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1)
- 2023(14798)
- 2022(11926)
- 2021(10799)
- 2020(9157)
- 2019(20472)
- 2018(20398)
- 2017(38539)
- 2016(21016)
- 2015(23307)
- 2014(23533)
- 2013(22704)
- 2012(20499)
- 2011(18196)
- 2010(18480)
- 2009(17636)
- 2008(17545)
- 2007(16166)
- 2006(14608)
- 2005(13790)
- 学科
- 济(87049)
- 经济(86908)
- 业(85819)
- 企(76506)
- 企业(76506)
- 管理(75840)
- 方法(30837)
- 农(30419)
- 业经(30416)
- 财(30054)
- 中国(24783)
- 制(22938)
- 数学(22200)
- 数学方法(21920)
- 农业(21852)
- 务(20891)
- 财务(20851)
- 财务管理(20821)
- 企业财务(19717)
- 地方(18808)
- 体(18745)
- 技术(18082)
- 理论(18047)
- 策(15930)
- 划(15873)
- 和(15676)
- 学(15221)
- 体制(14209)
- 银(14093)
- 银行(14061)
- 机构
- 学院(299515)
- 大学(294160)
- 济(121613)
- 经济(119002)
- 管理(113929)
- 研究(100008)
- 理学(96581)
- 理学院(95511)
- 管理学(93939)
- 管理学院(93386)
- 中国(78638)
- 京(62968)
- 财(61513)
- 科学(59024)
- 农(51632)
- 所(50180)
- 江(49039)
- 财经(47161)
- 中心(45572)
- 研究所(44761)
- 经(42554)
- 业大(42327)
- 农业(40155)
- 北京(39275)
- 范(38595)
- 州(38399)
- 师范(38191)
- 经济学(36702)
- 院(36446)
- 财经大学(34340)
- 基金
- 项目(192778)
- 科学(153200)
- 研究(144949)
- 基金(139368)
- 家(120640)
- 国家(119542)
- 科学基金(103946)
- 社会(92836)
- 社会科(87808)
- 社会科学(87792)
- 省(77142)
- 基金项目(73738)
- 教育(66756)
- 自然(65500)
- 自然科(64026)
- 自然科学(64009)
- 划(63263)
- 自然科学基金(62862)
- 编号(58996)
- 资助(54888)
- 成果(48583)
- 重点(43475)
- 创(42767)
- 发(42213)
- 部(42173)
- 课题(41826)
- 制(40751)
- 业(39864)
- 创新(39162)
- 国家社会(38674)
- 期刊
- 济(147770)
- 经济(147770)
- 研究(92382)
- 中国(67461)
- 财(52467)
- 农(50473)
- 管理(48798)
- 学报(43718)
- 科学(42145)
- 教育(35990)
- 大学(34473)
- 农业(33924)
- 学学(32377)
- 融(29556)
- 金融(29556)
- 技术(28753)
- 业经(26191)
- 财经(24343)
- 经济研究(22389)
- 经(21071)
- 业(19869)
- 问题(19343)
- 技术经济(15483)
- 现代(15075)
- 版(14565)
- 财会(14501)
- 贸(14420)
- 世界(14150)
- 商业(13521)
- 会计(13518)
共检索到469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目前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尽管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正在增强,但其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仍相当严重。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本文以长三角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预期。同时,本文发现浙江与上海参与长三角内部地区分工的程度明显高于江苏。在产业转移方面,本文还发现短短4年内该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激烈的空间调整,上海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极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该区域内的总制造业份额,浙江正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其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
关键词:
一体化 地区专业化 制造业空间转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树华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内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四省市产业梯度系数进行测度,据此分析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转移的行业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引导、园区配套、技术支撑等角度提出推动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制造业 产业梯度系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军 吴梦宸 鲍宗客
文章沿着"产业专业化—产业集聚—产业转移"这样的思路对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空间转移展开研究。首先,对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同构悖论重新进行测度;然后,对用时间序列对制造业产业集聚进行分析;最后产业在两省一市的空间转移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华 陈圻
本文应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用专业化指数测度了该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分析同时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在下降,专业化水平在提高。
关键词:
长三角 制造业 同构 专业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永明 张明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江苏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通过对一市三省的比较研究与数据分析发现,江苏制造业地位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大,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居长三角地区领先地位,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因此,江苏要充分集成制造业优势,加强与沪、浙、皖战略协同,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推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江苏制造业 长三角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平红 王珍珠
提升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对保障产业链安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事件为切入点,研究区域一体化对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能够显著促进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提升,且对新进城市的促进作用最大。异质性上,区域一体化对国有企业供应链效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他类型和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对中小规模城市的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超大型城市和大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没有明显差异。作用机制上,区域一体化能够通过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提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邬滋
本文在空间经济学关于市场一体化与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关系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研究发现随着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增强,其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地方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同时,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激烈的结构调整,使部分产业出现扩散效应,进而促使珠三角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分工与集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地区专业化 产业集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继敏
国内外有关区域专业化研究大多关于一个国家省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对于一国之内经济区内部的区域专业化研究较少。然而,经济区内部分工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也是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的很多学科着力解释的重大议题。这里运用较为成熟的测度方法,以国家图书馆所能查到的最近的2003年各地市制造业分行业就业人口数据为数据源,测度描述区域专业化的区位基尼系数、区域专业化指数、区域分工指数等,综合全面地刻画"十一五"规划界定的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区域专业化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另外,还比较了两个区域在专业化水平上的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录敬 陈晓明
本文采用行业平均集中率指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空间集中度,然后以制造业二位数分类行业集中分析两省(浙江、江苏)一市(上海)产业转移情况,研究发现,在产业转移方面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调整和转移,上海通过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吸收资本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区域内总制造业的份额;浙江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制造业基本保持平稳和缓慢略微的增长。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转移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博通 周杰文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1990~2004年我国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地理集中的变动趋势,并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这和新经济地理论的预测一致。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规模经济是决定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源于地区之间相对技术差异的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呈逐步减弱的趋势。产业内联系和产业间联系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没有显著影响,从而没有支持新经济地理论的预测。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地区专业化 制造业 地理集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蕾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的波动较大,增速明显下滑,并且长三角地区各省份制造业的增长态势及其规模的差异很大。该文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同京津冀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但是,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上海,其制造业转型升级层次低、转型升级速度慢,与北京的差距较大。上海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而且长三角其他省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头较弱。该文对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城市功能转变为主的产业合作新阶段。但是与京津冀相比,长三角各省市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各省市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不及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黎文勇 杨上广
从增长效率、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四个维度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测度了长三角2004~2016年的经济发展质量;在阐述市场一体化、城市功能专业化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机理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功能专业化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正向作用受市场一体化影响,即市场一体化在城市功能专业化影响经济发展质量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该结论在城市群组、中心城市组和边缘城市组的检验中均成立;提高市场一体化与城市功能专业化程度还有助于缩小边缘城市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差距。因此,长三角应加快建设一体化市场和深化城市功能分工,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功能专业化 发展质量 长三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付 张二震
在世界产业资本向我国大幅转移和集中的态势下,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引起世人的关注,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方式已发生根本的变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在以要素分工为主特征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已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文章还认为将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世界产品生产重要基地,是中国建成“世界制造中心”的必然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门宇 刘胜林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该地区产业结构体系完整,城市密度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进程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资本支持,本文以2010-2019年十年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发展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转移效率解释变量和风险投资总额解释变量,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技术转移和风投资本引入,可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能洲 沈玉芳 张婧 马仁锋 刘曙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但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规划不统一,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明显,严重制约了区域物流的联动发展。据此,以长三角为研究对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运用GIS、变异系数及区位商等区域分析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区域物流的空间结构及演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区域物流空间整合的对策建议,认为长三角地区应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网络化空间布局、物流信息一体化、大通关建设一体化、区域物流协调机构构建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几个方面推动区域物流的空间整合进程。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分布特征 空间整合 长三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