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6)
- 2023(18755)
- 2022(16220)
- 2021(14959)
- 2020(12462)
- 2019(28473)
- 2018(28195)
- 2017(53892)
- 2016(28947)
- 2015(32505)
- 2014(32390)
- 2013(31934)
- 2012(29554)
- 2011(26826)
- 2010(26781)
- 2009(24435)
- 2008(23533)
- 2007(20379)
- 2006(18070)
- 2005(16069)
- 学科
- 济(133744)
- 经济(133617)
- 管理(80285)
- 业(76657)
- 企(61607)
- 企业(61607)
- 方法(54264)
- 数学(47275)
- 数学方法(46673)
- 中国(34805)
- 农(33899)
- 地方(31547)
- 业经(28627)
- 学(27742)
- 财(27433)
- 农业(23252)
- 贸(21264)
- 贸易(21249)
- 制(20883)
- 易(20496)
- 环境(19768)
- 理论(19667)
- 和(18849)
- 技术(18643)
- 银(18278)
- 融(18226)
- 金融(18224)
- 银行(18224)
- 地方经济(17828)
- 行(17525)
- 机构
- 大学(412843)
- 学院(412360)
- 济(172012)
- 经济(168454)
- 管理(160704)
- 研究(144108)
- 理学(138894)
- 理学院(137309)
- 管理学(134787)
- 管理学院(134059)
- 中国(106818)
- 科学(88975)
- 京(88281)
- 财(75275)
- 所(72518)
- 农(68823)
- 研究所(66168)
- 中心(64730)
- 业大(62118)
- 江(60461)
- 财经(60391)
- 北京(55784)
- 范(55709)
- 师范(55154)
- 经(54970)
- 农业(53615)
- 院(52383)
- 经济学(52231)
- 州(48763)
- 经济学院(46765)
- 基金
- 项目(282263)
- 科学(222314)
- 研究(205357)
- 基金(204473)
- 家(178901)
- 国家(177407)
- 科学基金(152261)
- 社会(130268)
- 社会科(123495)
- 社会科学(123461)
- 省(110279)
- 基金项目(108177)
- 自然(98804)
- 自然科(96529)
- 自然科学(96506)
- 自然科学基金(94759)
- 教育(94628)
- 划(92913)
- 资助(84302)
- 编号(83220)
- 成果(66674)
- 重点(63527)
- 发(63279)
- 部(61994)
- 创(58227)
- 课题(57637)
- 创新(54373)
- 国家社会(53812)
- 科研(53733)
- 教育部(53242)
- 期刊
- 济(193092)
- 经济(193092)
- 研究(123858)
- 中国(80479)
- 学报(65224)
- 农(62441)
- 科学(60698)
- 管理(60396)
- 财(55845)
- 大学(49824)
- 学学(46945)
- 教育(46581)
- 农业(43445)
- 技术(38238)
- 融(35315)
- 金融(35315)
- 经济研究(31506)
- 业经(31257)
- 财经(29514)
- 经(25443)
- 问题(24709)
- 业(22510)
- 技术经济(21497)
- 图书(20875)
- 科技(19522)
- 统计(19078)
- 理论(18926)
- 资源(18772)
- 版(18621)
- 商业(18531)
共检索到613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近年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演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应用非参数的生产前沿方法,将投入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相对要素深化三个部分,采用1996-2013年2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它们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解释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近年来都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生产率决定了经济格局;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于资本深化,纯技术效率对资本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纯技术效率和资本深化以及作用于资本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的低下拉开了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无论是作用于劳动的还是作用于资本的技术进步,都限制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近年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演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应用非参数的生产前沿方法,将投入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相对要素深化三个部分,采用1996-2013年2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它们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解释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近年来都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生产率决定了经济格局;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于资本深化,纯技术效率对资本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纯技术效率和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近年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演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应用非参数的生产前沿方法,将投入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相对要素深化三个部分,采用1996-2013年2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它们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解释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近年来都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生产率决定了经济格局;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于资本深化,纯技术效率对资本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进步和劳动深化;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纯技术效率和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 蒋伏心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与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功能。进入21世纪后,两个三角洲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在经济体制、增长方式、工业化路径等方面深化认识,对促进两个三角洲健康发展是极有意义的。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易秋霖
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地处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相继成为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但珠三角仍然保持一种相对优势。这种区域差异是源于全球的数量效应还是质量效应?本文比较分析表明,三大区域之间的TFP存在显著差异;TFP经济增长的贡献,从高到低依次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基于贸易、投资和金融维度,本文以面板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全球化对区域TFP差异的影响。主要发现是:在区域整体层面上,全球化促进了TFP的提高;但在区域内,全球化对三大区域TFP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无统计意义。全球化对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数量效应实现的,质量效应尚未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质性因素。外贸和FDI增长方式的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王春超
本文选取2002~2007年中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圈所涉及省份地区的县市数据对经济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取决于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集聚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将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比值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比值的增加,经济集聚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将占主导,从而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当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比值处于一定区间时,经济集聚不仅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
经济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效应。研究创新:同时运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和分析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经济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传统经济绩效评价方式忽略了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刚性约束和时代对绿色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因而存在一定偏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长三角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该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长三角的发展重点及定位进行论述,指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
长三角经济 现状与特点 发展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忠平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赜琳 傅冬绵
本文在对两个三角洲总体发展水平比较的基础上,具体从地理区位结构、积累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和人口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共性与差异,考察两个区域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指出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结论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区域经济 增长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海啸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长三角的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在此基础上,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长三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显示长三角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城市为无锡、绍兴和南通,样本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无约束条件下均低于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测算出的值,主要原因是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松庆 何琴清
利用2009-2013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物流业数据,根据曼奎斯特指数法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两个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技术进步指数变化和技术效率指数变化,探讨了提高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廉雄 陈广汉
研究者们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两地经济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关注其自主品牌发展问题。该文利用多来源数据,通过建立品牌化评价的系统指标,从多个角度和水平上对两地自主品牌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地在品牌化相对水平、行业分布和市场优势方面存在差异,且珠三角地区的品牌成长、行业占据和市场优势均弱于长三角地区。该文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讨论了研究结果对两地自主品牌建立的战略性启示。
关键词:
品牌 自主品牌 品牌战略 自主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家堂 刘亮
文章以长三角为例,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城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拟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区域协调发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对以Malmquist指数衡量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达3.56%;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协调发展虽然有助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比较研究——基于长三角与东北三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基于要素流动的长三角经济带经济体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经济现代化视角的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测度的长三角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碳生产率时空演化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空间计量分析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长三角地区流通业效率及结构特征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以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为例
城市群功能分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金融集聚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
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变化与结构差异比较分析——以大珠三角与长三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