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4)
- 2023(5969)
- 2022(5028)
- 2021(4547)
- 2020(3776)
- 2019(8353)
- 2018(8004)
- 2017(15287)
- 2016(8434)
- 2015(8659)
- 2014(8289)
- 2013(8144)
- 2012(7492)
- 2011(6719)
- 2010(6541)
- 2009(5979)
- 2008(5776)
- 2007(4926)
- 2006(4189)
- 2005(3567)
- 学科
- 济(33755)
- 经济(33712)
- 业(24732)
- 管理(24702)
- 企(20146)
- 企业(20146)
- 方法(16255)
- 数学(14299)
- 数学方法(14219)
- 农(9822)
- 财(9336)
- 学(9185)
- 业经(8064)
- 中国(7959)
- 贸(7812)
- 贸易(7808)
- 易(7628)
- 制(6752)
- 产业(6739)
- 农业(6624)
- 务(5999)
- 财务(5997)
- 财务管理(5990)
- 结构(5887)
- 企业财务(5767)
- 体(5697)
- 技术(5567)
- 地方(5550)
- 环境(5074)
- 划(4869)
- 机构
- 大学(122021)
- 学院(120591)
- 济(49873)
- 经济(49181)
- 管理(46755)
- 研究(42232)
- 理学(42222)
- 理学院(41729)
- 管理学(40985)
- 管理学院(40784)
- 农(30362)
- 中国(30129)
- 科学(29323)
- 业大(24564)
- 农业(24551)
- 京(24358)
- 所(22479)
- 研究所(21235)
- 财(20436)
- 中心(18364)
- 财经(17384)
- 江(16637)
- 农业大学(16525)
- 经(16060)
- 经济学(15737)
- 院(15414)
- 经济学院(14504)
- 北京(14371)
- 范(13784)
- 经济管理(13469)
- 基金
- 项目(91632)
- 科学(72105)
- 基金(69174)
- 家(64166)
- 国家(63675)
- 研究(57676)
- 科学基金(53714)
- 社会(39051)
- 自然(37678)
- 基金项目(37613)
- 社会科(37184)
- 社会科学(37173)
- 自然科(36880)
- 自然科学(36866)
- 自然科学基金(36273)
- 省(35743)
- 划(30945)
- 资助(27331)
- 教育(25895)
- 重点(21211)
- 部(20003)
- 编号(19885)
- 计划(19814)
- 创(19675)
- 发(19340)
- 科研(18664)
- 创新(18518)
- 业(18074)
- 科技(17592)
- 国家社会(17028)
共检索到158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维信 魏华 贾江 昌大可
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成虾六种组织的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正常值作了测定,其中心脏和绿腺的GPT和GOT活性较高,鳃和肝胰脏次之,卵巢和肌肉较低。不同镉离子浓度(0.37、0.74和1.48×10-6)对罗氏沼虾的急性中毒试验表明,受水中0.74和1.48×10-6Cd2+影响,心脏、鳃和肝胰脏的GPT和GOT活性显著降低;绿腺的GPT和GOT活性在0.74×10-6组显著升高。组织学观察显示,Cd2+中毒引起鳃丝增粗,鳃丝血腔扩大;肝小管严重萎缩,肝细胞解体;绿腺细胞解体,迷路结构消失。
关键词:
镉,GPT,GOT,组织结构,罗氏沼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敖士齐 翟乾 纪鹏 高炜峰 李杰 张晓君 高晓建 姜群
为保障亚甲基蓝在甲壳动物养殖中的安全使用,本研究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对象,采用半静水式方法开展急性毒性实验,并通过暴露和清水恢复实验,分析亚甲基蓝对罗氏沼虾组织结构、抗氧化系统及免疫能力的损伤。结果显示:水温25℃下,亚甲基蓝对罗氏沼虾的24、48、72和96 h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09.7、54.7、6.1和2.8 mg/L,安全浓度为1.1 mg/L。1.4 mg/L亚甲基蓝暴露4 d后,罗氏沼虾肝胰腺、鳃和肠道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肝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大量积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HS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酚氧化酶原(proPO)、TOLL样受体(TLR)和凝集素(LEC)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转移至清水中养殖7 d后,肝胰腺组织中的MDA和H_2O_2含量,SOD、GSH-Px、AKP和ACP活性,以及免疫基因表达量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但肝胰腺、鳃和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并未完全恢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恒 曹维维 孙龙生 李荣福 王亚君 陈春风
用5种不同脂肪源组合的饲料(Ⅰ.鱼油0.5%+豆油2.5%;Ⅱ.鱼油0.5%+菜籽油2.5%;Ⅲ.鱼油0.5%+花生油2.5%;Ⅳ.鱼油0.5%+亚麻油2.5%;Ⅴ.豆油1.5%+亚麻油1.5%)投喂体重为(2.22±0.04)g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40 d,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其生长及全虾和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生长方面,第Ⅴ组的罗氏沼虾增重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Ⅰ组和Ⅳ组增重也显著大于Ⅱ组(P<0.05)。在体成分方面,Ⅰ组全虾总水分含量最低,显著低于Ⅲ组和Ⅳ组(P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葛海伦 朱锦裕 赵臣泽 苗淑彦
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糖蜜构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分析生物絮团营养组成,并探讨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物絮团组),其中试验组在养殖过程中泼洒糖蜜。试验在室内水泥池内(2 m×2 m×0.6 m)进行,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225尾虾(0.26 g±0.02 g),试验周期为90 d。养殖过程中不换水,糖蜜的泼洒量根据饲料投喂量进行计算(C/N为20)。结果显示:添加糖蜜能够显著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到第90天时,试验组的絮团体积达21.22 mL/L;而对照组为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生物絮团 体组成 消化酶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宏达 陈海清
对患肌肉白浊病的罗氏沼虾进行细菌分离、寄生虫检查、组织病理观察以及虾池的水质分析和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排除了细菌、寄生虫以及水质环境因素造成该病的可能性,并发现病症多发生在体长0 8~3cm的幼虾中,而体长3cm以上的虾病症明显减轻。病虾的显微和亚显微组织病理观察发现,病虾腹部白浊的肌肉组织肌纤维肌浆内存在嗜碱性包涵体,肝胰腺、血细胞、心脏和鳃组织细胞胞浆内也有嗜碱性包涵体出现,包涵体内有大量以晶格状排列、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球状病毒颗粒,直径为(23.6±3.8)nm(n=40)。在包涵体外的胞浆内,尤其在白浊肌肉组织肌纤维肌浆内也分布有大量病毒。心脏和鳃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肌肉组织、肝胰腺...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肌肉白浊病 病原 组织病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王海洋 过正乾 蒋飞 周梦颖 鞠波 苏建 高翔 丁福江
为了提高罗氏沼虾苗种品质,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对同一雌虾5个产卵批次子代(Ⅰ、Ⅱ、Ⅲ、Ⅳ、Ⅴ)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幼体数量随产卵次数增加而增加,前三产卵批次具有较高出苗率。各产卵批次子代绝对增重率大小顺序为Ⅲ>Ⅱ>Ⅴ>Ⅳ>Ⅰ,经LSD法多重比较,Ⅱ和Ⅲ批次子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Ⅰ批次子代成活率显著高于后四批次(P
关键词:
罗氏沼虾 产卵批次 生长 遗传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晓荣 章龙珍 庄平 江琪 姚志峰 刘鉴毅 张涛 冯广朋 赵峰
研究了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罗氏沼虾胚胎内总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酶活性的影响。运用试剂盒分别测定了冷冻前后罗氏沼虾胚胎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胚胎内7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
关键词:
超低温保存 罗氏沼虾 胚胎 酶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慧 张秀霞 郑佩华 鲁耀鹏 冼健安
为探讨不同重金属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血细胞的细胞毒性,取罗氏沼虾血淋巴,离体状态下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10(-9)10(-3) mol/L)的Cd(2+)、Hg(2+)、Cu(2+)和Zn(2+)环境中6 h,设置不添加重金属的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活性和胞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结果显示,10(-9)10(-6) mol/L的Cd(2+)对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Cd(2+)浓度达到10(-5) mol/L时,酯酶活力受到了显著的抑制,Cd(2+
关键词:
重金属 罗氏沼虾 血细胞 细胞活性 酯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维信 魏华 汪志强 金生仁 周国良
运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JHA-ZR515)诱导罗氏沼虾同步产卵进行了生产性规模试验。每尾雌虾体外点滴40μlJHA—ZR515(1%浓度),通过体表渗透促进卵巢成熟和产卵.药物处理后16—17天,产卵率为41.81%,较常规生产的自然产卵率提高50.23%。罗氏沼虾卵巢生物学和组织学研究表明,性成熟后的任何发育阶段,卵巢中均存在由卵原细胞组成的生发带和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即使在雌虾抱卵孵化阶段,卵巢已开始再发育,表明罗氏沼虾在生殖季节的卵子发生是连续的,属一年多次成熟和产卵的类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华 赵维信
罗氏沼虾幼体及成虾消化酶活性魏华,赵维信(上海水产大学,上海200090)关键词罗氏沼虾,幼体,消化酶THEACTIVITIESOFDIGESTIVEENZYMESOFLARVAEANDADULTINMACROBRACHIUMROSENBERGII¥...
关键词:
罗氏沼虾,幼体,消化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忻 钟瑞 王晓涧 延志莲 董腊梅
【目的】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肝组织结构和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活性的影响,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预试验确定的BPA对泥鳅的安全质量浓度和最小不致死质量浓度,按等对数(常用对数)法将BPA质量浓度设置4个(1.9,2.3,2.7,3.0mg/L)处理,以未用BPA处理组为对照,分别在染毒7,14,21,28d取样,采用H.E染色法观察泥鳅肝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赖氏比色法测定泥鳅肝脏GPT活性的变化。【结果】在1.9...
关键词:
双酚A 泥鳅 肝 谷丙转氨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棠堂
罗氏沼虾为热带淡水虾,抗寒能力差。17—18℃活动减弱,摄食减少,14℃以下持续几天就会冻死。罗氏沼虾收获季节成虾大量上市,易造成货多价跌,而干塘捕虾售完后易造成货缺价扬现象。因此,罗氏沼虾的越冬对丰富水产品市场,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佳 江敏 吴昊 郑丽利 刘笑楠
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法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法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esulfonate,PFOS)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的急性致死和代谢的影响,同时通过慢性毒性实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1 ng/mL、1 ng/mL、5 ng/mL) PFOS胁迫下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PFOS对罗氏沼虾幼虾的96 hLC50为(0.68±0.2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68 mg/L。经20 ng/mL的PFOS胁迫24 h后,幼虾鳃中鉴定到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化合物共30种、肝胰腺中19种、胃肠道中24种,这些代谢差异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磷脂类代谢等代谢通路。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同暴露时间下不同浓度的PFOS胁迫对幼虾各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SOD、CAT和ACP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FOS可造成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并对幼虾的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为探究PFO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士 臧维玲 侯文杰 张煜 杨明 戴习林 丁福江
通过室内60 d罗氏沼虾幼虾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150 ind/m3、400 ind/m3、550 ind/m3、800 ind/m3)对水质与幼虾生长特点的影响。试验发现,各密度组水质指标pH、DO、TAN、NH3-N、NO2--N和CODMn均控制在罗氏沼虾生长的适合范围之内,密度对主要水质指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不同养殖密度对幼虾生长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低密度组成活率和增长率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次低密度组增长率与最高密度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低密度组的增重率与其他各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种密度组的罗氏沼虾幼虾体重(w)和体长...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密度 水质 成活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春华 薛海波 李郁娇 黄国钟 刘易洋 李广丽
采用外部形态观察和性腺组织学连续切片方法,确定罗氏沼虾幼虾的性别分化时期,并探讨壬基酚(NP)对罗氏沼虾幼虾(体长约1.5 cm)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氏沼虾仔虾后15 d出现生殖原基;仔虾后24 d,部分仔虾第四至第五步足基部明显凹陷,腹甲出现皱折和突起,并出现生殖管;仔虾后45 d,部分仔虾第二游泳足内侧出现雄性附肢,性腺明显区分为精巢和卵巢。处理时间短于15 d,NP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处理超过20 d,NP以明显的剂量依存关系显著抑制罗氏沼虾体长和体重(P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幼虾 生长发育 性别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