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
- 2023(422)
- 2022(344)
- 2021(284)
- 2020(290)
- 2019(654)
- 2018(574)
- 2017(897)
- 2016(636)
- 2015(669)
- 2014(687)
- 2013(701)
- 2012(679)
- 2011(726)
- 2010(670)
- 2009(587)
- 2008(614)
- 2007(598)
- 2006(457)
- 2005(423)
- 学科
- 学(2184)
- 水产(1196)
- 济(1101)
- 经济(1101)
- 动物(1095)
- 动物学(999)
- 管理(659)
- 业(582)
- 企(486)
- 企业(486)
- 分类(483)
- 物(419)
- 及其(416)
- 方法(406)
- 法(399)
- 害(397)
- 防(383)
- 虫(372)
- 治(370)
- 防治(370)
- 分类法(343)
- 中国(337)
- 植(319)
- 生物(313)
- 农(309)
- 殖(307)
- 植物(305)
- 数学(299)
- 业经(296)
- 数学方法(285)
- 机构
- 大学(10593)
- 学院(9762)
- 研究(5067)
- 农(4920)
- 科学(4849)
- 农业(4126)
- 业大(3463)
- 所(3262)
- 研究所(3125)
- 中国(3085)
- 室(3059)
- 实验(2983)
- 实验室(2887)
- 重点(2755)
- 京(2685)
- 农业大学(2679)
- 省(2280)
- 业(2235)
- 中心(2146)
- 技术(2135)
- 院(1993)
- 部(1980)
- 江(1926)
- 管理(1780)
- 水产(1772)
- 研究院(1763)
- 资源(1630)
- 科学院(1595)
- 范(1556)
- 生物(1527)
共检索到14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凯 房文红 乔振国
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血细胞染色的抗凝剂、染色方法进行筛选。蟹样品体质量约250 g。采用亚甲基蓝、瑞氏法染色后,在Olympus油镜下观察、记数、测量,再结合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结果对锯缘青蟹血细胞进行分类。根据血细胞质中颗粒的有无、大小、折光性、染色特性及细胞的大小、核质比等,将锯缘青蟹血细胞分为4种:(1)无颗粒细胞,细胞质中无颗粒;(2)小颗粒细胞,细胞质中有深蓝色小颗粒;(3)中间型细胞,细胞质中既有深蓝色小颗粒,又有折光性红色大颗粒;(4)大颗粒细胞,细胞质中充满了具有折光性的红色大颗粒。4种血细胞的大小顺序从小到大依次为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中间型颗粒细胞、大颗...
关键词:
锯缘青蟹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分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清清 钱冬 刘问 邱庆连 胡大雁 陈昌福
研究了温度、pH、促进剂、抑制剂、菌体及免疫多糖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血细胞裂解物(HLS)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8;SDS、Ca2+、Mg2+均可提高PO的活力,其中Ca2+和Mg2+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50 mmol/L和150 mmol/L,SDS的最佳反应浓度为2.5 mg/mL;叠氮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四乙酸、Cu2+对PO活力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发现拟态弧菌SS060818、气单胞菌Mr M060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溶壁微球菌AS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会 管卫兵 王桂忠 李少菁
通过比较冬季不同海区锯缘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细胞膜脂肪酸组成,旨在理解冬季低温对甲壳动物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采自厦门和宁海海区锯缘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细胞膜中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锯缘青蟹鳃和肝胰腺细胞膜中C16∶0和C16∶1在宁海海区显著低于厦门海区(P<0.01或P<0.05);肝胰腺细胞膜中C18∶0在宁海海区显著低于厦门海区(P<0.01);C20∶4在鳃、肝胰腺和肌肉细胞膜中宁海海区均显著高于厦门海区(P<0.01或P<0.05);肝胰腺中C20∶5宁海海区也显著高于厦门海区(P
关键词:
锯缘青蟹 脂肪酸组成 细胞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辉洋 叶海辉 李少菁 王桂忠
为探讨5-羟色胺和神经肽Y在锯缘青蟹脑内的存在与否和分布状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5-羟色胺和神经肽Y阳性细胞和神经髓质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在锯缘青蟹脑中共12个胞体群和11个神经髓质中,前脑和中脑中有4个细胞群和6个神经髓质检出5-HT免疫阳性反应;中脑和后脑中有7个细胞群和3个神经髓质具有NPY免疫阳性反应。5-羟色胺和神经肽Y在锯缘青蟹脑内的特异性分布,为其参与神经生理活动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祥会 王桂忠 李少菁
研究主要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低温适应3周的锯缘青蟹肌肉及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肌肉中脂肪酸C16:0随饲养温度降低而降低,5℃组显著低于27℃组(P<0.05);C18:0却在5℃组显著高于27℃组(P<0.05);C20:5随着饲养温度降低而升高,5℃和10℃组显著高于27℃组(P<0.05)。∑C16随饲养温度的降低而降低,5℃组显著低于27℃组(P<0.01);∑C20却随饲养温度的降低而升高,5℃和10℃组显著高于27℃组(P<0.05);EPA+DHA随饲养温度降低而升高,5℃和10℃组显著高于27℃组(P<0....
关键词:
锯缘青蟹 肌肉 细胞膜 脂肪酸 低温适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宏达 张明辉
中华绒螯蟹循环血液中血细胞总数为(13357±7196)cells.mm-3,其中大颗粒细胞所占(49.8±7.5)%,其长轴(16.6±1.1)μm,短轴(10.2±0.6)μm;大小颗粒中间型细胞所占比例(20.6±5.3)%,其长轴(13.1±1.2)μm,短轴(8.4±0.5)μm;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29.3±4.8)%,其长轴(12.4±1.2)μm,短轴(8.1±0.4)μm;无颗粒细胞所占比例(0.2±0.2)%,其长轴(11.3±1.3)μm,短轴(8.9±1.1)μm。血液离体后,在血液完全凝固的(97.7±25.3)s时间内,只有无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洪宇航 杨筱珍 成永旭 徐敏杰 黄根勇 杨志刚 黄毅
为了解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分类及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细胞化学和细胞酶学分析,并结合细胞形态观察,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组成、分类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血液的总血细胞数(THC)和不同类型血细胞数(DHC)的变化,研究不同类型血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依据本实验分类方法,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可以分为4类:大颗粒细胞(G)、中间型颗粒细胞(IG)、小颗粒细胞(SG)和透明细胞(H)。其中小颗粒细胞数量最多,约占33.54%±0.98%,中间型颗粒细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何文辉 管卫兵 王桂忠 李少菁
于2000年6月至2002年10月,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雄性附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青蟹雄体输精管在第八胸节通向一个短的肌肉质的阴茎开口。第一腹肢由一个基部原肢和一个延长的内肢组成,表皮环包,形成一个交接管。第二腹肢吻合这个表皮管,而阴茎则放在内肢的基部侧面。交配时,阴茎在肌肉作用下,精液射到第一腹肢的射精管中,射出物在第二腹肢的活塞样的泵作用下,沿着管腔向里推进。第一腹肢顶端侧扁状、具侧缝,前部表面具棘突状和腺体孔,弯曲部棘较大。侧缝处具细长的棘和羽状刚毛,刚毛基部为杯状凹陷。
关键词:
锯缘青蟹 雄性腹肢 结构 功能 精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娜 杜长雷 金丽 张耀光
采用血细胞常规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外周血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厚颌鲂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三种类型粒细胞。红细胞有幼稚、成熟和衰老三种形态,其中幼稚和衰老红细胞较少见;血栓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粒细胞中Ⅰ型和Ⅱ型较常见,Ⅲ型粒细胞少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幼红细胞、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呈ACP弱阳性;单核细胞呈ACP和ANAE阳性;Ⅰ型粒细胞是嗜中性粒细胞,POX、ACP和ANAE阳性;Ⅱ型粒细胞是PAS-GL,PAS强阳性和ACP阳性;Ⅲ型粒细胞是Ⅰ型粒细胞的晚期形态。厚颌鲂的PA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朝曙 李少菁
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25—30℃。在该范围内,随着幼体发育,其生存最适温度逐渐上升。各期溞状幼体的发育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加快,从孵化至第一次变态,30℃时平均发育时间比 25℃时短 6天。温度对溞状幼体的变态过程亦有明显影响,水温大于或达到 30℃时不利于变态的进行,但变态后的大眼幼体对高温适应力增强,35℃时仍可正常生长发育。不同批孵化的幼体在相同温度下存活与发育有明显差异。在对后期溞状幼体相对不适的 25℃下,溞状幼体发育期数变异的出现率较高。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幼体 温度 存活与发育 变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康现江 李少菁 王桂忠 陈锦民
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锯缘青蟹成熟卵及其受精后卵膜变化和卵子附着特征。锯缘青蟹成熟卵子卵膜有三层即外层、内层和质膜。卵子产出后,无论受精与否,外层和内层卵黄膜形成壳膜,与卵子附着有关。刚产出的卵子卵膜具有溶胶性和延展性,卵子与刚毛表面之间或卵子与卵子之间接触便粘在一起,由于刚毛摆动和卵子的重力作用,形成卵柄或卵索。卵子受精后,发生皮层反应形成受精膜。由壳膜和受精膜构成的孵化膜为初级卵膜,保护胚胎发育,直至幼体破膜而出。
关键词:
锯缘青蟹 成熟卵子 卵膜变化 卵子附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翁幼竹 李少菁 王桂忠
用酵母、小球藻、鱼油强化和豆油强化四种不同方式培养轮虫,再分别投喂锯缘青蟹幼体。分析测定轮虫和幼体的生化组成,结果显示,(1)不同方式培养的轮虫之间以及摄食这些轮虫的锯缘青蟹幼体之间的蛋白质含量都没有显著差异;(2)轮虫的脂类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与培养方式密切相关。小球藻轮虫的脂类含量最高,20:5n-3(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也最高,为18.05%。鱼油轮虫则含有最多的22:6n-3(DHA),占总脂肪酸3.16%,脂类含量仅次于小球藻轮虫;(3)锯缘青蟹幼体的脂类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受相应饵料营养成分的影响。另外,幼体培育实验也发现,饵料营养成分影响幼体的存活率。结果表明,提高轮虫的EPA和DH...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幼体 轮虫 营养强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管卫兵 王桂忠 李少菁 林琼武 孔详会 谭树华
采用组织学、扫描电镜方法对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促雄腺和胸腹神经团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射精管末端存在促雄腺,促雄腺和胸神经团来源的支配第五步足(即游泳足)的神经紧密相连。该神经在游泳足基部的肌肉内部紧贴射精管并行,其分支支配着射精管周围肌肉,可能也是控制精荚排放的神经。本研究可为促雄腺对性别控制的机制及蟹类精荚电促排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锯缘青蟹 促雄腺 胸神经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叶海辉 李少菁 黄辉洋 王桂忠 林琼武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以OlympusBH-2型显微镜对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促雄腺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促雄腺附着于射精管近末端,发育过程可分为4期:Ⅰ期促雄腺短小,腺细胞数量少;Ⅱ期促雄腺呈明显的索状;Ⅲ期促雄腺体积达到最大,一些部位膨大增生;Ⅳ期促雄腺不再生长,腺体急剧退化。腺细胞具有2种类型:A型细胞,核圆、异染色质少、胞质染色浅;B型细胞,核扁平、异染色质多,细胞染色深、界限不清晰,有时细胞质消失。促雄腺发育过程中,A、B型细胞数量、比例发生变化。B型细胞为A型细胞完成分泌后的存在形式,B型细胞比例反映了促雄腺分泌活动的状况。锯缘青蟹促雄腺发育和精巢成熟具有一定的相关...
关键词:
锯缘青蟹 促雄腺 发育 组织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艺磊 戴军 姚扬烈 张子平
采用高盐和酚氯仿异戊醇 (PCI)结合法提取DNA ,利用AFLP技术 ,应用 5 2个引物组合 ,检测了锯缘青蟹 (Scyllaser rata)雌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筛选与锯缘青蟹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实验中共扩增出 4 312条带 ,筛选出候选差异DNA片段 74 8条。这些差异DNA片段的获得 ,为研究锯缘青蟹性别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锯缘青蟹 性别差异 AFLP DNA片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