性,且空间分布格局不易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传荣  陈丽珍  
本文剖析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机理,一方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分析利用FDI对自主创新所产生的作用机理,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势差原理来探析自主创新对利用FDI的作用机理。建立协同度模型来定量研究长三角地区的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2004—2013年,长三角地区中的江苏省及浙江省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上下波动起伏,上海市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传荣  陈丽珍  
本文剖析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机理,一方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分析利用FDI对自主创新所产生的作用机理,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势差原理来探析自主创新对利用FDI的作用机理。建立协同度模型来定量研究长三角地区的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度,2004—2013年,长三角地区中的江苏省及浙江省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上下波动起伏,上海市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传荣  邵雨韵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199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FDI的国际R&D溢出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R&D投入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FDI企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带来的R&D溢出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为正,而FDI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当地带来的R&D溢出效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负;人力资本存量和制度环境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以上述的回归结果为基础,对长三角地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传荣  邵雨韵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199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FDI的国际R&D溢出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R&D投入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FDI企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带来的R&D溢出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为正,而FDI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当地带来的R&D溢出效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负;人力资本存量和制度环境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以上述的回归结果为基础,对长三角地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鲍涵  滕堂伟  胡森林  丁娟  
绿色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分异事关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选取2006~2017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SBM模型测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利用Theil指数、Hurst指数等刻画绿色创新效率时空特征,并选择Tobit模型从“自然-经济-政策”3个维度系统定量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波动性上升,区域差异逐渐减小,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明显。(2)长三角地区部分核心城市周围出现效率“洼地”,高效率分布区由自然禀赋优越区域向技术水平、产业结构高水平区域转变。(3)长三角中部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有逆持续下降风险,东部沿海地带及江苏省外圈各市成为主要持续增长区域,呈带状和环状分布。(4)经济要素和政策要素较自然要素对绿色创新效率的解释度更高,城市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等因素的作用尤其明显,但各因素的作用均呈现出阶段性差异。这为制定因地制宜型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政策、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