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4)
- 2023(10695)
- 2022(8932)
- 2021(8202)
- 2020(6722)
- 2019(14887)
- 2018(14950)
- 2017(26874)
- 2016(15267)
- 2015(17219)
- 2014(17155)
- 2013(16356)
- 2012(15212)
- 2011(13606)
- 2010(13701)
- 2009(12340)
- 2008(12111)
- 2007(11055)
- 2006(9667)
- 2005(8620)
- 学科
- 济(51252)
- 经济(51172)
- 管理(43455)
- 业(37537)
- 企(29434)
- 企业(29434)
- 方法(20724)
- 农(17559)
- 数学(17552)
- 数学方法(17317)
- 财(15511)
- 中国(15477)
- 学(15460)
- 制(13216)
- 业经(12477)
- 农业(11454)
- 贸(11354)
- 贸易(11350)
- 易(11025)
- 理论(10309)
- 银(10146)
- 银行(10083)
- 体(9809)
- 融(9752)
- 金融(9745)
- 地方(9623)
- 行(9596)
- 务(9127)
- 财务(9096)
- 财务管理(9061)
- 机构
- 学院(213797)
- 大学(212123)
- 济(78519)
- 研究(78316)
- 经济(76639)
- 管理(73591)
- 理学(62751)
- 理学院(61952)
- 管理学(60524)
- 管理学院(60177)
- 中国(59632)
- 科学(53280)
- 农(51683)
- 京(46581)
- 所(42865)
- 农业(41322)
- 业大(40194)
- 研究所(39064)
- 财(37181)
- 中心(35663)
- 江(34848)
- 北京(29104)
- 院(29040)
- 财经(28862)
- 省(28241)
- 范(27517)
- 州(27084)
- 师范(26963)
- 技术(26937)
- 农业大学(26510)
- 基金
- 项目(145732)
- 科学(110962)
- 基金(102639)
- 研究(99679)
- 家(94818)
- 国家(93968)
- 科学基金(76874)
- 社会(60214)
- 省(58658)
- 社会科(56732)
- 社会科学(56718)
- 基金项目(54035)
- 自然(52569)
- 自然科(51269)
- 自然科学(51247)
- 自然科学基金(50342)
- 划(50251)
- 教育(45882)
- 资助(41681)
- 编号(39852)
- 重点(33952)
- 成果(32163)
- 发(30933)
- 部(30527)
- 创(30276)
- 计划(30170)
- 课题(29339)
- 科研(28846)
- 创新(28355)
- 科技(27252)
共检索到326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翟毓秀 杨学宋 宁劲松 王家林 尚德荣
采用鱿鱼、头足类及其加工下脚料等高含镉原料配制饲料喂养大菱鲆亲鱼,发现诱食效果较好、鱼体增重较快,但一年后出现死亡率增高的现象。经解剖观察,死鱼的肝、肾、胰腺、胆等均有不同的病变现象。研究镉在其体内蓄积规律,发现镉在鱼的肌肉、肝脏、肾脏中的含量分别是饲喂普通饲料养殖大菱鲆的4~9倍、6~9倍和5~10倍,且死鱼的镉含量高于活鱼;镉在鱼肝脏和肾脏中的含量分别是肌肉中的100~400倍,是主要的蓄积器官和靶器官。高含镉饲料可能对养殖大菱鲆健康生长和食品安全卫生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
镉 大菱鲆 蓄积 食品安全 生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卫卫 湛嘉 王元 王浩 房文红
采用UPLC-MS/MS法研究了2μg·L-1三次连续水体药浴和6μg·L-1一次性水体药浴条件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蓄积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两种药浴暴露方式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呈一级指数衰退消除,消除半衰期(t1/2)均为63 h,240 h时浓度下降到0.5μg·L-1以下。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血浆和肌肉中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血浆中药物浓度远高于肌肉中的含量。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和6μg·L-1一次药浴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4.97、66.62μg·L-1,其曲线下面积(AUC0-t)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 曹广斌 蒋树义 卢玲 韩世成
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溴化钠(NaBr)对鲤进行试验,分别在15、30和45d进行生长速度测定和组织蓄积研究,并在45d对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研究发现,NaBr对鲤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15mg·L-1的NaBr试验组促进作用最显著(P<0.05);NaBr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浓度为15mg·L-1的NaBr试验组含量最高(P<0.01);鲤各组织中肝和皮的溴蓄积量较高,而肾在各浓度试验组均保持较高水平,浓度为25mg·L-1NaBr时肌肉中溴蓄积量为72.40mg·L-1;添加NaCl对鲤组织的溴蓄积量影响显著(P<0.01)。水体中NaBr含量低于25mg·L-1时,对淡水水生生物是安全...
关键词:
鲤 溴化钠 甲状腺激素 蓄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文艺 程启智 旷锦云
在经济体制转型、政府职能转型和全球化语境及国际管制变革潮流的推动下,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的制度变迁呈现以下规律:管制重心从经济性管制走向社会性管制;管制理念从食品卫生走向食品安全;管制法规从以《食品卫生法》等为代表的部门主导型法规体系走向以《食品安全法》为标志的基本法法规体系;管制机构从分散管制走向综合管制和集中管制,现阶段正处于从分散管制模式向综合管制模式转变的进程中。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社会性管制 公共管理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郭莹莹 翟毓秀 张翠 宁劲松 王家林 李敏
研究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富含镉的鱿鱼膏作为有机镉的添加原料、CdCl2作为无机镉的添加剂,对比研究了镉的不同形态——无机镉和有机镉在对虾体内的蓄积规律及其毒性。结果表明,有机镉和无机镉在对虾体内有相似的蓄积规律,主要蓄积于虾头脏中,在对虾各组织中的镉含量与养殖时间及饲料中镉浓度都呈正相关,相同浓度的两种形态的镉在对虾3种组织中的蓄积趋势基本相似。但同时间点,无机镉实验组在对虾的3种组织中的蓄积量要高于同浓度有机镉实验组。有机镉实验组比无机镉实验组的死亡率略高。此实验旨在为我国养殖水产品的安全生产、保护食用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关键词:
无机镉 有机镉 南美白对虾 蓄积 毒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蔡友琼 高露姣 于慧娟 钱蓓蕾 姜朝军 徐捷
为了解孔雀石绿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中的蓄积与消除规律,达到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控,本试验对初始体重为12.42±2.18 g的欧洲鳗鲡进行0.1 mg/L药浴24 h,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120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结果表明:在药浴开始阶段,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MG含量迅速上升,肝脏、肾脏和血液于浸浴6 h时即达到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59.8±127.0μg/kg、589.2±40.0μg/kg和88.6±51.3μg/kg,肌肉于浸浴12h时达最高值(720.5±192.6μg/kg),随后含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荻 李绍戊 冯娟 卢彤岩
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每天1次,并于停药后24 h及240 h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对4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肾、软骨、肝、血清,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西伯利亚鲟 蓄积规律 毒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传步 王元 赵姝 范培莉 凌海 李新苍 周俊芳 房文红
为评价沉水植物对去除养殖尾水中残留抗菌药的作用,改进了QuEchERS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沉水植物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含量HPLC检测方法,采用模拟生态研究了恩诺沙星残留在沉水植物体内蓄积、代谢和消除规律。优化了不同提取液、萃取盐和提取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净化剂的净化效果。以外标法进行定量,沉水植物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回收率分别为79.60%~110.15%和57.26%~102.00%,检测限分别为0.003μg·g~(-1)和0.005μg·g~(-1)。在模拟生态系统中,以终浓度200μg·L~(-1)的恩诺沙星单次泼洒用药后,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均在24 h吸收恩诺沙星至最大值,分别为0.82μg·g~(-1)、0.86μg·g~(-1)和2.34μg·g~(-1);采用梯形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92.06(μg·g~(-1))·h、209.92(μg·g~(-1))·h和471.44(μg·g~(-1))·h;此时3种沉水植物对恩诺沙星的生物富集系数FBC分别为9.7、10.2和27.8。恩诺沙星代谢产物环丙沙星浓度在施药后72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027μg·g~(-1)、0.029μg·g~(-1)和0.037μg·g~(-1),300 h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42(μg·g~(-1))·h、8.21 (μg·g~(-1))·h和12.21 (μg·g~(-1))·h。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可以有效地蓄积养殖尾水中的恩诺沙星残留,轮叶黑藻明显优于苦草和伊乐藻,研究结果可为养殖尾水抗菌药残留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美琴 陈海仟 吴光红 陈玲珍 潘道东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混合体系暴露和顺次暴露的方法,研究了Zn与Cd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器官(鳃、肝胰腺、肌肉)吸收和蓄积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Zn与Cd的相互作用受暴露浓度、组织器官和暴露次序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效应。混合暴露体系中,Zn与Cd在肝胰腺中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鳃中,低浓度暴露,表现出协同,高浓度暴露,表现出拮抗;肌肉中没有明显的规律。顺次暴露体系中,各组织器官中Zn和Cd的含量与混合暴露体系相比明显减少(P<0.05)。另外,Cd的加入,会减少Zn预暴露体系中中华绒螯蟹鳃和肝胰腺中Zn的含量,且Zn含量与Cd暴露浓度成反相关;肌肉中Zn变化不明显。Zn的加入,会增加Cd预暴露...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锌 镉 相互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国良 李太平 应瑞瑶
一、引言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是两个相互交织的社会经济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解决有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化解,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随之得到显著改善。例如"孔雀石绿"桂花鱼、"致病"福寿螺、"口水油"沸腾鱼、麻辣小龙虾、"红心"鸭蛋、"瘦肉精"猪肉、"人造"蜂蜜、陈化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海涛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冯志华 谭志军
本研究将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暴露于一株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优势产毒藻—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 GY-H25株),模拟现场赤潮藻密度,探究了贻贝内脏团和可食组织中蓄积代谢及生物转化过程,并通过蓄积代谢动力学,重点比较了不同细胞密度GY-H25对紫贻贝体内毒素蓄积代谢和转化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GY-H25生长及产毒稳定,PSTs组分主要为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C1&C2),单细胞最高产毒能力为2.96 pg STXeq/cell。暴露实验中紫贻贝对PSTs有较强的蓄积作用,2种暴露浓度下PSTs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结束时2种暴露组贻贝内脏团中PSTs均超过欧盟国际限量标准(800 μg STXeq/kg),但可食组织则均低于限量标准;比较发现,高浓度组紫贻贝内脏团最高蓄积浓度达到6815.36 μg STXeq/kg,而且高浓度组暴露期间平均蓄积速率为17.89%,显著高于低浓度组13.06%的蓄积速率。另外,紫贻贝对PSTs表现出较强的生物转化能力,在对C1&C2>X5三者的转化研究中发现,快速代谢时期和平稳期C2→GTX5的转化为GTX5生成的主要途径,同时期C1的相关转化中C1→GTX5途径超过C2→C1,致使C1整体占比减少。综合评估贻贝中PSTs转化产物和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cy Factor, TEF),发现贻贝对PSTs代谢转化进一步促使高毒性GTX5的生成和占比提升,总体终端毒性升高,这也可能是秦皇岛贻贝中PSTs风险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贻贝中PSTs风险,为建立区域性风险监测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海涛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冯志华 谭志军
本研究将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暴露于一株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优势产毒藻—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 GY-H25株),模拟现场赤潮藻密度,探究了贻贝内脏团和可食组织中蓄积代谢及生物转化过程,并通过蓄积代谢动力学,重点比较了不同细胞密度GY-H25对紫贻贝体内毒素蓄积代谢和转化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GY-H25生长及产毒稳定,PSTs组分主要为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C1&C2),单细胞最高产毒能力为2.96 pg STXeq/cell。暴露实验中紫贻贝对PSTs有较强的蓄积作用,2种暴露浓度下PSTs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结束时2种暴露组贻贝内脏团中PSTs均超过欧盟国际限量标准(800 μg STXeq/kg),但可食组织则均低于限量标准;比较发现,高浓度组紫贻贝内脏团最高蓄积浓度达到6815.36 μg STXeq/kg,而且高浓度组暴露期间平均蓄积速率为17.89%,显著高于低浓度组13.06%的蓄积速率。另外,紫贻贝对PSTs表现出较强的生物转化能力,在对C1&C2>X5三者的转化研究中发现,快速代谢时期和平稳期C2→GTX5的转化为GTX5生成的主要途径,同时期C1的相关转化中C1→GTX5途径超过C2→C1,致使C1整体占比减少。综合评估贻贝中PSTs转化产物和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cy Factor, TEF),发现贻贝对PSTs代谢转化进一步促使高毒性GTX5的生成和占比提升,总体终端毒性升高,这也可能是秦皇岛贻贝中PSTs风险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贻贝中PSTs风险,为建立区域性风险监测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冒乃和 刘波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为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监控和国际贸易提供了基础。德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为我国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标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安全体系 法律体系 食品产业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利 汪开毓
采用半静态法将鲤(Cyprinus carpio)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铜溶液中,研究了铜在鱼体中的吸收富集及毒性。结果表明:铜在鲤肝、肾、鳃和肌肉中的积累量均随着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鲤各部位对铜的蓄积能力依次是肝、肾、鳃、肌肉,且肝、肾中铜的积累量明显高于鳃和肌肉,鲤对铜具有较强的蓄积毒性。中毒鱼体色变黑,生长受到抑制,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鳃小片上皮增生、变性、坏死;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溶解性坏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志刚 钱成济 周永刚
文章运用水平位移模型考察食品安全规制对猪肉、牛羊肉和禽肉加工企业福利损失的影响。结果显示,供求价格弹性较小、消费需求较大的肉类加工企业所遭受的福利损失较大。其中,猪肉加工企业的福利损失最大,为304.869亿元,禽肉加工企业次之,为69.142亿元,而牛羊肉加工企业最小,仅为68.560亿元。再次,不同类型的肉类加工企业具有不同的单位成本增加额和价格上升压力。每千克猪肉、牛羊肉和禽肉所承受的成本增加额分别为1.07元、1.61元和0.63元,三类肉产品的提价压力分别为8.76%、9.60%和5.45%。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