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5)
2023(19384)
2022(16469)
2021(15232)
2020(13031)
2019(29799)
2018(29676)
2017(57097)
2016(31547)
2015(35936)
2014(36547)
2013(36120)
2012(33482)
2011(30357)
2010(30850)
2009(28670)
2008(28339)
2007(25649)
2006(22881)
2005(20721)
作者
(94689)
(78822)
(78286)
(74946)
(50256)
(37728)
(35795)
(30910)
(29842)
(28329)
(26725)
(26674)
(25273)
(25086)
(24537)
(24405)
(23632)
(23324)
(22776)
(22594)
(19792)
(19648)
(19275)
(18061)
(17719)
(17550)
(17545)
(17457)
(16068)
(15650)
学科
(140908)
经济(140753)
管理(88998)
(81966)
(67066)
企业(67066)
方法(57161)
数学(49178)
数学方法(48557)
中国(36958)
(36699)
(32610)
(31981)
地方(31383)
业经(30032)
(26281)
农业(24198)
(22756)
贸易(22743)
理论(22415)
(21939)
(21164)
银行(21102)
(20939)
(20278)
金融(20269)
(20124)
环境(19990)
(19434)
财务(19342)
机构
大学(459063)
学院(456976)
(185012)
经济(180773)
管理(173090)
研究(160703)
理学(147801)
理学院(146043)
管理学(143257)
管理学院(142432)
中国(120605)
科学(101027)
(99757)
(85402)
(83736)
(79300)
研究所(75828)
中心(72425)
(70815)
业大(69006)
财经(67054)
北京(63548)
(62563)
农业(62050)
师范(61949)
(60521)
(57811)
(56716)
经济学(55713)
经济学院(49848)
基金
项目(300328)
科学(233763)
研究(219067)
基金(214416)
(187408)
国家(185825)
科学基金(157311)
社会(135580)
社会科(128179)
社会科学(128138)
(118375)
基金项目(113158)
自然(101671)
教育(101030)
(99774)
自然科(99203)
自然科学(99176)
自然科学基金(97331)
编号(90711)
资助(88760)
成果(75498)
重点(67962)
(65482)
(64898)
课题(63641)
(61034)
科研(57253)
创新(56996)
大学(55457)
教育部(55449)
期刊
(213695)
经济(213695)
研究(139128)
中国(93271)
学报(76020)
(72689)
科学(68018)
(66658)
管理(64229)
大学(56379)
教育(54542)
学学(52675)
农业(48977)
(41849)
金融(41849)
技术(40938)
经济研究(33863)
业经(33764)
财经(33346)
(28620)
问题(28220)
(25665)
图书(25173)
技术经济(23246)
(22084)
理论(21802)
统计(21226)
(21172)
科技(20907)
商业(20231)
共检索到69677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莺  张良  
本文主要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目前仍存在由于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一致而导致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为着眼点,探讨了“行政区经济”的外在表现;深入剖析了产生“行政区经济”的原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千慧雄  
区域经济完全一体化的各成员的产出份额在理论上应服从Zipf分布,各成员产出份额的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的距离则可以用来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8年间,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体化过程,并且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制度变迁推进型一体化"、"制度与市场角力型一体化"和"市场推进型一体化"三个阶段。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卫星  周立群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珠三角可分为三个阶段,环渤海可分为四个阶段;区域一体化不可逆转并正在加速;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最快,然后是珠三角和环渤海;要推动区域一体化,适应市场要求、正确理论指导和政府宏观引导三者不可或缺;一体化进程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基础设施一体化最易实施也进展最快,产业结构一体化最难以协调;一体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目标模式还没有出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赟慧  刘志彪  岳中刚  
对城市间经济关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能了解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度分析能了解区域的一体化状况。本文借鉴引力模型思想,修正后计算出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但有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韬  
阐述了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契合机理,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其物流业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柳  于明超  刘志彪  
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存在影响这一命题被广泛认同,但区域之间文化融合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视角。不同文化的类别是存在差异的,理论上可以说明,只有区域优性文化的融合才能够促进经济一体化。从长三角地区来看,创业文化融合、冒险文化融合促进了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开放文化融合对经济一体化并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在推动区域之间的优性文化融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从而促进了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而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文化却也会阻碍经济一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吕猛  
企业内地域分工是以企业为载体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要求不同的企业内地域分工形式与之相适应。伴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区域内企业立足于整个长三角实现企业内地域分工的愿望也愈发强烈。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阶段企业内地域分工在其范围内不同表现形式的回顾,提出目前长三角范围内企业内地域分工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对新阶段下企业内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军  张兴平  丁正源  
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长三角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快,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准确把握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对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和维持发展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角度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提出多元化(包括供给多元化和需求多元化)是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并就打造长三角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颖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及其基础,指出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各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并提出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红  楼锡锦  
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是市场,主体是企业。文章在对532家企业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从实证上得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与特征。结合存在的体制与利益上的阻碍,认为在战略上要把握住四个方面:即制度的协调与利益平衡、产业的分工与协作、科技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法制规则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佳  徐长乐  
二战后,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日本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区域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给予财政支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我国在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分析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的发展和特点,对于长三角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耿,许学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三地既有的协作基础和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论证了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认为制度性障碍、产业结构性缺陷、发展阶段差异和基础设施协调不够是当前影响一体化的主要存在问题。提出建立“大珠三角经济区”的目标,并从产业体系、制度环境、管治系统和交流网络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诠释。提出未来实现大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目标,从政府、企业、交通等多个层面具体的实现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娄文龙  
文章创新性引入区域政策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系,得出实证结果: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长江三角洲最低,京津唐处于中间水平;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呈现趋同特性。原因可能在于渐进式的改革中珠江三角洲开放早,协同化程度高,市场一体化效率高,而政府政策制约、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创新等影响了后两个区域的一体化水平。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