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9)
2023(8109)
2022(7230)
2021(6659)
2020(6024)
2019(14133)
2018(14206)
2017(28099)
2016(15312)
2015(17757)
2014(18053)
2013(17966)
2012(16725)
2011(15214)
2010(15499)
2009(14429)
2008(14363)
2007(13159)
2006(11154)
2005(9951)
作者
(45958)
(38366)
(38364)
(36694)
(24322)
(18437)
(17615)
(15043)
(14316)
(13819)
(12983)
(12845)
(12186)
(12143)
(12091)
(11876)
(11845)
(11379)
(11115)
(11024)
(9615)
(9561)
(9505)
(8663)
(8649)
(8643)
(8551)
(8514)
(7795)
(7612)
学科
(72504)
经济(72445)
(41196)
管理(40317)
方法(36608)
(33061)
企业(33061)
数学(33041)
数学方法(32451)
(18847)
中国(15892)
地方(15743)
业经(14785)
(14289)
(13682)
(12540)
贸易(12534)
农业(12205)
(12109)
(11178)
理论(10889)
产业(10533)
(10161)
技术(10140)
(9032)
银行(9009)
地方经济(8943)
环境(8885)
(8745)
金融(8743)
机构
学院(227020)
大学(224935)
(94488)
经济(92508)
管理(88660)
理学(76878)
理学院(76026)
管理学(74363)
研究(74227)
管理学院(73942)
中国(55080)
科学(47554)
(47519)
(40053)
(39701)
(38521)
业大(35356)
研究所(35230)
中心(34505)
(34469)
财经(32272)
农业(31488)
北京(29636)
经济学(29050)
(29023)
(28827)
师范(28528)
(27503)
经济学院(26459)
(26385)
基金
项目(151069)
科学(118090)
研究(108220)
基金(107981)
(94026)
国家(93316)
科学基金(79819)
社会(67102)
社会科(63777)
社会科学(63759)
(61197)
基金项目(57054)
自然(52419)
自然科(51228)
自然科学(51215)
(50764)
教育(50532)
自然科学基金(50255)
资助(45839)
编号(44687)
成果(35399)
重点(34426)
(33511)
(33001)
(31534)
课题(30983)
创新(29492)
科研(29143)
计划(28339)
教育部(28006)
期刊
(100557)
经济(100557)
研究(61046)
中国(41395)
(35536)
学报(35089)
科学(32723)
(31259)
管理(31251)
大学(26047)
学学(24704)
农业(23938)
技术(22473)
教育(22126)
业经(17819)
(17319)
金融(17319)
经济研究(16565)
财经(15711)
统计(14611)
问题(13857)
(13687)
(13639)
(13241)
技术经济(13073)
决策(12158)
商业(11750)
(10832)
科技(10550)
理论(10322)
共检索到324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涛  
本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中除上海、南京、杭州三大中心城市外的12座城市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各个城市在长三角产业分工中所应处的位置,进而提出了一个长三角产业分工的新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亮亮  施祖麟  
长三角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依靠其内部各市科技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的提高。文章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选用因子分析和分层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次,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16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与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前景进行判断。最后,在"涓滴效应"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以上海为核心城市,以杭州、宁波、苏州(和无锡)、南京四城市为中心城市的"区域科技创新圈",为长三角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实现、政府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走向并制定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提供实践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开尧  朱启贵  
文章在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维度和多层面的长三角能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估各要素或次要素评价项的可持续程度,应用多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从而对长三角两省一市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吉亮  彭灿  
简要介绍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以及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与横向比较,揭示了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亚军  杨忠振  
分析临港产业的发展对依托港口发展经济的区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临港产业的选取会极大地影响分析结果,因此需要明确临港产业的划分标准。本文依据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划分以及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首先计算了各产业与辽宁港口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各产业之间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进而运用多目标模糊聚类方法,对各产业隶属于辽宁省临港产业的程度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划分。划分的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的直接临港关联产业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建筑业为主,间接临港关联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FD I)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影响越来越深远。由此,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价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很难做到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统一,这导致了很多评价结果出现了偏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引入了先进的工具——模糊数学,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模糊数学如何应用于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介绍了该方法的运算过程,并以长三角四城市(杭州、宁波、南京、苏州)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艳  史舟  吴次芳  李锋  程街亮  
【目的】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将从SPOT遥感影像提取出的NDVI数据和盐碱地土壤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盐分数据及部分养分数据作为变量进行精确农业管理分区研究。【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被用来进行分类分区,并引入了模糊聚类指数和归一化分类熵两种分区效果评价指标,对分区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本研究区,最佳的分区数目为3个。对处于每一子区内土样的化学特性和实测棉花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其均值在所定义的每个管理分区内都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其中子区3具有最高的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而子区1最低。【结论】利用所选取的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管理分区划分。分区结果不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文章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根据相关的指标对多家供应商进行了聚类分析。通过选择最优基准序列并计算关联度的方法,得到了各供应商的优劣排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红燕  张光明  
分销商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分销商发挥着重要的物流与服务整合提供商的职能。如今的分销商正从原来简单的经销主体转向全面的综合物流服务和集成管理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客观、有效地评价分销商的绩效运行规律已经成为了供应链管理学界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董孝梅  
模糊聚类分析是模糊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本文拟就该方法在企业按经济效益分类中的应用,作一初步探讨。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人们常常要按经济效益的好坏对同行业的许多企业进行分类。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统计上要用多个指标来加以反映,如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税率、资金利润率、流动资金占用效果、产品质量经济效益、销售收入利润率等等,如果同时综合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  
近几年来,对妇女地位的研究已成为人口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人们认识到在研究生育率、死亡率、迁移和结婚率等人口学变量的变化时,把妇女地位做为一个影响因素来考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付艳  
信息共享空间(IC)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正逐步被各高校图书馆所采纳,其服务评价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笔者建立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本文试图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建立IC评价的数学模型,对国内外六所高校的信息共享空间进行调查、实例分析与评价比较,得出信息共享空间的评价结果,为组织机构、专家学者、用户以及工作人员准确评价IC与推广IC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保相  檀亦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