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1)
- 2023(13046)
- 2022(11536)
- 2021(10832)
- 2020(9024)
- 2019(20744)
- 2018(20495)
- 2017(39029)
- 2016(21600)
- 2015(24260)
- 2014(24602)
- 2013(24477)
- 2012(22253)
- 2011(20265)
- 2010(20212)
- 2009(18598)
- 2008(18007)
- 2007(15641)
- 2006(13836)
- 2005(12120)
- 学科
- 济(88588)
- 经济(88465)
- 管理(62083)
- 业(54416)
- 企(45207)
- 企业(45207)
- 方法(39148)
- 数学(34012)
- 数学方法(33559)
- 中国(24635)
- 地方(22872)
- 农(21982)
- 学(20673)
- 财(19187)
- 业经(18565)
- 制(17691)
- 环境(15307)
- 和(15204)
- 农业(14709)
- 理论(14640)
- 贸(12982)
- 贸易(12973)
- 技术(12614)
- 易(12476)
- 划(12403)
- 地方经济(12286)
- 教育(11532)
- 务(11523)
- 财务(11454)
- 银(11438)
- 机构
- 大学(311067)
- 学院(307350)
- 管理(123225)
- 济(116838)
- 经济(113722)
- 理学(106823)
- 研究(105718)
- 理学院(105525)
- 管理学(103653)
- 管理学院(103077)
- 中国(75485)
- 科学(68796)
- 京(67820)
- 所(53474)
- 财(52066)
- 研究所(49130)
- 农(48994)
- 中心(47200)
- 业大(46943)
- 江(45133)
- 范(43307)
- 师范(42936)
- 北京(42809)
- 财经(41998)
- 院(39386)
- 农业(38225)
- 经(38104)
- 州(36969)
- 师范大学(35148)
- 经济学(34166)
- 基金
- 项目(218109)
- 科学(170828)
- 研究(157583)
- 基金(156773)
- 家(137442)
- 国家(136355)
- 科学基金(116589)
- 社会(98264)
- 社会科(92919)
- 社会科学(92892)
- 省(85484)
- 基金项目(84271)
- 自然(76942)
- 自然科(75006)
- 自然科学(74987)
- 自然科学基金(73566)
- 划(72610)
- 教育(71575)
- 编号(64423)
- 资助(64041)
- 成果(51738)
- 重点(49091)
- 部(47332)
- 发(46780)
- 课题(44849)
- 创(44382)
- 创新(41438)
- 科研(41327)
- 教育部(39889)
- 国家社会(39793)
- 期刊
- 济(130084)
- 经济(130084)
- 研究(88141)
- 中国(62121)
- 学报(50102)
- 科学(46806)
- 管理(42812)
- 农(42809)
- 财(37164)
- 大学(36843)
- 教育(35136)
- 学学(34341)
- 农业(30082)
- 技术(26051)
- 融(21455)
- 金融(21455)
- 业经(20415)
- 财经(19377)
- 经济研究(18749)
- 图书(18298)
- 问题(17838)
- 资源(17670)
- 经(16438)
- 业(15716)
- 科技(15543)
- 理论(14743)
- 技术经济(14480)
- 发(14171)
- 现代(13961)
- 版(13773)
共检索到443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秀芝 金春林
目的:分析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比较长三角区域的“中心区”与“一般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运用集聚度法,从地理、人口和经济维度对2020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中心区”各类医疗资源集聚度(HARD)均>1,一般区各类医疗资源集聚度均<1,与中心区差距较大。人口集聚度(PAD)≥1的城市数量超过HRAD与PAD比值≥1的城市数量。结论:长三角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聚,省会城市集聚度更高。长三角区域内部省域间、“中心区”与“一般区”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均存在差异。提升区域内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要重点考虑区域人口规模和密度。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城市 医疗卫生资源 集聚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书平 黄二丹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9年医改以来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性,为优化"十四五"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区域功能定位把北京市16个区(县)分为4个经济区域分组,以服务常住人口和地理面积为权重,比较各个经济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利用泰尔指数和聚集度测算不同区域间和区域内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1)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泰尔指数最小。(2)全市不同类型资源的泰尔指数主要是由区域分组间的差异造成,其贡献率在80%左右。(3)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医疗卫生资源聚集度远远高于人口聚集度,这说明卫生资源相对过剩,而其他区域分组的医疗卫生资源则相对不足。结论:为了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卫生资源配置,应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等区域的卫生资源的可及性,改善不同类型资源在不同区域分组内及区域间分布合理性,提高资源布局的公平性,更好地为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服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万广圣 钱芝网 施毓凤 俞立平 杜小磊
目的:对珠三角地区城市健康生活医疗卫生服务进行评价,分析区域内运行情况,为地方政府城市健康生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人均角度构建健康生活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AHP-TOPSIS法对珠三角各地级市进行评估。结果:珠三角地区城市健康生活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呈现三个层次,医疗资源配置及医疗投入现状存在较大地区不平衡。惠州、肇庆和广州为第一层次,深圳、江门和东莞为第二层次,珠海、佛山和中山为第三层次。结论:政府应加大对第二、三层次城市的医疗经费投入力度,同时注意协调医疗资源与医疗经费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骏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服务业发展及集聚速度处于全国前列。本文在对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和集聚进行了实证研究,涉及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内部结构和集聚状况,并据此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的趋势进行了判断,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未来将加快发展,其趋势将由四大中心城市,即上海、杭州、无锡和宁波向周围城市扩散,辐射范围包括苏州、常州、嘉兴、台州和舟山等城市。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服务业 发展 集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海天 何骏
以沪苏浙皖为范围的泛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掌握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定位能有效促进该区域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以泛长三角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背景,在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结构和集聚的视角对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定位进行研究。就结构而言,上海市和江苏省存在强竞争关系,上海市与安徽省存在强互补关系;就集聚而言,上海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江苏省的中高端设备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浙江省的传统加工业,安徽省的资源导向性工业成为各自的主导工业,集聚迹象明显。泛长三角区域各省市应充分利用各自的结构与集聚优势进行准确定位,加强横向和纵向协作,加快泛长三角...
关键词:
泛长三角区域 工业 结构 集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邴振华 高峻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呼唤对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研究。本文引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数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同时对旅游产业集聚度与区域GDP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已经出现较强的集聚现象,但区域内部集聚程度不均衡;旅游产业中星级饭店、旅行社、其他旅游企业的区域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别呈高、负、中相关性。研究同时显示区域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且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的行业,一定程度上将更多地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旅游产业集聚 经济发展拉动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龚韩湘 吴泽墉 伍宝玲 叶秋丽 罗桢妮
目的: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医疗资源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为促进广东省各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从医疗人力资源、医疗服务设施和医疗业务效益3个方面共10个指标构建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和医疗资源集聚水平,同时借助GIS技术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医疗资源的空间差异。结果:万元以上设备、房屋建筑面积和执业(助理)医师指标对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广州和深圳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超过0.6,汕尾、云浮、阳江、河源和潮州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低于0.1;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赛
目的:分析医疗产业集聚对区域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方法:利用2004—2017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基准面板回归模型,运用固定效应估计和GMM估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医疗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具有区域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医疗产业集聚能显著提升区域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而西部地区医疗产业集聚对区域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抑制作用。结论:加快医疗体制改革,通过改善医疗资源配置方式,提升落后地区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旋旖 周茜
为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健康领域需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其配置公平性。在此背景下,以卫生健康为价值基点,探索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为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持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本文基于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理论,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财政政策角度探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亮 骆达 毕长伟 陈欣
目的:分析天津市公立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及其公平性和变化趋势,探索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措施和途径。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和集聚度的方法对公立医疗机构主要卫生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天津市整体和区域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集聚。结果:按人口分布,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床位和护理人员在各区域分布不公平;按地理分布,各项指标均出于极度不公平状态,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在区域集聚;集聚度分析表明,市内六区卫生资源相对过剩,而周边和外围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相对匮乏,且不能满足居民就诊需求,同时医护人员在该区域配置不足。结论:应进一步调控卫生资源总量,优化卫生资源区域布局,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改善医护人员在城乡间分布的合理性。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基尼系数 集聚度 天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少平 黄飞
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与地理两方面特征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静态与动态面板SEM模型,对其2003—2013年区域创新空间集聚现象进行考察。Thiel熵显示区域创新存在不平衡性,但在逐渐缩小;Moran's I指数显示区域创新有明显的正空间相关性,在地理空间上集聚;空间静态面板模型实证虽发现长三角的区域创新集聚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但因忽略了一些潜在的因素,而高估创新生产的空间相关系数、个体随机效应以及创新投入变量的影响,从而使得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而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正好弥补其缺点,能更真实客观解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海银 韩雅慧 楚天舒 张晨曦 金春林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为样本,采用聚类算法进行价格地理分区,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可视化描述;采用轮廓系数进行拟合评估,选择医疗费用、卫生资源配置及服务效率等指标分析地理分区的有效性。以上海为基准,测算各分区的地理相对比价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地理分区合理,地理比价系数体现了经济成本差异,有利于促进我国构建区域医疗服务价格比价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严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与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有目共睹,长三角区域发展堪称这一模式下的典范。然而透视长三角增长模式,其内在局限给未来持续增长蒙上阴影。本文探讨长三角增长模式的成功和局限,以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分析为基础,剖析长三角增长的现实层面,探究长三角增长动力,寻求进一步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
区域分工网络 价值链集聚 增长转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朝相 徐玲
本文梳理了长三角区域16座城市产业结构现状、职能特征与产业分工,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集聚的协同效应,说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指出整合以政府政策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晓露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5.0软件,选取13个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珠三角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长三角,但其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不如长三角,二者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