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83)
2023(19185)
2022(16053)
2021(14600)
2020(12473)
2019(28323)
2018(28075)
2017(54022)
2016(29624)
2015(33345)
2014(33227)
2013(32917)
2012(30097)
2011(26922)
2010(27066)
2009(25416)
2008(25170)
2007(22528)
2006(20098)
2005(18383)
作者
(85845)
(71174)
(71029)
(67652)
(45651)
(34198)
(32182)
(27716)
(27262)
(25617)
(24367)
(24330)
(22744)
(22666)
(22278)
(21831)
(21179)
(20945)
(20509)
(20480)
(17748)
(17649)
(17257)
(16291)
(15903)
(15890)
(15886)
(15873)
(14364)
(14025)
学科
(125099)
经济(124925)
(105652)
管理(99536)
(93784)
企业(93784)
方法(55976)
数学(45248)
数学方法(44806)
(38793)
(37090)
业经(36419)
中国(32746)
(28080)
(26390)
财务(26314)
财务管理(26269)
农业(25573)
企业财务(24949)
地方(23839)
(22929)
理论(22728)
(22639)
贸易(22623)
技术(22305)
(21963)
(21425)
(20355)
(20156)
(19694)
机构
学院(427699)
大学(427335)
(174974)
经济(171349)
管理(170499)
理学(146573)
理学院(145018)
管理学(142778)
管理学院(141995)
研究(140467)
中国(108031)
(91061)
(84745)
科学(84448)
(71044)
(70194)
财经(66778)
(65021)
研究所(63248)
中心(63210)
业大(62936)
(60675)
北京(57200)
农业(55647)
(53898)
师范(53402)
经济学(52699)
(51612)
(50865)
财经大学(49406)
基金
项目(283081)
科学(224085)
研究(208933)
基金(206584)
(178975)
国家(177426)
科学基金(153767)
社会(133320)
社会科(126431)
社会科学(126399)
(110372)
基金项目(109210)
自然(98918)
自然科(96629)
自然科学(96608)
教育(95729)
自然科学基金(94934)
(92138)
编号(84658)
资助(84611)
成果(69177)
重点(63106)
(62827)
(60243)
(59747)
课题(58421)
创新(55738)
国家社会(55038)
(54543)
教育部(54309)
期刊
(197695)
经济(197695)
研究(128816)
中国(84180)
(67982)
管理(67229)
(65611)
学报(65083)
科学(60534)
大学(50267)
学学(47343)
教育(46199)
农业(44889)
(40246)
金融(40246)
技术(37752)
财经(33661)
业经(33077)
经济研究(30573)
(28850)
问题(26231)
(25792)
技术经济(21977)
(20578)
现代(20330)
理论(20071)
(19716)
科技(19675)
图书(19472)
商业(19274)
共检索到642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宛天巍  曾赛星  王浣尘  王方华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的现状,为在"十一五"过程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569家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体制"等十项竞争优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的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上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彬  董波  赵鹏飞  
本文通过运用偏离份额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表明,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外向型经济,两大区域在电子通信制造业领域都拥有了领先全国的结构与区域竞争优势。然而,在其他制造业领域,珠三角由于未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及时提升产品技术层次和劳动生产效率,致使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迫切需要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加强城市职能分工等角度寻求转型之路。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的制造业结构偏差问题更加突出,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亟需提高发展质量,增强产业转移之后的升级能力与价值链治理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慧  胡国良  
利用2005—2010年我国长三角地区21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全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由人均制造业出口额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降低;分行业看,人民币升值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影响较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明娟  王子成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测度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珠三角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东  
利用数据包络技术,对长三角和珠三角2001~2007年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算发现: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高于珠三角,长三角的传统轻工业和资源加工类重工业效率优势明显,珠三角的电子轻工业效率优势显著,长三角工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快于珠三角。从动态竞争角度来看,两个地区的效率优势接近的行业容易形成多点竞争格局,两个地区效率差异较大的行业间存在"攻击"和"响应"。建议两地政府应建立沟通机制,引导地区间行业有序竞争,珠三角工业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势,长三角应加大本区域内的制造业协整力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制造业2000~2004年以及2004~2008年竞争力水平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下降,京津冀的"后发优势"正在凸显,珠三角则在快速上升。可以看出,三大区域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升级的路径是有所不同的,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各区域要加强内部合作,利用资源互补的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钟韵  刘东东  
本文以珠三角2004-2008年的30个制造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偏离份额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状况,着重从行业特征、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进一步对其优劣势行业进行分析,为其日后支柱产业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旭红,屈驳韵,李春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文洁  
本文基于长江三角洲(文中简称长三角)制造业的数据,从企业的层面对长三角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小企业的企业特点、行为、资源与对环境的认识进行定量研究,并与国际化大企业进行对比,发现中小企业的差距,希望能给长三角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在“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身资源禀赋提升竞争力”的问题上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铁球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明  袁瑜  陈红喜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评估企业绿色竞争力是有效培育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前提和依据。该文通过构建熵权模糊评价模型,以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对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4个重污染行业的144家上市公司的绿色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评和比较分析。测评结果显示:两地区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总体水平相当,且都有待提高;两地区行业绿色竞争力平均水平排序相同;长三角地区内部企业绿色竞争力两极分化程度大于环渤海地区。讨论认为:由于两地区的产业政策、环境管理协调、政府政策执行力度等较为一致,而出现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趋同的现象。但是,环渤海地区的科学发展具有相对优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婷婷  高凯  
从政府干预视角入手,研究产业政策影响长三角地区企业竞争力的效果及具体机制。结果显示,产业政策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该影响体现出异质性。具体而言,从省份差异视角看,上海市地方产业政策效果最优,其次是安徽省,再次是江苏省和浙江省;从产权性质视角看,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但对非国有企业效果不明显;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看,受产业政策支持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而衰退期企业效果不明显。进一步探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结果发现,产业政策支持下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创新激励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银行信贷以及市场竞争效果不明显。识别出产业政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厘清产业政策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对未来长三角地区产业政策制定以及区域竞争力提升均有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平  
一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直接表现在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以及高科技含量三方面,本文分别从这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是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竞争力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