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0)
- 2023(15757)
- 2022(14005)
- 2021(13224)
- 2020(11285)
- 2019(25882)
- 2018(25868)
- 2017(50824)
- 2016(28094)
- 2015(31721)
- 2014(32245)
- 2013(31805)
- 2012(29755)
- 2011(26965)
- 2010(27106)
- 2009(25096)
- 2008(24773)
- 2007(22186)
- 2006(19323)
- 2005(17140)
- 学科
- 济(116029)
- 经济(115915)
- 管理(77918)
- 业(74522)
- 企(60162)
- 企业(60162)
- 方法(53213)
- 数学(46149)
- 数学方法(45602)
- 农(32558)
- 中国(28888)
- 财(28049)
- 地方(26753)
- 学(25230)
- 业经(24204)
- 农业(21768)
- 贸(21666)
- 贸易(21658)
- 易(20945)
- 制(20270)
- 理论(18484)
- 和(17793)
- 环境(17572)
- 务(17320)
- 财务(17244)
- 财务管理(17203)
- 银(16782)
- 银行(16724)
- 技术(16381)
- 企业财务(16225)
- 机构
- 学院(402926)
- 大学(401745)
- 济(158847)
- 管理(158157)
- 经济(155128)
- 研究(137349)
- 理学(136487)
- 理学院(134905)
- 管理学(132546)
- 管理学院(131813)
- 中国(101293)
- 科学(87583)
- 京(85727)
- 财(72079)
- 所(70772)
- 农(69722)
- 研究所(64668)
- 中心(62362)
- 业大(61687)
- 江(60518)
- 财经(57463)
- 范(55221)
- 农业(54790)
- 师范(54721)
- 北京(54360)
- 经(52007)
- 院(49765)
- 州(49090)
- 经济学(46394)
- 师范大学(43961)
- 基金
- 项目(271685)
- 科学(211899)
- 研究(198415)
- 基金(194375)
- 家(169437)
- 国家(168007)
- 科学基金(142758)
- 社会(121805)
- 社会科(115204)
- 社会科学(115172)
- 省(107501)
- 基金项目(103885)
- 自然(93792)
- 自然科(91484)
- 自然科学(91459)
- 教育(91317)
- 划(90524)
- 自然科学基金(89785)
- 编号(82757)
- 资助(81063)
- 成果(67642)
- 重点(61063)
- 部(59690)
- 发(59073)
- 课题(57263)
- 创(55448)
- 科研(52042)
- 创新(51749)
- 教育部(50381)
- 大学(50043)
- 期刊
- 济(175585)
- 经济(175585)
- 研究(115487)
- 中国(73303)
- 学报(64371)
- 农(63103)
- 科学(59114)
- 管理(54523)
- 财(53367)
- 大学(47393)
- 教育(45023)
- 学学(44525)
- 农业(43409)
- 融(34896)
- 金融(34896)
- 技术(34687)
- 业经(29930)
- 经济研究(27051)
- 财经(26786)
- 问题(23305)
- 经(22789)
- 业(22389)
- 图书(21165)
- 技术经济(19638)
- 理论(19276)
- 科技(18873)
- 版(18812)
- 资源(18713)
- 商业(18326)
- 贸(17872)
共检索到587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晨
本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在总结合作成就的同时,认为合作或协作的程度还不高,在区域合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合作发展机制还很不完善,距离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最后从组织机构、制度约束和具体合作内容上提出相关建议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旅游 合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正磊 韩顺法 管卫华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使得每一个旅游地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而代之以各种共存与共生关系。但是,由于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的不平衡性,地区间或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因此,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作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及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已成为重塑新型旅游区域关系的关键。对长三角几个重要旅游城市的发展现状及空间旅游进行分析,指出影响旅游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了加快长三角旅游合作与共同繁荣的实质措施。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旅游 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正国 吴光伟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系统是长三角旅游合作活动所有阶段和步骤的有序集合,具有内在的顺序和规律,是指导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根据对区域旅游合作活动的合理解构,本文提出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系统主要由需求识别、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实施以及系统目标测评等四个过程子系统所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过程系统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旅游合作 过程系统 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禹有松 冯学钢 杨杰
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安徽省正积极推进东向发展战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最活跃和关联性最强的产业之一,在安徽融入长江三角洲①的过程中,应该起到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安徽旅游资源禀赋好,地理上紧靠长三角广阔市场,旅游经济与长三角地区联系密切。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上,应重点构建直通长三角的三大旅游通道,并以上海为中心建设第三辐射环,同时在交通、信息、人才、服务、管理、政策法规、旅游规划等方面与长三角实现全面对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澄
文章利用高等数学、经济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自主构建了基于最速下降法的区域旅游潜力研究分析方法,利用该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曲线化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展开宏观性分析与研究。针对曲线分析深度不足的缺陷,展开模型化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过程,构建了拓展的引力-斥力模型,使用该模型进行长三角区域旅游潜力分析。由此,找到了如何解决长三角区域旅游短板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对如何扩大长三角区域旅游潜力提出了整体对策,为该区域旅游产业稳定、深入发展提供了决策思路与依据。
关键词:
长三角 旅游 潜力 最速下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邴振华 高峻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呼唤对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研究。本文引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数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同时对旅游产业集聚度与区域GDP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已经出现较强的集聚现象,但区域内部集聚程度不均衡;旅游产业中星级饭店、旅行社、其他旅游企业的区域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别呈高、负、中相关性。研究同时显示区域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且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的行业,一定程度上将更多地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旅游产业集聚 经济发展拉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靳诚 徐菁 陆玉麒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也不断深入。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划分了三个不同的区域旅游合作阶段,并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归结为三类,即空间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模型,初步揭示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作用机制、合成原则,以及不同演化阶段的主导力量和演化特征的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晓龙 李军 杨晶晶
在过去40多年中,长三角区域的空间范围从1982—1984年最初的“上海经济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变化,1984—1988年其范围扩大到除山东以外的整个华东地区;1992年,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长三角区域重新规划,到2008年形成了以江浙沪16城市为主体的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将长三角区域范围界定为苏浙沪全境内25个地级市;2016年,再次调整为包含安徽在内的三省一市共26城市;直到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确定了三省一市全域作为规划发展中心区,沪苏浙皖协同合作,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艳艳 楼嘉军
本文选取作为入境口岸的上海和长三角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入境旅游线路为切入点,从入境首站地比重、空间关联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对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入境旅游市场的关联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在入境旅游市场上的关联特征,即区域核心城市地位突出、区域关联性不强、关联带动作用不均衡、空间关联范围集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线路比重、共推精品线路等合作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线路 关联 上海 长三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丽芹
在旅游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经济核心区域,已成为很多旅游发达国家的共识。泛长三角作为我国旅游发达的地区,必须要与世界接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在系统梳理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内涵以及泛长三角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的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泛长三角应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与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整合与协作,同时应建立政府、规划、人才与信息等方面的完善保障体系,以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与无序开发,实现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区域整合 区域协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袁欣 史春云 朱明 张兴华
本文基于旅游社国内观光旅游线路报价单,统计并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类型、特征,以及长三角地区旅游目的地类型。结果表明,单目的地模式和完全环游模式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两种旅游线路模式;长三角地区各目的地在旅游线路中出现频次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类型主要表现为单一型、门户型以及出口型;通过对旅游线路中各目的出现频次的统计可见,长三角目的地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泰 席建超 葛全胜
高铁正成为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关键性因素,已有高铁旅游影响研究普遍存在供需分离的系统化视角缺位问题。立足多目的地-多客源地交互的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利用GIS集成方法和旅游系统引力模型研究了有无高铁网络两种情境下的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格局,分析了高铁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的具体方向、程度和意义。结果发现:(1)高铁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增强,扩大了旅游竞争力、出游力等级差异,带来逆向均衡一体化效应;(2)高铁强化了长三角区域旅游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地区非高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进一步被削弱,而核心高铁城市上海的中心性仍在增强;(3)高铁开通后,边缘地区新增开高铁城市的旅游格局变化最大,但固有劣势使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整体的非均衡发展态势;(4)高铁时空压缩在削弱空间距离因素影响的同时,促进了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本位回归,规避旅游供给的同质化竞争、强调差异化发展是发挥高铁旅游一体化联动效应的根本路径模式。最后,指出高铁开通可以为边缘地区城市提供相对公平的交通发展平台,是防止边缘地区城市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必要条件,进而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铁 区域旅游一体化 影响分析 长三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婉怡 张珊 舒伯阳 吴文秀
一体化是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依托共生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文章在探讨旅游一体化共生内涵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制度机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营销宣传和区域联系5个维度构建区域旅游一体化共生水平评价体系,对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旅游一体化共生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旅游合作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共生的作用。研究发现:(1)合作能缩小制度距离、促进要素流动、提升旅游一体化共生水平,但合作主体间的要素集聚也会降低同其他主体间的要素交换,影响共生网络平衡,产生“合作阴影”现象。(2)上级政府的权力介入对合作与旅游一体化共生呈正向调节作用,有助于弱化行政边界限制、压缩制度距离、提升合作效率并促进旅游一体化共生发展。(3)在促进与阴影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合作可以调和在多维邻近关系下一体化共生发展的溢出效果,增强旅游一体化对地理邻近地区的辐射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琪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其他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实现南通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必须通过优化合作环境、积极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和优势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区域旅游市场、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融入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中。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长三角 南通旅游业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