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9)
2023(13348)
2022(11230)
2021(10133)
2020(8834)
2019(20070)
2018(19846)
2017(38821)
2016(21252)
2015(23802)
2014(24137)
2013(24247)
2012(22372)
2011(20152)
2010(20396)
2009(19652)
2008(20107)
2007(18495)
2006(16309)
2005(15043)
作者
(62598)
(52686)
(52477)
(50077)
(33591)
(25131)
(23859)
(20503)
(19779)
(18889)
(17952)
(17599)
(17070)
(16809)
(16641)
(16100)
(15854)
(15551)
(15313)
(15072)
(13131)
(13120)
(12840)
(12004)
(11864)
(11832)
(11793)
(11786)
(10562)
(10461)
学科
(96232)
经济(96081)
(91446)
(80949)
企业(80949)
管理(80357)
方法(43596)
数学(34783)
数学方法(34504)
(33340)
(31822)
业经(29771)
(23787)
中国(23594)
(23420)
财务(23390)
财务管理(23348)
农业(22561)
企业财务(22150)
技术(18485)
地方(17159)
(16972)
(16820)
(16782)
贸易(16773)
(16365)
(16237)
理论(16141)
(16075)
(15457)
机构
学院(319020)
大学(316346)
(136716)
经济(133985)
管理(126718)
理学(108596)
理学院(107461)
管理学(105929)
管理学院(105327)
研究(102914)
中国(81389)
(67136)
(65860)
科学(60821)
(56482)
(52656)
财经(52545)
(50657)
(47448)
中心(47423)
研究所(47063)
业大(46485)
农业(44380)
经济学(41904)
北京(41179)
(39081)
财经大学(38500)
经济学院(37942)
(37718)
师范(37367)
基金
项目(202950)
科学(161269)
基金(148883)
研究(148796)
(128208)
国家(127052)
科学基金(110399)
社会(96715)
社会科(91620)
社会科学(91596)
(79896)
基金项目(79043)
自然(70715)
自然科(69110)
自然科学(69088)
教育(68049)
自然科学基金(67933)
(65861)
资助(60543)
编号(59612)
成果(48225)
(45835)
重点(45370)
(44785)
(43195)
(42536)
(41961)
创新(41125)
课题(40870)
国家社会(39821)
期刊
(157551)
经济(157551)
研究(93380)
中国(63855)
(57218)
(53053)
管理(50660)
学报(46057)
科学(44581)
大学(35573)
农业(35475)
学学(33928)
(30951)
金融(30951)
技术(28538)
教育(27446)
业经(27199)
财经(27116)
经济研究(23849)
(23316)
(21083)
问题(21070)
技术经济(18393)
财会(16388)
(16220)
商业(15581)
现代(15511)
世界(15386)
(15222)
统计(14773)
共检索到48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华  高杰  郑宝华  
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度了2000-2012年长三角两省一市间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利用人均净收入差距间接测算了同时期长三角劳动力的流动强度。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强度呈逐年增大的发展态势。本文基于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长三角劳动力流动强度的增大,省际制造业的同构水平呈下降趋势,这样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明确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杰  王志华  
引入一种测度制造业同构的新方法,测度了1982~2003年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同时,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中测度集中度的方法计算了相同时段内长三角制造业的集中度,对长三角制造业同构度与集中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明洁  陈妹妹  
在长三角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FDI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证明,大量制造业FDI的进入不仅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渐健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大军的工资逐步提高,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一现象表明,长三角地区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宣告结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华  陈圻  
依据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本文对长三角制造业进行了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分别计算了不同分类条件下制造业的同构度。同时,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对同构与高级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结构上的趋同与该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有一定的正向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华  陈圻  
本文应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用专业化指数测度了该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分析同时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在下降,专业化水平在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浩  张明之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最为突出。长三角地区2008—2014年两位数制造业的产业同构指数变化趋势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水平相对较高,并且进一步趋同的基础依然存在。2014年域内两位数制造行业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具备明显"和而不同"特征:错落的"优势产业"和普遍的"基础产业"同时存在;"全地区"主要行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高重叠技术型行业效益高于全国均值和产业跨区梯度转移互动较强等。长三角地区的合意性产业同构现状蕴含了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趋势,是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柯蓉  秦莉  俞路  
本文对长三角16个城市制造业进行城市化(多样化)指数、区域化指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结论认为,长三角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与竞争程度;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间存在空间相关性的事实表明周边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有溢出效应,会对本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华  焦海霞  高杰  
文章在对资源型制造业行业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利用离散系数、结构重合度指数和HP滤波法测算了长三角资源型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度、结构趋同度和产能过剩度。结果表明,2000—2015年,长三角资源型制造业地理集中化与结构趋同化发展趋势明显,且多数年份处于产能过剩状态。长三角资源型制造业地理集中与产能过剩化之间不仅存在中介效应而且存在直接效应,地理集中度提高形成的产业结构趋同化发展,不仅没有缓减产能过剩,甚至还引发了产能过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潘红梅  
制造业是拉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为了更加准确的界定制造业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论文深入分析了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制造业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经济拉动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指出:虽然长三角制造业从总体上具有较强大的经济拉动力,但其内部各行业之间仍然具有明显的差异,并由此表现出制造业经济拉动力的某些具体特征。文章最后从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引申开来,阐述了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强化制造业经济拉动作用的新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超  姚利民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不平衡性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否也是形成地区内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数据,以制造业为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外资对制造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对其制造业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而外贸和内资则起着拉大收入差距的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粱凯  李廉水  
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税收环境。本文从税收对经济以及制造业的影响入手,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税收环境进行了剖析,并从税收的角度探讨了外资投资制造业的动因。通过对制造业税收环境的分析,针对完善和优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投资环境的要求,对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传勇  
分别以2000—2013年长三角42个地级城市数据,以及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固定效应估计方法,考察长三角城市房价上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旨在从区域房价差异的视角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作出解释。研究发现,房价快速上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即影响了地区经济差距逐步缩小的趋势,高房价抑制了流动人口的购房意愿。因此,从政策层面来说,住房政策应关注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戈  
针对现有文献提出的关于长三角地区正在出现制造业结构趋异的观点,利用1997—2006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长三角制造业结构相似指数与差异指数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再考察,并发现以2004年为转折点,该地区再次出现了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为了解释其中的原因,提出了一个"雁行假说":通过考察地区间制造业的升级次序与空间转移路径,论证了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雁行"特征,进而分析了"雁行模式"导致长三角制造业在结构趋异与结构趋同之间相互转换的内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蓉  余宇新  
文章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样本基础上,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企业规模、企业市场结构、企业年龄、企业集群和企业所处行业等因素对企业知识产权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存在着联系,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高的知识产权强度且更注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使用;市场力量、企业年龄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都呈现倒U型函数关系;拥有集群特征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知识产权强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旋  
珠三角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简单加工制造,现在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纺织、家电和电子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加速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高于珠三角,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发展势头明显好于珠三角,其主要原因是长三角拥有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尽快转变为“中国创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