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4)
2023(5784)
2022(4838)
2021(4322)
2020(3585)
2019(7744)
2018(7324)
2017(13398)
2016(7564)
2015(7910)
2014(7353)
2013(7241)
2012(6568)
2011(5853)
2010(5638)
2009(5159)
2008(4970)
2007(4231)
2006(3625)
2005(2946)
作者
(25448)
(21443)
(21300)
(19858)
(13458)
(10675)
(9361)
(8355)
(8114)
(7374)
(7287)
(7015)
(6937)
(6884)
(6784)
(6670)
(6439)
(6332)
(6181)
(5995)
(5747)
(5316)
(5140)
(4867)
(4767)
(4719)
(4712)
(4659)
(4466)
(4373)
学科
(26376)
经济(26342)
(20355)
管理(19654)
(15189)
企业(15189)
方法(12680)
数学(11605)
数学方法(11529)
(8405)
(8326)
(8242)
税收(7923)
(7895)
(7856)
(7554)
贸易(7553)
(7401)
中国(6262)
农业(6052)
业经(5923)
技术(5001)
环境(4833)
(4739)
财务(4738)
财务管理(4734)
企业财务(4514)
(4340)
(4125)
产业(4085)
机构
大学(107497)
学院(106762)
(41783)
经济(41176)
研究(39199)
管理(37840)
理学(34287)
理学院(33835)
管理学(33111)
管理学院(32965)
(32373)
科学(29305)
中国(26902)
农业(26346)
业大(25332)
(22005)
(21479)
研究所(20806)
(18507)
农业大学(18044)
中心(16713)
财经(15330)
(14859)
(14498)
(14314)
(14195)
(14135)
(13769)
实验(13706)
实验室(13134)
基金
项目(83256)
科学(63632)
基金(61747)
(58962)
国家(58509)
研究(49403)
科学基金(48045)
自然(34633)
自然科(33866)
自然科学(33844)
基金项目(33503)
自然科学基金(33293)
(32859)
社会(32447)
社会科(30908)
社会科学(30899)
(28588)
资助(24172)
教育(21588)
计划(19714)
重点(19309)
科技(18261)
(17989)
(17497)
科研(17330)
(17296)
(17280)
创新(16968)
编号(16646)
(15491)
期刊
(37568)
经济(37568)
学报(31509)
(28404)
研究(25661)
科学(23536)
大学(21787)
学学(21504)
农业(19295)
中国(16121)
(12572)
管理(11454)
(10156)
业大(10143)
农业大学(8843)
(7737)
经济研究(7464)
财经(6933)
科技(6912)
业经(6694)
(6399)
金融(6399)
林业(6247)
国际(6039)
(5867)
(5804)
中国农业(5748)
自然(5717)
(5649)
问题(5604)
共检索到141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黄建国  王明霞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锰对外生菌根真菌Pt715、Sl13和Cg04菌丝生长、草酸和乙酸分泌,以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t715的生物量最高,Sl13次之,Cg04最低。锰显著抑制菌丝生长,菌丝生物量(y)与培养基中的锰质量浓度(0~800mg/L)呈y=ax+b的关系(a<0);但锰对Pt715和Sl13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说明这2株外生菌根真菌抗锰能力较强,其原因可能是它们长期生存于活性锰含量较高的酸性土壤中,产生了环境适应性,逐渐进化出对锰的抗性。此外,Cg04和Pt715不分泌乙酸,但分泌草酸的速率随锰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Sl13能分泌乙酸,在锰质量浓度较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霞  袁玲  周志峰  杨红军  黄建国  
选用来自我国西南酸性土壤上的松乳菇、褐环乳牛肝菌和来自西北石灰性土壤的厚环乳牛肝菌、土生空团菌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铝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草酸分泌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4种外生菌根真菌生物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松乳菇与褐环乳牛肝菌生物量下降幅度较厚环乳牛肝菌、土生空团菌少;同时,松乳菇与褐环乳牛肝菌无论在是否含铝的培养基中均有较高的草酸分泌量。这可能是由于草酸能够与培养基中的铝螯合,从而降低铝离子的活性、减轻对菌株的伤害。在大多数铝处理的菌丝中,松乳菇与褐环乳牛肝菌的氮磷钾吸收量高于厚环乳牛肝菌与土生空团菌。根据菌株在铝胁迫下的生物量与养分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明霞  周志峰  袁玲  黄建国  
【目的】探讨铝胁迫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分泌草酸的调控机理,为减轻树木铝害、指导抗(耐)铝菌株的筛选和保持森林健康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从强酸性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菌株Suillus luteus(Sl 08和Sl 14)、Boletus sp.(Bo 15)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铝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与草酸分泌的关系,以及钙信号抑制剂对抗铝菌株草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液铝浓度为0.4 mmol.L-1时,Sl 14的生物量显著降低,Sl 08和Bo 15在铝浓度达到1.2 mmol.L-1时,生物量才受到显著抑制。说明Sl 14对铝敏感,Sl08和Bo 15的抗铝性较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  丁贵杰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1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艺  丁贵杰  
利用接种褐环乳牛肝菌、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的马尾松苗,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菌根化苗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马尾松幼苗对N、P、K的吸收。随胁迫加剧,菌根化苗N、P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后降趋势,在中度胁迫时达最大,其中,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的苗对N、P吸收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56.65%和44.32%;接种彩色豆马勃和褐环乳牛肝菌1的马尾松苗的K含量随胁迫的加剧先增后降,在轻度胁迫时达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221.99%和200.00%。N和K主要分布在叶中,而P在根、茎、叶中分布较均匀,菌根的形成有利于马尾松幼苗N、K的上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灵芝  张玉龙  李培军  巩忠强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施Cd水平(0,20,50mg.kg-1)下,接种矿区污染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对万寿菊生长、根系侵染率及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显著提高万寿菊的根系侵染率与植株生物量,尤其在50mg.kg-1施Cd水平下,对照处理根系侵染率与植株生物量受到明显抑制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5.4%和228.2%;除对照处理在50mg.kg-1施Cd水平下因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而显著降低了Cd吸收量外,土壤施Cd几乎增加了所有处理植株Cd浓度和吸Cd量。同一施Cd水平下(Cd20mg.kg-1、Cd50mg.kg-1),接种处理植株Cd浓度显著低于对照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涛  戴景程  朱敏  
为了研究钾胁迫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分泌H+的调控机制,以从强酸性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菌株褐环乳牛肝菌(Sl01)、牛肝菌(Bo08)以及土生空团菌(CgSIV)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低钾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与H+分泌的关系,以及Ca2+信号抑制剂对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供钾条件下,3种菌株的生长与H+的分泌未受到Ca2+信号抑制剂的显著影响;而在低钾条件下,Ca2+信号抑制剂三氟拉嗪(TFP)和钙离子螯合剂EGTA都显著减少菌株Bo08和Sl01的H+分泌,即在此试验条件下,Bo15和Sl08的H+分泌均受到Ca2+信号转导的调控,说明在低钾胁迫条件下,Ca2+信号是介导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玲玉   石文广   罗志斌  
【目的】分析外生菌根真菌卷边桩菇对灰杨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同化和代谢的影响,揭示卷边桩菇促进灰杨氮吸收利用的生理特征。【方法】对砂培灰杨幼苗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卷边桩菇,形成外生菌根,随后以正常根、菌根以及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NH4+与NO3-的吸收速率,利用qRT-PCR分析氮转运基因的转录水平,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NH4+与NO3-的含量以及氮同化酶活性,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总碳和总氮。【结果】接种卷边桩菇16周后,灰杨根形成了明显的外生菌根结构,菌根定殖率达到了55.5%。菌根灰杨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非菌根灰杨,但菌根灰杨的生物量没有明显变化。菌根灰杨根尖的NH4+和NO3-吸收速率相比于非菌根灰杨显著提高。值得注意地,接种卷边桩菇改变了灰杨根尖吸收NO3-的空间特征,使最大吸收点从900 μm前移到300 μm。与氮的吸收速率一致,菌根灰杨根中NH4+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如AMT1;1、AMT2;1和AMT3;2等,和NO3-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如NPF1.2F、NPF2.11A和NPF6.3等,的转录表达显著高于非菌根灰杨。并且,在菌根灰杨根中NH4+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的上调程度强于NO3-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相应地,菌根灰杨根和叶中的NH4+以及根中的NO3-含量显著高于非菌根灰杨。此外,菌根灰杨根和叶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等NH4+氮同化酶活性显著升高。接种卷边桩菇引起灰杨根中的总氮显著升高,叶中的总碳显著降低,导致菌根灰杨根和叶中的碳/氮显著低于非菌根灰杨。【结论】外生菌根真菌卷边桩菇主要通过提高铵态氮的吸收、同化和代谢,增强宿主灰杨的氮营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茂  曹翠玉  史瑞和  
根系周围磷浓度的变化,受根系分泌物特别是有机酸的影响。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因植物种类不同和供给氮源不同而变化很大,其分泌的有机酸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根际磷的有效性。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有机酸对根系吸收磷素的影响,笔者进行了水培试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晨曦  田明慧  杨硕  杜嘉琪  何堂庆  仇云鹏  张学林  
【目的】明确酸性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AMF)菌剂多样性在玉米籽粒产量和磷、钾养分吸收方面的作用,能够为农田微生物肥料配施、养分利用率提高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和2020年玉米生育期,选用4种不同种丛枝菌根真菌类型(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A;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B;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C;地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geosporum,D),设置不接菌处理(CK),接种单一AMF菌剂、2种AMF混合菌剂、3种AMF混合菌剂和4种AMF混合菌剂共16个处理,研究玉米籽粒产量、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磷、钾累积量对不同菌剂类型以及菌剂多样性的响应。【结果】与对照相比,两个试验年度所有接菌处理均能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及其磷、钾累积量,其中接种A、B、C、D 4种单一菌剂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均值分别增加57.9%,26.9%,40.5%和32.9%;磷累积量增加77.8%,48.2%,26.2%和75.8%;钾累积量增加85.5%,62.1%,59.0%和63.5%。随AMF菌剂多样性增加,两个试验年度玉米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表现为4种混合菌剂>3种混合菌剂>2种混合菌剂>单一菌剂,其中4种混合菌剂处理籽粒产量比单一菌剂处理均值高12.3%;籽粒磷累积量表现为2种混合菌剂>4种混合菌剂>3种混合菌剂>单一菌剂,其中2种混合菌剂处理籽粒磷累积量比单一菌剂高23.2%;但AMF菌剂多样性处理之间玉米籽粒钾累积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酸性土壤条件下玉米接种不同类型丛枝菌根真菌均能显著增加籽粒产量及其磷、钾累积量,其中Funneliformis mosseae改善玉米籽粒产量及其磷钾累积量的作用最佳。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多样性增加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磷累积量,其中4种混合菌剂处理的增产效果较好,而2种混合菌剂处理的养分吸收积累量较高。生产上应根据高产优质不同目的,选择接种合适的丛枝菌根真菌类型并进行菌剂之间合理的搭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修武  李坤  郭印山  张立恒  孙英妮  谢洪刚  
为了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简称G.V)、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简称G.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简称G.E)]对连作土壤中贝达(V.vulpina×V.labrusca Beta)葡萄扦插苗生长及根系分泌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将连作土灭菌后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测定贝达葡萄地上部及根系生理指标,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根系分泌的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3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葡萄的株高、茎粗、地上及地下鲜重均增加,叶片SOD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根系活力增强。其中G.V处理和G.M处理效果最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丽娟  张春英  杨兵  
【目的】研究从云锦杜鹃根系分离的欧石南菌根(eriocoid mycorrhiza,ERM)真菌对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吸收特性及其接种效应,检测ERM菌株吸收利用不同氮源能力及筛选培养菌株适宜的氮源,并分析ERM对寄主植物氮源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菌丝干重定量研究菌株的氮源吸收特性;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采用单菌株接种无菌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幼苗研究ERM对寄主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供试ERM真菌菌株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中生长量差异明显,所有菌株在各单一氮源培养基中菌丝干重均增加,其中铵态氮和硝态氮中生长量较大;各氮源培养基上,菌株接种幼苗生长均优于非接种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茹琴  唐明  张峰峰  黄继川  
为了测定重金属、pH值对外生菌根真菌(ECMF)生长的影响以及探讨ECMF耐重金属的机制,该文利用纯培养方法测定了pH值、不同浓度重金属锌、铜和铅胁迫对粘盖牛肝菌、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3种ECMF生长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处理和ECMF培养前后培养基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值4.1~7.1的范围内3种ECMF均可生长,其中粘盖牛肝菌生长的最佳pH值为6.7~7.1,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为5.3~6.7。不同重金属对3种ECMF的生长影响不同,锌浓度≥100 mg/L时就显著抑制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的生长,而锌浓度≥600 mg/L时才显著抑制粘盖牛肝菌的生长,低浓度(1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明奡   张菲   黄光明   刘瑞成   刘利平   吴强盛   徐永杰  
【目的】探索低磷(P)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核桃幼苗根系P吸收的影响及机制,为核桃幼苗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筛选的1个高效AM真菌菌株——沾屑多孢囊霉,分析适P(100μmol·L-1)和低P(1μmol·L-1)条件下沾屑多孢囊霉对‘辽河一号’核桃幼苗植株生长、根系构型、根系P含量、根系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根系酸性磷酸酶分泌基因(JrPAP10和JrPAP12)和磷转运基因(JrPT3;1和JrPT3;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沾屑多孢囊霉接种3个月后,核桃幼苗根系侵染率达45.6%~53.2%,且低P处理可提高根系菌根侵染。在低P和适P条件下,接种沾屑多孢囊霉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和土壤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P条件下沾屑多孢囊霉还显著改善植物根系构型,提高根系P含量以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根系JrPAP10和JrPT3;1均被沾屑多孢囊霉诱导表达,JrPAP12仅在低P条件时被沾屑多孢囊霉诱导表达,且JrPT3;2的表达量被沾屑多孢囊霉抑制。【结论】AM真菌菌株沾屑多孢囊霉诱导低P条件下核桃幼苗JrPAP10、JrPAP12和JrPT3;1基因的表达,可促进土壤和根系磷酸酶活性,改善根系构型,从而提高核桃幼苗P吸收和生物量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忠群  贺超兴  
为探究盐渍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营养吸收及离子毒害的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5%和1%)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2对番茄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番茄接种Glomus mosseae-2,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及根系N、P、K+和Ca2+的含量,显著降低Na+含量,对Cl-含量虽有减少但无显著影响。接种后还显著影响盐胁迫下植株的营养吸收及平衡,增加地上部及根系K+/Na+、P/Na+、Ca2+/Na+及根系P/Cl-值。这些比值与植株总干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K+/Na+、P/Na+、Ca2+/Na+相关性最大。接菌番茄耐盐性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