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9)
2023(10309)
2022(8406)
2021(7622)
2020(6456)
2019(14231)
2018(14038)
2017(26497)
2016(14108)
2015(15573)
2014(15720)
2013(15743)
2012(14240)
2011(12586)
2010(12993)
2009(12443)
2008(12559)
2007(11676)
2006(10520)
2005(9534)
作者
(40460)
(34217)
(34013)
(31834)
(21475)
(16568)
(15303)
(13396)
(12897)
(12476)
(11662)
(11530)
(10843)
(10757)
(10506)
(10176)
(10057)
(9902)
(9844)
(9701)
(8535)
(8457)
(8349)
(7972)
(7964)
(7726)
(7613)
(7599)
(6912)
(6854)
学科
(81168)
(64547)
(64502)
企业(64502)
经济(64466)
管理(54312)
(45141)
农业(30229)
业经(27972)
方法(24586)
(21324)
数学(17330)
数学方法(17142)
中国(17023)
技术(16518)
(16341)
财务(16311)
财务管理(16290)
企业财务(15359)
(14413)
(14287)
地方(13858)
(12763)
(12512)
(11666)
理论(11338)
经营(10594)
企业经济(10565)
技术管理(10305)
农业经济(10278)
机构
学院(208808)
大学(198181)
(89213)
管理(88681)
经济(87548)
理学(75670)
理学院(75049)
管理学(74173)
管理学院(73813)
研究(64399)
中国(53621)
(49151)
(41361)
(39499)
科学(38034)
农业(37073)
业大(35055)
(35021)
(31645)
中心(31430)
财经(30538)
研究所(28182)
(27538)
(26948)
经济管理(26768)
北京(25107)
经济学(24454)
(23859)
师范(23675)
商学(23376)
基金
项目(135137)
科学(107974)
研究(104583)
基金(96241)
(81711)
国家(80758)
科学基金(71494)
社会(67797)
社会科(63857)
社会科学(63837)
(57290)
基金项目(51621)
教育(45277)
(44436)
编号(44174)
自然(43818)
自然科(42821)
自然科学(42808)
自然科学基金(42074)
资助(37046)
(34050)
成果(33619)
(31954)
(31051)
课题(29430)
重点(29417)
(29363)
创新(28976)
(28711)
(28155)
期刊
(112795)
经济(112795)
研究(57599)
(53196)
中国(47539)
农业(35971)
管理(35055)
(33065)
科学(28410)
业经(26588)
学报(26440)
技术(22169)
大学(21869)
学学(20819)
(20679)
金融(20679)
(19106)
教育(18942)
问题(14942)
财经(14655)
经济研究(14468)
农村(13839)
(13839)
技术经济(13827)
农业经济(13714)
(12730)
科技(12072)
世界(11633)
现代(11027)
(11013)
共检索到324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岩磊  
运用参数估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的多维评价(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以及两者综合效应)体系,从空间分析视角考察园区地理布局与增长极效应的关系,估算增长极效应程度,并对长三角区域1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结果发现:(1)长三角区域的农业科技园区总体极化效应系数高于临界值,在整体上很好地发挥了要素集聚作用;(2)浦东、常熟、南京等10家园区扩散效应显著,已逐步发挥创新能力辐射的功能;(3)园区形成增长极的过程伴随着内在的发生规律,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就是逐步突破空间地理限制,跨区域发挥平台作用的过程。建议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为农业科技园区创造成为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极的条件;短期聚焦国家级科技园区同层次间的极化效应,长期聚焦国家级园区向次级园区的扩散效应,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发挥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外溢等效益,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灿   廖婷   谭力铭   雷筱娱   石琳  
文章从创新研发、创新服务、创新带动、创新驱动4个维度选取18个要素指标,构建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农科园”)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子加权综合评价法、GIS空间分析法、K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42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空间布局和分层分类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农科园的创新发展能力呈现出以长株潭为核心、各市(州)国家级农科园为散点的“一核多点”式布局特征,全省农科园整体创新带动能力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相对较弱。(2)湖南省42家农科园可分为三类,其中13家国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引领类农科园,浏阳、祁东等21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稳健类农科园,临湘、南县等8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起步类农科园。建议湖南省对照国家农科园“333”布局,加大农科园培育力度,完善层次分明的农科园体系;提升农科园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建立常态化的全省农科园创新发展能力监测评价与服务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崔凯  
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取得的成效,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角度对各地在农业科技园建设中产生的四种示范带动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提出了"十一五"期末我国农业科技园的示范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修玉   滕飞达   庄长伟   孔玲玲   郑子琪   韩瑜   关晓彤   曹君   谢紫霞   马秀玲   胡习邦   田岱雯   侯青青   代雪娇   陈星宇   姚一博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区域之一,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鉴于此,论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2020年为目标年,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综合评估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短板,为2025年前珠三角地区分阶段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整体发展状况良好。(2)生态制度分领域成效较为突出,但生态空间和生态经济领域不平衡较为突出,短板明显。(3)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上游水平,并且相比之下,深圳市在六大领域建设的平衡度较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修玉   滕飞达   庄长伟   孔玲玲   郑子琪   韩瑜   关晓彤   曹君   谢紫霞   马秀玲   胡习邦   田岱雯   侯青青   代雪娇   陈星宇   姚一博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区域之一,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鉴于此,论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2020年为目标年,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综合评估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短板,为2025年前珠三角地区分阶段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2020年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整体发展状况良好。(2)生态制度分领域成效较为突出,但生态空间和生态经济领域不平衡较为突出,短板明显。(3)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上游水平,并且相比之下,深圳市在六大领域建设的平衡度较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寇小萱  孙艳丽  
本文利用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资源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区域比较和资源配置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科技发展态势及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以下特点:(1)北京和浙江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DEA有效的;(2)北京和浙江科技园区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综合效率水平相近,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柏齐  
(一)“农业科技园区”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等单位为依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进步的优势,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之成为某一区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高产高效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农业科技园区”,具有科学技术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品加工增值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互结合等特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稀缺,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与发展,将扬科技进步之长,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敬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的内容,分析了园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虎渠  曾希柏  沈贵银  蒋和平  
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对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程序、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指标权重的确定等进行了相应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指标的变化设计了相应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体系可用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欧  吴文良  
农业科技园区由于其发展历史很短 ,且又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前发展 ,正在出现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因此 ,开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促进园区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 ,构建了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权重 ,建立了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最后选取十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振玉  贺晓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尹丽莎  
2001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分3批建立了65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500多个省级各类科技园区和2000多个其他各级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化农业的载体,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普遍存在园区科技水平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覆盖范围窄等问题。由此,本文首先对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其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剖析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借鉴国外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尹丽莎  
2001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分3批建立了65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500多个省级各类科技园区和2000多个其他各级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化农业的载体,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普遍存在园区科技水平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覆盖范围窄等问题。由此,本文首先对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其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剖析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借鉴国外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