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6)
- 2023(7609)
- 2022(5612)
- 2021(5105)
- 2020(3785)
- 2019(8164)
- 2018(8164)
- 2017(14601)
- 2016(8291)
- 2015(8997)
- 2014(9135)
- 2013(8496)
- 2012(7200)
- 2011(6505)
- 2010(6443)
- 2009(6010)
- 2008(5703)
- 2007(5219)
- 2006(4853)
- 2005(4465)
- 学科
- 济(28593)
- 经济(28573)
- 管理(21719)
- 业(17598)
- 企(12644)
- 企业(12644)
- 农(12166)
- 中国(11106)
- 环境(11049)
- 学(11029)
- 业经(9414)
- 农业(8466)
- 地方(7946)
- 方法(7765)
- 发(7518)
- 生态(6912)
- 划(6307)
- 发展(6056)
- 展(6042)
- 数学(6020)
- 数学方法(5913)
- 和(5619)
- 制(5430)
- 财(5314)
- 产业(5235)
- 银(4974)
- 理论(4949)
- 资源(4945)
- 银行(4940)
- 行(4734)
- 机构
- 学院(116982)
- 大学(113988)
- 研究(45141)
- 济(38716)
- 经济(37684)
- 管理(37252)
- 科学(33438)
- 中国(32492)
- 理学(31473)
- 理学院(31056)
- 管理学(30124)
- 管理学院(29971)
- 农(29492)
- 京(26032)
- 所(24593)
- 业大(23916)
- 农业(23177)
- 研究所(22987)
- 中心(19908)
- 江(18752)
- 院(16999)
- 财(16772)
- 北京(16428)
- 范(16220)
- 师范(15957)
- 省(15793)
- 技术(15471)
- 科学院(15425)
- 农业大学(15072)
- 州(15071)
- 基金
- 项目(85947)
- 科学(65749)
- 基金(59701)
- 研究(58058)
- 家(55729)
- 国家(55319)
- 科学基金(45087)
- 省(35617)
- 社会(34962)
- 社会科(32971)
- 社会科学(32962)
- 基金项目(31519)
- 自然(30607)
- 划(30410)
- 自然科(29721)
- 自然科学(29708)
- 自然科学基金(29105)
- 教育(25435)
- 资助(22858)
- 编号(22814)
- 重点(21120)
- 发(20507)
- 计划(18543)
- 科技(17728)
- 成果(17607)
- 创(17583)
- 课题(17305)
- 创新(16569)
- 科研(16508)
- 部(16360)
共检索到171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星 文仕知 陈永华 郝君 刘凯 吴子剑
为建立锰污染土壤渗漏液和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在湘潭锰矿废弃地开展了植物筛选试验。5个月植物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草成活率低,花叶芦竹、菖蒲生长量下降,而再力花、苎麻、紫叶美人蕉、芦苇、香蒲、夹竹桃、梭鱼草、水葱和德国鸢尾长势良好,其地上部分锰的含量多高于1 000 mg/kg,锌、铜、镉的含量也相对较高,锰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大于1,可作为锰污染土壤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的备选植物。菖蒲的锰、锌、铜、镉和花叶芦竹的锌、铜、镉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小于1,说明其转移和利用重金属的能力弱,重金属元素在根部积累而导致植物中毒。苎麻单株地上部分锰的吸收量高达217.8 mg,其次是再力花,紫叶美人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林男 吴晓芙 郭丹丹 陈永华
以锰矿渣作为基质,选用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蚊母Distylium racemosum Sieb. et Zucc.、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大叶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Jack)Nees、构树Broussonetiapa pyrifera作为测试植物,进行了室外盆栽植物筛选和基质改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十个月后,5种试验植物生长良好,改良组成活率均在63%以上,试验植物中生物量较大的为构树和蚊母,其次是小叶女贞,大叶樟与牛耳枫的生物量最小。牛耳枫的茎叶和根部Mn含量均比较高,对照组根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凯 邓潇 周航 龙坚 李欣阳 董霞 刘文辉 侯红波 彭佩钦 廖柏寒
为拦截灌溉水Cd,设计实施了水平潜流与表面流两种工艺组合的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在水稻生育期净化处理灌溉水,结合田间水稻种植小区试验,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逐月采集水样,同时多次采集水稻和土壤样品,监测分析样品Cd含量,探讨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中Cd的净化效率及对米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年监测,人工湿地系统进水Cd浓度范围为0.034~0.644μg/L,平均浓度为0.232μg/L,经过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出水Cd浓度范围为0.001~0.189μg/L,平均浓度为0.059μg/L。一级、二级和三级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中Cd的去除率分别为50.21%、14.06%和7.81%,人工湿地系统总去除率达72.06%;与未净化灌溉水相比,经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处理后灌溉的水稻糙米Cd含量下降了10.50%~24.51%。研究表明,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能有效拦截去除灌溉水中的Cd,减少该途径对稻田土壤Cd输入通量,并降低糙米中Cd累积量。本结果可为典型稻田重金属污染灌溉水的净化及湿地植物的选择、减少稻田重金属输入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苗苗 蔡飞翔 姜培坤 曹玉成
【目的】探讨以沉水植物为先锋物种的生态净化系统处理农田退水磷污染的动力学性能。【方法】通过批式试验研究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型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型2种沉水植物型净化系统对农田退水总磷的净化效率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至试验结束时(第49天),2种植物净化系统总磷去除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总磷去除率分别为82.8%(苦草型)和84.0%(金鱼藻型),但两者总磷去除效率的差异在时间尺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除Grau二级动力学外,一级动力学、Monod动力学和修正的Gompertz模型均可以描述试验条件下总磷的去除过程[判定系数(R2)>0.930,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0.970),预测值与实验观测值之间吻合程度更好(RRMSE<0.110)。【结论】3种有效模型拟合获得的动力学常数在植物种类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金鱼藻型,表明苦草型净化系统除磷效率好于金鱼藻型。图5表2参3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涛 陈传胜 肖波 申小波
植被过滤带可显著减少农田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而数学模型是设计植被过滤带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浑水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宽度(1 m、2 m、3 m)和不同坡度(3.3%、6.7%、10%)的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和泥沙的拦截效果,并对VFSMOD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植被过滤带拦截效果中坡度和宽度二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FSMOD模型对径流和泥沙浓度的模拟偏差在8%和12%以内,Nash-Sutcliffe-Effi ciency系数分别为0.85和0.93,表明该模型可对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进行较好的模拟;同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洋 余红兵 杨知建 肖润林
为研究降水径流过程中非点源污染物氮、磷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降水作用下长沙县金井河小流域农业源头沟渠水中氮、磷的流失特征与生态拦截效应。结果表明:在降水初期非点源污染物氮、磷浓度与降水径流量的变化均呈逐渐递增趋势,雨后均呈递减变化;降水作用下沟渠系统总氮输出的最大值为4.67 mg/L,总磷输出的最大值为0.38 mg/L,其氮素输出的主要形态为氨态氮和硝态氮;雨后各断面氮、磷的输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总氮与总磷含量分别在雨后第3天和第2天达到最高;菖蒲–茭白段的生态拦截效果明显高于自然段的自然净化效果,表明植物拦截和吸收是植被段氮、磷去除的重要途径,菖蒲、茭白在6月吸收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玮 侯宁宁 杨钙仁 李茵茵 凤姜薇 邓羽松 彭晚霞
[目的]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为选用适宜生态条件的水生植物治理污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静水条件下pH、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的测定,探讨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的特点及其根系泌氧特征,同时分析营养物质吸收对水溶液pH值的影响和泌氧速率与有机物去除量的相互关系。[结果]9种水生植物均对水体N、P的吸收较强。其中美人蕉和凤眼莲对N、P的吸收能力较强,苦草对各形态N吸收能力均较强,风车草对TP的吸收能力较强,吸收率均达70%以上;NH_4~+-N、TP与pH的关系密切,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44(P<0.01)。不同植物的泌氧能力存在差异,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对水体的供氧能力显著大于其他植物。[结论]苦草、美人蕉、凤眼莲和风车草对N、P的净化效果较好,可用于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水中。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的泌氧能力及对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高,适宜种植在高耗氧有机物的污水中。风车草不仅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较好,而且泌氧能力及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也较高,可以将其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栽培植物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根系泌氧 耗氧有机物 氮磷吸收 水生植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伸伸 张震 何金铃 马友华 胡宏祥 张春格
为了治理氮、磷浓度过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生植物有去除效果较显著、易于获得、有良好景观改善作用等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体净化中。通过文献查阅和野外调查,综述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常见种类,阐释了其对氮、磷及重金属等消减作用的机制和差异性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文章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之崟 雷中方 张振亚 杉浦則夫
土壤渗滤法是一种就地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它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植物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能高效去除COD、BOD5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水源保护和分散型污废水治理的意义重大。就上海虹桥机场围场河典型污染河段进行土壤渗滤法水质生态修复试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高达75.8%,TP的去除率高达100%,水体中的溶解氧显著提高,各种有机物也得到相应的降解。同时,结合土壤渗滤法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前景,对围场河水质生态修复提出了综合性的建议。
关键词:
土壤渗滤法 水质生态修复 污染物去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蕾 汤春芳 陈永华 陈明利 杜露 柳俊
【目的】筛选出目前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较好的浮床植物。【方法】以14种湖南常见的草本和木本植物为材料,监测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植物的株高、根系结构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COD_(cr)、TN、NH_3-N、TP等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了植物的生长指标与水质净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大部分植物均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其中水葱、水蕹菜的株高具有显著性优势(P <0.05),梭鱼草则对NH_3-N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3)根据筛选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对14种草本和木本植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植物分为高、中、低净化能力植物三大类,高净化能力植物:梭鱼草、菖蒲、美人蕉、鸢尾、水蕹菜和再力花。中等净化能力植物:花菖蒲、旱伞草、黄菖蒲、花叶芦竹和水葱。低净化能力植物:冬青、女贞和月季。【结论】草本植物中的梭鱼草、菖蒲、美人蕉、鸢尾、水蕹菜和再力花以及木本植物中的冬青对生活污水具有较高的净化能力,适合用作生活污水处理的浮床植物。
关键词:
生态浮床 净化能力 生活污水 净化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奇杰 李猛 马旭洲 雷钧镒 王武 高建忠 李星星
为了减少网箱养鱼对养殖水体的污染,探寻环保型网箱,实现网箱养鱼的可持续发展,以筛选得到的漂浮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和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金鱼藻-大薸混养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进行对比,考察其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9.86%±0.94%、38.07%±0.62%,传统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4.60%±0.85%、33.17%±0.58%,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氮磷的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8.13%±1.48%和16....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兰淑 林国林 许泳峰 玉龙植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和使用化学改良剂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有效度,促进重金属吸收的植物修复(enhanced phytoremediation)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现状,还对利用转基因植物的植物修复技术最新研究动态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辅唐 孙珮石 李强 吴广 邓辅商
本文从湿地植物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目前湿地中常用的水生植物进行了分类别的分析研究。对香蒲、水芹菜、大薸、水葱和藨草等5种不同利用途径水生植物进行了滇池入湖河道污水的净化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实验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净化去除作用,去除率可达32%~52%。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利用途径 人工湿地 污水净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润 吴晓芙 李芸 冯冲凌 李韵诗
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超积累、本土和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类。超积累植物具有抗性强、耐受重金属浓度高和转移系数大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大多数超积累植物适生范围窄,生物量小、富集总量小,以至修复周期长。在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治理中,多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已成为新的关注点。为了发挥植物修复技术在重建植被与景观、控制水土流失、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功能,有必要扩大植物种类筛选与应用的范围。利用适生的本土先锋植物生长快的优势,结合用材、工业原料、药用、能源、景观等生态-经济型植物的功能构建复合植被群落,可望成为发展植物修复技术的新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丹丹 王冬梅 任远 周思思
河流中漂浮物的存在对水质以及船只的航行造成了严重威胁,而滨岸带植物对河流漂浮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拦截过滤作用。通过对漓江桂林-阳朔段沿线调查,筛选出漓江岸滩上拦截漂浮物较多的3种典型植被,选择典型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对样地内植被形态参数及所拦截漂浮物进行研究,探讨3种植被对漂浮物的拦截效果,并定量分析影响漂浮物拦截效果的因素,对揭示漓江滨岸带非点源污染调控、提高水资源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结果表明:1)拦截的4类漂浮物中枯草类最多(85.32%),枯枝类其次(11.44%),塑料类第3(2.33%),其他类最少(0.91%)。2)3种植被拦截漂浮物能力表现为水杨梅>一叶萩>枫杨。3)柔韧...
关键词:
漓江 植被 漂浮物 拦截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