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6)
- 2023(18864)
- 2022(15803)
- 2021(14869)
- 2020(12417)
- 2019(28349)
- 2018(28432)
- 2017(53668)
- 2016(29594)
- 2015(33481)
- 2014(33393)
- 2013(32393)
- 2012(29359)
- 2011(26342)
- 2010(26632)
- 2009(24324)
- 2008(23857)
- 2007(21355)
- 2006(18749)
- 2005(16841)
- 学科
- 济(114481)
- 经济(114350)
- 管理(85625)
- 业(79498)
- 企(67318)
- 企业(67318)
- 方法(48860)
- 数学(41533)
- 数学方法(40733)
- 中国(33218)
- 农(31415)
- 财(27623)
- 业经(27158)
- 学(26612)
- 地方(26102)
- 制(22904)
- 理论(22515)
- 技术(22138)
- 农业(20765)
- 银(18806)
- 银行(18751)
- 贸(18636)
- 贸易(18619)
- 和(18390)
- 易(17992)
- 行(17895)
- 融(17608)
- 金融(17599)
- 务(16978)
- 教育(16957)
- 机构
- 大学(407004)
- 学院(406910)
- 管理(156949)
- 济(153213)
- 经济(149504)
- 研究(136471)
- 理学(134719)
- 理学院(133131)
- 管理学(130262)
- 管理学院(129515)
- 中国(103216)
- 京(88614)
- 科学(87293)
- 财(71786)
- 所(69342)
- 农(66267)
- 江(63244)
- 研究所(62913)
- 中心(62154)
- 业大(61092)
- 范(56725)
- 财经(56274)
- 师范(56125)
- 北京(56111)
- 农业(51603)
- 州(51261)
- 经(50933)
- 院(50631)
- 技术(47402)
- 经济学(44948)
- 基金
- 项目(274852)
- 科学(215203)
- 研究(202117)
- 基金(195501)
- 家(170944)
- 国家(169490)
- 科学基金(145118)
- 社会(124258)
- 社会科(117463)
- 社会科学(117431)
- 省(109946)
- 基金项目(102467)
- 自然(94502)
- 教育(94396)
- 自然科(92332)
- 自然科学(92309)
- 划(92164)
- 自然科学基金(90580)
- 编号(83998)
- 资助(80721)
- 成果(69073)
- 重点(62053)
- 课题(59518)
- 创(59194)
- 部(58723)
- 发(58713)
- 创新(54707)
- 科研(52262)
- 项目编号(51549)
- 大学(51097)
- 期刊
- 济(173645)
- 经济(173645)
- 研究(120237)
- 中国(88041)
- 学报(66699)
- 管理(60653)
- 科学(60403)
- 农(60256)
- 教育(57717)
- 财(55859)
- 大学(50361)
- 学学(46580)
- 农业(41136)
- 技术(39312)
- 融(35086)
- 金融(35086)
- 业经(29626)
- 经济研究(27349)
- 财经(26637)
- 图书(25167)
- 经(22843)
- 业(22291)
- 问题(21992)
- 科技(21017)
- 版(19889)
- 技术经济(19870)
- 理论(18993)
- 统计(18658)
- 现代(18094)
- 坛(17904)
共检索到614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2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共同支持建设,采取"1+N+X"的组织架构("1"是指研究院本部,"N"是指N个专业研究所,"X"是指X个企业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吸纳长三角地区材料领域优势研发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共建,在集聚创新资源、支撑区域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研究院 区域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迎 唐亚林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经由了从碎片化到协同化再到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演进历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实践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创新与突破,并形成了复合动力机制。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必要建构包括整体性规划引领、法治化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数字治理技术嵌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内的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模式,以切实推进长三角区域朝着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迈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远飞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资产管理行业在客户、产品与投资多个领域均迎来长足发展与创新机遇。当前,基金行业已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做出多方面尝试,在重点领域投资、创新产品开发、区域金融机构合作和股权融资服务等方面均开展创新探索。为推动基金行业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我国重大区域战略提供支持,本文对基金行业的长三角一体化相关业务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业务创新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基金行业 业务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荷华 唐国春
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实现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地区城市的一致共识,经济一体化顺利实现的前提是物流一体化,而实现物流一体化的关键是物流信息的一体化。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物流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建设内容,而且对此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提出了可行的建设方案。为正在进行物流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区域经济提供参考模式。
关键词:
长三角 物流信息 区域物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依杉 张珏
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区域教育地域性、整合性、多元性等特征筑牢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基,并以协同发展、评价驱动与治理现代化探寻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路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举措,“一体化”作为长三角发展的核心内涵,一市三省教育现代化历程既有共性,在实践探索进程中又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经验与特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更高起点推进长三角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还需从优化治理机制、突破协作壁垒、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开展更多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巫丽君 王河江
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核心特征是各种办学资源的"越界"流动,其目的在于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经历了区域教育市场孕育、区域教育合作展开和区域教育聚合体创设三个阶段,其演进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长远发展必须在全球化的视阈中逐步推进,实现区域一体化向国际化的有效延伸。
关键词:
长三角 高等教育 区域一体化 进程 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席恺媛 朱虹
长三角更高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离不开生态治理领域的协同与合作,区域生态一体化是未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维度与内容。区域生态一体化旨在运用全局观念与思维,通过多主体参与、利益协调、协作共商的方式来解决生态问题。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在推进生态一体化进程中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一体化,应强化区域生态命运共同体意识;完善区域生态分级保护措施;健全长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区域联防联控联治的生态治理模式;构筑区域生态一体化要素支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军
区城银行合作问题,理论界和各监管机构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长三角经济圈发展形势的需要以及从银行间合作的现状看,长三角区城银行合作创新已成为满足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的当务之急。本文仅就长三角中资银行机构间的合作进行探讨,以期为此问题提供一个新的银行合作研究方向。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银行合作 途径 模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军 张兴平 丁正源
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长三角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快,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准确把握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对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和维持发展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角度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提出多元化(包括供给多元化和需求多元化)是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并就打造长三角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 区域经济一体化 多元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晓露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城市创新质量提升具有更强迫切性。利用1990-2017年长三角城市尺度数据,以城市群渐次扩容为基础,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多角度评估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一体化区域扩容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质量提升,且一体化区域扩容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批次及不同区域城市的创新质量影响均存在明显差异,印证了融入一体化实现创新质量提升中政策制定、实施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一体化区域扩容通过市场规模效应、要素竞争效应、策略创新效应等影响城市创新质量,且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弱化了一体化区域扩容的创新质量负效应。因此,在以城市群一体化区域扩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关注城市群一体化可能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区域一体化 城市 创新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晶 张珏
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因源于政府宏观层面调控的国家战略布局需求,市场中观层面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微观层面的更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需求。其本质是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标准的全新探索,是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新变化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走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合理的行政干预功效,建立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引领的统筹机制;调动社会系统化参与的积极性,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和评价体系建设,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协调和激励保障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平红 王珍珠
提升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对保障产业链安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事件为切入点,研究区域一体化对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能够显著促进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提升,且对新进城市的促进作用最大。异质性上,区域一体化对国有企业供应链效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他类型和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对中小规模城市的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超大型城市和大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没有明显差异。作用机制上,区域一体化能够通过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彬 应巧剑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发展"模式趋同"现象的深入分析可知,无论是苏南地区的内外资并举式发展还是浙江地区的内外源嫁接式发展,都是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影响下相继步入过渡与转型期的一种表现。隐藏在"模式趋同"现象背后的是区域内部由浅至深的合作需要。从市场一体化到模式一体化再到功能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的合作机制有待于从产业链分工、城市功能专业化与竞争性地域空间重构等角度实现深化与进一步的拓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伯伟 马骆茹
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苏浙沪粤四省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在各自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江苏省表现为强势型政府指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浙江省表现为包容型政府引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上海市表现为强势型政府主导下的国有经济与外资经济双驱动,广东省表现为改革型政府指导下的外向经济驱动。在创新模式方面,江苏省以培育高新区为特色,浙江省是传统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并举,上海市以"主国有、辅外资"为特色,广东省以打造新型专业镇为特色。苏浙沪粤四省市各具特色的经济
关键词:
创新模式 创新政策 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剑锋 陈明星 陆林
复杂空间的涌现为区域一体化空间研究及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调研、逻辑推导、归纳总结等方法探究了区域一体化空间演化的涌现逻辑及其研究范式,探讨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复杂性空间治理。研究表明:(1)区域一体化具有异质性组分、适应性交互、多尺度嵌套、非线性动态、自组织演化等空间复杂性特征及空间涌现本质;(2)基于空间涌现的区域一体化空间研究范式拓展包括强化空间涌现思维,建立水平—垂直—历时的分析框架,以结构—过程耦合路径揭示空间涌现动态,注重多元数据和方法手段的集成;(3)应以复杂性治理及协同性治理、试探性治理为思路,从治理主体、对象、构型、工具、效能等方面探索长三角一体化的复杂性空间治理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