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2)
2023(14485)
2022(11703)
2021(10414)
2020(8495)
2019(18914)
2018(18407)
2017(33872)
2016(18532)
2015(20433)
2014(20506)
2013(19856)
2012(18594)
2011(16915)
2010(17199)
2009(15649)
2008(15418)
2007(13977)
2006(12842)
2005(12241)
作者
(55609)
(46220)
(45708)
(43578)
(29412)
(21998)
(20752)
(17827)
(17691)
(16490)
(15856)
(15548)
(15158)
(14872)
(14549)
(14327)
(13515)
(13419)
(13325)
(13242)
(11900)
(11566)
(11402)
(10743)
(10381)
(10303)
(10243)
(10216)
(9414)
(9288)
学科
(78672)
经济(78579)
管理(46600)
(43900)
(31886)
企业(31886)
中国(28889)
地方(26317)
(25862)
方法(21131)
业经(20049)
(18823)
农业(17963)
数学(17264)
数学方法(16981)
(16314)
(16131)
(14800)
金融(14792)
(14771)
银行(14740)
(14656)
(14407)
地方经济(14272)
(13070)
贸易(13052)
环境(12888)
(12508)
理论(12404)
(12152)
机构
学院(258375)
大学(256700)
研究(101970)
(101385)
经济(98905)
管理(89258)
中国(77647)
理学(74387)
理学院(73328)
管理学(71737)
管理学院(71248)
科学(63810)
(58158)
(53175)
(48997)
(48385)
研究所(48129)
中心(45900)
(43591)
(39846)
师范(39386)
业大(38303)
农业(38002)
(37944)
北京(37202)
财经(36460)
(34696)
(33351)
(32831)
师范大学(31794)
基金
项目(170000)
科学(133285)
研究(126338)
基金(119303)
(105964)
国家(105044)
科学基金(87936)
社会(78805)
社会科(74457)
社会科学(74442)
(68498)
基金项目(61877)
(57923)
教育(57358)
自然(54530)
自然科(53206)
自然科学(53191)
编号(52262)
自然科学基金(52174)
资助(47052)
成果(43896)
(43342)
重点(40315)
课题(38743)
(35765)
(34885)
发展(34505)
(33922)
国家社会(32838)
创新(32705)
期刊
(126779)
经济(126779)
研究(83821)
中国(66608)
(47264)
学报(44135)
科学(40482)
教育(39628)
(36107)
管理(35643)
大学(33084)
农业(31849)
学学(30661)
(28146)
金融(28146)
技术(23516)
业经(22359)
经济研究(20280)
财经(17721)
(17188)
问题(16349)
(15446)
图书(14178)
资源(13554)
(13125)
科技(12700)
(12662)
(12487)
论坛(12487)
(12176)
共检索到424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长三角发展进入新阶段,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动力要素升级,需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发展路径重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合作生态。长三角地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素、技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区域分工、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演化特征促使一体化发展目标重构,需要突破由政府主导、偏向性政策、以经济合作为主线、中心化导向的发展路径依赖。"新一体化时代"应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导向,构建普惠型政策体系,完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雯  孙伟  刘崇刚  刘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各城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文章从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切入,系统阐述了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遵循经济集中、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平的空间优化准则。同时,重点梳理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及三省一市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行动计划等落实情况,分析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娜  郑军  汪发元  
加速推进交通高质量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之路。现阶段,长三角区域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为基础的综合立体骨干交通网基本形成,然而,也面临交通设施不均衡、区域交通网络缺乏协同性、交通服务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省际间存在障碍壁垒等困境。因此,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交通投资规模,提升交通协同能力,健全交通服务体系,完善交通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卫东  曾刚  朱晟君  曹有挥  孙斌栋  曹炳汝  崔璨  段学军  张京祥  孙伟  杨山  陈明星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为了科学全面认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厘清未来的发展出路,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区域协调、产业协同、交通组织、城镇体系演变、跨区合作、要素配置、流域统筹、一体化路径、绿色低碳发展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其发展中仍然存在内部发展不平衡、区间交通割裂、行政壁垒尚存、流域生态协作不健全、产业协同发展不足、绿色经济体系较弱等突出问题。长三角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需要综合各学科各专业的理论知识,从不同视角持续关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学命题。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长三角一体化首先要创新机制缩小区域内部发展差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的基础支撑,更要突破行政边界的制约;其次要创新机制体制来保障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与配置,通过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来夯实一体化;再次要促进土地要素向长三角集中使用,提高长三角地区土地承载能力,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要素保证;然后要优化人口就业空间结构,加强城际间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强化大江大河等重大流域的省际统筹与合作,共同提升长三角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绿色一体化发展;最后更要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通过科研突破与市场机制来实现低碳发展,在创新驱动引领下打造流空间世界级枢纽,以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以上观点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和决策支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学良  李丽霞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亟待厘清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机制和路径。区域内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是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为此,必须对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推进开发区之间的合作,形成基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地区间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以促进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叶波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领跑全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建设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针对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存在“卡脖子”、部分产业开始加速外迁等问题,沪苏浙皖等省市应立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同提升高水平双向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幸福宜居长三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叶波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领跑全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建设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针对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存在“卡脖子”、部分产业开始加速外迁等问题,沪苏浙皖等省市应立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同提升高水平双向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幸福宜居长三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栋   江伟  
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在探究政策对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114个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且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部分体现在社会层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和不同市场一体化程度城市中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通过降低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影响中发挥着正向的调节效应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生态发展、兼顾小城市利益和政策推广拓展了空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本刊讯  
2019年4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9春夏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为"长三角一体化:理论与对策"。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讲话,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做主旨演讲,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致辞,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主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斌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需要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适配的金融服务。本文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相关研究,对比了长三角区域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各自的特征和优势,针对商业银行在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金融供给适配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璨  于程媛  王强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的畅通流动。人才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聚焦高校毕业生这一重要区域人才资源,基于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刻画长三角高校毕业生流动的空间格局,使用地理探测器探索城市创新等因素对毕业生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高校毕业生流动基本遵循随距离衰减和等级跃迁规律,区域内就业占比高达79.72%。江苏、浙江、安徽呈现出差异化的省内流动空间形态。(2)位于“Z”型发达地带和沿海的城市毕业生粘滞率较高,上海和与其紧邻的苏州、嘉兴、南通形成“高—高”区。(3)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创新因素对毕业生流动的驱动力较强,但按省域来看,驱动作用在江苏最强,浙江次之,而在安徽并不显著。风险探测显示,创新因素的驱动存在阈值效应。研究揭示了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格局及与城市创新的关系,为推动区域人才一体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单静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实施要求一体化向更高质量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解析了其内涵,并从这五个方面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产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解读,相应地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通过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问题研究,有助于长三角突破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瓶颈,作为国家强有力后盾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军  陈亚欣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但整体趋于均衡发展;市场一体化能够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主要通过规模效应、产业升级以及协同创新等路径产生影响。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存在要素过度集聚造成的"拥挤效应",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在市场趋于整合下,城市群内技术创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这反映出长三角加快推进协同创新效果明显,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合作密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红  
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大、发展质量高,经济地位重要,金融基础雄厚。但是,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仍有阻碍与瓶颈,表现为精准型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体制机制运行通畅性不够、区域金融体系的布局有待优化。金融体系在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应继续深化该区域接轨世界、示范全国的功能与作用,接轨世界金融标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知识产权金融体系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和中小微企业征信难问题的化解为服务重点,形成可供全国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同时,应注重发挥央企引领作用,发挥中央金融企业专业优势和中央实体企业行业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快长三角区域金融要素积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李清娟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局面,有利于提高我国就业水平和打破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加快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应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