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9)
2023(5385)
2022(4946)
2021(4548)
2020(4075)
2019(9731)
2018(9701)
2017(18982)
2016(10596)
2015(12163)
2014(12601)
2013(12751)
2012(12174)
2011(11147)
2010(11255)
2009(10606)
2008(10739)
2007(9923)
2006(8472)
2005(7594)
作者
(32804)
(27756)
(27499)
(26477)
(17491)
(13511)
(12801)
(10822)
(10289)
(9841)
(9306)
(9283)
(8801)
(8781)
(8776)
(8685)
(8675)
(8146)
(8073)
(7982)
(6951)
(6843)
(6797)
(6268)
(6247)
(6237)
(6234)
(6121)
(5656)
(5618)
学科
(49859)
经济(49813)
(27672)
管理(27435)
方法(24372)
数学(22068)
数学方法(21868)
(20826)
企业(20826)
(14447)
地方(13138)
(11494)
中国(11382)
(10328)
农业(9698)
(9469)
贸易(9466)
(9134)
业经(9001)
(8193)
地方经济(7304)
(7185)
环境(6779)
(6768)
财务(6754)
财务管理(6728)
(6572)
(6555)
金融(6552)
银行(6550)
机构
大学(160702)
学院(159752)
(66814)
经济(65401)
管理(60036)
研究(55564)
理学(51622)
理学院(50968)
管理学(50056)
管理学院(49755)
中国(41236)
科学(35697)
(34181)
(31266)
(29638)
(29189)
研究所(27123)
中心(26025)
业大(25854)
农业(24893)
(24706)
财经(23395)
(21587)
师范(21368)
北京(21332)
(21036)
经济学(20943)
(19760)
(19318)
经济学院(19167)
基金
项目(105237)
科学(81123)
研究(75126)
基金(75066)
(65978)
国家(65449)
科学基金(54523)
社会(46423)
社会科(43883)
社会科学(43865)
(41356)
基金项目(40405)
自然(35470)
(35228)
教育(34793)
自然科(34584)
自然科学(34570)
自然科学基金(33930)
编号(31205)
资助(31123)
成果(25629)
重点(24106)
(23595)
(23497)
课题(21396)
(21213)
科研(20531)
计划(19935)
创新(19911)
教育部(19776)
期刊
(72344)
经济(72344)
研究(44626)
中国(29039)
(28194)
学报(27172)
科学(24251)
(23280)
大学(19592)
管理(19240)
农业(18604)
学学(18536)
教育(14911)
技术(14012)
(13539)
金融(13539)
业经(11722)
财经(11588)
经济研究(11287)
(10530)
问题(10392)
(9965)
技术经济(8766)
(8358)
统计(8349)
资源(8184)
(8001)
理论(7828)
商业(7658)
(7352)
共检索到232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元凯  
本文试图建立一套计量中国省域金融资产的指标体系,并据此比较研究了安徽、江苏、浙江、上海2006年与2009年的金融资产总量及其结构变化。在时间维度上,三省一市金融相关率提高,金融资产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水平上升。在空间维度上,三省一市金融发展水平依次提高,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平行关系;安徽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江苏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家军  任怡  
文章从长三角地区电力资源需求现状入手,在回顾了相关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Panel Date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我国长三角地区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关于我国长三角地区电力生产的长期规划和电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继良  陈炳华  张帅奇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在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产业发展异同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政策思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俊杰  唐德才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驱动,"大通关"建设成为该地区打破发展瓶颈、改善贸易环境的必然选择。目前长三角地区"大通关"建设存在着政府理念创新和协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长三角地区要加快"大通关"建设,就必须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整体规划水平,使"大通关"建设与总体规划相匹配;同时推进海关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等相关体制的改革,加强长三角地区"大通关"制度一体化建设,加快电子口岸的信息平台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镜  杨德才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板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是中国经济最具成长性的地区。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市场机制差异逐渐加大。文章选取2001—201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政府行为、经济主体、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四个方面的市场化指标体系,测度了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指数,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进行对比,寻找导致这种市场机制差异的内生原因。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滞后于长三角地区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因此,东北地区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加快其市场化进程,缩小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机制差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亚莉  刘友兆  龙开胜  
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强度的表征指标,运用GIS软件和经济计量模型,探讨了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明显,并且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形成了以上海、杭州为中心的高强度地区,这与目前长三角经济增长极相吻合。同时,经济增长、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之间显著正相关,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短期内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土地管理政策的影响尚不显著。今后,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政策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广宇  陈爽  余成  王肖惠  
植被退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的重要表征。利用2000~2010年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叠加分析和格网计算方法,对长三角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a间长三角地区最大化NDVI均值空间分布南北高、中间低,区域14%的植被覆盖面积显著退化。植被退化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而人类活动是导致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在长江以南、太湖的北部与东部,环杭州湾地区及南京、南通和台州等城市快速无序的城镇化,造成了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和耕地的破碎化,使植被退化区域集中连片分布。经济利益驱动农民将水田转化为向水产养殖,引起植被退化。部分区域植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云浩   程南洋   沈文星  
【目的】构建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水平指数,揭示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空间关联的演化特征,突破以往区域间要素互为独立的壁垒,在空间视角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长期和短期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为差异化城市森林建设、长三角森林城市群统筹建设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熵权TOPSIS法构建城市森林建设水平指数,将城市森林建设的生态效益纳入其中,衡量2006—2019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水平,通过地域相邻矩阵等3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建森林城市等因素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长期和短期的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结果】1)基于空间距离倒数的空间权重矩阵符合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的广泛空间关系,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全局莫兰指数在0.244 3以上,呈现波动上升走势;2)长三角41个地级市城市森林建设在空间上表现出稳定的空间块状集群异质性特征,“高-高”(H-H)值集聚,均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形成沿海往内陆扩散的发展态势;“低-低”(L-L)值集聚,多集中在安徽省,呈先扩散后收缩的走势;3)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0.172左右,短期和长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014 2和0.091 4;创建森林城市短期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但长期为负;人口密度、旅游人数、第三产业占比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影响存在短期降低、长期提升的差异。【结论】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短期内经济发展给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带来压力,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可带动城市森林发展;人口密度和旅游人数、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会迫使管理者注重生态保护,以期望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人均道路面积增加短期内可改善该城市的森林建设水平并辐射带动相邻城市,长期来看反而限制城市森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创建森林城市成功后的一段时间内管理者可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并对周围城市森林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但长期缺乏持续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书敬  许耀  胡姚雨  
本文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使用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整体用水、三大产业用水、制造业二分位行业用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浙江拥有水资源总量超过其消耗水资源量,上海和江苏则面临较大用水压力;2上海耗水集中于第二产业,江苏、浙江集中于第一产业;3上海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江苏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浙江的木材加工以及家具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较高,但完全用水系数较低,江苏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部门直接用水系数较低,而完全用水系数较高;4对代表性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分析显示,影响其完全用水系数的相关行业在两省一市基本相同,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久文  肖春梅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采用1992-2010年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数据,实证测算了长三角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并且进行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分解,发现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实证结果显示:从时间维度看,1992-2010年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是上升的。从TFP指数的进一步分解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指数上升,技术效率没有变化。因此,长三角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驱动,并且表现为阶段性波动,这与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关。从区域看,上海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最高,浙江次之;江苏全要素能源效率表现为负增长。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和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潘顺  杜士强  徐慧  吴燕娟  王黎明  宗玮  温家洪  
利用我国1∶25万DEM、人口密度格网数据库GPWv3和LanD Scan,分析长三角沿海低地的空间分布及其人口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沿海低地分布在距离海岸180 kM以内,面积为67 339 kM2,占长三角总面积的32.2%;超过1/3的沿海低地海拔低于4 M,其中60%分布在距海岸60 kM范围内。2010年,长三角沿海低地人口占长三角总人口的45.52%,其中,2/5以上低地人口分布在海拔4 M以下区域,2/3的低地人口分布在距海岸60 kM范围内。1990—2010年,长三角沿海低地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人口由内陆向沿海、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态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克强  万宁娜  
基于我国大型物流企业长三角地区分支机构的城市联系数据,运用联锁网络模型,从聚合与互锁链接、城市网络距离、城际非对称性联系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联系高度集中在多个中心城市之间,占据了网络的中心位置,外围城市各项指标落后,处于边缘位置;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正在形成多中心辐射、拉动外围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上海市的核心地位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以外的企业倾向于在长三角、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城市门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地企业的落户选择;在长三角五大亚都市圈中,苏锡常、南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海飞  肖明月  
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一个区域来说至关重要。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因此,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用经济实力、企业实力、金融实力、科技教育、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6个一级指标以及GDP、财政收支、消费情况、经济结构等15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模型,并在现实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和浙江3省市25个城市的竞争力,并比较城市间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上海、杭州、南京3城市的竞争力差距明显;上海在金融实力、基础设施和科学教育上明显领先,但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侃杰  叶峥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了风险投资业,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单一的政府型投资机构不能满足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需要,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投资低效率。因此,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分析长三角地区潜在的风险资金来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风险投融资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