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2)
- 2023(6811)
- 2022(5721)
- 2021(4919)
- 2020(4088)
- 2019(9141)
- 2018(8791)
- 2017(16892)
- 2016(8695)
- 2015(9508)
- 2014(9734)
- 2013(9907)
- 2012(9662)
- 2011(8920)
- 2010(9170)
- 2009(8607)
- 2008(8168)
- 2007(7397)
- 2006(6837)
- 2005(6391)
- 学科
- 济(69869)
- 经济(69835)
- 管理(23116)
- 地方(21051)
- 业(21041)
- 方法(19609)
- 数学(17412)
- 数学方法(17238)
- 企(16988)
- 企业(16988)
- 地方经济(14913)
- 中国(13505)
- 业经(13273)
- 农(11855)
- 学(11551)
- 产业(11398)
- 制(8894)
- 财(8501)
- 农业(7979)
- 体(7885)
- 环境(7847)
- 结构(7625)
- 经济学(7564)
- 贸(7541)
- 贸易(7536)
- 融(7444)
- 金融(7444)
- 发(7209)
- 易(7103)
- 和(6776)
- 机构
- 学院(139554)
- 大学(137768)
- 济(74306)
- 经济(73135)
- 研究(54617)
- 管理(50416)
- 理学(42880)
- 理学院(42351)
- 管理学(41783)
- 管理学院(41510)
- 中国(39515)
- 科学(30784)
- 财(29104)
- 京(28227)
- 所(27488)
- 研究所(24876)
- 经济学(24767)
- 财经(23188)
- 中心(22912)
- 经济学院(21974)
- 江(21311)
- 经(20860)
- 农(20292)
- 院(19555)
- 北京(17967)
- 业大(17585)
- 范(17271)
- 师范(17104)
- 科学院(16994)
- 财经大学(16885)
- 基金
- 项目(88763)
- 科学(70429)
- 基金(64697)
- 研究(64381)
- 家(56138)
- 国家(55756)
- 科学基金(47655)
- 社会(44451)
- 社会科(42504)
- 社会科学(42493)
- 省(35109)
- 基金项目(33577)
- 划(28439)
- 自然(28333)
- 自然科(27656)
- 自然科学(27651)
- 教育(27258)
- 自然科学基金(27166)
- 资助(26658)
- 编号(23542)
- 发(22605)
- 重点(20471)
- 国家社会(19170)
- 部(19099)
- 发展(19081)
- 展(18845)
- 成果(18568)
- 创(18236)
- 课题(17398)
- 创新(17246)
共检索到220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蕾 周瑞琴
空港地区产业演变研究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依据,对长三角六大主要空港经济区产业发育现状以及1999—2013年各区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分析表明:总体上,制造业比重持续最高,但已逐步下降,运输业对制造业挤占效应明显。服务业比重稳定在20%左右,商务服务业普遍较弱。行业上,一是零售业、设备制造业快速增长,制造业临空指向有所增强;二是物流业明显受制于机场规模;三是各区大部分行业相同,亦存在区域特色。在归纳世界知名空港经济区模式的基础上,将实证空港经济区与之进行相似度分析,选择各区适宜的发展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蕾 陈雯
以长三角不同规模的四大枢纽机场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研究围绕经济总体特征、临空指向特征、产业组织特征分别构建相应指标并展开评估,研究表明:①经济总体特征方面,随着机场规模增大,空港经济区服务经济特征逐渐强化,传统服务业引领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于该过程,除机场规模外,空港经济区与城市的区位关系也深刻影响了产业结构演进;②临空指向特征方面,临空指向度首先逐步增强,而后进入相对稳定阶段;③产业组织特征方面,航空运输产业组织有序化,产业链逐步延长;受航空客货流空间扩散差异的影响,航空货运产业引导了空港经济发展,航空客运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长三角空港经济区存在现代服务业份额较低、临空指向度较弱等问题,航空运输产业链有待拓展。
关键词:
空港经济区 产业结构 枢纽机场 长三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慧雯 张璇
长三角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该区域的各市之间有着不同的产业优势,因而形成了该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模式。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演进,即是对长三角分工合作起源了解其存在的历史模式和问题,后对具有长三角特色的分工与合作的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分工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分工 合作 问题 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蕾 陈雯 宋正娜
针对空港经济区相关研究一直依附于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现状,在分析空港经济区与临空经济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空港经济区概念,提出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方法:①紧邻机场区域的建成区形成与否是判别空港经济区是否形成的依据之一;②参照国内外成熟空港建设经验,对5 km半径范围和15分钟时间覆盖区域分别进行圈层划分,进而计算各圈层内部各类临空指向产业比重,由此确定空港经济区所在圈层;③根据企业空间布局,对基础圈层进行一定变形,并结合实证地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同心圆圈层分析与时间半径分析结果,以确定空港经济区最终范围。对长三角枢纽机场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已经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外延2km的空港经济区,可达性分析表明,这一范围大致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6分钟车程内的高可达性地区。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无锡硕放国际机场由于周边区域产业的临空指向性较弱,尚未形成空港经济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邱风 张国平 郑恒
长三角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视,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的那样严重。随着产业的细分和时间的推移,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趋于下降,这是市场力量促使该地区产业互补推进的结果。而恶性竞争主要表现在由政府控制投资的领域,这是由我国特殊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决定的。因此,该地区的产业协作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政府要为此提供政策环境。破解恶性竞争须从供给性制度变迁入手,促进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结构 相似系数 产业协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园园 曹洪忠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角度考察1989—2018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进程,并构建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为基础变量的DCC-MGARCH模型和ARDL模型以及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区域差异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影响要远大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影响效果会更加显著。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向动态波动关系。但能源消耗(CO_2排放)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联动性,且波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产业结构高级化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动态波动关系,间接导致产业变迁的“虚高度化”,促使能源的高消耗与CO_2的高排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祥妹 张荣敏
文章根据长江三角经济区25市1996-2014年宏观统计数据,基于地理空间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探讨研究区三大产业的β收敛性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第一产业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在地理和经济距离影响下,研究区内二、三产业呈现绝对β收敛,而第三产业收敛速度高于第二产业,其中科技、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收敛性;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前提下第三产业的空间相关性远高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发现忽略空间权重矩阵下产业结构收敛性差异将导致区域发展研究误差,区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建军 刘学华 张军伟
改革开放后,在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同城化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中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不断的逐渐演变。本文首先考察了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并分析了其演变的动力机制;然后运用空间偏离—份额模型方法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大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具有产业结构效应;大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了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大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了空间区位效应。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应进一步推动同城化的深化,以此推动要素的自由流动,城市群内部依据要素禀赋发展产业分工,实现多赢。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产业结构 时空演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广阔 郭毯 吴世昌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区域性的生态失衡问题;在政府着力"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生态补偿手段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该文利用长三角各省份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VAR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生态补偿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生态补偿在不断增加,但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生态补偿具有反向作用,即产业结构的优化会减少生态补偿,提升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环境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有效驱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规制强度越高,经济中服务业占比越高,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人均GDP、产业规模和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正相关,而对外开放度对产业结构调整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长三角地区应制定多样性的正式环境规制政策、促进消费者导向的环境规制创新以及加强非正式规制力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倒逼机制 长三角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娜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过高,过度竞争日益明显,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以浙江(宁波、杭州)、上海、江苏为例,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相似性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并达未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其要素和产品互相支撑所体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这一地区内部在区域竞争的基础上存在着紧密的产业水平分工,在国内表现出强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结构 相似系数 区位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海洲
本文根据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构造了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对三地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进行了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区域差异和趋势趋同特征,继而使用1990—2008年面板数据对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科技创新和政府规模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正向作用,进出口贸易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向作用,FDI和社会投资作用则不太明显。其政策含义在于,在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化进程中,更应该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结构 高级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桥 陈琼
以长三角地区19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运用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分析2004—2012年主要货类吞吐量的集中度变化趋势,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主要货类吞吐量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2年煤炭、石油以及集装箱的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煤炭吞吐量出现空间分散格局向空间集聚演变的趋势,但集聚效应不显著;石油吞吐量出现空间相关性增加的趋势;集装箱吞吐量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相朝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经济版图中是较具成长潜力的区域,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和人们的就业结构、状况和收入水平高度相关。与此同时,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同样也会给就业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达到和就业结构、人力资本技能转变同步则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将促使就业人员向服务业方向流入;第二,服务业面临着专业化升级的重任,就业人员需不断强化专业服务技能;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将逐渐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靖学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