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7)
2023(11921)
2022(10267)
2021(9553)
2020(7919)
2019(17654)
2018(17656)
2017(32524)
2016(17985)
2015(19560)
2014(19832)
2013(19177)
2012(17619)
2011(16059)
2010(16303)
2009(15408)
2008(15174)
2007(14213)
2006(12735)
2005(11593)
作者
(50874)
(43456)
(42702)
(40409)
(26993)
(20843)
(19160)
(16534)
(16436)
(15501)
(14721)
(14428)
(13968)
(13601)
(13470)
(12917)
(12908)
(12501)
(12448)
(12251)
(10865)
(10756)
(10373)
(10018)
(9946)
(9615)
(9575)
(9525)
(8743)
(8704)
学科
(67528)
经济(67429)
(64978)
管理(56519)
(46770)
(44167)
企业(44167)
农业(31192)
业经(22046)
方法(21280)
(20266)
中国(19594)
(19363)
技术(18667)
数学(17626)
数学方法(17386)
地方(16831)
(14256)
(13654)
(12908)
银行(12887)
(12329)
技术管理(12232)
(11705)
(11600)
贸易(11585)
环境(11528)
(11505)
金融(11501)
(11461)
机构
学院(252033)
大学(244400)
(102008)
经济(99762)
管理(95027)
研究(85060)
理学(81100)
理学院(80228)
管理学(78884)
管理学院(78424)
中国(67457)
(60586)
科学(51871)
(51222)
(48285)
农业(46165)
(43609)
业大(43245)
(42330)
中心(40654)
研究所(38835)
财经(36558)
(33119)
(32906)
(31836)
(31715)
师范(31527)
北京(31502)
(30086)
经济学(29709)
基金
项目(165403)
科学(130339)
研究(125103)
基金(117431)
(102712)
国家(101709)
科学基金(86900)
社会(79159)
社会科(74490)
社会科学(74475)
(68444)
基金项目(62980)
教育(56471)
(55457)
自然(54481)
自然科(53156)
自然科学(53143)
自然科学基金(52208)
编号(51997)
资助(44966)
成果(41992)
(40022)
重点(37795)
(37437)
(36705)
创新(36603)
课题(36603)
(36092)
(33297)
(33176)
期刊
(126072)
经济(126072)
研究(74626)
(64377)
中国(62086)
农业(43139)
学报(40423)
(38803)
科学(37643)
管理(35627)
大学(31701)
教育(30901)
学学(30085)
(27649)
金融(27649)
业经(26272)
技术(23422)
(21895)
财经(17898)
问题(17098)
经济研究(16350)
(15451)
农村(14918)
(14918)
科技(14848)
(14845)
农业经济(14276)
技术经济(12957)
世界(12745)
经济问题(12172)
共检索到396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虞锡君  刘晓红  胡勇  
长三角地区农用土壤污染形势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污染范围大,出现了复合型高风险污染土壤区;二是污染种类多,形成了重金属污染与有机污染物并存局面;三是污染途径多,呈现出种养业、工矿企业和生活污染叠加态势。加强长三角地区农用土壤污染防治,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土壤质量监测与普查制度、土壤生态直接补偿制度、土壤生态标记制度、土壤绿色保险制度、土壤保护押金返还制度、土壤特种基金制度、土壤污染防治共同参与制度等七项基本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长三角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1)星罗棋布的产业集群,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2)水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造成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乃至农业减产;(3)污染途径多,呈现出工矿企业、交通和农业污染叠加态势。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南京、台州、无锡、宁波等地区的重金属污染超标事件。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长三角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体系,包括五项基本制度和三个保障体系。研究结论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林  吴俊锋  任晓鸣  凌虹  
短期突发空气重污染事件已成为我国近年来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我国对于短期突发空气重污染事件的研究和探索起步于"十二五",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空气重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减少突发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空气重污染事件的基础上,探讨了空气重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回顾了发达国家空气重污染事件治理历程及相关经验,梳理了现有空气重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的执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辛悦  李学迁  
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行动规划指导下,探寻贸易与环境间的协调机制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1998—2016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2SLS回归估计,研究贸易开放度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将会加重雾霾污染水平,且出口开放度的影响效应大于进口,"污染避风港假说"在该区是成立的。此外,长三角地区人均收入和雾霾污染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针对上述结论,文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从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公众意识等方面提出有关雾霾治理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嵇正龙  宋宇  
文章利用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计算污染地理集聚指数、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转移指数,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环境规制的污染集聚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及其与产业转移的交互作用可以减缓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而相邻城市的环境规制和污染集聚会加剧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城市区位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心城市以显著的概率降低污染集聚,外围城市以显著的概率提高污染集聚。由此,可以采取统一法治框架,防止以邻为壑;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融合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抑制污染集聚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嵇正龙  宋宇  
文章利用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计算污染地理集聚指数、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转移指数,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环境规制的污染集聚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及其与产业转移的交互作用可以减缓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而相邻城市的环境规制和污染集聚会加剧本地城市的污染集聚。城市区位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心城市以显著的概率降低污染集聚,外围城市以显著的概率提高污染集聚。由此,可以采取统一法治框架,防止以邻为壑;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融合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抑制污染集聚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静  
在一体化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一体化发展协作机制迫在眉睫。协调沪苏浙皖污染"联防共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应立足长三角大气、水等污染防治的现状,针对区域污染防治困境,从协作治理角度完善长三角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探寻源头防控、统筹协作、强化制度、协同推进的污染防治"共保联治"新路径,推动长三角污染防治协作取得更大成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晓燕  
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长三角地区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主要包括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目标性不明确,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多元供给机制不健全以及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共享机制还未形成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虞江锋  王洁曼  
学分银行建设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长三角地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不少先行先试经验。与此同时,如何促进区域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间有效的合作和联合,成为当前长三角地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现状及文本资料,聚焦四地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治理体系、运行模式、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技术平台建设等内容,全面比较和分析长三角地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差异情况。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四地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均通过组建以教育机构为主的联盟实现治理,但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学习者等更广泛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还没有形成;缺乏统一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标准,造成自建标准缺乏科学依据且无法跨省适用;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功能同质雷同,缺乏为学习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遵循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政策趋向,长三角地区学分银行一体化发展需要共建标准互通的区域终身学习资历框架,加强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统一与运维,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领域破解区域藩篱,促进长三角地区终身学习立法进程。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留义  罗月领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协调机制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用监管各自为战,信用监管制度存在差异,信用信息共享存在障碍,未充分形成合力等。针对这些问题,需健全沟通协商机制,突破行政壁垒;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发挥各方优势;优化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创建市场联动机制,推动项目运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颖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三方面组成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此对上海,江苏,浙江的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上海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要慢于江苏和浙江,一些优势已经被江苏和浙江取代。江苏由于产业结构较好,其制造业创新能力已经领先上海和浙江。浙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很快,在一些指标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文章最后针对上海、江苏、浙江的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