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7)
- 2023(16743)
- 2022(14540)
- 2021(13623)
- 2020(11326)
- 2019(26039)
- 2018(25600)
- 2017(49094)
- 2016(26644)
- 2015(29996)
- 2014(29689)
- 2013(28993)
- 2012(26928)
- 2011(24289)
- 2010(24111)
- 2009(22093)
- 2008(21424)
- 2007(18929)
- 2006(16596)
- 2005(14010)
- 学科
- 济(106092)
- 经济(105966)
- 管理(76154)
- 业(74420)
- 企(60472)
- 企业(60472)
- 方法(49943)
- 数学(43170)
- 数学方法(42522)
- 农(36989)
- 财(28013)
- 中国(27688)
- 业经(26094)
- 学(24825)
- 农业(24399)
- 地方(21234)
- 制(21076)
- 理论(17954)
- 贸(17801)
- 贸易(17791)
- 务(17272)
- 易(17265)
- 财务(17197)
- 财务管理(17148)
- 企业财务(16298)
- 和(16225)
- 技术(15743)
- 环境(15537)
- 银(15201)
- 体(15166)
- 机构
- 大学(378554)
- 学院(376844)
- 管理(148288)
- 济(144825)
- 经济(141558)
- 理学(129389)
- 理学院(127947)
- 研究(125495)
- 管理学(125364)
- 管理学院(124707)
- 中国(92103)
- 科学(80848)
- 京(80194)
- 农(68830)
- 财(65563)
- 所(62838)
- 业大(60473)
- 中心(57807)
- 研究所(57590)
- 江(55059)
- 农业(53275)
- 财经(52965)
- 范(50591)
- 师范(49973)
- 北京(49785)
- 经(48322)
- 院(46058)
- 州(44343)
- 经济学(43278)
- 技术(40318)
- 基金
- 项目(265150)
- 科学(207784)
- 基金(192596)
- 研究(190547)
- 家(169359)
- 国家(167909)
- 科学基金(143701)
- 社会(119278)
- 社会科(112654)
- 社会科学(112621)
- 省(104132)
- 基金项目(102092)
- 自然(95157)
- 自然科(92973)
- 自然科学(92946)
- 自然科学基金(91268)
- 教育(87988)
- 划(87553)
- 资助(79431)
- 编号(77286)
- 成果(62333)
- 重点(59549)
- 部(57958)
- 发(56110)
- 创(54611)
- 课题(53193)
- 科研(51147)
- 创新(50989)
- 教育部(49410)
- 大学(49232)
- 期刊
- 济(159025)
- 经济(159025)
- 研究(106488)
- 中国(71214)
- 学报(66448)
- 农(66295)
- 科学(59552)
- 管理(53489)
- 大学(50775)
- 财(49957)
- 学学(47981)
- 农业(44931)
- 教育(42247)
- 技术(32967)
- 融(30009)
- 金融(30009)
- 业经(28201)
- 财经(25638)
- 经济研究(24178)
- 经(21962)
- 业(20931)
- 问题(20754)
- 版(20297)
- 图书(19478)
- 科技(18507)
- 业大(18213)
- 技术经济(17704)
- 理论(17369)
- 现代(16149)
- 资源(15906)
共检索到541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浩昇
复兴于农村的基督教组织不但以信仰形态嵌入农民的意识形态,而且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力量显现在乡村内部权力格局之中。本文从乡村治理的视角,以经验研究为基础,考察了农村基督教组织在村庄权力结构中的位置、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以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及其限度。本文认为,农村基督教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实行选择性的介入,在政治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文化生活的构建、新风尚和村庄秩序的生成以及价值的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功能,但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取决于基督教组织力量的发展以及在互动中不断建构的与正式权威的关系。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基督教 个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超 刘明
基于陕西D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传统文化活动,包括庙事、社火、红白事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村庄集体认同和行动能力,凝聚村庄社会资本,充实村庄治理资源,而且能构建乡村精英生产机制,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治理结构优化。D村传统文化活动及其治理功能具有以下重要启示:乡村文化建设必须适应当地的社会结构;乡村文化的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民间组织和本土人才保障;现代乡村文化的培育必须根植于当地历史文化传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宗亦耘
中国家谱是一种传统而私密的历史文献。随着社会的变迁,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少数家谱记载了西方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现象。
关键词:
中国家谱 天主教 基督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基督教保守主义在近年美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变革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来自草根与精英阶层结合、宗教人士与文化精英乃至政党结合所形成的合力,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议程。换言之,基督教在当今美国社会绝非仅仅属于私人信仰领域,它也是公共领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关键词:
基督教保守主义 政治 教育改革 美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石刚
佛教在两汉之际进入中国,很快站稳脚跟并融入了中国文化。而基督教在中国几经沉浮,却始终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不同历史际遇的反思,得出这样的结论:外来文化若想在中国立足,必须走本土化、大众化的道路。
关键词:
佛教 基督教 历史机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新
基督教德育的基础是原罪说,它形成了爱、服从、善恶报应等德育原则,其主要的德育方法是树立“至善”的道德理想、遵守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基督教德育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关键词:
基督教德育、基础、原则、方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蕾
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对基督教的诞生和崛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的诞生受到古希腊俄耳甫斯教的影响,并在传教过程中实现与古希腊英雄神话的视域融合。古希腊神话的英雄观和命运观对社会外部环境和人们内在精神世界施加负面影响,推动基督教攀上西方宗教世界的顶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延菲 何爱霞
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乡村生态教育。在空间生产理论的生态观指导下,通过运用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法,对典型案例J村的生态教育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空间实践表现为教育内容与乡村现实的内在统一,空间表象的形成得益于教育目标对乡村生态的抽象规约,而教育方式与村民状态的动态平衡促成了表征空间与空间表象的统一,最终实现了乡村生态空间的重构。由此,乡村生态教育可以建构出到田野中挖掘教育内容、从需要中筛选教育目标、在交流中探索教育方式的三元路径,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琨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民众政治意识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儒家思想提供了民众政治意识的基本因子和绝大部分的思想成分。而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成为西方社会正统意识形态,对西方中世纪民众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对这两种政治意识的内容异同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中西方两种文明的奥秘。
关键词:
基督教 儒教 政治意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农
大学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大学图书馆应该把最大限度地利用藏书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在这方面,日本的国际基督教大学图书馆的经验值得借鉴。国际基督教大学设有教育学、行政学、比较文化、理学等四个大学研究院,人文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伶俐
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乡村校长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少数",培训是促进乡村校长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影响乡村校长专业化的发展程度。北京大学在2019年承担了贵州省乡村初中校长培训项目,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效的复盘,总结了项目实施的主要亮点:精准调研、找准需求,精心设计、调整方案,精细管理、促进实效,并对乡村校长培训提出了改进建议:制定项目分层分类分岗的培训标准,搭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交流平台,落实训后跟踪指导的常态跟进。
关键词:
校长培训 国培计划 个案研究 北京大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水 张美慧
以苏北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分析苏北地区乡村关系的现状,指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效果不明显,村委会对乡镇政府仍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必须推进培育民间经济组织,增强农民及村干部的主体意识;加强乡镇之间、村庄之间的合作交流,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绩效评估及政绩考核等进行明确定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应该改变以往"一包揽"的管理方式,积极吸引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参与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乡村关系 乡镇政府 村委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寒非
通过调查黔东南地区归平侗寨房族组织结构及其特点发现,房族组织是当地重要的乡村自组织,法治巧妙地"嵌入"族规和纠纷解决之中。乡村自组织资源非常丰富,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法治推进的本土资源。法治嵌入乡村自组织主要有制度嵌入、规则嵌入以及行动嵌入三种方式。制度嵌入主要通过"行政权主导乡村自组织制度设计"机制实现;规则嵌入主要通过"正式规则的非正式转化"机制实现;行动嵌入主要通过"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机制实现。基于乡村自组织的"嵌入式法治"是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模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自组织 嵌入式法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通
自治是中国乡村治理的一贯制度特征;制度因素和组织因素是分析乡村治理过程的有效线索。通过对S村灌溉、复耕、修路和规模种植等集体行动事件的"深描",以实现对中国乡村治理的场景化解读;同时,对案例的反思和案例间的对比,发现中国乡村治理中的集体行动机理。从制度因素和组织因素的交互影响来看,中国乡村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包括选择性作为、双重性效应、权宜性嵌套和带头人依赖等四方面内容,这也构成了中国的乡村治理逻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伍伶飞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于1918年至1921年间调查整理的基督教资料在流传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五个相对常见的中英文版本,其中1922年英文版、1922年中文版、1987年中文版和2007年中文版的数据均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梳理各类数据的差异,分析相关原因,指出各个版本中的数据存在统计误差、计算错误、抄录舛误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以资料的第三部分《各省基督教事业概况》为例,依据现有不同版本的资料对数据进行校勘。本文就这份基督教调查资料展开的分析和校勘,有利于更好地评估其价值并合理利用,也可以对深入认识和整理近代中国社会调查资料相关数据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
基督教 新教 调查资料 中华归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