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5)
2023(6437)
2022(5379)
2021(4664)
2020(3834)
2019(8193)
2018(7878)
2017(14833)
2016(7814)
2015(8788)
2014(8847)
2013(8925)
2012(8645)
2011(8230)
2010(8359)
2009(7810)
2008(7511)
2007(6665)
2006(6323)
2005(5851)
作者
(24524)
(20724)
(20628)
(19741)
(13326)
(9887)
(9433)
(7985)
(7946)
(7311)
(7221)
(7012)
(6926)
(6644)
(6593)
(6419)
(6003)
(6002)
(5885)
(5449)
(5361)
(5036)
(4842)
(4840)
(4754)
(4660)
(4503)
(4240)
(4193)
(4009)
学科
(62970)
经济(62920)
地方(21375)
管理(20967)
方法(16531)
(14938)
数学(14799)
数学方法(14706)
地方经济(14696)
中国(12120)
(11575)
(10941)
企业(10941)
业经(10402)
(10285)
环境(8880)
经济学(7577)
农业(7494)
(6994)
(6980)
(6947)
金融(6946)
(6886)
(6596)
资源(6314)
(6123)
贸易(6116)
产业(5948)
(5833)
(5735)
机构
学院(124327)
大学(123089)
(63941)
经济(62792)
研究(50749)
管理(43341)
中国(37374)
理学(36427)
理学院(35890)
管理学(35351)
管理学院(35087)
科学(29665)
(26116)
(26042)
(25901)
研究所(23520)
中心(21492)
经济学(21288)
财经(20232)
(19709)
经济学院(18756)
(18600)
(18168)
(18163)
(16938)
师范(16833)
北京(16683)
科学院(16386)
业大(15473)
(15458)
基金
项目(79807)
科学(63160)
研究(58152)
基金(58121)
(51039)
国家(50693)
科学基金(42676)
社会(39882)
社会科(37898)
社会科学(37886)
(30712)
基金项目(30352)
(25773)
自然(25463)
自然科(24706)
自然科学(24697)
教育(24459)
自然科学基金(24198)
资助(23140)
编号(21982)
(20237)
重点(18789)
成果(17436)
国家社会(17397)
(17120)
发展(16899)
(16681)
课题(16112)
(15688)
(15271)
期刊
(81773)
经济(81773)
研究(42688)
中国(24715)
(19170)
科学(17553)
管理(17451)
学报(17158)
(16303)
经济研究(13970)
大学(12839)
学学(12441)
(11775)
金融(11775)
财经(11259)
技术(11110)
农业(10742)
业经(10570)
问题(10440)
(9944)
教育(8255)
资源(8174)
技术经济(8081)
统计(7325)
(7276)
世界(6785)
经济问题(6729)
国际(6559)
(6377)
经济管理(6069)
共检索到201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莺  张良  
本文主要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目前仍存在由于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一致而导致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为着眼点,探讨了“行政区经济”的外在表现;深入剖析了产生“行政区经济”的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彦强  
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竞争使得区域内产业分布格局表现出以行政区划为界的分散同构的特征,资源的跨行政区流动和配置受到一定的阻碍。区域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可以使资源的跨行政区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得以实现。为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合作,推进一体化的实现和资源的跨行政区优化配置,必须从构建强有力的区域组织、通过合作协议加强行政权力横向协调、联合兴办开发区等方式着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长三角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该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长三角的发展重点及定位进行论述,指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庄士成  汤建光  
长三角区域合作"困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合作难以调和利益冲突、粗放增长方式下的区域合作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单一数量目标下的区域合作难以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有利于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有利于破解区域合作困境,也有利于提升区域合作内涵。以循环经济范式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首先要在长三角区域层面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并以循环经济范式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以制度和机制消解循环经济的合作困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子玉  卢海宁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三大需求关系更趋协调等。当然,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也存在着其特有的矛盾,但这也是长三角在融合、发展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展望"十二五"的发展,长三角将为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晓  袁迥  沈新华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通关治理网络模型,从治理角度提出长三角区域通关制度变革的政策建议:一是战略规划目标体系,整体推进区域通关;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创造通关运行环境;三是拓宽电子口岸功能,夯实通关信息基础;四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合作信任;五是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完善区域治理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何妨经济合作在先——日益拓展的亚洲次区域“经济增长三角”吴德烈中国的特殊作用目前,APEC拥有18个成员,22亿人口和世界51%的产出,其中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的46%。大部分成员已经参加了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亚洲地区,虽还没有全区域的经济合作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伟全  
尽管长三角区域经济取得巨大成绩,但各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依旧时常发生,并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文章阐述了长三角经济圈内地方利益冲突的现状,总结了地方利益冲突造成的结果,分析当前长三角地方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状况及其效果,并提出了协调地方利益冲突、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祥妹  张荣敏  
文章根据长江三角经济区25市1996-2014年宏观统计数据,基于地理空间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探讨研究区三大产业的β收敛性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第一产业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在地理和经济距离影响下,研究区内二、三产业呈现绝对β收敛,而第三产业收敛速度高于第二产业,其中科技、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收敛性;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前提下第三产业的空间相关性远高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发现忽略空间权重矩阵下产业结构收敛性差异将导致区域发展研究误差,区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继良  张奇  
本文在测度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距的基础上,对收敛趋势进行了判断。并基于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造成城市发展差异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距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和面板数据,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效应;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三大经济区的R&D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上都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③三个不同经济区之间内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区域经济也在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永庆  
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为两翼,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因此,深刻分析作为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龙头的上海经济发展态势,正确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对于相关省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章辉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快速增长区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应包括:人力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人力资本在空间上的迁移流动态势、形成人力资本各种要素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典范,对于其人力资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快速经济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柳  于明超  刘志彪  
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存在影响这一命题被广泛认同,但区域之间文化融合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视角。不同文化的类别是存在差异的,理论上可以说明,只有区域优性文化的融合才能够促进经济一体化。从长三角地区来看,创业文化融合、冒险文化融合促进了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开放文化融合对经济一体化并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在推动区域之间的优性文化融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从而促进了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而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文化却也会阻碍经济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