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5)
2023(8469)
2022(6821)
2021(6097)
2020(5127)
2019(11446)
2018(11275)
2017(21596)
2016(11700)
2015(12755)
2014(12619)
2013(12788)
2012(11746)
2011(10224)
2010(10406)
2009(9980)
2008(10428)
2007(9509)
2006(8411)
2005(8059)
作者
(34145)
(28723)
(28434)
(26873)
(18619)
(13780)
(12902)
(11058)
(10827)
(10355)
(9815)
(9756)
(9512)
(9158)
(9117)
(8643)
(8630)
(8316)
(8310)
(8206)
(7113)
(7028)
(7023)
(6623)
(6426)
(6411)
(6368)
(6119)
(5832)
(5675)
学科
(72963)
(69057)
企业(69057)
(60167)
经济(60096)
管理(54039)
业经(26040)
方法(23882)
(21590)
(21098)
(17585)
财务(17581)
财务管理(17569)
企业财务(16618)
数学(16194)
农业(16170)
数学方法(16052)
技术(15482)
(13228)
(13059)
地方(12748)
(12392)
企业经济(12061)
中国(11960)
(11914)
经营(11413)
理论(10912)
技术管理(10394)
(10034)
贸易(10025)
机构
学院(178144)
大学(170718)
(78901)
经济(77673)
管理(75297)
理学(64467)
理学院(63873)
管理学(63190)
管理学院(62864)
研究(55054)
中国(44457)
(36135)
(35459)
科学(32100)
(31241)
财经(28556)
(28427)
(27775)
(25791)
业大(25295)
研究所(24898)
中心(24848)
农业(24619)
经济学(23236)
商学(22538)
商学院(22354)
(22285)
北京(21983)
经济学院(21103)
经济管理(20978)
基金
项目(114375)
科学(92182)
研究(84872)
基金(84037)
(72292)
国家(71600)
科学基金(63606)
社会(56207)
社会科(53376)
社会科学(53362)
(46182)
基金项目(44726)
自然(40550)
自然科(39677)
自然科学(39670)
自然科学基金(39030)
(37005)
教育(36855)
资助(33408)
编号(33004)
(31438)
(27809)
(26007)
重点(25443)
创新(24954)
成果(24928)
(24885)
国家社会(23371)
(23192)
课题(22406)
期刊
(93493)
经济(93493)
研究(50634)
管理(33861)
中国(32218)
(32051)
(29987)
科学(23686)
学报(22499)
农业(20826)
业经(17982)
大学(17620)
技术(17519)
学学(17114)
(15876)
金融(15876)
财经(14579)
(14322)
经济研究(13694)
(12729)
问题(12245)
教育(12000)
技术经济(11937)
财会(10478)
现代(10157)
世界(9832)
商业(9575)
(9358)
经济管理(8864)
科技(8387)
共检索到26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明  袁瑜  陈红喜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评估企业绿色竞争力是有效培育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前提和依据。该文通过构建熵权模糊评价模型,以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对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4个重污染行业的144家上市公司的绿色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评和比较分析。测评结果显示:两地区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总体水平相当,且都有待提高;两地区行业绿色竞争力平均水平排序相同;长三角地区内部企业绿色竞争力两极分化程度大于环渤海地区。讨论认为:由于两地区的产业政策、环境管理协调、政府政策执行力度等较为一致,而出现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趋同的现象。但是,环渤海地区的科学发展具有相对优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红喜  王建明  袁瑜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企业在“绿色化”的前提下,与对手相比的一种竞争优势。石油和化工行业是能源和资源的生产和消耗大户,也是众所周知的重污染行业,对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构建基于DEA法的绿色竞争力评价模型,评估了它们的绿色竞争力。实证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还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油和化工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的一些具体措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婷婷  高凯  
从政府干预视角入手,研究产业政策影响长三角地区企业竞争力的效果及具体机制。结果显示,产业政策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该影响体现出异质性。具体而言,从省份差异视角看,上海市地方产业政策效果最优,其次是安徽省,再次是江苏省和浙江省;从产权性质视角看,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但对非国有企业效果不明显;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看,受产业政策支持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而衰退期企业效果不明显。进一步探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结果发现,产业政策支持下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创新激励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银行信贷以及市场竞争效果不明显。识别出产业政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厘清产业政策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对未来长三角地区产业政策制定以及区域竞争力提升均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彬  董波  赵鹏飞  
本文通过运用偏离份额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表明,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外向型经济,两大区域在电子通信制造业领域都拥有了领先全国的结构与区域竞争优势。然而,在其他制造业领域,珠三角由于未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及时提升产品技术层次和劳动生产效率,致使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迫切需要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加强城市职能分工等角度寻求转型之路。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的制造业结构偏差问题更加突出,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亟需提高发展质量,增强产业转移之后的升级能力与价值链治理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海飞  肖明月  
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一个区域来说至关重要。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因此,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用经济实力、企业实力、金融实力、科技教育、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6个一级指标以及GDP、财政收支、消费情况、经济结构等15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模型,并在现实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和浙江3省市25个城市的竞争力,并比较城市间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上海、杭州、南京3城市的竞争力差距明显;上海在金融实力、基础设施和科学教育上明显领先,但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骏  
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该地区的发展前景,也影响到全国的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长三角地区未来要实现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其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问题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等。基于此,长三角地区必须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是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竞争力来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宏伟  刘敏  
本文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区域内各省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地区个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等措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京津冀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内部整合与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章艳华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主要问题。文章在分析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的经验数据为例,采取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评。研究认为,浙江和江苏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一梯队,上海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二梯队,安徽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三梯队,三者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润东  郭建强  
人力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而且是稀缺的。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状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模式。通过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比较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本提升最快,其次是京津冀地区,再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的人力资本竞争力在三个区域中,综合优势明显。各个区域应根据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调整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以保持不同区域板块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宛天巍  曾赛星  王浣尘  王方华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的现状,为在"十一五"过程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569家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体制"等十项竞争优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的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上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制造业2000~2004年以及2004~2008年竞争力水平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下降,京津冀的"后发优势"正在凸显,珠三角则在快速上升。可以看出,三大区域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升级的路径是有所不同的,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各区域要加强内部合作,利用资源互补的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美花  林兴禧  
本文在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其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对长三角16城市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其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逐渐由负相关关系趋于正相关关系,达到自适应状态;政府管理竞争力存在着路径锁定现象,而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路径锁定,引导和提升了政府的管理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波  刘江涛  周波  张丹  
通过对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空间成长状况的考察,发现两个区域在空间成长模式存在差异。长三角地区的土地投放主要采取城市边缘零散自发成长,经渝渗效应连绵连片的模式,近年用地增幅高于环渤海地区;而环渤海地区采取大块投放的模式,成片土地集中整理和投放,但各片区离散性较强;长三角地区空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从制度、资金可得程度等角度来解释这种差异的产生。最后,针对这种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晓  韩增林  郭建科  赵林  
以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威尔逊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发展不平衡,北京的城市金融竞争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环渤海地区并未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金融辐射网络,金融一体化还不成熟,仍有金融盲区的存在;各中心城市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应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金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