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4)
- 2023(5567)
- 2022(4735)
- 2021(4212)
- 2020(3517)
- 2019(7530)
- 2018(7570)
- 2017(14042)
- 2016(7761)
- 2015(8831)
- 2014(8809)
- 2013(8745)
- 2012(8440)
- 2011(8046)
- 2010(7926)
- 2009(7220)
- 2008(7226)
- 2007(6371)
- 2006(5973)
- 2005(5553)
- 学科
- 济(34016)
- 经济(33985)
- 管理(20113)
- 地方(13674)
- 业(13569)
- 方法(11552)
- 学(10545)
- 图书(10296)
- 企(10274)
- 企业(10274)
- 数学(10122)
- 数学方法(9953)
- 中国(9923)
- 书馆(9771)
- 图书馆(9771)
- 地方经济(8383)
- 农(8172)
- 工作(7921)
- 业经(6415)
- 和(5844)
- 财(5822)
- 环境(5737)
- 农业(5587)
- 制(5065)
- 融(4988)
- 金融(4986)
- 发(4722)
- 贸(4659)
- 贸易(4657)
- 理论(4585)
- 机构
- 大学(118572)
- 学院(112611)
- 管理(41770)
- 研究(41665)
- 济(40992)
- 经济(39942)
- 理学(35372)
- 理学院(34774)
- 管理学(34006)
- 管理学院(33739)
- 中国(29771)
- 科学(27963)
- 京(25441)
- 所(21709)
- 图书(21002)
- 书馆(20461)
- 图书馆(20458)
- 研究所(20078)
- 范(19717)
- 师范(19543)
- 农(19115)
- 江(19002)
- 财(18627)
- 中心(18348)
- 业大(16547)
- 师范大学(15924)
- 州(15878)
- 北京(15535)
- 院(15171)
- 农业(14997)
- 基金
- 项目(79630)
- 科学(62711)
- 研究(58323)
- 基金(57478)
- 家(50879)
- 国家(50550)
- 科学基金(42496)
- 社会(37521)
- 社会科(35586)
- 社会科学(35577)
- 省(30752)
- 基金项目(30527)
- 划(26758)
- 自然(26256)
- 自然科(25658)
- 自然科学(25647)
- 教育(25429)
- 自然科学基金(25164)
- 编号(25009)
- 成果(22567)
- 资助(21829)
- 重点(18473)
- 发(18335)
- 部(16850)
- 课题(16287)
- 创(16091)
- 国家社会(16011)
- 项目编号(15936)
- 创新(15274)
- 一(15099)
共检索到179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培钢
长三角区域的法规政策在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方面存在一些规章冲突现象,严重影响了长三角区域规则一体化的法治进程。其冲突主要表现在建筑面积、阅览座位设置、馆藏数量、开放时间、文献投入借阅时间、呈缴本制度、违规处罚和奖励优待支持等多个方面。这是由于各省市的立法时间不统一、地方立法结合本省市实际需要、缺少协调机构造成的,可通过清理现有法规冲突、建立立法协调机构、创新办馆模式等协调机制加以解决。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公共图书馆 立法冲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菊红
长三角地区尽管发展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但其公共服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与其经济实力相比,还有一定提升的空间。本文从长三角地区的公共服务现状出发,实证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服务发展程度,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以及建设公共服务的协调机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公共服务 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靖学青
针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习益严重的形势,本文对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几个主要城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区域定位,即将其放在不同层次宏观区域背景里,确定长三角主要城市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实现途径,并就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应博
区域协调发展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协调发展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立足长三角区域发展实际,阐述了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的现状,剖析了机制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机制重构的对策。文章认为,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动态稳健的区域协调机制,是长三角未来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区域 协调发展 政府合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伟全
尽管长三角区域经济取得巨大成绩,但各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依旧时常发生,并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文章阐述了长三角经济圈内地方利益冲突的现状,总结了地方利益冲突造成的结果,分析当前长三角地方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状况及其效果,并提出了协调地方利益冲突、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合作 地方利益 利益冲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陆和建 云云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公共图书馆建立阅读推广联盟,对提高长三角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调研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建设以及阅读推广活动现状,针对长三角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扩增联盟数量,促进联盟均衡发展;丰富内容形式,增强活动连续性;完善信息平台,调动参与积极性;健全管理体系,发展多方合作;提高服务对象针对性,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蒋正举
根据区域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涵义,通过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文章对长三角地区76个县域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主成分和协调发展函数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级层次体系呈现圈层结构;空间分布区位优势明显,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均衡,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存在核心圈层发展度高但协调度不高、内圈层带动作用有限、中圈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等问题。最后,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圈层结构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艳 张加阳 杜宇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科技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文章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资源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与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科技支出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对这一过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科技支出主要通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都市圈内促进效果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科技支出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家海 王晓娟
近年来,将长三角区域合作扩展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已成为一个迫切但政策实践问题。本文在系统地分析泛珠三角、泛渤海区域合作地实际进程和日本、美国、欧盟区域合作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的三个总体性原则、五个结构要素和四个相关的操作性问题。同时,就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空间范围设计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新方案,即7+3模式,并阐述了其主要理由。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区域合作 政府间协调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家堂 刘亮
文章以长三角为例,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城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拟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区域协调发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对以Malmquist指数衡量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达3.56%;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协调发展虽然有助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瑞东 陈柳
为深度评估区域产业协调政策带来的创新效应及其对技术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文章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市公司数据和城市间专利转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G60科创走廊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机制研究表明,这一政策促进了城市间创新要素的流动、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行业市场竞争水平,这些都为企业提供了优良的创新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讨论说明,G60科创走廊的设立也促进了成员城市之间创新成果的交易与转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峰 姜德波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2年的非均衡发展,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过度集聚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通过产业的向外转移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国内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则需要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趋势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俊成
多中心城市经济族群式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与财富积累与增长中心。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驱动下,以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经济板块间的联系与关联性越来越明显。长三角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城市经济多中心化与模块化成为其重要表现载体,如何实现多中心的互动、关联与协调发展成为长三角未来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长三角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多中心共生作为多中心间新的关联形式,有利于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利用城市经济能级、城市经济关联、城市流强度与城市外向功能指数等对长三角16个城市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经济运行态势,并在诊断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树荣 王爱民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面临着跨界冲突及区域协调的严峻挑战,区域发展的种种重大问题、冲突和矛盾在"行政区-跨界冲突-区域协调"这一主题下交织与渗透,使跨界冲突的稳定、协调与创新机制变得极为重要。隐性跨界冲突作为一种特殊的跨界冲突,存在着制度冲突、文化冲突和社会排斥三种类型。隐性跨界冲突及其协调中始终贯穿着市场、政府和文化三股力量,相互耦合,共同构成隐性跨界冲突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隐性跨界冲突 协调机制 珠江三角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洪芳林 龚蛟腾
[目的/意义]旨在例析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政策规划与行业实践探索二者间“分治融合”的互动关系,挖掘过去经验与未来方略“时序扬弃”的转换逻辑。[方法/过程]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采集抽取国家各部委、三大经济圈所属省市颁布的相关政策及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文本内容,通过三级编码分析,归纳出由58个初始概念、9个初始范畴和3个主范畴构成的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政策环境框架。通过代表性多案例分析、演绎归纳方法提炼三大经济圈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实践发展过程,并用生命周期、责任相关者和政策赋能理论予以解释。[结果/结论 ]从技术意蕴、组织质态与环境理路3个维度,比较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政策基础、政策过程、政策目标”政策环境框架与从“零星探索”到“实质推进”的实践发展过程的互动关系,建构政策引导公共图书馆空间智慧化变革双轮驱动理论解释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