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37)
2023(21132)
2022(18081)
2021(16637)
2020(14288)
2019(32730)
2018(32505)
2017(62439)
2016(34072)
2015(38447)
2014(38365)
2013(38023)
2012(34856)
2011(31447)
2010(31379)
2009(29633)
2008(29687)
2007(26484)
2006(23332)
2005(20906)
作者
(99731)
(83345)
(82739)
(79052)
(53009)
(40020)
(37663)
(32498)
(31507)
(29858)
(28307)
(28162)
(26494)
(26401)
(25877)
(25600)
(25012)
(24703)
(23940)
(23939)
(20594)
(20427)
(20314)
(19025)
(18639)
(18575)
(18560)
(18511)
(16852)
(16463)
学科
(141515)
经济(141328)
(113327)
管理(111607)
(98517)
企业(98517)
方法(65842)
数学(54959)
数学方法(54254)
(43062)
(41638)
业经(37251)
中国(34810)
(30258)
(29097)
(29090)
财务(29002)
财务管理(28944)
农业(28282)
企业财务(27480)
地方(27212)
(25108)
贸易(25097)
理论(24623)
(24317)
环境(24244)
(24166)
技术(23621)
(22514)
(21689)
机构
学院(494107)
大学(492558)
(198175)
管理(195045)
经济(193879)
理学(168221)
理学院(166375)
管理学(163371)
管理学院(162471)
研究(161179)
中国(123334)
(104701)
科学(100435)
(95193)
(83827)
(81560)
财经(75525)
(74643)
业大(74203)
中心(74135)
研究所(73844)
(68498)
北京(65827)
农业(65688)
(62813)
师范(62185)
经济学(59793)
(59460)
(58553)
财经大学(55900)
基金
项目(330569)
科学(260194)
基金(240417)
研究(239653)
(209369)
国家(207620)
科学基金(179061)
社会(151272)
社会科(143366)
社会科学(143328)
(129567)
基金项目(127166)
自然(117470)
自然科(114710)
自然科学(114680)
自然科学基金(112632)
教育(110377)
(108419)
资助(99636)
编号(97369)
成果(78485)
重点(73951)
(72905)
(69577)
(69159)
课题(66930)
创新(64258)
科研(63572)
教育部(62436)
国家社会(62113)
期刊
(220277)
经济(220277)
研究(142333)
中国(93105)
学报(78014)
(76906)
(76480)
管理(73915)
科学(71413)
大学(59289)
学学(56101)
农业(52076)
教育(49685)
技术(43889)
(43750)
金融(43750)
业经(37448)
财经(37424)
经济研究(33996)
(32026)
(29160)
问题(28999)
技术经济(25305)
(23934)
统计(23660)
图书(22946)
理论(22869)
科技(22691)
现代(22583)
商业(22145)
共检索到726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绪华  陈默  
制造业发展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决定因素。文章采用2004—2016年长三角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生态环境指标,测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环境效应,运用分位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1)长三角的生态环境质量在波动发展中呈现向好趋势;(2)长三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显著;(3)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提高与金融支持力度的增加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并不显著,但长三角区域贸易开放程度的提升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本文考察了FDI通过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途径对广东省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内资企业的生产率处于高位水平时,FDI通过水平溢出途径的技术溢出表现正向显著作用;生产率较低时易受到挤出效应的负面影响。FDI通过后向关联溢出途径促进了上游内资企业生产率的提升,通过前向关联溢出途径,对生产率水平处于中等以及中等偏上的下游内资企业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FDI对国有企业的技术溢出相比全部内资企业,在水平溢出的变化方向和前向关联溢出方面表现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通过逐渐增加的经验、知识融合与知识编码,能够提高其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关联,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政府部门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作用,推动其进行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蕾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的波动较大,增速明显下滑,并且长三角地区各省份制造业的增长态势及其规模的差异很大。该文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同京津冀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但是,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上海,其制造业转型升级层次低、转型升级速度慢,与北京的差距较大。上海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而且长三角其他省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头较弱。该文对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城市功能转变为主的产业合作新阶段。但是与京津冀相比,长三角各省市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各省市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不及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Moran’s I指数和LIsa指数的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各主要指标在省域层面上都呈现出空间相关性,且相关密切程度和相关范围在逐步扩大;制造业空间地理加权生产函数表明,资本对制造业产出影响程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资本对产出影响程度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劳动要素对制造业产出影响程度较大的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南等人口密度普遍较大的地区;制造业分位数回归生产函数表明,在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资本要素对产出的影响远高于劳动要素而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资本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在逐渐的减小而劳动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在逐渐加大,在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劳动要素对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辉  
电子信息产业是长三角的主导产业。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之一是廉价的劳动力。本文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探讨劳动力、资本、科技投入等要素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对长三角和其他省市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关于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对长三角未来的产业升级策略提出可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超  姚利民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不平衡性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否也是形成地区内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数据,以制造业为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外资对制造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对其制造业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而外贸和内资则起着拉大收入差距的效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龙  
本文利用2005-2016年季度数据对企业家信心指数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进行分位数回归,结果发现:企业家信心指数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企业家信心指数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原因,采用分位数回归发现企业家信心对PMI影响呈现出与OLS估计下比较明显的差异化结果,经济增长中高速时期提高企业家信心对PMI回升作用高于正常时期近50%,高于经济高涨时期近200%。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揭示了经济新常态时期企业家信心对PMI提振作用的相对重要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卫星  刘赟  赵东安  
经济转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制造业的更新与升级。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结合对该地区高职教育现状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低成本、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企业"一窝蜂"式的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以及产业地域集中后的"拥挤效应"而引致的集群不经济,依然是阻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更新升级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从企业层面上来讲,应重视技术型员工在制造业企业中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作用;从政府层面讲,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度,培植具有地方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的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粱凯  李廉水  
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税收环境。本文从税收对经济以及制造业的影响入手,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税收环境进行了剖析,并从税收的角度探讨了外资投资制造业的动因。通过对制造业税收环境的分析,针对完善和优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投资环境的要求,对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士森  吴海平  李贵芬  
本文利用分位数模型,对1999年7月至2013年3月沪市月度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其实证结果显示:股市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在高分位数时具有正的估计系数,存在费雪效应,在低分位数时具有负的估计系数,支持代理假说理论,在中位数附近,两者关系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录敬  陈晓明  
本文采用行业平均集中率指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空间集中度,然后以制造业二位数分类行业集中分析两省(浙江、江苏)一市(上海)产业转移情况,研究发现,在产业转移方面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调整和转移,上海通过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吸收资本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区域内总制造业的份额;浙江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制造业基本保持平稳和缓慢略微的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杰  王志华  
引入一种测度制造业同构的新方法,测度了1982~2003年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同时,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中测度集中度的方法计算了相同时段内长三角制造业的集中度,对长三角制造业同构度与集中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飞  
引言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主要由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中国区域经济体之一,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