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6)
- 2023(7769)
- 2022(6645)
- 2021(6604)
- 2020(5604)
- 2019(12798)
- 2018(13028)
- 2017(25284)
- 2016(13964)
- 2015(15899)
- 2014(15898)
- 2013(15285)
- 2012(14291)
- 2011(12871)
- 2010(13603)
- 2009(12660)
- 2008(12677)
- 2007(11776)
- 2006(10688)
- 2005(9732)
- 学科
- 济(54682)
- 经济(54541)
- 管理(42596)
- 业(40795)
- 企(34956)
- 企业(34956)
- 方法(24588)
- 数学(21401)
- 数学方法(20779)
- 农(16376)
- 中国(15060)
- 财(13914)
- 策(12700)
- 业经(11943)
- 制(11304)
- 贸(11017)
- 贸易(11009)
- 理论(10852)
- 易(10741)
- 地方(10453)
- 学(10433)
- 农业(9950)
- 技术(9060)
- 银(8830)
- 银行(8821)
- 划(8728)
- 行(8433)
- 务(8188)
- 和(8186)
- 财务(8116)
- 机构
- 学院(198054)
- 大学(196368)
- 济(78125)
- 管理(78011)
- 经济(76214)
- 理学(66725)
- 理学院(65902)
- 研究(65395)
- 管理学(64256)
- 管理学院(63878)
- 中国(50805)
- 京(42301)
- 科学(39666)
- 财(37788)
- 所(32951)
- 江(31511)
- 中心(30338)
- 农(29817)
- 研究所(29432)
- 财经(28727)
- 范(27433)
- 师范(27207)
- 业大(27065)
- 北京(27054)
- 经(25833)
- 州(25271)
- 院(23749)
- 农业(23124)
- 技术(22498)
- 经济学(21945)
- 基金
- 项目(124074)
- 科学(98028)
- 研究(92358)
- 基金(88798)
- 家(76373)
- 国家(75682)
- 科学基金(65586)
- 社会(56727)
- 社会科(53600)
- 社会科学(53587)
- 省(48963)
- 基金项目(45248)
- 教育(44407)
- 自然(43035)
- 自然科(42134)
- 自然科学(42126)
- 自然科学基金(41365)
- 划(41191)
- 编号(39479)
- 资助(38576)
- 成果(33770)
- 课题(27904)
- 重点(27706)
- 部(27265)
- 发(26149)
- 创(25416)
- 项目编号(24409)
- 创新(23602)
- 教育部(23558)
- 大学(23295)
共检索到308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江华 崔婷 张晶 朱楠
本研究选取武汉某聋校高一两个自然班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非随机分配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探讨镜前自我模仿策略在听障儿童汉英双语唇读元音学习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镜前练习的口形模仿策略在聋校的干预成效主要体现在听障儿童的汉语唇读元音识别中,尤其是汉语唇读元音/u/、/i/和/a/的识别能力提高非常明显;尽管实验组在英语唇读元音识别中作用不显著,但该组唇读元音//与//的正确率表现出显著差异,具体而言是//后测值比前测值明显降低了,而//后测值比前测值明显升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轶 雷江华
对于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来说,唇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唇读需要对口形进行观摩,这就需要口形模仿,想要把唇读做到理想的效果,则需要做好相应的口形模仿训练。对于语言发展来说,唇读不是一个简单的感知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把口形模仿作为唇读训练手段的第一步时,必须对口形模仿行为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确保口形模仿在双语唇读语音训练中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介绍口型模仿的定义与过程,结合笔者自身的语言训练经历来分析口形模仿在听觉障碍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学习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江华 刘爱民 张军华
本研究探讨了视素可见性在听障学生唇读汉语元音识别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唇形在听障学生唇读汉语元音识别中的作用明显,不圆唇音/a//、i//、e/的正确识别率明显高于圆唇音/o//、u//、ü/,反应时的差异仅表现在/a/和/o//、i/和/o/之间。不圆唇音开口度、舌位等的差异并未导致彼此识别效果的显著差异;而圆唇音开口度、舌位等的差异导致了彼此识别效果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听障学生唇读汉语元音识别的效果与元音本身的视素特征有关。
关键词:
听障学生 唇读 汉语元音识别 视素可见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江华 宫慧娜 贾玲 陈亮
本研究选取武汉市两所聋校的91名听障学生作为被试,采用视频-图片匹配范式探讨了听觉辅助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听障学生唇读理解汉语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词语、汉字、语句,反应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词语、汉字、语句;有听觉辅助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无听觉辅助组;各实验条件下的正确率与反应时均不存在年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听障学生的汉语唇读理解能力受语言级别、听觉辅助的影响明显,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颂 周青山 肖阳梅 陈军兰 王文艳
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了3-5岁听障幼儿早期数数能力发展及其策略运用的特点。研究发现:首先,听障幼儿口头数词长度落后健听幼儿2年的年龄差距;其次,听障幼儿点数精确性仅低于同龄健听幼儿,未出现明显的年龄差距;听障幼儿偏倚外部策略,呈跨年龄与任务的稳定性,未出现健听幼儿点数策略随年龄增长逐步内隐化、策略使用随任务难度变化的特点;听障幼儿主要出现数序错误,点数错误与基数错误的出现比例与健听幼儿接近。再次,听障幼儿与健听幼儿还不会自发地把数数作为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于等量建构任务上。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侯春在
儿童社会化发展中存在着某些非预期的、非有意识指导的、甚至与教育者的愿望以及所提供的榜样相逆的模仿事实 ,从教育的角度看 ,这是一种隐性模仿。它以感染模仿、泛化模仿、过程模仿的形式发生 ,或以反模仿和滞后模仿的形式存在 ,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具有或正向积极或负向消极的重要作用。教育者必须关注过程、关注意义、关注儿童的纯洁与真诚 ,有意识地引导这种隐性模仿 ,使儿童社会化发展导向积极与健康。
关键词:
儿童社会化 发展 隐性模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光华 方俊明
模仿是一个人从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的重要技能。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模仿技能缺陷是自闭症谱系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对发展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有着重大的影响。文章系统检索了Medline/PubMed和EBSCOhost数据库,主要分析了其中十篇采用模仿策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的研究报告,分别从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干预内容、示范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模仿策略在自闭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模仿策略 自闭症 早期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江华 熊琪 张军华 梅艳红
本研究探讨了听障学生唇读语音识别中不同编码方式和音素可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码方式和音素识别可见性之交互作用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皆无显著差异,音素可见性在听障学生唇读语音识别过程中作用明显。听障学生运用三种编码方式唇读语音识别效果相当,但加工速度存在差异,差异主要来源于手指语编码与口型运动编码的识别。
关键词:
听障学生 唇读 语音识别 编码方式 音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谭千保 陈芳 傅朝晖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19名听障儿童与157名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听障儿童在合群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正常儿童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自我意识偏低水平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偏高水平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听障儿童对自身的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方面的意识明显地低于正常儿童,而对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的意识,则明显地高于正常儿童。
关键词:
听障儿童 正常儿童 自我意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予昕 王志丹 周睿 康琴 毕若妍
模仿能力经常被作为自闭症儿童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但却很少有研究考察不同模仿任务可能存在诊断效度的差异。本研究选取4类模仿任务,对10名自闭症儿童和10名普通儿童进行模仿能力测试,其中工具行为模仿任务和目的意图模仿任务是以认知为导向的模仿任务,过度模仿任务和同步模仿任务是以社会交往为导向的模仿任务。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工具行为模仿任务和目的意图模仿任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自闭症儿童在过度模仿和同步模仿任务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因此,未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选择以社会交往为导向的模仿任务测查自闭症儿童的模仿能力以提高诊断有效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韩增霞 王志丹
本研究采用目标定向任务探讨社会性沟通、年龄和目标情境三因素对学前儿童模仿学习的影响。108名3至5岁学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有社会性沟通和无社会性沟通两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中儿童分别在有目标和无目标两种情境中接受测试。研究结果发现:(1)有目标情境下,社会性沟通提高了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行为方式的模仿;(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方式模仿的忠实程度显著增加;(3)当实验人员与儿童无正常社会性沟通时,儿童在无目标情境中比在有目标情境中模仿了更多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
社会性沟通 学前儿童 模仿 目标定向任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光华 方俊明
半个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在自闭症儿童模仿能力的研究,尤其是近十年来有关模仿的认知研究和脑神经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有价值成果。在回顾和分析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行为水平上,模仿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障碍特征;在认知理论上,自我-他人投射理论是解释自闭症儿童模仿缺陷的最简洁假设;在神经机制上,镜像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可能是造成自闭谱系儿童模仿缺陷的生理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官振中 刘广宁 王桦
对于制造商来说,模仿产品的存在给制造商带来了竞争压力,并且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策略性也带来了利润损失。故对制造商来说,选择恰当的定价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构建模型比较了存在模仿产品时制造商的动态定价和价格承诺策略,并给出了动态定价策略优于(或劣于)价格承诺的条件。在动态定价下,制造商须在各个时期开始时公布零售价,而在价格承诺下,制造商在销售期开始时就公布两阶段定价。研究发现:制造商在第二阶段是否仍有需求,会对最优定价策略的选择产生调节作用,即当制造商在第二阶段仍保有需求时,价格承诺策略更优;当制造商需求仅出现在第一阶段时,动态定价策略更优。此外,研究发现制造商和模仿者在定价策略选择上存在利益的一致性。另外,对不同定价策略下利润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这一问题,耐心程度和模仿度显示出共同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影 赵航 孙喜斌 卢晓月 崔玉华 王康
为了解听障儿童电声双模式助听和电模式助听下辨听声母、韵母、声调、扬扬格词识别的差异情况,采用2×4实验设计,运用计算机辅助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扬扬格词"测试,调查听障儿童在电声双模式助听和电模式助听下的识别情况,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探索助听器补偿效果对听障儿童声母、韵母、声调、扬扬格词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电模式助听受到对侧配戴助听器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1)在电声双模式助听下听障儿童对声母、韵母、声调、扬扬格词的识别均优于电模式,其中对声母和扬扬格词影响显著,对韵母和声调影响不显著;(2)电声双模式助听可以改善声母、韵母、声调、扬扬格词识别在助听器各听力补偿效...
关键词:
听障儿童 电声双模式 电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利 高雅倩 习妮 王珊红 雷江华
选取武汉市三所康复中心的37名4~6岁学前听障儿童作为实验被试,采用视频/语音—图片匹配范式探讨了认知风格、视听条件、语言级别在学前听障儿童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场独立型学前听障儿童语言理解正确率显著高于场依存型;视听条件对学前听障儿童的语言理解具有显著影响,视听条件下的语言理解正确率显著高于单一听觉条件、单一视觉条件,且单一听觉条件下语言理解正确率显著高于单一视觉条件;学前听障儿童理解不同级别语言的正确率差异显著,词语理解正确率最高,其次为语句、汉字。这些结果表明,学前听障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受个体认知风格、视听条件及语言级别的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