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4)
2023(9192)
2022(7957)
2021(7426)
2020(6305)
2019(14842)
2018(15119)
2017(28194)
2016(15806)
2015(18334)
2014(19207)
2013(18656)
2012(17611)
2011(15974)
2010(16639)
2009(15118)
2008(15284)
2007(14345)
2006(12292)
2005(11057)
作者
(48085)
(40141)
(40119)
(38249)
(25380)
(19312)
(18588)
(15968)
(15083)
(14590)
(13578)
(13565)
(12959)
(12784)
(12753)
(12572)
(12518)
(11904)
(11867)
(11485)
(10265)
(10096)
(9826)
(9430)
(9290)
(9116)
(9007)
(8907)
(8445)
(8257)
学科
(62268)
经济(62189)
管理(44275)
(39534)
(31970)
企业(31970)
方法(27032)
数学(22976)
数学方法(22717)
(18760)
中国(16804)
(16046)
(15380)
(14441)
理论(13230)
地方(13057)
业经(12926)
农业(12055)
(11386)
贸易(11378)
(11139)
(10970)
(10786)
(10630)
银行(10595)
(10084)
技术(9977)
(9937)
金融(9929)
教育(9861)
机构
学院(229098)
大学(228018)
(86227)
经济(83848)
管理(82889)
研究(77810)
理学(69528)
理学院(68717)
管理学(67337)
管理学院(66917)
中国(59053)
科学(49552)
(49484)
(43783)
(41332)
(41098)
(38624)
中心(37053)
研究所(36996)
业大(36021)
农业(34454)
(32210)
师范(31803)
财经(31769)
北京(31267)
(30678)
技术(29276)
(28428)
(27708)
(26228)
基金
项目(144352)
科学(110015)
研究(108626)
基金(98766)
(86089)
国家(85298)
科学基金(70863)
社会(63309)
社会科(59616)
社会科学(59598)
(59036)
教育(52385)
基金项目(52143)
(49139)
编号(48344)
自然(44872)
自然科(43733)
自然科学(43717)
自然科学基金(42904)
成果(41442)
资助(40756)
课题(33987)
重点(32764)
(31426)
(31027)
(29906)
项目编号(28896)
创新(27915)
(27782)
(27531)
期刊
(101331)
经济(101331)
研究(66404)
中国(52723)
(40183)
学报(38612)
教育(35441)
(34539)
科学(32789)
管理(29285)
大学(28313)
农业(26453)
学学(26050)
技术(24013)
(20660)
金融(20660)
业经(17570)
图书(15993)
财经(15539)
经济研究(15238)
(14260)
问题(13499)
(13388)
(12427)
职业(11714)
(11672)
论坛(11672)
理论(11587)
技术经济(11373)
书馆(11059)
共检索到35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董江华  陈向明  
一个以教育工作者为成员的合作探究群体在面对真实的教育困境时,如何通过对话探究生成实践性知识?研究发现:不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不能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后自动获得有关教育行动正当性与有效性的判断力;指向行动改变的学习要以他们原有心智模式浮现为前提,而这有赖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发。此外,"习惯性防御"普遍存在于群体中,成员对此必须有所警惕,并设法创设一个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减少成员的防御。此类以行动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工作者反思自身既存现况,以增加自己专业行动的有效性,而且能够为构建学习型组织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一钢  潘国文  
本文通过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的分析,探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发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教师面临教育困境——建构或调用已有实践性知识——以行动应对困境(试误)——强化实践性知识模块或重新建构实践性知识模块以至成功解决问题;第二种方式是观察其他教师的成功授课——探究其成功背后的实践原则和意象——经由反思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这两种方式的发现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玲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获得和积累实践性知识成为职前教师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大学期间专业教师的示范、案例教学、学会反思、注重见习实习的指导等,是职前教师生成实践性知识的主要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凤农  
教师拥有并使用实践性知识已获得广泛共识,但当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存在反思不足、共享不足、认知不足等问题,致使教师实践性知识无法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可通过系统的管理改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现状。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要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入手:显性策略包括设立教师实践性知识主管;开发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系统;搭建学科教研组、教师共同体和教师自组织三位一体的组织方式。隐性管理策略包括构建成长型的激励体系、建设支持型场域、形成共享型组织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静  张俊豪  
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探究的方法,以一位优秀的民族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具备怎样的实践性知识,以及这些实践性知识背后所隐含的教育意义。研究表明,该教师拥有关于自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的信念五个方面的实践性知识,具体表现为:该教师将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理解自身文化身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对自身专业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熟知学生的文化特点、民族特点、心理适应、学习基础和能力、认知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切性的教育教学方式,秉持平等的师生观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关心"和"关怀"、"负责"和"耐心"始终贯穿于其民族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研究可以为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葭管  王菲  
一生都以金融史为伴我年轻时投身做金融史研究的一大契机,是基于工作关系。1941年我从家乡宁波鄞县来到上海,在当时的"小四行"之一的四明商业储蓄银行总行稽核处当办事员,之后又去重庆该行总处担任会计科科长和稽核。这个工作经历让我形成了对金融的一些基础理解,且一直坚信至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感悟就是,金融发展首要目标就是要诚信和稳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葭管  王菲  
一生都以金融史为伴我年轻时投身做金融史研究的一大契机,是基于工作关系。1941年我从家乡宁波鄞县来到上海,在当时的"小四行"之一的四明商业储蓄银行总行稽核处当办事员,之后又去重庆该行总处担任会计科科长和稽核。这个工作经历让我形成了对金融的一些基础理解,且一直坚信至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感悟就是,金融发展首要目标就是要诚信和稳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通过对教师进行大量的课堂观察、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本研究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等四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通常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出来,具有价值导向性、情境依赖性、背景丰富性等特性。教师实践性知识还具有行动性、身体化、默会性的特征,必须被"做出来"。虽然实践性知识隐藏在教师的整体经验之中,它能够被提炼为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将受到教师后续行动的检验,并指导他们的后续行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向明  
教育是一种"实践",需要教育者具有"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然而,因其缄默性、动态性、情境性、个人性等特点,对这种知识进行研究有很大难度,因此也不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王亚君  赵婵  
如何充分发挥师徒结对在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中的作用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研究采取质化研究中的个案研究取向,对这一焦点问题进行了考察。个案显示,受惠于"多对多"师徒结对这一媒介,将新手教师所遭遇的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通过师徒共同体一起探索,逐步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了追求契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课堂管理的实践性知识。基于研究可知,实践性知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通过不断建构、不断应用和不断改进而动态生成的。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样态;师徒结对是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重要途径,"多对多"师徒结对作为师徒结对的创新形式,不但给新手教师提供了更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尤其是非正式的交流与沟通机会,还天然具备了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机制,在很多方面更有助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对多"师徒结对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尤为需要统筹"多对多"师徒结对中师傅之间的指导节奏,并关照"多对多"师徒结对中不同新手教师特定的发展需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从教师体验和概念界定两个层面探讨了何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的活动。教师要成为"反思性教学专家",其核心就是基于自身实践与认识的"实践性知识"的成长。"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意味着寻求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型。教师的"教学研究"不能脱离了自身实践的解读,因此,自然有别于研究者的"教学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贤泽  
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师知识形式是与其职业环境密切相关的。理解教师的实践知识是如何在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又如何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影响,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旨趣所在。在对教师专业的重新理解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性质、特征、表征的形式,以及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美玲  王赛凤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在具体教育情境里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的活动,它具有实践性、个人性、综合性、缄默性、情境性等特征;教师的形象、隐喻和信念是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术语;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学生时代的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经验等因素影响着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蕊  
综合实践性探究学习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完成具有挑战性的综合性实践项目。其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在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恰当的教学支架。在演播室照明实验教学中,基于学习需求分析,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任务群以降低实验难度;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采用由替代性教学策略向生成性教学策略转化的渐进性设计;教学评价涵盖知识、能力、态度等各个维度,以质性评价为主,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完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莉春  孙海兰  
本文回顾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近三十年来的主要成果,指出现有的研究缺乏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的探究,对实践性知识特性中的默会性与反思性的关系探讨也嫌不够。本研究将舍恩的行动中反思和行动中识知作为实践性知识的分析单位,并结合哈贝马斯的反思层次理论构成一个实践性知识生成框架图,通过教师在教育教学困境中的认知与行动的实例加以解析,以期帮助我们认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特征以及这种追求知行合一的实践认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